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中「厭」的意思?

時間 2021-05-11 02:18:05

1樓:予一人

這裡應作「滿足」講。「厭」(厭)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三個義項:

本義為飽。《尚書·洛命》:「萬年厭於乃德。」馬融注:「厭,飫也。」這個意義後來也寫作「饜」。

引申為滿足。《左傳·隱公元年》:「姜氏何厭之有?」

再引申為嫌棄。但這並非後起義,事實上先秦文獻中就有用例了。如:

《左傳·隱公十一年》:「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論語·雍也》:

「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但對於「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中的「厭」,作滿足講,最為妥帖。這是說,山不以高而自滿,海不以深而自足,我像周公那樣求才若渴,多多益善。

2樓:清棠雨曦

應當是『滿足』吧...

可以參考一下「學而不厭」這個成語(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成語,若不是,勿噴)此成語出自《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學而不厭,指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十分好學。

所以「厭」解釋為滿足,而不是討厭/嫌棄。

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這句名句出自漢代曹操的《短歌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我們來看看官方給出的譯文: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網上大多比喻用人要「唯才是舉,多多益善」

但我認為這裡可以參考宋代詩人朱熹的《觀書有感》中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來理解。這句詩是說,人要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才能更上一層樓。

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也可以理解為人的品行和學問要不斷進步,要知足知不足。(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

這是我自己的理解,望採納

3樓:

吃飽了,吃厭了。意思是說,對人才永遠不會滿足。因為人的感覺是有連續與線性的,所以乙個意思有很多表達方法,嫌棄與滿足,其實是連一塊的,做成文字,也就隨時代慢慢變(想想愛和恨,不也連一塊嗎。

吃飽了,滿足了,再吃不就嫌棄了?高潮了,滿足了,再上是不是煩了?)。

我們現在覺得厭怪怪的,是因為國文一開始教的不是用厭字。但是在家鄉話裡,厭字還是很準確的。

4樓:

說嫌棄也可,說滿足也可。個人傾向於做「滿足」解釋。

「厭」這個詞語,古漢語詞典,確實有兩說,一說嫌棄,一說滿足。

1、嫌棄的例句:

猶厭言兵。——宋·姜夔《揚州慢》

無厭其為迂。——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2、滿足的例句: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

秦之慾無厭。――宋·蘇洵《六國論》

我更傾向於作「滿足」解,原因有二:

一是上古至中古漢語,厭更常見的是作「滿足」解,少見作「嫌棄」解釋的。網上有些把該做「滿足」解而解釋為「嫌棄」的(如:兵不厭詐),個人覺得都有些勉強。

直到中古和近古,」厭「做」嫌棄、討厭」講的例子才逐漸多了起來。

因此,從語義演變角度看,三國時的曹操,使用此詞時,此詞的語義,更應該是「滿足」,而非後起義」嫌棄「。

二是做」滿足「解釋時,翻譯時語義更流暢自然。

對比翻譯:

做嫌棄解釋時的翻譯:山不會嫌自己太高,海不會嫌自己太深。

做滿足解釋時的翻譯:山(雖然已經很高了,但永遠)不會滿足於自己的高度;海(儘管已經很深了,但永遠)不會滿足於自己的深度。

淺薄之見,僅供參考。

李白為什麼寫山不寫海?

已登出 我看到的海,時而溫柔如少女,靜悄悄地與天上的雲朵說著什麼。時而俏皮如鄰家的小夥子,拾起浪花丟在你擺好的相機架上。時而它波光粼粼海天一色,時而它巨浪滔天肆意妄為。海,它多情卻也無情,它善變善妒,它也無私包容。海就是這樣,但當你真正面對它時,往往只會說乙個字 啊!如果是只能說一句話,那可能是 啊...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沒山沒海靠卡牌

和創留學 轉學文書跟本科文書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本科文書重點在於 申 而轉學文書重點在於 轉 1.申請者轉學意願2.申請者是否了解大學 招生官希望通過Essay的機會充分了解學生的各方面資訊。如果被學校錄取,學生是不是可以迅速適應並融入大學校園生活,充分利用大學資源,成為校園中的積極活躍分子。3.盡可...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到底表達了什麼,孤獨落寞還是相思?

黃師奶 是一種陪伴的心安,盡在不言中 以前不覺得這詩多厲害,只感受到淡然的氣氛。今晚在寫給男友的感恩節卡片,寫時心中只出現這首詩。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那些熱鬧的聲音散開去,各自找樂子去,亦有朋友喜歡找個地方乙個人靜靜,不喜與誰常相伴。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只有敬亭山,讓我如此有安全感,我知道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