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張愛玲的《封鎖》?

時間 2021-05-30 07:24:18

1樓:

我是大概初二開始看張愛玲的,《封鎖》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短篇。我一直認為少年時一定要讀一遍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成年人一定要讀一遍張愛玲的《封鎖》。前者像自己掉在了一團軟綿綿甜滋滋稍縱即逝的雲裡;後者像嘴裡撥出的一口氣,真切又溫暖,虛幻又涼薄。

有空再詳細寫吧,成年人大抵都有過像《封鎖》裡,切斷了時間與空間,只有在這特定的時空下才能產生的愛情時刻。

2樓:ban

封鎖為名,特殊的時期,特殊的愛情,特殊的人。一向忍耐的人在冷漠空虛的環境中爆發,已婚+未婚,從心不在焉的聊天-好感-談婚論嫁。封鎖結束,一切彷彿沒有發生

揭露:一場時空割裂的故事。人生本就是一場無形的封鎖。

無形的壓抑了人的感情。當有形的現實提供了真空環境。原本壓抑內心的有型情感爆發、進化、超越,無形封鎖解除,真實情緒還原。

3樓:不眠不休

呂宗楨和吳翠遠都是生活中典型的「好人」,總是按部就班的扮演好自己生活中的角色,做乙個好丈夫,好父親;好老師,好女兒。他們根據人們的要求和期待為自己勾勒了乙個近乎完美的人設。卻殊不知,當宗楨和翠遠把自己困在這「好人」的人設里時,也就被剝奪了做乙個實實在在,按照自己意願生活的「真人」的機會。

然而他們到底還是個有血有肉的人,當被壓迫的時間久了,心裡仍是不自主地埋下了反叛的種子。

種子總是要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生根發芽的,而在書裡,這個條件就是——封鎖。封鎖是一種隔斷人們往來的手段,這意味著宗楨和翠遠暫時不會回到自己平日裡常處的環境和圈子中,可以不用扮演自己的角色。這相當於是給予他們很難享有的自由。

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如果做出反叛的行為,代價是很小的。

另一方面,封鎖其實也象徵著壓迫,因為封鎖是強制性,容不得人去反抗。所以,正是這種在這代價很小和雙重壓迫下激起了呂宗楨和吳翠遠的叛逆,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賭氣:我就這麼做了,氣氣他們,又會怎麼樣呢?

於是,已經身為人父的呂宗楨在自己女兒的追求者面前公然和乖乖女吳翠遠調情,以此來發洩自己長期積攢的不滿。在這個時候,故事達到了高潮,反叛的花朵也開得最為嬌豔。

然而諷刺的是,正如《霍亂時期的愛情》裡費爾明娜說的「今天,當我遇見您時,我發現我們的愛情不過是一場幻覺。」呂宗楨和吳翠遠的愛情也僅僅只是一場幻覺,當封鎖被解除了以後,呂宗楨這個理智的男人,很快便意識到和吳翠遠在一起的後果,他當作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他們的愛只是為了實現反叛的契機而產生的。一旦這個願望被短暫的滿足了以後,這段虛幻的愛也就隨之破滅。

4樓:落梅飛霜

乙個真實的,不怎麼浪漫,也並不深情的《廊橋遺夢》。每乙個婚外感情的觸角起因都是「我太太(丈夫)不理解我」。《廊橋遺夢》強調感情,戀情逝去了也像風中蘆笛,婉轉浪漫;而《封鎖》則充滿了現實的小小心機:

為了防止窮親戚的搭訕,為了小小的叛逆一下…張愛玲本來就說不想強調生命飛揚的一面,所以這是乙個充滿了俗氣的萍水相逢的故事。

可是生命中哪有那麼多高尚的時候呢?情慾糾纏之時,也不見得就一定哀艷美麗。張愛玲是喜歡戳破神話傳奇的,她是乙個清醒冷靜無情的人,《傾城之戀》如果換乙個愛情至上者來寫,該是怎樣的蕩氣迴腸一眼萬年的愛情故事 ,可她偏說,全不是這樣的。

而她母親黃素瓊,不了解的人說:先進女性,勇敢跳出桎梏,可看《小團圓》呢?

張愛玲說,生命是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蚤子。不完美的人生,忍受咬嚙的小煩惱才是人生的常態。你很難想象這是她十七歲的徵文比賽投稿的作文,她這一輩子都致力於找出華麗袍子下蚤子來。

從她來看,太清醒和自省是痛苦的,能騙自己「亦是極好的」也是一種能力。

5樓:往事並不如煙

張愛玲寫了這個不近情理的夢,她的生活中出現乙個不近情理的夢。來了乙個流氓渣男胡蘭成。張愛玲一輩子都沒走出來,一輩子就這麼扎進去。

如何評價張愛玲的感情觀?

滴溜子 看過張愛玲作品的人都知道她寫的大部分其實不是愛情,而是人性。而且她認為的,和她寫出來的人性是都是非常灰暗冷漠的。那她對感情的認識肯定也和人性相同,所以她對感情的態度就是,非常悲觀,又極度自傲。自傲讓她絕不會主動去尋找愛情或者親情等感情,因為她覺得自己最終一定會失望。但悲觀則是,如果有感情靠近...

如何評價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大可甜乎 這好像是我近期讀過的唯一一本張愛玲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版本的原因,我看的 傾城之戀 裡不只有乙個故事。第乙個,第一爐香。第二個,第二爐香。第三個,茉莉香片。第四個,心經。第五個,封鎖。第六個,傾城之戀。第七個,琉璃瓦。第八個,金鎖記。第九個,連環套。我是翻著目錄把這幾個故事敲上來的。具體的...

如何評價張愛玲熱現象?

樂北的貓 這個世界有兩個現象,乙個是物質的追求,另乙個是精神上的追求。而追求物質的是群眾,追求精神的是小眾。當物質開始滿足大多數人了,就開始轉變追求精神。在眾多回憶中,總是把追求物質的過程當作是一種迷失自我的藉口,襯托自己現在是高尚的一員。有人說張愛玲是披著華麗衣裳,華麗衣裳的裡面是讓人奇痛的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