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世事已無眷戀,選擇出家,是選佛家還是道家?

時間 2021-05-29 22:43:36

1樓:東木安

老話說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還有的修行講入世煉情,出世鍊心。

如今繁雜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很多的把修煉放在乙個框架裡。一定要盤腿,五心朝天,雙手蘭花指置於兩膝。

南懷瑾演講說過,「現在沒人會修煉了,何為修行,就是在寂寞之中找尋迷惑自己問題的真理。如今沒人能耐得住寂寞,花花世界的一陣風,吹的世人骨酥筋軟」

何為修行,就是在寂寞之中找尋迷惑自己問題的真理! 我認為這句話很好的定義了修行是什麼。

練武的人有問題,問題就是怎麼能成為最強的武者。

作家有問題,怎麼能寫出流芳萬古人人喜愛的作品。

道士有問題,如何延年益壽,破虹飛公升。

科學家也有問題,怎麼能研究出這個課題,完成自己的理論。

還有芸芸眾生,每日都在迷茫之中,大部分人甚至都沒有能讓自己終其一生為之探索的問題。

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入門:找到為之探索的東西。 小成:問題上有了小的進步。 大成:有了長足的進步。 圓滿:把這個問題完成。 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也就是說,我們每天的生活吃喝拉撒睡,行動坐臥走,就是修行。

一切有為法,皆為夢幻泡影。

2樓:佛法改變命運

乙個人能夠修心很不容易,乙個人能夠學佛更不容易,

佛陀在很早就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20160421 新加坡

3樓:吳佳

讀佛經,多看書,明理、改過、自知、覺悟、智慧型、無我。學佛不單單是做有道德的人,而最終目地是得到智慧型。希望你了解下南懷瑾先生的著作,看看虛雲大師的人生經歷,也許你會更明了。

4樓:端木雲

佛家給我的印象是: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此意我認為是對人生的放不下,對紅塵的戒不掉,對嚮往的求不得,由此而生執念,由佛作為精神寄託,既然你對世事已無眷戀又何須念佛,又何須尋找精神寄託。

道家給我的印象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此意便是對這世間的種種不公而心生大義。亦不是隱於這世間。

所以我認為佛家、道家均不適合。

既然已無眷戀,那為何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走遍這山川大澤,回首後再看這世間風華,或許你又開始喜歡了這世事。

以上均是個人看法。

5樓:火星文盲

首先你想達到什麼目的,我最反感的,就是那些吹佛道一家,佛道雙修的人,其實修行思路很不一樣,最初的道教是沒有因果地獄閻羅種種,這都是佛教概念,道士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與天地同壽,逍遙自在,呼吸吐納,通過修證成仙。道教認為一切皆是命運,高低貴賤都是神明的安排,作為道士,他們本身很享受這種階級特權。但道教理論並不究竟,派別林立,以至於互相矛盾,歷史上又喜歡造反作亂,全真教主張三教合一,加上歷代大量抄襲佛經,道教已經失去了他的根本理論,歷史很多道轉佛的。

佛教是釋迦摩尼得道之後,憐憫眾生無休止在輪迴中受苦,而說的解脫言教,但是既然是解脫法,你不覺得娑婆苦,那就不需要解脫苦的方法,無出離心,也到不了多少高度。

佛教認為,眾生平等,都有覺性,只是被妄想執著所障,他認為,問題的根本在,眾生都執著乙個假我,認為我是真的,為了這個「我」,起心動念的造惡,隨著業力在六道中流轉,我如果存在,就有罪福的載體,如果知道我是假我,證得一切皆空,不去執著這個我,罪福不著不染不生,借假我去修證,達到如來知見,就成佛了。

6樓:福星貴人

看破紅塵選擇出家好像是挺高大上的,脫離了俗世凡塵、脫離了低階趣味,感覺可以不食人間煙火了對吧?

出家了並不意味著進入了世外桃源,俗不可耐的衣食住行依然煩心,佛教有化緣的傳統,道士們靠手藝吃飯。貧道覺得靠手藝吃飯會更硬氣點吧?

7樓:潔如冬雪

別鬧,說的好像選誰家,誰家就能要你似的

想出家夠格嗎

據我所知佛家道家都不要不敢面對世事的懦夫

有的人是真看破無眷戀,有的人是整不明白事了想找個安樂窩往裡一縮縮真看破的是勇士,思維清晰,信仰明確堅定,還會上網來問別人意見?

8樓:淵淵相惜

佛家,感覺自己和佛家挺有緣的,而且本身也對佛教感興趣,偶爾也會抄抄佛經。有次家裡老人去世,做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噩夢,抄了幾篇佛經,放在床頭就好了。

9樓:神霄源丞

無眷戀和無追求無目標不一樣,因無所戀去哪出家都一樣,多雙筷子多個碗而已。佛教現在更高混一些,如果你真想渾渾噩噩這樣一生的話。

10樓:隔夜的茶

既然是沒有眷戀那,那還在乎到哪家出家?以前出家都是迫不得已或者是信徒,不像現在,和尚、道士都是不錯的職業。歷史上除了三武一宗滅佛外,大多數對出家人都是比較寬鬆的,一部分人出家是為了避禍,像我們熟悉的水滸中的魯智深、武松,一部分人是信徒,家中世代信仰,往往會許願出家修行,還有活不下去的,進空門混口飯吃,說不定混成皇帝,也有一些居心叵測的,像姚廣孝,也有一些厭俗避世的、自小遺棄在空門的。

如果是我自然是選擇最近的,誰要去誰家。

11樓:說書人老四

道家。小時候不喜歡剪頭,家裡人就和我說,再鬧,再鬧就給你剃禿了當和尚去,我就哇哇大哭:

「我不當和尚。」

「那你當什麼?」

「老道。」

「為什麼呀?」

「能留長頭髮,還能娶媳婦。」

12樓:劉皓辰

我覺得你這個東西沒搞明白出家為了什麼為了什麼而出家因為什麼對世事無所眷念是逃避現實還是真正的看透了俗事你得高明白這個東西你再來談出家的問題其實說實話無論佛家和道家其實真正的修行都差不多道教有戒律佛家也有重要的是你如何去修行其實真的對世事無所眷念為什麼要出家不出家不行嗎?真的心無所欲走不走那個形式也就那樣出家是為了證自己的修行不修行就不出家好簡單的問題

生活亦是修行濁濁塵世幾多煩惱人生百態皆是修行

13樓:陳剛

殊途同歸,萬法歸一,哪有佛與道的區分,只有覺悟程度的差別,無法覺悟究竟,我們始終在路上。

紅塵練世,經典之師都要學,自證自修,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回歸真實自我。

14樓:花木莊莊主

道家,毫無疑問

佛家是克制自己,道家是活成自己。

佛家各種清規戒律,各種苦集滅道的,說到底還是對世事做不到了無牽掛,游刃有餘。

道家是把自己活成乙個神仙,隨心所欲不踰矩。

-以上-

15樓:ZYL

如果你真是放下世俗打算歸隱,建議道家,因為現世你很難找到真的閉俗的佛家了就連藏傳大雪山來的都在廣收子弟 ,輕粥禪食自作樂修心養性不用學那麼對佛法看看現代哲學(推薦馮友蘭,盧梭) 足夠了為什麼執著於宗教呢?

事情少,寬廣度高還是推薦道家,規矩沒那麼多,你是厭煩世事不是找戒律受罪去。

16樓:老實譚

我的理解是:出家還是道家其實都是對塵世另一種留戀。我如果真的對世事無眷戀會專心當下,會看一整夜的星空,會看一晝夜的荷花,不知疲倦的看一本書。

不為任何功名利祿,只為自己,大隱隱於市,大修修於紅塵。

17樓:殤丶辥

我會選道家。首先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佛教是外來宗教。而且佛教在古代是可以娶妻生子食葷的,雖然道教有的宗派也是可以,但道教一直都是坦坦蕩蕩,並不是像佛教那樣表裡不一。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道教盛世避世清修,亂世出世救人。佛教恰好相反。但現今的佛教也有很多可取之處,此觀點是夾雜我的個人情感的,並不怎麼客觀。

18樓:樗木

道家的話不算出家,道教的話,說實話,他們講故事的能力並沒有佛教好。比如守三屍成仙後變成三屍,當了神仙還一堆破事。比當現代凡人還累。

而且說自己身體住了一堆神仙,我想說都成仙了,還被安排在凡人體內住著,不鬧心嗎?

所以就出家的終極目標而言,成仙差不多就是個公務員,還是不用了。

至於成佛嘛,沒了解過不好說。

我以前也和你乙個想法,想出家。當你了解過後,其實都沒什麼吸引人的。

要說信仰,我現在就通道家學派,道家和道教相去甚遠,本質上來說是兩個東西。

我認為我現在也在修行,不過目的不再是成仙或者成佛,也不是期望死後能怎麼樣,就是希望自己看世界的眼睛不再有侷限,能像莊子一樣,看到無用之物的大用,不在受物所累。

19樓:小豬佩琪

道家吧。個人比較崇尚老子的思想~

老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曾長期在東周都城洛陽工作,擔任周朝守藏史,以博學而聞名,魯國的孔子也要入周向他問禮。 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

到靈寶函谷關時,關令尹喜請老子為其著《道德經》,後歸隱於景室山。東漢時張道陵創立道教,尊老子為道教始祖,演變為「太上老君」。 在

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奉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經》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道德經》

5.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8.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道德經》

9.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10.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江海能為百谷王》

11.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道德經》

12.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13.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

14.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道德經》

16.無用之用,方為大用。《道德經》

1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道德經》

18.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

1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經》

20.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道德經》

21.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道德經》

2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型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道德經》 23.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4.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

25.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

26.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

2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

28.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德經》

29.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30.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3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道德經》

32.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道德經》

33.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

34.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35.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道德經》

36.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經》

37.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道德經》

3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道德經》

3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40.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

4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

4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經》

43.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你是怎麼變得耳清目明 對世事有了自己獨立的判斷的?

龍骨花 所謂耳清目明就是能不受表面浮雲影響,那些亂七八糟的障眼法,抓住事物主線或者內在的利益流動,這就需要多看書了,試著理解弄清楚歷史發展的內因,事件走勢的主線。說著簡單,做起來不易堅持啊 沈玠 私以為這個過程就是不斷的把一些真實存在,但你以前忽視或者以為不存在的因素逐漸的加到你的人生 世界 價值觀...

如果你是張貴妃,會選擇規行矩步,對官家的愛適可而止 還是忠於本心,把自己心中所想所求全部寫在臉上呢?

別罵了不會改的 表達愛意沒有錯,藏在心裡也沒有錯,如果非要說貴妃是多麼的 貪心 官家的喜愛,也是因為她無依無靠,從小就缺少關愛,她對於安全感和陪伴看得比誰都重要。也是真有點心疼,或許真的回到那個時候,我也會想拼命抓住乙份依靠吧 倉鼠 其實還是很羨慕張貴妃,愛的轟轟烈烈,璀璨奪目吧。一直都是很羨慕這種...

如果可以選擇,你是選擇出生呢?還是選擇不出生?

及時行樂 我自認為我到現在過的已經算很不錯的了,但如果讓我選,我還是選不出生。因為人的衰老和死亡是必然的,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改變它,過的再好,過個幾十年終歸還是一場空,沒意思,生下來就注定了一百年後化成一堆灰了,知道故事的結局一定是悲劇,那為什麼還要發生這個故事 現實出生人根本就沒法選擇出生在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