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未生我前,哪個是我本來面目?

時間 2021-05-30 07:22:14

1樓:宣傳符合原文的佛法

有網友同修詢問明心見性與修行方法等,結合他的情況,回覆曰:

1、明心見性不是見到某個狀態,而是發現了本來狀況,按你的描述,你現在並未做到;

2、本來狀況是不會丟的,因此在見性後並不需要保持什麼,所謂「保任」就是指不要陷入妄想習氣等而自然呈現本來;

3、密法是殊勝的方便,方便就是合適的方法,它適合很多人,但禪宗更直接;

4、既然你學密法好多年了,已經習慣了那種思路,那就不一定適合修禪宗;

5、建議繼續修學你們宗派的密法,可以從禪宗當中借鑑一些,從而直接呈現本來面目;

6、本來狀況就是本來面目,就是赤裸的心性,就是不可思議的空性,就是真如佛性,就是清淨法身,也就是每個人當前的最最基礎心,它當前就在,一直在,永不更改,永無生死,其中無絲毫煩惱糾結,常自在,不屬於修證,只需要認清楚,認清楚它就叫做覺悟,此外別無修證之餘地;

7、一切禪定、神通等不可思議功用,都是本來面目之作用,隨著種種修證因緣而顯現,但無論如何顯現,無論顯現或不顯現,本來面目不會有絲毫變更,它是徹底超越之法,不可動搖。

一切聖者也罷,一切凡夫也罷,一切善人也罷,一切惡人也罷,大家的當前相續之心性沒有兩樣,它就是凡聖不二的本來面目。注意,念頭不是相續的,而是間隔的,在法界當中,真正相續不斷的只有當前覺性,連虛空都或有或無。

只有如空的覺性才相續不斷,它承載萬物卻不被萬物所間隔,故稱本來面目。其實它沒有名字,你需要離開想象放棄見解,才能夠發現它。

2樓:謝飛

諸位大讚。何必糾結於此。

成就只是行為到那一步自然顯現。我們應當學習佛陀的精神,對待萬物的方式,而不是去思考佛陀的成就。是不是這樣呢?

3樓:凌凡鋒

所以。。。。。到底誰在問問題呢?那我為什麼在回答問題?

如果我不存在或者題主不存在就沒有這個問題?那麼到底是誰在問問題,到底誰在回答問題呢?如果宇宙不存在我們就都不存在了?

詳細看「量子自殺」

4樓:智慧型女神阿庫婭

我從一出生時就發現,無論何時何地,總有乙個冷靜的我在不動如山、冷若鋼鐵地觀測著我的所有一舉一動,所有心思念頭,所有喜怒哀樂和所有感受。不過我的媽媽卻說,「阿妹,我和你做個二十四年崽嫗了,為什麼我覺得你這個人就像機械人自我檢查一樣,總是在觀察你自己呢?」

我是誰?

5樓:chico

現在的這個「我」,就是「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不用參了,答案現成的。《阿含經》335經,「眼生時,無有來處,眼滅時,無有去處。

如實眼不實而生」。父母未生之前,無生;生了之後還是無生。

6樓:林琪

如果非要說,那就用金剛經摻和吧: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將來心不可得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在時態上行走是找不到本來面目的。

本來面目是什麼:若論佛法,一切現成總結:無論限定在什麼時候你都不會發現本來面目的。

咋辦?跳出這個問題吧,無所住了,生其心。

7樓:天野

如果說父母未生前「無我」,那就落入了斷滅相;

如果說父母未生前有乙個「我」,那就落入了常見;

以上二者,都是「邊見」,或者稱為執著於某一邊而不得靈活圓通。

《金剛經》言:「佛說有我者,即非有我,是名有我」,又說「若心有住,即為非住」,又說「菩薩於法不說斷滅相」。這是一種什麼狀態呢? 按照這個理路去參這個話頭,就不落邊見了。

父母未生前,我的本來面目——非我非非我,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充塞寰宇,聽之無聲,視之不見,嗅之無味,語默動靜,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來無去,無古無今,日用平常之中,有形有為之上,湛然寂照,如如不動,不可說有,不可說無,有無同時,真假不二。

敬請方家斧鑿。

8樓:世有仙

《六祖壇經》:

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趨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雲:"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惠能遂出,坐磐石上。惠明作禮雲:"望行者為我說法。"

惠能曰:"汝既為法而來, 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1)"

惠明一聽到惠能說完這句話,便在剎那間頓見了自己的本來面目。過了一會,偷心復燃又問道:除了上面所說的密語密意以外,還更有什麼秘密的修持、含意嗎?

惠能說:和你說的,就不是秘密。你若勤懇返照自心,息緣保任,所有的秘密寶藏盡在你心中。

注:(*1)屏息諸緣,勿生一念:摒棄止息對外界事物的攀緣關注,內心中沒有絲毫雜念。

(*2)不思善,不思惡:

不思善不思惡,內心中沒有絲毫雜念的狀態,多是我們有意識造作出來的「空靈境界」。我們修行透破這個境界的時候,只不過是瞬間的事情,但卻又是萬難萬難的。而流連於這個境界,無知無覺或以此為大道的人為數甚眾。

一般「無念」指的是:前念已滅,後念不生,當下的一片空白純淨的狀態。也有稱之為前際後際本際,三際托空。這是相似無念。

在這裡以個人的理解講一下無念的種類。

1,有作意無念(有造作意識的無念狀態)

這種無念狀態可以通過「觀心」獲得,有過定力修持的人,經人一指明也可以立馬領悟。淺顯通俗的講就是主動切斷意識流,進入相似沒有念頭的清靜境界。其種類也多不勝數:

作意強,作意弱,作意能自知,作意不能自知。當一一分別清楚。作意強者,令入無作意中。

作意不能自知者,當令其自知未悟。作意弱者可令下手參禪或候其機緣直指入道。

值得重視的是,有造作意識的「無念」一旦自己不能覺察與清醒的認識,那麼就會陷入假悟狂禪的境界。如果不能走出來,此生的修行毀於一旦。

2,無作意無念(無造作意識的無念狀態)

沒有造作意識的無念,有點相似於放棄自主意識的「發呆」、「睡眠」狀態。說白點就是什麼也不思什麼也不想,身心不動,放空自己。

3,離作意不作意無念(離於造作與不造作兩邊的無念狀態)

以上兩種都是相似無念,這種是真正的「無念」——於念離念,念念照徹。於念念中,亦無留礙。

前兩種無念都可作入道的方便之門,其中清醒狀態下,以有作意無念居多,原理基本是以一微細難覺之念壓念不起。

不作意無念時,又容易失覺失知,昏沉無記。

在師徒酬對直指中忽然的領悟,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等狀態,很多都是錯悟且難辨別的。這時候明眼師寶的存在就成了決定性的一環。

僅就作意弱無念的狀況,在此提供乙個方法參考:

若能無念,不妨問問自心:無念時哪個是我本來面目?

外事不關注,內心無念想,卻不同草木無知無覺,這活著的是誰呢?

自問一句,便無念返觀一下。相信只要踐行不怠,疑情不退,必有訊息。 這跟禪宗的參話頭沒什麼兩樣,或者我偷偷的跟你說這才叫真正的參話頭——念頭未生前方堪說是「話頭」。

(*3)惠明言下大悟。復問雲:"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

現代學禪的人,總以為禪宗除了自性以外還有其他密傳。也是難怪後人要在《壇經》中特地詳述了六祖與惠明的這一段對話,也難為了船子和尚為了徒弟那猶疑的一回首而翻船自盡。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教人明心見性,由此悟入,自知此心本來圓成,不由修得,於此置功。回頭看其他法門,皆為渡河方便之舟,緣何偷心不死,妄圖抱殘守缺耶?

讀這個回答大概有幾種人幾層理解:

1,懵懵懂懂不知所云。

2,從文字相去理解總結步驟:息緣》無念》頓悟。

3,很簡單啊,禪宗的開悟不過如此,我隨時可以做到,學丹道煉己第一步就明心見性了。

4,這人說的話真是膚淺,竟敢妄論禪宗,自以為悟道了。

5,原來這就是「臨在」、「當下」,真的好簡單。

6,原來無念時的這個了了分明朗然獨照就是啊,真的是這樣。

其實以上所「想」的全不是。

我把這段話貼出來,已忽略了極多主次因素,而僅論修行自證上的心地境界。現實情況則是極為困難透過這一著。

除了無師自悟的「天然內道」『、天生悟者以外,沒有具體的傳承框架的構建,沒有具體的流程與階段性的目的,沒有具體的可以實踐驗證的法門,那麼所有的修行都只能是徘徊在門外,能得到的也就那一點思維文字功夫。

然而並沒有什麼用。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為什麼不是?只因這是別人告訴你的,修行到某一點上,我們的心意識便造就安立出乙個「無念又分明」的開悟狀態。

臨在、當下為什麼不是?只因多數人以為的臨在往往並不是真的臨在,而是沒有「思想」的一段清淨意識。

為什麼丹道「煉己」不是?只因即使是真的明白,卻又落入了有所求的境界。更有甚者以為見性有先天後天的分別,那便如排行第一的答案一樣,落入了「有我與無我」的桎梏中永難了悟圓融無礙的實相之道。

如何達到「見諸相非相」的境界? - 世有仙的回答

9樓:Wiliam

我試著從遺傳學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物種由基因決定,基因就是DNA序列,基因決定了乙個物種的性狀,同乙個物種的不同個體基因有一點點不同,稱為多型性,如果差別再大點就成了另乙個物種。

-----以上是背景知識----

人,是雙倍體生物,即有兩套基因組,一套來自父本,一套來自母本。這兩份基因組會通過「同源重組」的機制揉合在一起,而取其中乙份遺傳給下一代。

即,你,是由你父母的各乙份基因組編碼而成。你父母也是由你父母的父母的各乙份基因組編碼而成。

so,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個問題其實還算比較淺顯,就是由你爺爺奶奶及姥爺姥姥的基因的一種隨機組合(人有3個Gb的基因組資訊,但人與人之間99.?%的基因序列都是相同的,這裡指差異部分的組合)。雖然你父母還沒出生,你的基因序列已經存在,並由你爺爺奶奶及姥爺姥姥的基因所決定,當然在你出生這一過程基因還有一定的機率產生變異。

其實讓人困惑的是,你爺爺奶奶及姥爺姥姥也有他們的爺奶奶及姥爺姥姥。。。

終極問題其實是:where are we from?

10樓:俠心隱者

換個說法:根與塵相對時,我執是如何公升起的。你要能抓著是如何公升起的,自然能明白那個還沒公升起前的「狀態」。這就是沒生前的本來面目。

11樓:離即離非

所謂參話頭,只不過是祖師把所有佛法的修行根本凝聚成一句話,就像這乙個問本來面目的,白話說就是:我是什麼?如果聽的人生起大疑問,日夜思維,可能忽然某刻體會到無我的含義。

由無我方入門,再去探尋其他更深奧的方法。

什麼是我?未出生前,沒有眼耳鼻舌,沒有肌肉、骨骼,這是「我」嗎?經歷一件事,獲得了一種經驗,獲得了某種處事規則,這個人還是以前的「我」嗎(就像機械人被賦予了某種新的處事程式,多了某種能力,像人長大似的,機械人有主體嗎)?

我是誰?未生我時我是誰?生我之後誰是我?

我,這個字每個人對這個字的理解都不一樣,是別人眼中的我?還是我自己認為的我?再深一層的思考,我,這個概念是怎樣產生的呢?再往深里去想,我,是存在的嗎?我 認為 我 是存在的,那是基於我存在的條件去思考,如果機遇我不存在的條件,那麼我們執著的那個我又是什麼呢?這種是唯心主義的一種思考論斷。你應該是精卵...

我本來選科組合是物生政沒了。現在我糾結要歷生政好還是物生地好?(化學不好,地理弱,但想學物理)?

我是一條鹹魚 瀉藥。我作為乙個即將在高考填志願的人,我想說你一定要看你未來的就業,因為如果你是從事文科方面的,比如說我想做乙個政治老師或者學習漢語言文學系列,結果這個時候我就發現我沒有報歷史完蛋了,因為他要求的是歷史考生,我當時選物理就是想嗯當時說物理可以90 的專業都包含,但是我發現他能包含的大部...

我學習成績很差,目前是初二生我以後有沒有前途我也不知道幹些啥

辰寅 我覺得你應該先調節你的心態,與你的老師做一次深入的交談,對於你目前的情況看看老師有哪些更好的建議和方法,另外多和成績好的同學交流,學習他們的學習方法,成績好的同學都有好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學習氛圍和好的學習方法能讓你事半功倍。我家女兒初一時對數學也是學的沒信心了,後來和老師深入交流後調整了學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