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台灣作家劉墉?

時間 2021-05-10 16:58:56

1樓:

只談作品吧(以我所知人品也沒什麼汙點)。

我初中讀過他的書,盜版的,一寸來厚,很有實用性。名人傳記、名著很難給初中生提供直接具體的幫助,劉墉的文章可以。適合吃飯,課間,上廁所這種零碎時間看。

有了他的書,沒必要再去刻意尋找其它替代品。

過了那個年紀,也沒必要再看了。

2樓:逍遙小魚兒

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淡淡的暖暖的感覺,很適合初為父母的人教育孩子的親子讀物,成年人拿過來看一看排遣一下放鬆心情也很不錯。每次讀他的書都有一種幼年時和老娘閒聊的感覺,放鬆,愜意但是不能涉及到實質性問題。風格和龍應台的幾本暢銷書差不多,恬淡。

消磨時間的乙個選擇。

3樓:

暖心而無用。

在母親的強烈推薦和說服下看了一本,我尋思著日常生活中我收到的說教和人生指導已經夠多了(說實話,我母親真的是思想自由三觀正確觀念新潮的人,對我的教導我也都很認同。她要不是沒動出書的念頭,不然這樣指導人生的教育類書籍長河中必然留下她的姓名)

說回頭,我日常收到的說教已經夠多了…看書時候再接受另一套完整體系的說教…?

溜了溜了…

4樓:堤上望風的老狗

本來抱著很大的興趣去看的,看了乙個小時發現很沒趣,是口味清淡的雞湯。看的時候感覺有道理很不錯,看完以後會想我剛才看了什麼?語言風格還是不錯的,對於迷途的初中生看看還是有一點點幫助的。

高中看看也勉強可以,大學就不推薦看了。

5樓:睡覺的人

首先,劉墉本人是作為乙個畫家而出名,他的主業是畫家。

他的作品,我稱之為一系列的雞湯集合。然而,他的雞湯卻是真正的有味道。尤其是對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來講,他在關於教育、成長、家庭、社會、寫作、為人處世等方面的觀點,是極其具有實踐意義的。

劉墉通過對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進行通俗化的敘述,並且以小見大,講述了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中有很大機率遇見的事情。所以,他的作品是極其真實的。正如劉墉本人所說的,他的作品,是追求一種平實化寫作。

那些官樣文章,是沒有多少讀者喜愛看的。

不陷入掉書袋的做法,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讓讀者們自己去思考自己的事情。我認為,這便可以稱之為乙個優秀的作家。

6樓:

清朝有個平民,一向以劉墉的告誡為信條處世,不管世道如何,他一心認為服侍好自己的老闆是最重要的,也因此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一路慢慢往上爬,一直做到慈禧身邊的千歲級別。然後八國聯軍侵華,他跟慈禧一起避難,最後淪為階下囚,他就想為什麼我做得這麼圓滿,結局卻這麼落魄呢?

7樓:香雪海

在我讀初中時,第一次看劉墉的書,如獲至寶,那時的我內心敏感多慮怯懦,他的書就是乙個溫和有閱歷的長者對青春迷茫的我指導和鼓勵,讓我覺得溫暖有力量,父母忙於生計他們認為讓我有書讀吃飽穿暖已足夠,而我又比同齡同學早熟,所以劉墉的書出現恰到好處,那時的我在校園裡,從他的書看到世間百態、人性複雜。後來讀大學畢業工作多年,遇到過各種人,有不善言辭卻心地善良的人,有熱情活絡卻充滿雞賊的人,有性格耿直心眼不壞的人,有八面玲瓏卻充滿手段腹黑的人,有人大氣,有人猥瑣,我不可避免與各種人打交道,有人對我好,有人佔我便宜,有人把我當自己人,有人拿我當槍使,人心最是看不透,而這些早在他書裡講過,形形色色的人,人性總是相通的。

8樓:

不太喜歡他的文風,但是很佩服他的人生。

幼年喪父,然後家又被燒了,和母親在破草棚裡度日,能從那麼艱苦的境地走出來,而且沒有心灰意冷,抱怨自己人生不幸,還一直對人生熱情高漲,保持好奇心和探索不息,後來又用自己賺的錢在大陸山區捐了幾十所希望小學,資助熱愛寫作的窮人子弟,真的挺不容易的。

感覺從他本人經歷獲得的啟示比從他文字裡面獲得的啟示要多。

另外如很多群友所說,我覺得他的書挺適合給那些父母忙沒空管孩子或者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看看的,尤其是教育系列的,可以彌補一部分父母教育缺失的不足。

9樓:老周

看他的書長大,不好意思,當年真的窮到沒錢買書,全部是借的,等到孩子再大點,我一定買全套送給他,總覺得自己這些年欠了劉先生的錢

10樓:羅小琳

小學時候媽媽喜歡劉墉的書,閒著沒事拿出來翻了一本瞧瞧。就喜歡上了。潤物細無聲,從一些小故事講述了一些很重要的道理。

記憶很深刻的幾個故事(非原文):

1. 說話的技巧

乙個女孩給父親泡茶的時候不小心把茶壺打了,於是跟父親說,爸爸,我盡心盡力給您泡了多年茶,但是今天一不小心把茶壺打破了。

父親原本有些生氣,但想了想女兒泡了那麼多年茶,今天不過乙個意外,也就算了。

還有乙個女孩給父親泡茶的時候也不小心把茶壺打破了,跟父親說:爸爸,我不小心把茶壺打破了。父親很生氣。

女孩繼續說:我給您泡了那麼多年茶.... 父親更加生氣了,給父親泡茶還應該拿出來表功嗎?

2. 無法拒絕的禮物

A求B辦一件事情。A是準備拒絕的。這時候B請A一家吃飯。

B一家人來到A家。B的妻子誇了一句A妻子的裙子漂亮,然後A妻子就把裙子裁剪送給B妻子。兩家孩子一起玩乙個玩具玩的很好。

A全程沒有提過那件事情。第二天早上,B在家門口收到了匿名人送來的玩具。最後B答應了那件事情。

(ω` ) 我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舉一反三後用來勾搭漢紙,效果拔群。

11樓:圓粘

小時候看了劉墉的所有全集,雞湯不談,那本《 我不是教你詐 》真的算是童年啟蒙,都是用身邊非常日常的例子講了很多柳暗花明不點不通的處事小道理,現在成年了回想起那些有點詐詐的處事小tip難免有一些幼稚。但是小時候看的時候,真的是腦袋一驚,原來有那麼那麼多學問,感覺看完整本書簡直要世事洞明了,雖然其實啥都沒學會。

不管怎麼說,我不是教你詐這本以後有孩子了還是可以給他看一看的,列入兒童書單哈哈哈【也不知道哪來的自信想的這麼遠

12樓:spongebobsun

好像基本都是初中高中看這個的。。。我也是初中把他的書基本都擼了一遍。。。有說雞湯的有說美籍台灣人在大陸圈錢的,但是呢,很多人的三觀,包括我的,也是從他的書中建立起來的。

不是每個人都有你所擁有的條件,當時劉墉的書對我來說就是通向外界的一扇窗。

13樓:劉夏

我小的時候特別喜歡他,是我的人生偶像,一定程度上代替沒有文化的父母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儘管現在我也沒有成為自己想要的那種人,但是依然感謝他的那些書在孤獨的歲月中帶給我很多安慰

14樓:川川

看過他的殺手正傳後,特別想養乙隻螳螂。我覺得他對生活應該是充滿感恩之心的樂觀人,善於發現小事中蘊含的哲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文字很柔軟,很細膩。他的畫也特別生動。

15樓:Lucille He

聽到很多人提到感覺劉墉的書重複很多的問題,我挺費解的,因為不曾感覺到。

不過想了想,發現如果你像我一樣,他的很多本書看過不止五遍後,再看還是津津有味,估計就不會有重複的想法了。

哈哈,我是那種喜歡上乙個作家就會把他幾乎所有書都看一遍的人。

16樓:神經西西

看過《螢窗小語》,初中滿分作文全靠他,是初中語文老師和評卷人會喜歡的風格。高中換余秋雨。

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真的很好,作為乙個農村出來的女孩子,我的很多屬於「家教」的內容都是靠這本書完成的,看完後三觀特別正,道德水平不止提高了一點。這裡是認真的,不帶嘲諷。

從他的書裡邊我知道開門關門要用手扶一下以免發出太大的響聲、走路盡量不要占用盲道,因為這是在擠占盲人的生活空間,還有說話的方法、看事情的角度等等·····

唯一的問題是,看起來太容易犯睏,常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綜合來說,適合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的孩子們看。

17樓:

不知道是不是現在大家對於雞湯太敏感了。如果現在讓我看,估計第一反應也是大喊雞湯,但是初中那陣確實非常喜歡他的書,總歸沒有害處。

我的青少年階段,爸媽在外地經商,跟著沒有文化的姥姥,沒有任何引導,又在南方小地方整個環境當時也不是很重視教育,算是乙個放養的孩子,現在看來真的是被教育學家詬病的一種模式,但是還好沒有變成個沒教養的熊孩子,甚至長大後總是被朋友冠以「正能量」、「元氣滿滿」之類積極向上的標籤。沒有由來的也沒有人引導,小時候熱愛看書,所以覺得各種書籍裡的價值觀算是我成長上家庭教育的一部分。《xx自己》那個系列看完滿滿正能量感覺三觀都特別正,劉墉的書裡涉及到非常多家庭教育的,給人非常明理但是又不失去溫暖的感覺,之後又找來《我不是教你詐》系列,當時初中是覺得受益匪淺,當然現在看也沒那心境了(笑)。

早年看過他個人的訪談,說句不敬的,看文字對劉墉的印象是溫文儒雅,但本人感覺更為小男人一點,貌似劉是上海人吧有那乙份精緻跟細膩,但是去台灣遊蕩回來以後發現其實台灣很多男性都更溫柔細膩(不說好壞,有人就覺得不夠陽剛),但教育出來的小孩子整體上更禮貌乖巧又不失天真,會皮的上天那種真的沒有遇到過。

不能給出特別明確的評價,因為確實過了那個時段,也沒再翻出來看過。如果提問者是在青少年時期,會推薦劉墉的書來看看,到了成年,這種循循善誘並不太合時宜了,畢竟如果已經成年了再來塑造三觀,確實有點晚了。

18樓:

年輕時候沒看過,現在朋友送了本《螢窗小語》,翻看了一下,不適合我老化的年齡和心境。心裡一直在說:雞湯雞湯雞湯。

19樓:洛特

我是劉墉的老讀者了,看到這個話題感覺很親切,隨便說說我眼中的劉墉吧。

我初中開始看劉墉,大概初一初二的時候吧,那個時候為人處世的道理基本都不太懂,所以當時他的書出一本我看一本,如果大家看劉墉的書看得比較多的話,應該會發現他經常找的出版社是接力出版社。而接力出版社就在我家南寧,所以基本上那個時候我每次去圖書批發市場都會去會放劉墉的書的地方看看他出新書沒有,那一段回憶現在想起來真是溫暖無比。

後來等我上了高中以後,劉墉來過我高中演講一次,他講的內容是什麼我大體上都忘記了,只是在最後的時候,有兩個提問的名額,我正好是第二個。當時問了乙個問題,相比較IQ和EQ而言,我覺得CQ(創造商什麼的)沒有得到什麼培養,那麼請問如何培養什麼的。不知道他當時有沒有聽懂我這個問題,CQ這個概念當時我是偶然在一本書上看到過,到現在為止也沒有火起來。

後來因為我高中同學因為不知道CQ是啥就在貼吧上各種噴我,我還鬱悶了好一陣子。

而等我來到同濟以後,差不多大四的時候吧,劉墉來了同濟一次,還帶來了劉軒。劉軒的書我也看過好幾本,當時聽他演講的時候,覺得是挺勵志,總有一些小的想法,說的很細緻很微妙,可是過後差不多也忘記了。而其實我高中以後,我就基本上沒怎麼再看劉墉的書了,再看到他老人家的時候,也只是覺得像是見到乙個老朋友一樣的感覺,雖然他從來沒有認識過我。

他老人家的書,現在還有印象的書名也不多了,也就《愛就注定一生的漂泊》還有《我不是教你詐》系列了,怎麼評價他的書呢,就是乙個又乙個的小故事,特別淺顯特別能夠讓人明白某個道理,但是過後其實忘記也挺容易的。

現在想想,其實忘記內容是很正常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你一看到類似的書,寫類似的內容,你一定能看出來,哎這書妥妥劉墉寫的嘛。換句話說,他的書其實對我來說,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吧。他的書,總的來說,就是表達乙個意思「act like 劉墉」吧。

像劉墉一樣的為人處世方式,我覺得是他寫的書的最大的價值所在吧。樓主所問的問題,怎麼評價劉墉,我覺得換成「如何評價劉墉為人處世的方式」會更恰當一些。

他的故事我是很了解的啦,從台灣出來,遇到火災,去美國,當畫家,後來劉軒劉倚帆的故事,他母親的去世,其實這些他在書裡都寫有,所以評價這事還是要結合他的故事來說嘛。

對他這樣乙個經歷過奮鬥失去,且混到了乙個不可複製地位的人來說呢,我覺得他的經歷是無法複製的。很多時候他的書裡面表現出來的中庸成熟穩重的態度,很多時候都是建立在他已經功成名就的基礎之上的。有人說他的書雞湯,估計是因為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得到這樣的結果的緣故吧。

我所理解的他的為人處世方式,是一種敏銳、溫柔、善良的姿態去面對身邊的人和事,有點像是商人卻沒那麼功利,有點像是藝術家(雖然他自己本來就是畫家)但是卻願意入世,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追求生活之中美好的一面。

這樣的心態,在中國不是那麼容易養成的吧。劉墉寫那些書的十幾二十年,中國的社會分化感覺越發明顯了,二代們佔據的資源更多更難以取得了,像他當年那樣勵志的故事,確實也不太容易再發生了。但是他至少提醒了我們一點,不管面臨著怎樣的社會現實,總是可以選擇以他當年那樣的心態去奮鬥,去生活。

若非當年一直有看過他的書,可能現在我為人處世要粗獷得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還是挺感謝他的,只是到了現在的年齡,他的面對大眾的書籍已經不再適合我的心境和我的環境了,但是我依然感謝他在我需要指引的年齡,給我點了一盞明亮的燈。

有誰喜歡台灣作家劉墉的作品嗎,如果喜歡,都喜歡他的什麼書?

艾讀 這個問題恰好可以回答 本人不太了解這個作者,也沒有讀很多他的書。但是在高一的時候在學校圖書館借了一本劉墉的書 世說心語 劉墉教育秘笈 那個時候的我看完這本書後覺得 驚為天人 還一時興起寫下了讀後感.正好在這裡貼出來 這兩天看了從圖書館借來的 世說心語2 劉墉教育秘笈 感覺受益匪淺,所以想推薦給...

如何評價作家林清玄?

書店裡的光影詩 借用中國台灣作家張曉風的一句評語 林清玄散文最大的特點是把自己的宗教體會和文學相融合,他結合自己的生活用優美的語言談論佛教精神,繼承了中國傳統文人和佛教的親密關係,創造了一種獨特的佛教美學。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與此同時,林清玄是台灣當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顆菩提之心關注現世人生,...

台灣文筆最好的作家是誰?

這是我 聶永真的 不妥 語言細膩撓到心裡 萬金油的也很棒 至於 最好 這種企圖客觀的主觀臆斷就不說了上面兩位也只是想給出更多的候選名額罷了 另外說一句港台文學吸引我的很大地方在於語言習慣的輕微不同帶來的差異美感 李弗 最近剛看完莫言看白先勇,深為所動。他視角跳離卻又無微不至,悲憫苦痛掩在清冷優雅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