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巴門尼德殘篇的一段分析該如何理解?

時間 2021-05-10 05:31:53

1樓:unkonw

說幾點看法:

理解古希臘需要區分知性思維跟理性思維。

a.「存在者」跟「存在物」都不是物質/實體存在,因為「存在」是「存在者」的前提,在「存在」沒有確定之前,「存在者」的「存在」無法成立。只有先確定「存在」,然後才能確定「存在者」的存在,「存在」問題可算是第一哲學問題。

在」存在「沒有確定之前談什麼物質存在呢?

b.「存在」是「存在」的前提,「存在」也是「存在者」,只有「存在」存在,「存在」才存在,因而從形式邏輯上看「存在的論證」都是自我迴圈(題主截圖也一樣)。「存在」既是存在,也是「存在者」,但「存在」無法說出,存在是1,存在者的存在是「1=」,這是語言的侷限。

「I am」在西文中成立,我們不說「我是」,我們習慣說「我是誰「。這是東西方思維的差異。任何語言至少是「 I am", 因而對映到到哲學上,對存在的談論必須從"存在者」的存在說起。

即便是「存在"的存在,同樣是存在者的存在。

c.如果僅僅把」存在「淪為乙個概念,」不存在「也存在,既然」不存在「存在,存在也存在,這便陷入自我矛盾,按照黑格爾的說法,任何概念都會走向對立面,因而對存在的理解,絕不僅僅是乙個概念的問題。把存在問題狹隘為概念問題,是認識論的侷限。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也指責康德。

d.」無物存在"的反駁跟「無法踏入同一條河流」很容易把人引入虛無。不要說「無法踏入同一條河流」,你根本你無法踏入河流,因為河流不存在,你也不存在,你無法踏入。

也不要說什麼「同一性,」0=0「同一性照樣成立,但1跟0有著根本的區別,就是存在跟虛無的區別。

e.」它就在那裡存在「其實很關鍵,海德格爾引用了」子非魚「,而」子非魚「的最後一句是」我在壕上「,這是經常被說的莊子也發現了存在的說法。莊子究竟是如何在壕上知道魚兒很快樂的,鑑於本人也不甚領悟,對時間也琢磨不透,不要說海德格爾,連奧古斯都的時間觀也缺乏理解,也就不說了,僅僅提供乙個線索。

2樓:哲學考研UP君

不同意 @林先生 的回答,不針對內容,而針對他的思考角度。

《朱子讀書法》有言:

「須虛心遜志以求其通曉,未可好高立異以輕索其瑕疵。」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讀書時一定要虛心謙讓,把道理弄懂,切忌好高騖遠。

而我認為,林先生的回答有好高騖遠之嫌。

眾所周知,巴門尼德是西元前5世紀的人物。而唯名論這個概念的出現,最早也要追溯到11世紀。用11世紀的概念解釋一千多年前的學說雖然無可厚非,但在這裡是不合適的。

因為此處涉及到的是殘篇的理解,我們理應虛心,從文字本身去探求其中的含義。

我們看看論辯的i和v兩個步驟

能被談論、被思考的必定是存在者

能被談論、被思考的必定是某物(存在)

我們可以看到,巴門尼德殘篇的目的是證明存在者是具體的某物,或者說存在者是存在

「存在者存在」表面上看是重複論述,實際並非如此,因為存在者可能是思維,而思維的存在與否是暫不能定的,而這也是論辯的目的。

知道這一點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其中的步驟。首先,i和ii無須過多敘述,因為這兩個步驟都是從巴門尼德殘篇Q和P中直接獲取的,是整個論辯的前提。iii和iv是引申部分,如果從i和ii兩個步驟直接得出v的結論,在思維上會有跳躍。

因此作者才會將推理步驟細分。

i步驟的「存在者」又可以表述為「是者」,而「是者」對應的是「非是者」,「非是者」不存在。因此有推論iii,這個推論的本質是「存在者不能是無物」,即「是者不能是非存在」。

iv步驟則是利用了矛盾律,不是無物,因此有物。最終得出了v的結論。

這個論辯的核心在於,「存在者存在」不是乙個已經證實的結論,論辯則從存在者的對立面非存在出發,論證非存在是無物,進而說明存在者不是無物,最終得出結論。

分析中所謂「有用的存在」指的是具體存在的某個事物,就是說能被談論、被思考的存在者必定是現實中存在的某物,由此說明存在和思維具有的同一性。而分析中提及的女神支援的存在之路,就是巴門尼德早前提到的「真理之路」,其具體內容,就是這個論辯自始至終要證明的東西,即「存在者存在」。

3樓:惡魔的調理師

能夠談論思考=存在者(物質上存在?)

無物!=存在者

能夠談論思考!=無物

物的集合=無物+某物(思維可辨別)

能夠談論思考=某物的某部分=存在者

思維和物質同一

關鍵的論據在於這句話是否可以轉換:

不存在者+存在者=無物+某物

4樓:得一學究

巴門尼德是西方思想的關鍵,標誌著形式思維的誕生。他確定,思維物件存在。因為這是形式思維的前提,可以稱之為形式思維公理。

這個思想就是潛在的同一律,A是A。巴門尼德的思想形式地表述就是,A存在,或,A be,上帝自稱「I AM」,也是同乙個意思,上帝之存在,就在於他是思維物件,或者說,就在於他「是」,「是」者即思維物件,是,與存在,是乙個意思。

5樓:lanxia5755

巴門尼德說:「一條路是,(它)是,(它)不可能不是。這是確信的道路,(因為它通向真理)。

另一條路是,(它)不是,(它)必然不是,我告訴你,這是完全走不通的死路,因為你認識不了不是的東西,這是做不到的,也不能說出它來。」在這句話中的「是」,在巴門尼德的希臘語原話中用的是estin,Estin是動詞eimi(to be)的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形式。(詞尾的n可加可不加),希臘文的動詞有了詞尾變化的第三人稱單數estin,就不需要說出主語(它),故巴門尼德在原話中沒有主語。

這對現代語言來說就有乙個翻譯問題,比如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中就給estin找了乙個主語das Sein 於是賀麟先生在翻譯時就將主語das Sein翻譯成「一條路是,只有『有』存在;」由此我的理解,巴門尼德是第一次明確的提出了同一律,這句話可以說成「是不可能是不是。」「不是必然不是。」但是後人總喜歡問什麼東西是或者不是,也就是說要有個主語才是完整的,所以只好憑空加個主語,將其譯成存在。

當然如果將estin翻譯成為存在,那就給思想家們留下了更多的玄想。

6樓:雲悠水澈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這個分析是補充了一下原著中的論證(上圖中必須補充第3、第5點),這樣乙個論證才完整:因為那些能被談論、思考者不能是無物,所以必定存在。

不必過於糾結這個論證的嚴謹,因為原文這段語言重點在於揭示、而非論證。

揭示能被思辨者必定存在著,雖然不一定如所思那樣的存在。

揭示的目的可能是為此:

「一條是:所是的東西不能不是,這是確信的途徑,與真理同行;另一條是:是者不是,而不是的東西必定是,我要告訴你,此路不通。[1]」

強調求『是』才是真正的道路,沉迷於變化、不是之路不通。(雖然萬物變化,時時是又不是,在又不在)

廣告:如何用小筑做讀書筆記?

7樓:林先生

這段話其實中心就是談的是思維和存在是同一的。

那麼,思維為什麼與存在是同一的呢?因為存在只能是概念的存在。人們一般是預設了事物的表象存在,然後認為概念只不過是描述這個表象的工具,這是一種唯名論的觀點。

但是,實際上當你預設了表象在先於概念之前存在的時候,那個存在概念已經被賦予給表象。所以毋寧說,概念才是先在的。

所以,思維就是概念,思維與表象不同,就在於他是用概念,而不是用表象去思考物件,所以思維和存在是同一的。

8樓:陳平

不能理解是翻譯的問題。

把【無物】譯作【虛空】或【一無所是】,【談論】譯作【解釋】,【思考】譯作【思辨】,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

立論:【能夠被解釋和思辨的事物一定是存在的。】

論據:【因為,被認識者在你我的意識中存在。】

說明:1、被解釋被思辨亦即是被意識所認識,是認識的物件。

2、認識的主體是思維,思維屬於意識。

3、認識物件在意識中被認識,在意識中存在。世界是在意識中存在,所以,它能夠被理解。

a.解釋和思辨(人的理解)屬於意識活動,而意識是一切存在的最根本前提。存在僅僅對於意識才有意義。

b.換言之,沒有意識沒有存在。物件是被意識所認識,所解釋。

★因此,巴門尼德的哲學思辨應該是這樣子的:

i.那能夠被解釋、被思辨的(物件)必定是存在者;

ii.而虛空(一無所是)屬於非存在者;

iii.因此,那能夠被解釋、被思辨的不能是虛空(一無所是)。

iv.要麼不存在(虛空),要麼存在(某物)。

v.能被解釋,被思辨的必定是某物,即必定存在。

結論:我思故我在,虛空不能被認識故不存在。也就是意識的範疇大過世界,包含了世界,但不包含虛空,一切事物在意識中存在,個體意識從意識超體之中認識世界。

請君深入思考,為什麼虛空不存在?

9樓:盛夏的約定

你能設想什麼是「非存在」嗎?當你設想某個非存在的時候,這個非存在到底存在不存在呢?如果它是存在的,那它顯然即存在又不存在,這違反形式邏輯,只要你還相信形式邏輯,這一條就不能夠成立。

(當然如果你已經不相信形式邏輯而已經走入其它邏輯中,那再另論。)如果這個非存在的確是完全不存在的,那問題又回歸到了起點,什麼是非存在呢?所以,第一條路有答案但是引發邏輯悖論。

第二條路則永遠無限回溯到原問題因而是沒有答案的。除非你能找到第三條路,否則你只能贊同巴門尼德的分析與結論。

10樓:哲學為何p開頭

1、懂 a=a 同一律:

2、當然,也就懂了西方哲學,懂中國哲學也就不難,方可「中 a=a 西」方哲學無縫連線:

3、中國人尚未做到這兩點,漢譯因此不可讀,如「中英」文對照,鄙人可以11指出其 logic=error .

4、可惜,中國人價值高,鄙人價值低,中國人往往不肯自我貶低價值,只顧「金飯碗」哪兒管他什麼「哲學真理」?

關於一段失敗的戀愛經歷?

因為草率的選擇了乙個對自己還算好的男生,在不了解,不深愛的前提下,就匆匆在一起了,得到的教訓是慘重的。本以為剛開始的不合適是不夠了解,磨合一下就好了,結果帶來的是無盡的失望和痛苦,從最初歇斯底里的質問,到後來兩個人吵架後的無言,我曾無數次想去溝通,得到的都是質問和嘆息。我只是想要一段穩定的戀情,比登...

一段對方讓你感到壓力與控制力的友情我該如何面對

說實在的會很累,但是我 不想勸放棄,我曾經也是這樣,但是我閨蜜是那種感情上被動接受,但是我們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良好的溝通出了很多問題,但好在我付出足夠真心,她有足夠包容心。後來我很累,慢慢的一步步的不再對她那麼有控制力和壓力,不再那麼在意了,反而控制力變小了,我們比以前關係還融洽。當我要徹底的放棄這...

在qq上看到有關納粹的一段話,是真的嗎?該如何看待它?

方F 這是笑話嗎?這是狗P,先不說三觀,就算站在納粹角度上,你說的笑話也沒捧上他們的臭腳,馬屁也拍歪了 別的不說了,就說貝拉因為救了中中國人一度被蓋世太保逮捕,同時帶走了6本日記和拍攝的影片膠卷,貝拉是納粹之恥 1946年被甄別為非納粹分子 貝拉做的事能算在希特拉頭上,是不是汪精衛做的是能算在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