怎麼在乙個簡化字橫行的世界流暢 優雅 地使用繁體字?

時間 2021-05-30 21:28:38

1樓:姜三三

還是哪個方便用哪個

打字的話可以顯得裝逼一點

如果不是特別需要,一般情況下裝逼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而且如果有搞繁體字研究的人看到很可能會穿幫導致裝逼失敗少俠請重新來過這樣的結果。

2樓:Tang Hu

1.你在google等搜尋引擎上用繁體字查詢~完全可以找到簡體字的東西。

2.繁體字筆畫多會造成辨識上的困難或傷眼力??

我覺得正好相反~正因為繁體字筆畫多,因此很容易經由區域性的差異來辨識並提高閱讀的速度,【你根本不需要將乙個繁體字徹底看清楚才能辨識它,你只要快速掃過或用眼角餘光瞄一下就可以辨識了】,因此一點也不傷眼力。相反的,簡體字因為某些字過於簡化而導致字型太像,在辨識的效率上稍差,也較需要看清楚一點才能辨識,較傷眼力。例如【風中之鳳】與【風中之鳳】。

或許這樣的缺點在習慣簡體字的朋友眼中並不算是一回事,但至少也不能得出繁體字閱讀效率較差或較傷眼力的結論吧,會有這種感覺的人,可能是因為還不是很熟悉習慣繁體字吧。

3.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手寫時,嫌繁體字筆畫太多的話~完全可以用較為簡略的【俗體字】來代替繁體字。

俗體字是千百年來民間約定成俗、自然產生,將某些筆畫繁複的字簡化而來,因此雖然學校教的是繁體字,但大家也都看得懂俗體字,也會去使用它。

【俗體字】非指老共推廣的【簡體字】,當然簡體字當中也包含了許多的【俗體字】。

例如台灣的臺,其俗體字為【臺】,意義的義,其俗體字為【義】,國家的國,其俗體字為【國】,身體的體,其俗體字為【體

個人認為~

以繁體字為法定文字,正式文書以繁體字書寫更顯【莊嚴美觀】,表意較為精確。

例如【遊與遊】、【幹與幹】的意義完全不同,但簡體字卻相同。

漢語有非常多的同音字會造成我們在口語表達上可能的失誤,而繁體字有利於在書面上區分出這些不同意義的同音字使文章在表達上更顯精確。

但簡體字不僅將許多同音不同義的字合併為一字,甚至將音相近但不同義的字也合併為一字,這簡直是惡化了漢語因同音字過多而造成在表達上失誤的缺點!

因此我是相當支援正式文書(公文書、法律條文、契約等)使用繁體字。

個人為了書寫上的方便快速可以使用俗體字,也避開了繁體字在書寫上的困擾。

台灣就是如此~以【繁體字】為法定文字,但老百姓為了方便也會使用【俗體字】,當然這是看個人的意願.......

至於應不應該以【簡體字】取代【俗體字】呢?

因為簡體字創造過程中的缺失所造成的問題,在【俗體字】身上是沒有的,

例如遊是沒有俗體字,但其簡體字是【遊】,並沒有簡化多少但卻造成困擾,【到此一遊】與【到此一遊】兩個明顯不同意思的詞,簡體字都是【到此一遊】~到底你是到這裡遊玩還是到這裡游泳?

因為俗體字是民間自然形成、約定成俗,可視為是老百姓對該字是否適當好用的民意投票,而非單方面的創造後強迫人民使用它。

因此它是有生命的,會隨著需求而演化。如果某乙個俗體字在誕生之初會造成困擾或誤會,該俗體字很可能會被捨棄或是變形以改正其缺失。

同樣的~某些老共新創的簡體字,如果多數人覺得它不錯而時常使用,這個簡體字也就會變成俗體字了。

因此個人認為不應以簡體字取代俗體字~要求書寫方便~俗體字足已!

如何評價簡化字將多個漢字合併為乙個的做法?

陽光院景仁 現行簡化的合併早已超過了所謂 適當 的程度,甚至連不同音調的字和讀音只是相近的字都合併。那到底原因是什麼呢?因為當年推行簡化字僅僅是 文字改革 的初級階段,最終的目標是廢止漢字以基於羅馬字母的新文字取而代之。根據 漢字必須不斷簡化,為最終實現拼音化打下基礎 的指導方針,所謂漢字簡化方案的...

如何在100字之內寫出乙個世界觀很巨集大的故事?

虎山君 人的一生,消耗50噸食物。吃掉地球,需要1.2 10 23個人。吃掉太陽,需要3.96 10 28個人。我們的目標近在眼前。獵戶座 藍巨星。半徑是太陽的60倍。這顆藍巨星,是離我們最近的星門之一。3年前觀測,它被乙個人吃了。 範煒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這句詩對於當時在看南北朝歷...

怎樣確定乙個字在方言裡的讀音?

曹潔萍 大概是你反切切錯了,你也許以為 買 是個沒有介音的字,畢竟呉語和普通話都讀沒有介音的開口呼。但實際 買 是二等字,他的韻母與見組聲母相拼在北方官話裡就是ie iai 到了呉語文讀裡就是ia。下買切切出來就是 gha 覺得很可能不存在 和ya。所以說,題主說知道中古音很容易,但知道甚至可以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