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機 為何有 事物轉化的關鍵 之義?

時間 2021-05-30 01:47:53

1樓:幸運的殭屍

粗略的看了一下他人的回答後,我的回答肯定不如他們那麼用心,但是還是要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我甚至不清楚關鍵的意思,我認為契機和關鍵一樣為固定搭配,類似東西,拆分後意思大相徑庭,這種詞的意思用字典很難查到。我是乙個自私的人,我的原則是盡量少用固定搭配,我的漢語裡沒有它們,我不是作家,不在意喪失文學氣息,只要聽得懂別人說的話就行,自己只說物不說東西,但是這很難實施,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樓:洗耳翁

這個問題比較麻煩,我目前的結論是,「契」沒有「關鍵」的意思,但是「契機」是基於漢語固有表達所形成的詞彙,只不過造詞理據後來變得模糊。

「契機」連用始見於南北朝。《文心雕龍·麗辭》:「至魏晉群才,析句彌密,聯字合趣,割毫析釐。

然契機者入巧,浮假者無功。」這裡「契機」應當理解為「契合於寫文章的機要」。我原本也考慮過這裡的「契」是否可以訓「切刻」,意謂「精切且機要」,與下文「浮假」對仗。

且「浮」與「切」相對是有例證的。沈約《謝靈運傳論》:「若前有浮聲,則後需切響。

」但翻檢《文心雕龍》所用「契」字,大都訓「合」,另有部分為「契約」等義,確實沒有用為「精切」的。其他古籍裡面也不見,看來這只是我的乙個妄想了。

另外《魏書·夏侯道遷傳》:「遇武興私署侍郎鄭洛生來此,臣即披露誠款,與其共契機要。」這裡的「契」,應當仍然是「合」的意思。

就文意而言可以理解為「合議、商兌」。大意當指兩人將各自所知的「機要」相合,彼此印證各自的想法。

「契機」更為常見的用例在佛經。漢譯佛典中有一些以「契經」為名者,屬於十二部經的第一部,對譯梵文Sūtra。這個詞的意思是線纜、繩索,又可以指貫穿始終的線索,還可以指揭示主題的言語。

附上威廉士的《梵英辭典》對此詞的解釋:

云何名藏?答云:由攝故。

謂攝一切所應知義。攝即包含。言三藏者:

一修多羅藏,二毘奈耶藏,三阿毘達磨藏。初、中先辯名,後顯相。今初亦名修妬路,亦名素怛纜。

此皆梵音楚夏。古譯為契經。智論之中名為經藏。

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即契理合機之經。依主受名契經,即藏持業釋也。復雲:

正翻名線。線能貫華,經能持緯。此方不貴線稱,故存於經。

有云:案五印度呼線、席經、井索、聖教皆曰「修多羅」。則「經」正是敵對,斥於古德,經非敵對。

今更詳之:若一名四實,皆為敵對,則古如所破。若兼順義,經自屬於席經,敵對應名「聖教」。

故梁攝論譯為「聖教」。彼論雲:有阿毘達磨,非是聖教。

為成聖教故,加修多羅名。古德見此儒墨皆稱為經,遂借彼席經以目聖教。則雙含二義,俱順兩方。

借義助名,更加契字。

「修多羅」是鳩摩羅什對Sūtra的音譯,他還有一種譯法是「修妬路」,而「素怛纜」是玄奘的音譯。澄觀認為這是梵語本來發音就有不同。而用意譯則是「契經」或者「經藏」。

「契經」是什麼意思呢?「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這裡使用「契機」來對「契」的翻譯目的進行解釋,應該認為當時「契機」不是乙個罕見的結構。那麼這裡的「契」又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後面所說「契理合機」,也就是「合」的意思。澄觀又認為,本來按照Sūtra的意思,應該將其翻譯為「線」。但是中國(也即「此方」)並不認為「線」是什麼貴重的東西。

澄觀說,本來Sūtra就有指稱「線、席經、井索、聖教」四種用法,所以翻譯為「經」也算是匹配(所謂「敵對」)意義的。但如果將這種翻譯方式認為是「古德」所為,那麼就看不出意義上的匹配了。什麼是「古德」的做法呢?

他又引用別人的說法指出:「古德見此儒墨皆稱為經,遂借彼席經以目聖教。」就是說,古人在翻譯的時候,發現中國儒家墨家等傳統都喜歡把古聖先賢的言論叫做「經」,於是就借用Sūtra本來就有的「席經」的意思來進行翻譯。

然後再加上乙個含有「契理契機」意味的「契」。

為什麼偏偏加乙個「契」而不加別的?這個沒看到有解釋。其實,除了「契經」,這個詞還有很多意譯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將其譯為「貫經」。此經將「十二部經」的名稱都加上了乙個「經」字,那麼應當認為他們是用「貫」來對譯Sūtra了。較早使用「契經」的是僧伽提婆,但他同時也有「正經」這個意譯。

「契」「正」在語義上似乎很難聯絡起來,與Sūtra的意思也看不出什麼很強的聯絡。大約他當初是出於某種個人的理解而採用了這樣的翻譯策略吧。由於很多佛典都記錄「契經」的「契」就是「契理契機」,我們不妨還是相信這種說法。

[1]「契機」在這些文獻裡面的意思,應當就是合於機樞的意思,用於表示與緊要、核心的內容或成分相對應、符合,是乙個述賓結構的片語。就我所見的「契機」,好像還沒有作名詞充當主賓語的用法。

當「契機」成為大家比較熟悉的結構之後,的確可能出現一種現象,這個詞整體的詞義被壓縮到單獨的「契」字身上。張博先生將其稱之為「並合造詞」。[2]典型的例子是「背誦」的詞義壓縮到單獨的「背」上。

本來「背誦」是指「背而誦之」,就是說背對著書本來誦讀。在使用過程中人們偷懶,擷取「背誦」的乙個成分「背」來執行整體的功能。「契約」也不是不可能發生這種演變,而且確實還能找到一兩個疑似的例子:

夫五時九部之契,三請四卷之機,玄哉邈乎,奧不可議。(南朝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濟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錄序》)

參贊無為之契,豫聞曲成之化。(《晉書·桓溫傳》)

倚伏之契,定於在昔。冥符告命,潛相回換。(唐道宣《廣弘明集》卷五)

這些例子因為大多語涉玄虛,所以讓人想用「契機」這樣的看起來也比較玄的詞來對其進行解釋。而且句1還就跟「機」對仗了,句2也跟「化」對仗。我覺得,這裡確實有一些兩可的理解。

這些「契」都作「機」來理解,也不是講不通。不過,若非要認為這些「契」不必訓「機」,也不是不可能。實則,「契」後來成為了佛經的一種文體,就是「契經」的簡縮。

句1所說,未嘗不可以直接理解為佛經。而句3的「契」,其實可以理解為「約」,就是說禍福早就約定好了,因果報應都是看這個人過去做過些什麼。至於句2,其實「契」有「感應、應驗」之類的意思:

帝以姬虢之胄,復繼宗周,而天人之契炳然矣。(唐馬總《通記》卷十五)

辰輝炳靈,幽贊之功已著。人天交惑,協符之契可期。(《廣成集》卷十一《皇帝設南斗醮詞》)

「天人之契」就是「天人之應」,「協符之契」大概是說既能協和又能符應。「贊無為之契」大約就是講去參悟道家無為的一種感應。

至於《漢語大詞典》所舉例子,清代那個太晚了,且不論。司空圖的例子,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這裡首先有乙個異文的問題。這個字,宋蜀刻本《司空表聖文集》作「契」,《全唐文》作「義」。從刊本時代來說,作「契」更為可靠。

而且,此篇「勢」「制」「契」押韻,屬霽、祭同用。《連珠》系古題,後人仿作多有效前人之韻者,魏晉霽、祭通押亦常見。[3]儘管唐代以寘韻與祭韻通押貌似也不是什麼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我覺得還是作「契」比較好。

而作「契」的話,其實「入神之契」就是在用典了。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雲:「灼灼淮陰,靈武冠世。

策出無方,思入神契。」李善注:「孔安國《尚書傳》曰:

『神妙無方。』蔡邕《季咸碑》曰:『明略兼洞,與神合契。

』」顯然,這裡的「契」是「合」的意思。

最後,「契機」被用來對譯德語moment,這是這個原本是片語的結構得以內部凝固成詞並且在後來常用通行的原因。並不是說為了對譯moment,人們無中生有地造了「契機」這個詞;也不是說人們用乙個完全跟「關鍵、重要」毫無瓜葛的結構來對譯。「契機」這個說法很可能隨著佛教的傳播也傳入了日本,只是這方面的語料我沒能去蒐集。

有必要完全了解所有事物嗎?

衛宮切嗣 技多不壓身,如果人的壽命能夠有幾百年或者幾千年我一定會去了解所有事物,因為 有趣,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圈內的知識和行為邏輯,但是人生畢竟還是曇花一現,如果很難做到就不要去硬是去了解,可以直接看知乎找 有哪些行業內的秘密 這種類似的問題 你有多久沒有看過星星 有沒有必要是一回事,要不要去了解...

是否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相對的?

郭群 當我們提到相對概念時,通常是用來描述個體或區域性的規律,即事物的特性。與相對性對應的是共性的概念。比如我們說世界萬事萬物都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性質,是物質存在的狀態,只要有物質存在就有運動。這個觀點就是絕對的,說物質是運動的,是不需要理由的。當我們需要描述某個物體的運動狀態時,就必須找到乙個...

既然MySQL有事物隔離性,那為什麼還會產生髒讀?

王醫生 假設某個事務有5條sql語句 3寫2讀 讀未提交的時候只在寫的時候加行鎖,其他事務是可以直接讀到這個事務寫的東西的這就是髒讀 解決辦法要麼是整個事務加鎖,其他事務要完全等待這就是序列化要麼MVCC做版本號映象,這樣可以增加一些讀的併發 萌豆 我覺得你可能搞錯了因果順序,我理解正是因為同時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