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部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在不甚通曉漢語的情況下,從少數民族聚居地來到東部的漢族聚居地,是否會有恍若國外的感覺?

時間 2021-05-30 02:23:08

1樓:維克多銀彈

1.你該慶幸有漢字這個東西;

2.你該慶幸有普通話這個東西;

3.你難道到了外國連外語都不學.. .. ..天天當啞巴或者只在自己國家移民裡混日子?

不會不是你的錯

不學.. .. ..

2樓:王靜文

我在東北的時候,朝族人會跟我說,你們漢族人;

我在四川的時候,成都人會跟我說,你們東北人;

我的頭是河南的回族人,他總跟我們說,你們漢族人,咱們北方人...

啊,所以真的,處處是鬥爭,處處是幫派,唯有風雨飄零傻傻不用分清楚...

中中國人骨子裡的幫派意識,真的是很可怕,不僅是民族,甚至各地區、城鄉,互相鄙視,互相提防,互相羨慕嫉妒恨...

最後總結,中國林子太大,什麼幫派都有,對立的,相容的,相交的...咱只能去適應。

3樓:kelvin

別說少數民族了..

就算都是漢族也會有這樣的感覺.

像廣東這邊,老一輩(祖父輩以上)的老人家很多還是不懂普通話,像我奶奶和爺爺就完全不懂普通話,對於他們來講,除了廣東話通行的區域外,基本和外國是無異的,因為他們聽到和看到的都是他們並不熟悉的東西,其實不少香港人也有這樣的感覺,他們在還沒回歸前回到內地一樣會有異國之感,文字不通(雖然都是漢字,但是繁簡差別確實挺大的),語言也不懂,畢竟廣東話才是港人的母語,那時普通話根本行不通,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妨從從地方角度來看...只要你離開自己熟悉的土壤,多少會有種陌生的感覺,年輕一代嘛都是在同一種文化.教育之下成長,所以去到國內其他省份也不會覺得有異樣,但是你還是能感覺到那裡畢竟不是你熟悉的地方,你再感覺不陌生那裡也是無法和自己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比,至於不同少數學民族那更是了,至少他們和我們語言文化根本就不一樣,所以我時常想,我們的法定假日,其實對於少數民族來講都是無關痛癢,人家壓根不過呢!!

4樓:

記憶裡最深的是,有一段時間我住在某個大學的城中村,經常在學校後門口買乙個維吾爾族小伙的羊肉串。他總是不太說話,但眼睛很明亮,會微笑的看著我。

慢慢時間長了彼此熟悉了些,有一次他很努力的想找我說話,但他的普通話真的很差,口音太重。我連蒙帶猜了半天,才弄清楚— —原來他的手機欠費了,想讓我幫他去附近的電信營業廳充50塊錢。

他邊說邊把50塊遞給了我,整個動作完全不猶豫,他竟然願意信任我這樣乙個漢族人,我很感動(因為在當地有很多維吾爾族小偷,本地人都很反感與他們接觸。)。但同時,我在想連充值話費這種生活中的小事,他都需要借助外人來完成,可以想象平時的生活中,他是如何的困難?

再想,如果遇到的不是我,而是乙個拿了錢直接跑掉的傢伙,他又會對整個漢族社會產生多大的牴觸心理呢?

經過這個事情,我一直在思考,其實比起國與國之間的茅盾,更難調和的是有著不同價值觀的不同民族。

大家對我國偏遠地區有什麼誤解嗎?

嗚呼啦呼仙女變身 我甘肅人,上大學,室友問我甘肅是哪個省的!我就當做大家都是理科生,地理不好吧,告訴她們,是蘭州省的呀 手動滑稽 然後!她們恍然大悟,說難怪有點熟悉 大四了,我玩的最好的朋友說,在沒有見過我以前,她一直以為甘肅人都是紅臉蛋藏袍麻花辮,直到見到我,好像甘肅人和她們差不多啊,感覺好像被騙...

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之間,民族關係如何?

心疼地撿起了自己 這個問題可以參見周建新先生的 和平跨居論 講述西南邊境因為民族的大雜居,小聚居格局,而逐漸形成和平跨居的局面。恰恰因為地少人多,各民族雜居顯著,民族關係總體上是平和的,出現很多各民族同源的神話傳說,經濟上互補,習俗互相影響。語言上相鄰民族藉詞較多。歷史上民族衝突還是存在的,從一些民...

該去加拿大偏遠地區讀MBA還是在靠近大城市去讀diploma?

katherine 分幾種情況吧 一,如果diploma是特牛的專業,且就業環境很好,那就讀二,如果為了移民建議去偏遠一點的地方,熱點城市大神雲集,排號就傷不起,如果是diploma那麼可能分數還會降低,所以建議master吧 三,如果為了回國,那就必須master,因為回國能認證四,想拿工籤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