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正體中文的書 轉換 成簡體中文能稱作 翻譯 嗎?

時間 2021-05-30 19:56:20

1樓:

這裡面有個量的問題。港台語文與大陸語文重合度非常高,只有極少數生活用語、專業用詞和譯名有些區別。在一篇文章裡或一部書裡,這些語詞所佔比重也不多。

把這不多的港台語詞轉換為大陸語詞,是算不得翻譯的,只是個別語詞的轉換而已。

翻譯在我的印象中,應該是一種再創造,一句外語或文言,每個人翻譯出來的結果都不太相同,帶有各自的理解和文采學識,決不是把硬碟換作硬碟,杜勒換成丟勒這樣。

引進港台書其實更多的是「編輯工作」,與翻譯工作差之遠矣。

此編輯工作不是轉換,轉換為圖書附加的價值太低;更非潤色,那樣就失去了作者的本真。

每乙個作者都有自己的文風,如果硬作轉換,便削減了作者的個人魅力,這樣的引進版如同水果削皮,沒有了皮的水果,其鮮美各異的天生味道便難以鎖住。

翻譯,當是一種破而後立的舉動,把原來的水果削去皮,將果肉重新捏合,使之成為中文讀者熟悉的形狀,再把果皮附上。這裡面還能保有多少原來水果的味道和色澤,那就要看譯者的才力。

而港台引進的圖書,不存在翻譯的那種破,也不需要立,甚至只須向讀者指示,果皮上的這一斑點乃是由南國烈日照耀而成,並不用將它挖出丟棄。

所以,乙個好的編輯,會在盡可能保留作者文風的前提下,又能讓大陸讀者讀起來沒有障礙。這考較的是編輯能力,與翻譯無涉。

2樓:李如一

@朱子帥說的問題,在他列舉的遊戲和電視節目語境裡確實應該改寫成大陸習慣的用法,不然會覺得是偷工減料或品質低劣。

但中文文學作品(非翻譯作品)應該保留兩地用法的不同。例如 @傅渥成提到的粵語的例子。最近董啟章一批書在大陸出版,就把部分粵語翻譯成了普通話,不好。

這種情況如果是怕人看不懂應該加註,而不是翻譯。

翻譯文學在譯名和用語上則應尊重兩地的習慣。

3樓:

可以認為編輯扮演了了正體中文到簡體中文的「譯者」的角色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不把編輯的名字也署在「譯者」上?把「吃飯」改成「吃飯」不是翻譯工作;把「記憶體」改成「儲存器」是翻譯工作。

不過,不是做了翻譯工作就是「譯者」的。是不是「譯者」,是否有資格署名為譯者,取決於這個人的工作對作品的影響程度。事實上,編輯在做翻譯書的案頭工作時,如果他懂相關的這兩種語言,幾乎總是要做一些翻譯工作的。

如果原譯稿質量極差,編輯做了大量修改和重譯,那他完全可以要求署名。但這不是正常的狀況,是編輯不得不替不合格的譯者完成工作。

具體到繁體到簡體的問題上,這個修改量通常不會太大,並且多數是機械性的替換,所以雖然做了翻譯工作,卻不能稱為「譯者」。

任意兩種語言之間都能借由機器翻譯滿足這個假設,那還會有「譯者」的存在嗎?老問題了。我有個標準答案:翻譯是一種寫作。

機器翻譯能否取代人工翻譯?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要想實現機器翻譯,一定要至少先實現機器寫作。

機器寫作有可能滿足我們所有的閱讀需求嗎?屆時,人類還需要「作家」嗎?我同樣不知道,但這是不是讓上面那個問題顯得簡單了呢?

為什麼不能有把中文想法直接轉換成電腦程式的程式設計呢?

星月夜 目前不能完全做到,以後應該會有。目前可以完成你所說的過程的職位叫產品經理。真的有些甲方會提出匪夷所思 異想天開的要求。有時候都想開啟他們的小腦袋瓜,看看裡面是什麼。比如要求手機桌布可以隨著手機殼的顏色變化。 物理極客銘 我可以提供乙個函式,輸入想法和轉賬id,返回乙個電腦程式檔案。File ...

如何讓大腦省去把外語轉換成母語的過程,直接理解?

Shinki 個人經驗,1,平時多用外語自說自話,培養語感 2,最好能在外語環境中,多找外中國人對話,繼續培養語感,鍛鍊純外語對話的條件反射能力 3,自說自話多了,條件反射練到一定程度了,開始嘗試用外語思考到這一步,基本不太複雜的場景,都不需要轉換到母語,或者說,至少是母語和外語能夠平行理解,同步轉...

當把乙個char型別轉換成int型的時候計算機裡究竟而發生了什麼?

朱涵俊 char to int會進行符號擴充套件,如果高8位是1,高8至32位全是1。要是unsigned char 高位全是0,低8位一樣。具體到彙編,有2條對應指令實現高位擴充套件。 Sinaean Dean CPU不知道的,編譯器才知道,char型和int型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的長度。前者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