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李商隱是現代人,並且把《錦瑟》《無題》發到知乎上求指正會怎樣?

時間 2021-05-06 00:51:57

1樓:望海

知乎人欣賞水平這麼高,能看上的當然是名人的作品了,如果現代的李商隱默默無名,根本沒幾個人搭理,寫的再好也沒人承認的,畢竟知乎人都覺得自己才是牛人

2樓:

歪個樓。

我看大多數答主也只是猜測。作為理工科研男,我倡議有(xian)志(de)於(dan)此(teng)的廣大詩詞愛好者和求指正同學們以後多做實驗,方法如下:

找一首自己得意的詩,再找一首比較生僻的古人詩(鑑於唐宋詩比較流行,可以多選金元明清詩,至少也是非《唐詩三百首》等流行選輯中的詩),一起貼上來求教。

多人同做類似實驗後可以合輯共同分析結果給大家看。

3樓:煮君眉

一定會有人噴,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看不出來好。

前兩天在乙個詩群,有人發了一句很偏僻的詩,被群裡人噴為賦新詞強說愁,我也沒讀過,但覺得很好,正想誇的時候,人家就把出處放出來了。

我不是自己誇自己能讀出來好詩啊~我是想說,有些好詩,雖然你不一定能一眼就讀懂,但是你仍然會被吸引。這就是人家的本事。

4樓:

心理如下:

求指正?該不會又是哪個中二青年發自己爛詩吧。看的慾望都沒有。。

咦,起的居然還不錯,上來就是用典。雖然不明白他啥意思。。

第二句猛一下也沒看懂,但語感還是不錯的。

用典用的太俗了。什麼年代了,害在這兒莊周蝴蝶呢。

咦?頷聯對的挺工穩的。怕不是圈裡人。

鮫淚,藍田,這典故用的看來還是有點東西的。鐵定圈裡人。

結有點俗,但是拿捏的住。

怕不是釣魚來的?

讓我看看哪個憨憨在底下的回答裡面大放厥詞。

熟面孔,熟面孔,熟面孔……

果然,知乎詩圈就剩你們幾個了麼……

5樓:Dave

古人作詩的韻味模仿難很難尤其是在寫景上但李商隱的詩唔獨此一派情淺而遠重於寫情而現在許多有才華的年輕學者大概都會抒情多於擬景情重於景所以李商隱放到今天來的話就是文化青年的領導者吧。

6樓:白露

可能確實會招來一波無腦黑。

順便說兩句,很多外行總喜歡說文學是主觀的,詩無達詁,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之類的,通過對主觀性的強調消解專業人士的權威性,更有甚者意圖通過這種方式掩蓋自己的無知乃至謬誤。其實文學,尤其是古典詩歌是有客觀的評價標準的,雖然說這個標準無法量化,但是還是有的。文學藝術的標準很多時候是一種「比較標準」,是通過作品之間的互相對比來區分高下的。

我們在學習詩詞的時候,首先應該閱讀和背誦大量的經典作品,這些經典作品就是我們的比較物件,或者說是乙個「標尺」,我們新創作的作品好不好,要通過跟這些「標尺」進行對比來進行評判。而古典作品經過千年積累,流派繁多,風格迥異,所以其「標尺」也非一種,而是一套「標尺體系」。閱讀廣泛思維深刻的人,對這套「標尺體系」掌握的就全面和精確,而不學無術思維簡單的人,就掌握的片面和膚淺。

比如有人曾覺得自己的大作能夠達到「唐宋名家二流水準」,但是細看其作品慘不忍睹。這就是「標尺體系」掌握歪了而不自知。所以,大部分情況下,知乎這種地方所說的文學評價的「主觀性」,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觀性,而是判斷能力差異,真正的主觀性是在判斷力相近的前提下有不同的趨向和偏好。

但是在知乎平台上,要求這麼大基數的使用者判斷力都很靠譜,實在是個小概率事件。因而,《錦瑟》這樣的好詩發知乎上,肯定也還是會有無腦黑,但這不意味著《錦瑟》不是好詩了,更不意味著文學判斷沒有標準了,只能證明,文學確實存在門檻,而且大眾也總是存在著低於門檻水平的人的。

7樓:天野雁飛

其一,當今讀懂詩詞的人並不多,就像很多人看不懂畫一樣。不少人覺得踩在別人身上自己就長個了。這是文化缺失和人心浮躁的大環境所致。

其二,李商隱選擇知乎就是活該被踩。知乎的路數是散兵游勇,一些大V也不過呵呵水平。尤其年齡偏低,牛嚼牡丹是正常的

其實可以找一些文化氛圍好,水平較高的成熟論壇或其他型別網路社群貼貼。這些所在往往像個羊群,有識貨的頭羊。頭羊抬幾次,李商隱便是大神了。

胡侃而已

8樓: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對待詩歌,我是正經的。若真是一首《錦瑟》,一句「一弦一柱思華年」,又有誰能否定,誰敢質疑?

人說,用典的最高境界就是你不知道它用典,你依舊能把握個中情感。「迷蝴蝶,託杜鵑」「珠有淚,玉生煙」,飄渺空幻,似乎就是說不清的情之一字,道不明的恨之一說。

情已盡,意未絕,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這種朦朧的感覺,牽繫的是無數渴望愛與被愛的靈魂。

站在歷史頂峰的詩歌,不是詩人寫的,是造物主委託詩人之手所作。思如泉湧,才高八斗,名句所出時摸不透的靈感,歸結於天吧。所謂天才,所謂天賦,應是如此。

9樓:樑子寧

現代人是經歷了怎樣的生離死別才會寫出這樣的詩句?

詩人一生經歷,有難言之痛,至苦之情,鬱結中懷,發為詩句,往復低迴。如謂錦瑟之詩中有生離死別之恨,恐怕也並非臆斷。詩人追憶了自已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已不幸的遭遇,寄託了悲慨、憤懣的心情。

全詩運用比興,善用典故,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不是大家不敢輕易評價,只有 。

10樓:不是你熟悉的楓

咳,這個問題真是困難哈,抖個jl

李商隱啊,你是不是聽不懂我說話啊,都叫你不要隨便用典,你看你用的什麼典故,啊?你以為你是辛棄疾嗎?辛棄疾也沒這麼用。

滄海月明珠有淚,你淚個啥?你到是快把我氣哭了還有,藍田日暖玉生煙,你生啥煙呢?都三四十,快生個孩子才是正道,我才要被你氣的冒煙了

此情可待成追憶,你說你追啥呢?沒錢沒權沒勢,追個女朋友都追不到,你是有法拉利還是有蘭博基尼呢,特麼憶也是你這種屌絲可以追的嗎?

惘然倒是挺惘然的啊,三四十了,你說你做過什麼正經事,啊?

古代人和現代人是用什麼裝置把長刀劍固定在腰部和背部的?

冷兵器大發現 高古至魏晉採取的是璏式佩帶法,自南北朝以來隨著西亞佩劍方式的東漸中國逐漸流行雙耳懸掛式並流傳至今。璏式佩劍與懸掛式佩劍二者大為迥異。這在孫機先生 玉具劍與璏式佩劍法 一文裡有較為完備的論述。劍璏是古代裝飾寶劍上的玉飾之一,穿繫於腰帶上,即可將劍固定於腰間。說文 璏,劍鼻玉飾也。又名劍鼻...

漢服是現代人新造的概念?

呆蛙 最常用的的那從史書角落裡硬摳出來的幾人楚服幾人漢服的 漢服 一詞還真不是漢民族服飾的意思,更常用的用衣冠之類的詞。較晚年代的史書雖有一些有類似 漢人服飾 的概念,但也並沒有廣泛使用。現在使用的漢服這個詞出現時間很晚,是在2000年後的事情,這是漢服運動初期的大佬們決定使用的乙個詞,然後才有人拼...

現代人的孤獨是怎樣的?

我愛西紅柿 晚上在床上躺了乙個小時,輾轉反側什麼樣都沒法入睡,實在無聊的很就開啟了手機,開啟曲庫一首一首的聽著,聽到喜歡的就儲存到歌單。很突兀的,一種極孤獨的感覺就在心裡蔓延開來,今年二十歲,對未來沒有一點規劃,現在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喜歡做什麼,大多時候都是隨波逐流。面對一些問題自己心中有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