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中 卷石底以出 之 卷 唸作什麼?

時間 2021-05-30 02:21:03

1樓:蕭清

以前念quán

現在念juǎn

和課本修改有關係。我記得以前課本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現在則是「隨君直到夜郎西」;

以前是「正入萬山圈子裡」,現在是「政入萬山圍子裡」

2樓:雪先生

我學的的人教版教材(2023年版)上面沒有這條注釋,看得出來應該是讀juǎn

不過之前的教材好像是quán

我們的語文老師教我們讀quán

按老師的話說,應該不考。

3樓:路修遠

@故紙堆裡寄此生 君的回答,資料比較詳盡,其以「全石」為滿石,或是(又欲解作「泉石」,則或非[1])。但詮釋「卷石底以出」一句,似乎不太能讓人滿意。今論如下,並略陳己見。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相關文句如下[2]: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作者以為「卷石」即見於《禮記》之「一捲石之多」之「拳石」,即一拳之大的石頭,並且進一步認為:

此外「卷石底以出」明顯是倒裝句,按劉基《太師誠意伯劉文成公集》卷之十六《題煙波泛舟圖》詩:「小艇曲穿花底出,游魚相伴鏡中行。」顯然「小艇花底出」省略了乙個「於」字,即「小艇於花底出」。

同樣,「卷石底以出」也是「卷石以(於)潭底出」的倒裝。

其說或非。

首先,《題煙波泛舟圖》是韻文,而《至小丘西小石潭記》是散文,前者可以省略,不代表後者就一定是省略了的。

第二,作者舉《題煙波泛舟圖》為省略介詞「於」為例,那理應模擬的結果是後者也是省略了介詞「於」,則當為「卷石(於)底以出」,但作者卻將「以」解釋為「於」,又用「倒裝」來解釋,以上為模擬不恰當。

第三,從事理上說,前文剛剛說了潭底全是石頭,此處若是又說「拳頭大的石頭從水潭底冒出來」,豈不是說「石頭從石頭出」?(此條責問略顯牽強)

第四,從語法上來說,作者解作「卷石以(於)潭底出」,把「以」解釋作引動作發生的處所、地點的介詞,也是不可行的。

首先,作者找不到其他的「底以出」一類的句式為證,特別是其中的「以」,頗不好解釋。

而無論是理解為表始發處的介詞(翻譯作「卷石從潭底出」),還是理解為表所在處的介詞(翻譯作「卷石在潭底出」),既與唐代的實際語法不合,也與唐人模仿的文言語法不合。唐代的實際語法中,從《全唐詩》、敦煌變文的情況看,「以」均不再用於引介處所[3],而用以引介處所的介詞所處的結構均為「介詞+處所+VP」或「VP+介詞+處所」(以前者居多),所謂的「底以(於)出」的「處所+介詞+VP」的結構在唐時是不存在的。而史冬青通考先秦至魏晉時期傳世文獻中的方所介詞「以」,得出的結論是,其表示動作發生的方所或起點[4]的使用頻率不高,且漢以後此類用法明顯減少,而從句式上看,其結構仍然是「介詞+處所+VP」或「VP+介詞+處所」[5]。

而先秦出土文獻中,則未見方所介詞「以」[6]。由此看來,在文言系統中,同樣不存在「處所+介詞+VP」的結構。因而更無所謂什麼「倒裝」了。

因此,這種解釋是不合法的。

另外,彼文評論區 @樸益順安 君又雲:

我以為,前文「全」解為副詞甚是,此處「底」也應該是副詞,相當於「盡」、「極」。如唐·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西南有門曰虎豹,左畫虎搏立,萬力千氣底發。

」 「底發」相當於「全發」。所以「某底以出」應該是「某便全部冒出」。這裡「以」作連詞,表順承關係,和前文「全石以為底」的「以」作動詞不同。

空間順序是:發現小石潭→潭水清冽→潭底全部用小石頭鋪滿→近岸一看發現乙個個冒出了頭,有的像……有的像……注意到「小石潭」其實就明白石頭並不大,就拳頭那麼大,水應該也不深,淺淺的,很清澈,可以見魚(深潭則渾濁)。因為光的折射,遠觀是看不出石頭在水下還是出了水面的,近岸一看才發現。

這樣的解釋,於語法倒是合,即「卷石全(而)出」。但是其一,「底」用作「極」、「盡」的唐代用例,《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均僅舉此例,孤證或有可疑之處(辭書對這一例「底」的語義的理解或許也有偏差)。第二,縱觀《柳宗元集》中的「底」,並沒有用作「極」、「盡」的用例。

「底」或用作,如《石澗記》「亙石為底」、《酬賈鵬山人郡內新栽松寓興見贈二首》「青松遺澗底」、《種術》「違爾澗底石」、《序飲》「不沉於底者」;或用作,如《送楊凝郎中使還汴宋詩後序》「未嘗底寧」、《代裴中丞謝討黃少卿賊表》「底寧下土」;或用作,如《道州毀鼻亭神記》「既底於理」、《禡牙文》「命底於罰」、《祭纛文》「永底於理」。解釋為「極」、「盡」,與柳宗元的語言習慣不合。

因此,從語法考慮,「卷石」的若是看作名詞短語,無論是解釋為「捲曲的石頭」還是「一拳之大的石頭」,「底以出」都無法解釋。那只有換乙個思路,仍然把「卷」看作謂詞(即讀為juan3)。這樣一來,就要判斷這幾段話的主語到底分別是什麼。

我的看法如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則以下均以「小潭」為描述的物件(即主話題)

水尤清冽——此處的主語(次話題)為「水」,表領屬的定語隱去

全石以為底——此處的主語(次話題)為「石」,表領屬的定語隱去(此「以為」即「作為」的意思,似不必解作「以全石為底」)

近岸——「岸」上隱去定語「小潭」

卷石底以出——從下文作為「坻、嶼、嵁、巖」的主語一定是「石」來看,此處的主語(次話題)應該是「水」,因而與前文所述先「水」後「石」可以相對應,主語(次話題)隱去

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此處的主語(次話題)為「石」,主語(次話題)隱去

因此,這一段實際上是引出話題「小潭」之後,分別從「水」和「石」兩個方面,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前面的「水、石」,是從整體角度俯瞰(「下見小潭」)著手的,因此描寫的是水潭整體的水質情況以及最為明顯的、一望可知的潭底的石頭的情況。而後面的「水、石」,則是從區域性角度(「近岸」)著手的,因此描寫的是區域性水流的情況以及山石的具體形態,次話題2可以承接次話題1而省去,這在漢語中極其常見的。

作表如下:

若是,則或許這句話應該是「卷/石底/以出」,可以翻譯為「(水)包裹著石頭的底部冒出來」。這樣的翻譯,需要解釋的地方除了上文已經說了的把「水」看作隱含的次話題之外,還有以下幾點:

第一,「卷/卷」有裹挾義。唐時的辭例如:李白《天門山銘》:

「卷沙揚濤,溺馬殺人。」司空圖《詩品二十四則》:「大風卷水,林木為摧。

」而被包裹的物件並不一定需要移動,如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韓愈《雙鳥詩》:

「春風卷地起,百鳥皆飄浮。」其中的「赤亭口」和「地」,都是不能被帶走的,此處的「石底」也是如此,只是單純描寫水流的狀態,而不對賓語產生影響(即賓語為處所格)。

第二,「底」的出現是語境需要。從柳宗元的語言習慣來看,這個「底」應該用的是其常用義項。為什麼這裡非要說包裹著石頭的「底部」而不徑稱「卷石以出」呢?

從後文比喻「石」為「坻、嶼、嵁、巖」或許可以看出端倪。「坻」,《說文》訓「小渚也」,段玉裁注:「坻者,水中可居之最小者也。

」「嶼」,宋本《玉篇》:「海中洲。」《集韻·語韻》:

「嶼,山在水中。」「嵁巖」為高峻的山岩,柳宗元《永州新堂記》:「將為穹谷嵁岩淵池於郊邑之中。

」可以發現,柳宗元所作的四個比喻,其基本的特點都是起碼高出水面的。因此,小潭的情況應該是岸邊的石頭均高出水面(從後文「影布石上」也可以看出石面當在水面之上)。柳宗元不說「卷石」而要準確表述出「卷石底」,是要為後文對「石」的種種比喻作鋪墊。

第三,小潭岸邊的潭水包裹著石頭底部冒出來究竟是乙個什麼狀態。柳宗元前文已經說了「聞水聲」,那潭水必是流動的。而後文云小石潭的「西南而望」的岸邊是「犬牙差互」的形態,故可以推知,此處「近岸」的情況,雖或不至於如彼,也應該是一些岩石錯出,方能有「坻、嶼、嵁、巖」諸多比喻。

因此,在我的想象中,或許類似於在這些岩石兼雜的地方,有從石底汩動湧出的潭水:

若是,則這段話的「卷」自然應該讀為juan3。最後按照我的想法,試譯相關文段如下:

原文: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翻譯:從小丘往西邊行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得到水聲,好像玉佩和玉環(碰撞發出)的聲音,心情為之高興。(於是)剖分竹子,開闢道路(前進),往下就看見了(乙個)小水潭。

(潭)水非常清澈且寒冽,滿處的石頭作為(水潭的)底部。靠近岸邊,(潭水)包裹著石頭的底部(冒)出來,(而靠近岸邊的石頭,)或是(像)水中的小洲,或是(像)島嶼,或是(像)高峻的山岩。

4樓:StarBIRD

3/24 補充:

作為一般讀者,讀古代詩文最基本的是欣賞,這篇小石潭記並不複雜,完全是中學語文水平能欣賞的,並不是「虛無縹緲」高不可攀的。

我們完全可以有乙個基本假設:這篇雜記流傳至今,其文學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如果理解上存在分歧,取最優美,體現文筆最好的解釋

無論贊同哪種解釋,我覺得不光要作考證,更重要是要回答,按照你的解釋,作者當初為什麼要這樣寫,這樣解釋的話景色美不美,文筆妙不妙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是乙個相對複雜的句式和結構,作者舍簡取繁,應該是想表達一種很生動,很惟妙惟肖的效果

所以我在下面舉了兩種可能解釋,都能解釋通。相比較,個人傾向第二種解釋,原文更合文理,更精妙。

原答:這個學術界有爭議,上面 @屠龍少年周旭

@故紙堆裡寄此生 大量引證,我就不再多說了

語義上,這是接著「水尤清冽」的,因為清,所以見底。這是你急切去看小譚的第一印象,之後才注意到岸邊,和周圍綠化。

「全石以為底」可能有兩種

我網上隨便找了兩張,不太貼切,僅為說明

第一張,潭體是整塊褶皺巖巖構成,這類溪澗不知大家見過沒有,岸邊是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岩體的,跟底部連線為一體,因風化水流衝擊形成,確實像「扭曲的石頭」脫離水面的,而不是被水流衝擊帶出水面的,讀quán 勉強可以解釋。但這種潭水一般會依伴岩體懸崖瀑布,潭水也通常會很深。大概不會是不知名的「小石潭」。

第二張,底部鋪滿鵝卵石,奇怪的是,一般你會發現潭心的石頭都很平整,而岸邊的石頭會像圖中,經常有像被特意挖出來似的,在原本平整的石面上,多出好多塊孤立出來。確實不是被水「卷」上來的,但是不然你也說不出是怎麼出來的,用「卷」反而生動形象。

語感上,我覺得我會這樣描寫第二張畫面,清澈的小譚,潭底都是鵝卵石,岸邊被「衝上來」好多塊,形狀各異妙趣橫生。如果是第一張畫面,我會更注意整個潭體岩石褶皺的各種怪異形狀,這幾句話不會這樣寫。

如果說通「拳」指斗大的石頭,下圖這種

我還真沒法想象。因為這麼大的石頭都是激流衝擊搬運過來的,一般是河或者湖塘,即便附近形成潭水的話,一般泥沙會很多,很難「全石以為底」。近岸處你也不會感覺是「石底以出」,不會覺得這些石頭是潭底出來的,是潭底的一部分,而是覺得石頭是外來的,或者是堤岸的一部分。

所以按卷juǎn 理解,是妙筆,按quán理解,作者文筆水平就下去了。

石秀為什麼稱作小武松?

剛寫完一篇石秀就被推送這個 先說結論 石秀跟武松,是作者竭力避免重複的兩個形象,而且避免得很成功,所以嚴格來說並不能稱為 小武松 武松以精明見長,但是非常遺憾,由於打虎一節寫得太精彩,被節選收進了課本,很多人由此只認得武松一輩子僅此一次的孟浪,而誤以為這是個膽大包天的狂徒。這就很容易讓人想起乙個笑話...

小氪不肝能玩爐石嗎?

我的天空 沒有不充錢玩不了的網遊,也沒有不充錢能玩的網遊,事情不是絕對的,題主也說過是小氪,我跟一朋友哥們 通過爐石認識的同城好友哈哈 四五年了,他是完全不氪,而我是重度氪,每次出新卡包必預約購買,出了後還得買幾個328,而朋友一分錢也不花,後來慢慢事情多了沒那麼多閒錢買太多卡包,而我已經形成習慣,...

一食或盡粟一石中石的讀音是sh 還是d n

予一人 在古書中,石 作量詞用,一律讀sh 今讀d n 之 石 乃是與 擔 儋 擔 相混所致。漢書 貨殖傳 獎千儋 顏師古注 儋,人儋之也,一儋兩罌。這裡的 儋 作為一種計量單位,才是讀d n 之 石 的本字,後也作 擔 簡化為 擔 後來 儋 作為俗稱取代了 石 字的讀音,致有 石字音儋 之說,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