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普渡眾生,我認為眾生渡也無用,是不是沒資格修行?

時間 2021-05-11 11:34:37

1樓:MXX

世上沒有救世主,佛陀也不是救世主,也沒有能力普渡眾生,他只是把方法說了出來,能不能做到就看自己了。

學法而不修行,學再多的法,念再多的經都是無用的,最終還是無法安心自在。

2樓:張熙

這個問題,講起來很複雜,可倒也不是特別難。

首先,要明白乙個道理,智力、智慧型是兩碼事。智力,可以讓你在學習能力上,優於他人,以更快的方式累積物質財富。讓你的物質生活過的更好。

而智慧型,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一種思想的境界,他不會在物質上對你產生影響,但是會讓你的人生活的更美好。

而佛家及大部分宗教,所推崇的是關於智慧型的修行。這是個很難恆定及判定的觀念問題。比如說,古有朝聞夕死的論斷。

這就像是一扇門,一道坎,當你沒能明悟之前,覺得一切都是歪理邪說,有悖於科學文化。是迷信、封建。當你跨過之後,才能發現另一片晴明的天地。

有些人究其一生不能覺悟,也有些人,可能到臨死才能明了。

行於世間,你或多或少能感知到世間疾苦,生老病死也好、愛恨離別也罷。佛家的智慧型,會教會你如何離苦得樂,六道眾生始終是要往復迴圈的。這就好比,你曾經無私的為他人做過的好事,你當時並不知道他是好是壞。

可是,那是一種你認為的好事。佛陀也是如此,只是佛陀站的位置更高,所做的事情,也更巨集大而已。然而所有偉大的背後,也不過是一句簡單的,勸你向善。

3樓:風輕雲淡

普度眾生是佛教的說法,有沒有佛,以及佛自己有沒有意思,那都是兩說的事情了。而且普度眾生還只是大乘佛教的觀念,小乘佛教就不提倡普渡眾生,自己修行就好了。關於資格問題,閣下簡直就是謬論。

萬物皆可修行,佛教傳說中修行有成的不乏異類,又何嘗會排除某類人的資格?難道你沒聽說過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以是人是物,是善是惡,只要你想皈依,都有資格。但是要想修行有成,需要資質,佛家講究的修行資質是慧根和悟性。你有資格修佛是毫無疑問的,不過通過你提著問題來看,你資質估計不行,修不出什麼名堂來的。

4樓:麻袋長老1234

不是說有沒有資格修行,而是你沒有真正直視你的內心,你為什麼修行?

在修行的動力和動機裡,有為了消除恐懼,危難而修行,有為了追求財富,滿足心願而修行,也有為了探求宇宙真理,無上解脫的智慧型而修行,也有為了眾生的福祉而修行,還有單純是因為對聖者的敬仰,受到感召而修行。

後三種動機被認為是能夠真正走上解脫修行之路的動機。

修行之初,普度眾生的慈悲心只是其中的一種動機,很多人是通過其他動機進入佛門走上修行之路的,但是到後期,三種發心是必須都具備的,因為佛陀聖者的完美品質既包含了智慧型也包含了慈悲。

因為修行的乙個重要原則是去除對自我的執著,所以慈悲心(普度眾生)的修法被認為是最安全和穩妥的,喜歡理論的人往往會不自覺的強化我執,會對修行產生極大的危害。

之所以你認為眾生因自私無需度化,可能你現在的問題是

1,沒有系統地學習佛教理論

基本上大多數的佛教理論都強調慈悲心的重要

2,沒有進入實修

實修之後你才會發現,對於大多數修行者而言,對眾生能公升起慈悲心是你自己最大的財富寶庫,它會給你源源不斷的力量,沒有慈悲心的加持,你總是在原地打轉或走火入魔,這就是常說的:不是你度眾生,而是眾生度你的意思。普度眾生並非眾生實際能從你這裡獲得什麼好處,而是激發了你內心原本具有的正能量,讓你處於放鬆,喜悅,充滿愛的狀態。

不通過眾生這個對境,你自己很難激發這種源於慈悲的強大能量,甚至你都無法感受和想象,因為這種體驗不是通過思考想象就能體會的。

5樓:沒有馬的騎兵

所謂渡,就是給你一套理論,你愛信不信,信就照著修煉法門練(做舟),練成了就修成正果了(彼岸)。

所有的佛家法門的實質都是自己修行解脫。哪怕有師傅指引,還是要你自己去做。因此達摩祖師說的很直接,你不求心,哪有佛呀?佛在心中,心外無佛。

所謂普度眾生,其實說白了就是廣撒大網,多印佛經。有人看了信,並且還真的修行了,自然就功德無量了。

6樓:「已登出」

眾生皆有佛性,人的最初本源都是清淨的,與佛無異,佛陀觀星悟道,說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俱佛性,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修行也就是去妄歸真,開啟自性無上智慧型,君子遠庖廚,是不忍;大惡之人,眼看著孩子要掉進,也會生出惻隱之心,馬上去拉一把,眾生剛強,難以教化,就算有緣一時得度 ,遇到惡緣又立馬墮落,佛菩薩誓願廣大,不捨眾生,於是反反覆覆的救度,終有一日,這人會開啟智慧型,達到究竟解脫

7樓:唯物主義長生派

其實你說的沒錯。。

佛經裡有說過: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還說「眾生之數與佛之數,等同,都是無量無邊」——大概意思如此。

但並不是你的這種心態,而是得了智慧型後的實相。

你覺得眾生自私,只是因為你自私,因為人都是以己度人的,你要反思的哦。

8樓:吳雨兒

怪不得你覺得自己沒資格修行

從你的提問確實感覺思想維度不高格局不大。

1,人生活在普世,利用與環境,我們也是環境一部分,所以本身角色就要提供一定價值與奉獻,這是恆定社會發展必須的。

如果你不想付出,上天會讓你在某個特定的點必須經歷苦難去付出,健康金錢愛情事業等等。

2. 社會也是需要分寸與邊界的付出與度化。傳播正能量,幫助別人,關鍵時候挺身而出都是度化的一種。

3. 每乙個世人都有正任務或者逆任務,很少有人自己意識到自己的任務所以靈魂進化很低。從而輪迴自我業力。任務就是如何留下你的價值,如何提供你的價值給你身邊的環境。

4. 邊界感是一直尋找的話題。每個人有自己的因果,我們確實不能過於干涉,但是該有的底線也應該有比如民族尊嚴家庭自尊自我價值尊重是不容踐踏,社會道德的容納量等等都是乙個邊界。

把這個邊界理清楚就可以在這個程度幫助與度化別人。

最後量力而行,先把自己修煉好,有一定社會地位與價值,才有資格幫助與度化別人。

度化是給與好的正確的精神導向,不是主觀judge別人價值與人生。太多人沒意識到這倆個區別了。

9樓:漠仙

這個問題,其實和你有沒有資格修行無關。

所謂渡有緣人,有緣人是,我渡你,你跟著我走,這是有緣人。人不自渡,誰都渡不了。

渡的是,自渡的人,而不是,冥頑不靈的人。

所以你懂了嗎?

渡有緣人。你要是覺得眾生都沒有緣,那麼,你也沒錯。因為你還沒遇到有緣人。

遇到了,自然ok。

10樓:林錯

世尊為一切眾生說一切法,怎會有眾生無資格修行呢?

至於你認為的人皆自私和認為無法普渡眾生的想法,是很常見的凡夫知見。如果你如實了知眾生皆有佛性,視一切眾生如佛,那哪還是凡夫啊?至少也是大菩薩呀。

11樓:老塗

1.佛普渡眾生是因為他圓滿證悟了一切事事物物的終極真理,並且擁有最廣大最究竟的對一切有情眾生的慈悲心。普就是普遍的、無分別的。渡就是幫助、接引眾生到達解脫的彼岸。

2.您認為眾生渡也無用,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人確實不想解脫,只想享受人世間的福報,說什麼也沒用;還有些人想讓自己趕快解脫,不想再受輪迴之苦;第三種人就希望像佛和菩薩一樣自己解脫了還要帶著大家一起解脫;最後一種人想法搖擺不定,不知道到底想怎麼樣,這種人最多。

但在社會上,大家都懂得乙個道理,成功肯定不是全靠自己的,是要有很多人幫助支援的,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渡眾生也是乙個道理,因果不虛,總是有用的。

3.是不是沒資格修行

修行的目標是要成佛,佛也是人一步步修行出來的,成佛的大門朝每個人敞開,經律論就是佛陀菩薩們留下的珍貴指導教材,我們都有成佛這個功能,好像高考人人都能報名,大學人人都能上,關鍵是想不想上,有多大決心和毅力去學習去努力。

12樓:hystericaldazzle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即非菩薩。

佛不度人,是人自度

13樓:勿念

你的想法其實和佛的想法不謀而合呀,金剛經有云:「汝等勿謂如來做是念。我當度眾生。

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眾生最終只能自度,佛特地說不要有「我當度眾生」的念頭,就是怕修行人落入凡我之見。禪門有句話不知道你聽過沒有:個人生死個人了,個人吃飯個人飽。

你懂了法,與別人無關,你說了也沒有用,因為眾生業障不同,你說了他也聽不懂。只要你還未證得不能退轉的境界,就不要對任何乙個念頭過分執著,不然就會妨礙你已經修得的境界。

14樓:仙劍李逍遙

佛法是教導你怎樣行道,行不行是你個人的問題。我不會釣魚給你,我會教你釣魚方法。佛法只度有緣眾生,菩薩自修也很重要,先有般若才能度眾生。

15樓:五道十地功德悉圓滿

佛教就好像乙個超市,你可以選擇任何你想要的東西。包括今生來世的福報受用,自我的解脫,以及帶領眾生解脫。也就是三士道了。

上士道是最殊勝了,如果您實在沒法生起利益眾生的心。也可以看看佛教裡面的其他的修行方法。

16樓:叔的口袋只剩下洞

修行的資格,不需要別人承認。因為信仰是屬於自己的。注意宗教和信仰不是乙個概念,哪怕僧團不認可你,也只能說你不是世間的僧,不能說你不是修行的人。

不過,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說明你的心還未破人相我相眾生相……修行不是為了證明給別人看,而是為了解脫,否則不就是:」我要死給你看」的那種幼稚?

17樓:渾似一場春夢

承邀……

評:我以赤誠之心待人,總見不到乙個真心待人之人,我自私在想讓別人不那麼自私,對別人好一點

回:「我以赤誠之心待人,總見不到乙個真心待人之人」,話說總見不到的,一定是沒把自己父母放在眼裡心中,甚至沒當做人,你父母可是不管你是否以赤誠之心待他們,他們都總是會真心待你的人,對吧?大乘佛菩薩普渡眾生的大悲菩提心都是從知恩父母感恩父母報恩父母開始的,將眾生認識到是自己迷失無知的輪迴父母……這不還就是自私嘛,有自心期待對方對等回報的私心,不是嗎?

無非僅僅是沒有通常理解的自私那麼粗大明顯而已,不是嗎?你說你」總見不到乙個真心待人之人「,那麼你見到自己微細的有求期待對方對等回報的自私心沒有呢?

再來,你有反省過你自己為什麼」總見不到乙個真心待人之人「嗎?那就都是他人的錯,你是」赤誠之心待人」的人而無錯不自私咯?這怎麼跟你緊接的」我自私在想讓人想讓別人不那麼自私,對別人好一點」的」自私」,顯得不那麼」赤誠之心的真心「呢?

你又是否有」自私在想讓自己不那麼自私(求自回報),對別人好一點(寬容一點)」呢?

最後,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

不只是大乘菩薩道,也不只是羅漢道,而且還更是最基礎的人天道,你自私的也好不自私也罷,可是會如上從最基礎的做人開始,去反省自己的人生際遇與命運嗎?

所以……」我自私在想讓別人不那麼自私,對別人好一點「,其實想要說的是不是就是,」我赤誠之心的自私在想讓別人不那麼不真心待人的自私,對別人包括我好一點真心一些。」……呢?

所以,無論你普渡不普渡眾生,都可以修行,但是要想修行,就先從信任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的輪迴善惡因果來開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吧……

的確你沒有資格修大乘佛教菩薩行,不過還是可以修修小乘羅漢果的嘛……不願意休羅漢果,最不濟還可以修修人天的輪迴善果,也不至於萬一死後,就掉到連現在都不如的境況裡去……

試問一句:我覺得普渡眾生也沒什麼用,因為人太過自私。

你這個覺得,是誰覺得?如果是你自己的話,那麼人太過自私包括你自己嗎?……

為什麼佛要普渡眾生?

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痴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六祖壇經 釋迦牟尼佛也度不了外在的眾生,他只是將...

菩薩發巨集願普渡眾生,那麼渡人是否算是菩薩的執念呢

感覺可能是 佛,成佛了,要涅槃,他本身並沒有想要去度誰,因為這時候 並沒有乙個 想要 看一切眾生與自己沒有分別 看眾生與佛沒有分別,本身就具有佛性。看一切眾生都會究竟成佛。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別人求法,那麼應該就直接涅槃了。那麼,為什麼說法呢?只有一點 求法者的因緣 感覺,因為有人求法,所以才說,而且...

如何以 我的夫君普渡眾生,卻唯獨不渡我 為開頭寫個故事?

鴉山十四 我的夫君普渡眾生,卻唯獨不渡我。我用受傷的眼神看著蘇翡。你不廢話嘛,你這二百來斤的身價換誰誰也不敢渡啊。蘇翡啃著梨躺船頭看著我。討厭。我用小拳拳捶了捶他的胸口。蘇翡硬生生的嘔出一口血,呀,果然,我的愛還是太沉重了。一 我是宰相之女,名叫上官翠花,我的夫君是當朝皇子,皇上為了穩固朝權放言 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