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會罵人沒腦子嗎?

時間 2021-05-12 23:01:29

1樓:南方雀

先說結論:古人會罵人沒腦子。

1、在諸多的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關於「腦」的描寫並不少

比如唐代有一首著名的罵鄭薰沒腦子的詩:

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

說有一次鄭薫主持考試,誤認顏標為魯公(顏真卿)的後代,將他取為狀元,結果鬧出笑話,後鄭薫被人取笑頭腦迂腐,淺陋。到宋代范成大等人也會在自己作品中引用「頭腦冬烘」的典故。

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陳紀三中有寫:

聖朝棄瑕忘過,寬厚得人,至於余孝頃、潘純陀、李孝欽、歐陽頠等,悉委以心腹,任以爪牙,腦中豁然,曾無纖芥。

南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一三八:

劉季高也豪爽,只是也無腦頭

元代雜劇《功臣宴敬德不伏老》中:

我老只老呵,老了咱些年紀。老只老呵,老不了我腦中武藝。老只老呵,老不了我龍韜虎略。老只老呵,老不下我妙策神機。

而到了明清時期,關於腦的作品就數不勝數了。

2、古代的醫書中早已有對腦的認知的記載: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辛夷·發明》中記載:

為元神之府。

汪昂《本草備要》則直接寫到:

人之記性,皆在中。

王清任在《醫林改錯》寫的更加詳細:

靈機記性在者,因飲食生氣血,長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為髓,由脊髓上行入腦,名為腦髓;兩耳通腦,所聽之聲歸於腦;兩目系如線長於腦,所見之物歸腦;鼻通於腦,所聞香臭歸於腦;小兒周歲腦漸生,舌能言一二字。

王清任將諸感官功能謂為靈機,統歸於腦,算是中醫書籍言腦功用最全面的了。

3、隨便列幾個罵人沒腦子的例子:

《醒世恆言》- 第三十卷李汧公窮邸遇俠客

卻待轉身,忽掉過頭來,看見牆上畫了乙隻禽鳥,翎毛兒、翅膀兒、足兒、尾兒,件件皆有,單單不畫鳥頭。天下有恁樣空腦子的人,自己飢寒尚且難顧,有甚心腸,卻評品這畫的鳥來!

《水滸後傳》第六回:

我遁跡多年,未嘗下山,並不接見一人,那裡有甚麼虎峪寨 ,殺甚馮指揮 ?好沒頭腦

《紅樓夢》第一百一十回:

他頭里作事,何等爽利周到,如今怎麼掣肘了這個樣兒!我看這兩三天連一點頭腦都沒有,不是老太太白疼了他嗎?

《金瓶梅》 第五十二回

西門慶道:「王家那小廝,有甚大氣概?腦子還未變全,養老婆!還不夠俺每那咱撒下的,羞死鬼罷了!」

2樓:那麼神秘美麗

關於「古人怎麼知道是腦子在思考」

砍掉腳、挖掉膝蓋、砍掉大腿、剁掉手指、鋸掉胳膊、臉上刻字、劃開肚皮、扣掉眼珠……等等等等

都能繼續思考

砍掉腦袋就不行了啊

(純抖機靈,求不舉報)

3樓:Ar2ffa

金文、簡帛文字、小篆均從「囟」從「心」,「囟」是人頭頂的「囟門」、「腦門」(新生兒頭骨未長合處)借指腦袋。古人認為「腦」、「心」都是思維的器官;《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宋代陳思《兩宋名賢小集.寄眠雲處士》:「腦慮精難滿,心憂影或偏。」反映腦用來思慮,心用來憂慮。

清代杞廬主人《時務通考.醫學.內科》:「身之運動,腦之運思」。「思」字表示心、腦交相運用,進行思考。

本義是思想、思考、反思。引申為思緒、思念等。

「思」字今人寫作從「心」從「田」,只是隸變後的結果。「思」字的金文和小篆其實都寫作「恖」,即從「囟」從「心」,粵語「腦囟都未生埋」批評別人幼稚、年紀小而不懂思考、分析事情)。「思」字中的「囟」後來被訛寫為「田」,《馬王堆漢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中曾「恖」、「思」二字同時使用,是這個訛寫過程的痕跡。

「思」字反映古人認為所謂思想或思緒者,是腦與心的相通,「如絲之相貫不絕」(黃公紹、熊忠)。《說文》:「思,容也。

從心,囟聲。」一解釋,雖然正確的記錄了「思」字之從「囟」,但「容也」一訓,後世如南唐徐鍇和清人段玉裁等都認為是「也」之誤,並以「深通」為之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謂之思者,以其能深通也。」《玉篇》:「深謀遠慮曰思。

」然而,「思」字的深邃或深通到底從何顯出呢?熊忠《古今韻會舉要》即解釋說:「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也。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思之言絲也,謂纖細如絲,聯續不絕也。」此中,心腦相對,顯示古人認為腦與心都是思維的器官,而所謂思想,亦涉及某一意義的「往返曲折」,這或即西方傳統所謂的「反省」(reflection)。

更有進者,與「思」字息息相關的「念」字亦表現了類似的反省結構,參見「念」。

佛學裡的「思」對應梵語的cetana或cint,表示「底」,指心隨著境遇而起的思慮、心志、意願。《俱舍論四》曰:「思謂能令心有造作。」《大乘義章二》曰:「思願造作名思。」

「思」是七情之一,中醫認為「脾主思」,即思考與脾臟有關,過度思慮會傷脾。《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脾在志為思,思傷脾」。

《素問.舉痛論》:「思則氣結,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孔子主張勤學多於空想,《論語.衛靈公》: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思」側重於推理,如「思考」、「思辨」;「想」側重於想像,如「空想」、「幻想」、「理想」。普通話口語裡「思考」的意思多用「想」來表示。《說文解字約注》:

「古人言『思』,今語則言『想』。」

金文用作人名,鮑子鼎:「中(仲)匋始(姒)﨤(及)子思,其壽君母(毋)死」,「中(仲)匋始(姒)」和「子思」都是人名,意謂希望匋姒和子思長壽,不會死去。五年龔令思戈:

「龏(龔)令思」,「龔」是地名,「令」是官名,表示縣令,即一縣之行政長官,「思」是他的名字。

戰國竹簡假借為「使」,《清華簡二.系年》簡57:「穆王思(使)驅孟渚之麋」,「孟渚」是宋國地名,那裡是一片水澤,多見逐水草而居的麋鹿,全句意謂楚穆王派遣華孫元驅趕孟渚的麋鹿。

又古人認為「心」、「腦」並用,意識的覺知是腦與身體一起行動而產生的,心臟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姑備一說。

思s 囟sls

4樓:

會。其他答案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反過來說一下古人為什麼會認為「心主思維」。很多人會把中醫的藏象學說跟現代解剖學定義的器官對應,實際上,中醫的臟腑理論不是基於解剖學的,而是從機能角度定義的,因此有些中醫理論裡的臟腑(比如「三焦」)根本就沒有對應的解剖學概念上的器官。

5樓:

事情想多了,會頭疼。

傷心過度了,會心疼。

如果你以為這不過是一種形象的說法而已,說明你還沒經歷過想事情想得頭昏腦脹甚至頭疼欲裂的感覺,也沒有經歷過傷心欲絕到心口陣陣抽痛的感覺。你很幸福!

所以古人肯定是知道,腦子是用來想事情的,心臟會收到情緒波動的影響。

6樓:王靖海

很容易啊。用腦過度的時候頭暈或頭疼,很容易聯絡上大腦和思維上的關係。

相對而言,心臟對思維情致的影響(腦供血,二氧化碳滯留等)反倒沒那麼容易觀測出來。

至於為什麼古代人更注重心臟這一器官對精神情致的作用,可能是因為中醫理論的發展時期尚不分解刨學和生理學,器官的解剖功能和生理功能有混淆,也就導致在中醫理論中髒的作用大於腑。這樣一來,心作為「髒」的地位高於腦作為「奇桓之腑」。以上僅為個人猜想,具體為什麼常強調心的作用我也不清楚。

7樓:豆子

許多人認為古代人是不知道腦子是主思維的,因此不會罵人「沒腦子」,這其實是一種很深的誤解。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我初到此未三十,頭腦釤利筋骨輕。

釤,鐮刀也。

頭腦敏銳,故言釤利。

這是誇讚,罵人的有嗎?

是有的。

宋《朱子語類》(2023年刊發)記載朱熹師徒議論,有一節臧否人物,黃義剛言:「劉季高也豪爽,只是也無頭腦」。

劉季高這人是很豪爽滴,就是沒什麼腦子。

按,此處「頭腦/腦頭」,專指「思維能力」,意思是「頭腦睿智」「思維清楚」。

陳瑤《官話方言方位詞研究》:

明、清兩代,罵人「沒腦子」「無腦」「沒頭腦」「無腦頭」「無頭腦」的就更多了。譬如《紅樓夢》中,襲人說:「一家子的事,俗語說的『沒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無頭腦的人,多半因為無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見,當作有心事,反說壞了。

因此,通過「古人不知道腦主思索、思維」這一錯誤的知識點,來推斷「古人必定不會罵人沒腦子」,必然是錯誤的。

古代人是怎麼罵人的?

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正是!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公既知天命 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曹賊篡漢,霸佔中原,何稱有德之人?恩!自桓帝 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

古代人墮胎嗎?古代人是怎麼墮胎的?

古人不知,但乙個九十多歲的老奶奶曾經講過 以前沒有避孕措施,家家孩子多。女人又很討厭不停地懷孕,於是她們孕後經常故意做一些重活或者不停蹦跳等,以望終止妊娠。但以前人身體好,據說往往怎麼折騰孩子都好好的。 豆子 歷朝歷代,主動墮胎者有兩,一是窮困人家生養不起但已懷孕者,二是尼姑蘭若。蘭若代指寺院,然蘭...

古代人會堆雪人 嗎?

春梅狐狸 清宮畫裡堆的是 雪獅子 清院本 十二月月令圖 之十二月 獅子表示 動作快一點,皮都皺了!郎世寧等弘曆雪景行樂圖軸 以及,這只是狗麼?郎世寧等乾隆帝歲朝行樂圖軸 雪人有沒有我是不知道,但唐代已經有冰雕了,五代王仁裕在 開元天寶遺事 中寫了這麼一條 冰獸贈王公 楊國忠子弟以諂媚結識朝士,每至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