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時間 2021-05-12 08:22:16

1樓:JW TAN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確定了乙個值域。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在值域範圍內,才能好好解題。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什麼題都會解,就成了學霸。

2樓:

「止定靜」就是天台「止觀」中的「止」;

「安慮得」就是天台「止觀」中的「觀」。

止就是定,觀就是慧。止觀的目的就是定慧(《六祖壇經》說「定慧一體」)。一旦進入禪定境界,就會自然而然公升起自性中的智慧型,而這種智慧型,並不是靠經驗累積而得到的「聰明」,它超出你的認知,是你在世間法中取得大成就的前提。

儒家這個修身的法門,其實就是禪,只不過在春秋時代的中國沒有這個詞語而已,但實際上儒家的靜坐、道家的打坐都是禪的一種方式。實修證明,當你進入禪定,後面很多東西就順理成章了。

看到一些人把《大學》裡這句話當心靈雞湯了,大可不必,祖宗們字字珠璣,竹子布帛刀筆啥的都挺貴的,沒這麼多時間跟人扯閒片兒,留下的都是壓縮的乾貨。說知止就是知足就是知道停下來的可以休矣。

3樓: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3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完全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體悟,隨意說一說自己對四書開篇58字的理解。

1「人一生的學習修行的大道,在於辨明自己的道德觀,正確的有助於自己與社會正向發展的道德觀,是與人相處時和別人的親近和統一戰線,是純粹的善良和利他,不帶有私心」。地球上的人和萬物要向上生長,必然是要建立良好的正面迴圈,每乙個人都在盡量利他的時候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和成本,避免陷入人人自私、敵對、防禦的惡性迴圈。

2「覺知才會讓人立即停下來,停下來的瞬間才會進入不動的流量狀態,在這個時間流逝而身體不動的定的狀態裡,內心才會生出平靜。在平靜的狀態裡,你的心才會安住在當下,不懊悔過去不憂慮將來,安住在當下的狀態裡是喜悅的、滿足的,這時候才會生出來對你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想法(不是周圍人和環境告訴你的雜念),聽到了你最重要的聲音,你才會跟隨它去實現」第2行以前自己並沒讀過,根據自己的經驗有一天自己在筆記本寫出「先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後來,讀東西才發現原來自己寫的東西和《大學》裡的內容如出一轍。

我說這個,是因為我們人有很多共通性,現在的人和古人沒有那麼多差異,當我們在學習和體會的時候,只有經歷了感悟了覺知了才會真的去理解一些東西,別人告訴你的永遠只能聽聽而已。

3物有本末,就像樹有枝葉:先長樹幹才有枝葉。事有始終,做事要知道終點才能決定起點,只有從起點開始做才能達到終點,要清醒地覺知先後,不要倒置,就能接近萬物生長執行的本質規律。

希望大家都能慢慢體會其中的奧妙。

4樓:Clovemy

曾經聽過乙個故事,說乙個平日心裡感受到頗多焦躁的人,突然在醫院體檢時被告知自己得了癌症,生命只剩下半年不到。當天下午往回家的路上,他走得很慢。一時間,「堵車」、薪水及仇家等等以往很多會讓他生氣、惱怒、暴躁的人或事,不知怎的他漸漸都不再為它們感到焦慮。

生命只剩下180天,他開始審視自己生命中真正對自己重要的事情。

當初自己聽到這個故事時,隱隱也去試著站在那個人的立場上想了想。慢慢發現,在想這個問題時,自己的心是變得靜下來很多,也許是對死亡的恐懼戰勝了之前心裡裝的很多事情。也許是死亡這一生命終點給了自己新的啟發。

總之嘗試去感受這種體驗讓我心裡安靜很多。而之後,反覆去揣摩,對比在此前後的我自己,漸漸發現之前的自己雖然是在思考,在行為,但其實腦海裡、心裡是已經被很多東西網縛住而不能自已 ;而在體味這個故事的時刻,自己心裡靜了下來,開始慢慢感受、觸控到這些網縛自己的事物的存在,慢慢接近了當下自己真正的問題所在 ,然後慢慢在聚焦中發現事情可能的轉機 ,心態慢慢沒有原本那麼緊張,在之後開始面對真正的問題,原本的網縛開始有了疏解、消融的可能 ……

再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知止而後有定……慮而後能得」這句話,反覆揣摩、回味,感覺以往心裡感覺到好、感覺到平靜的零星經驗開始沉澱、凝練了起來。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四句

「本末」可能是說,事物有著 「根本和枝節」(關於「本」,個人聽到比較好的是一位哲學系老師講的,「A取決於B,而B不取決於A,則B相對A,是'本' 」)。

「事有終始」,第一眼看到這句話感覺這個蠻常識 …… 但是偶然幾次多看了幾次,(尤其是承接「知止……本末」這段前文的文意的話),慢慢感覺到,大概這句可能是強調「(完整的)事物有著(超出乍一眼看上去的開端和結束之外的、值得以『止、定、靜、安、慮』、『本末』去體味的)『開端』與『結束』。或者嘗試具體點的話,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 老王對小紅的 emotion 是從那天樓轉腳的冰棍兒開始的」,然後兩個人又是由於balabalba( 省略狗血結尾) 結束的。但是冰棍之前是否還有別的更早的原因呢?

狗血劇情之前是否哪天還有過其他更被在意的誤會 ? 尤其是對自己而言,自己心裡的一些或大或小的掛念真正的開始和結束 ,這是乙個值得去考慮且可以考慮到結果的問題。

而知道了「本末」、「終始」,可能就會有對真正去改善問題的先後順序及方向 ,這樣可能就真正接近了 「正確開啟方式」 了吧

昨天和乙個朋友偶然聊起到這個。

他:你那什麼, 「務本」什麼的太麻煩了,我都三十多的人了,來不了這個 ~

我:是 …… 是是太麻煩了。。

(心裡嘀咕:「本」這回事是挺難 …… 但那啥,人是活的嘛 ~ 辦法總可以比問題多嘛。

是還有句老話怎麼說來著 ——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再者,其實,「務本」難歸難,但其實一旦有所得,也自有一種樂趣在!

當然是有容易的,但是要選容易的,真正到遇到相關的事情時,自己可能沒太大辦法 —— 那時候可能會挺絕望的。。這種絕望和 「務本」的麻煩要是知道總得選乙個,那怎麼辦呢。。

可能有人會更不想選沒有希望的絕望吧。。這樣。)

文首提到的故事部分節選自《第五項修煉心靈篇》,彼得聖吉著。

5樓:yz ab

明明講儒家

樓上的非要引佛教

用白話說不明白嗎

佛教用儒道的詞

不表儒道的意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知止而不移

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在親民明明德,在止於至善。

何為善,上善若水,至善無偽

如何無偽,無善惡,無利害,不曲避,不好噁,不愛憎。。。。。。

知止之意便是於至善不移

此是信念

知止於至善

於日用之間內心漸漸不割裂

自然有定(這個應該有數種解法)

此為心術

內心不割裂

則超越二元

不再喪己於物(失真我而執物我)

自然喪我(這個我是建立在物上的主體)

無主體則虛心

莊子中的虛靜從此立

靜是對應虛的存在

亦是丹經中說的中田宜空實則生蟲。

安字則是針對靜而言

靜則心通於道

安於心安于道

慮則是針對安于道

很多種解法

取決於你認為儒家的學術高度

如果你認為儒家的學術極高

那麼慮就是格物窮理

如果於此高度立

得就是至知盡性

從而立命

這是普通非秘傳版大學的斷句的一種解法。

6樓:護法居士

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

世尊。惟願為說自證聖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得此善巧。於佛法中不由他悟。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公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

云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

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

大慧。此一乘道惟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7樓:炯哥雜談

1)知止——明確原則,理清期許

「止」指「歸宿」、「立場」。「知止」即對目標、歸宿和自己的原則立場有明確了解。對佛教而言,「止」為梵文奢摩他的意譯,又譯「止寂」、「禪定」,指通過坐禪入定,掃除妄念,專心一境,達到寂靜的境界。

與「止」相對的範疇為「觀」,為梵文毗婆舍那的意譯,也被譯為「智慧型」,是在「止」的基礎上發生的,指集中詳細觀察思維預定的事物和義理,獲得某種功德和智慧型。

2)有定——站穩立場,堅定不移

「定」是定向。朱子《大學章句》解「定」字說:「知之,則有定向」。

知止指對歸宿有明確了解,則已經是「誌有定向」的。所以,「定」字應指堅定不移。「知止而後有定」即是說,能對歸宿有明確的了解,然後方能堅守不移。

3)能靜——動機純正,心不妄動

「靜」是靜心。朱子《大學章句》釋「靜」字說:「靜,謂心不妄動」。

對於「靜」,《禮記》雲:「人生而靜,天之性也。」《論語》也說:

「仁者靜」。道教的北派全真道認為清靜是修道的基礎,故奉《清靜經》為玄門日誦課之首,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4)能安——身心安詳,從容有度

「安」是隨處而安穩。朱子《大學章句》釋「安」字為「安,謂隨處而安」。《管子。

內業》進一步談到「安」和「靜」、「定」的密切關聯:「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靜。」又曰:

「聖人與時變而不化,從物而不移,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再曰:「正心在中,萬物得度。

」最後則是「德成而智出」。

5)能慮——思慮周到,驅除偏見

「慮」是思考精審。朱子《大學章句》釋「慮」字為「慮,謂處事精詳」。

6)能得——合理選擇,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達成的意思。朱子《大學章句》釋「得」字為:「得,謂得其所止」。

以上是一段程式一樣,源頭是知止,心不知止,又何能定呢?

是以明了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明了自己的價值觀,明了生命中什麼對自己是重要的,明了自己的追求,如此即便做同樣的事,你心中亦是非常清澈的而安定的。

8樓:水那方

《大學》文字,有名師尚且各自解讀不同,況我等只見文字。小子不敢妄言。拋磚引玉試答一下,以待高明。

止,我理解為知道自己的侷限,包括能力、慾望。

定,知道侷限了,就不會隨波逐流,無論是外界還是內在都可以看到明確的界限,心就定下來了。

靜,心定,不動,即可靜,靜指內在感受。

安,定、靜之後,與外達到和諧相處,內外相安。

慮,內外相安之後開始思索,包括要做什麼,怎麼去做等等問題,由於定、安、靜,所以明心見性,思索的結論對自己最為透徹。

得,慮之果。以上。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句話出自《大學》,但是如何理解這句話,以及如何達到這樣的狀態,請勿給我講大道理,我想要的是方法。不知道大家會給我乙個什麼樣子的方法?

哪有什麼方法?我的看法,這句話就是乙個經驗。先學會不知止,然後撞個頭破血流就知道,什麼時候要停止了。同理.很白話文,沒有那麼多提前都知道的道理。年輕時候有的是勇氣,多經歷一些不太容易走的路。多反省,總結,就能明白這些道理。人生沒有捷徑,走了捷徑,反而什麼都不懂了。 老少女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

怎麼理解半途而廢與及時止損?

小嘻 衡量一件事情到底有沒有價值,是半途而廢還是及時止損,我認為應該從人本身的情感出發。比如,你喜歡乙個女孩子,你很喜歡她,拼命的追啊追啊,你越來越喜歡她,但是因為外來的一些原因,比如畢業啦,再也不見了,明明妹紙已經開始回應了,你卻考慮很多,就此一別兩寬,我認為,這是半途而廢。午夜夢回,你肯定會後悔...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怎麼理解?

吉超讀書 第二遍看 陶行知談教育 這本書,作為乙個教育工作者,陶行知先生應該是避不開的,原諒我在不了解他之前就把他放在很高的位置。他過去取得的成就是無可置疑的,我們現在能做的是借鑑他的教育理念來改善我們現在的教育。我想這也是陶行知先生希望看到的事情。陶行知先生有乙個教學理念 教師的工作重在不在於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