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學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1-05-07 22:22:22

1樓:Unique111清歡

農業和迷信的發展。

農業用途只佔很小一部分,比如二十四節氣,還有測算曆法,不過這卻被寫成了主要方面。

其實大部分都是為了滿足統治者迷信的需要。給你舉個例子,呂后篡政的時候,各地就發生了多起日食現象,完全扯淡。還有你看甄嬛傳,不也有占星。

順便說一下,那些說12星座的無知少男少女們快停下吧。12星座其實就是黃道面的12個星座,現在是不是12個都不一定了,別再搞封建迷信了,你是古代歐洲人?

2樓:夏小雨

首先要知道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

地球每365天5時48分46秒〔精確〕,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每天24小時還要自轉一次。由於地球旋轉的軌道麵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Sunny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來講,太陽直射在北緯23.

5度時,天文上就稱為夏至;太陽直射在南緯23.5度時稱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經到了夏、冬兩季的中間了。一年中太陽兩次直射在赤道上時,就分別為春分和秋分,這也就到了春、秋兩季的中間,這兩天白晝和黑夜一樣長。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乙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乙個節氣為"節",即: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 和"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

上面看得頭疼的話可以直接看總結:二十四節氣是由於地球與太陽的運動而導致的季節變化的細分。因為天文運動,導致春夏秋冬的變化,再細分到每乙個月不同物候現象的體現。

所以說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大戰的表現,因為天文學的發展,才有二十四節氣的出現。

以上僅針對題主試題選項A 的回答解釋

在古代天文學家是如何提出準確的天文理論的?

齊榮 根據天象變化,節氣的變化,季節的更替,來確定的!中國古代科技並不落後,幾千年領先世界,張衡的地動儀不知今天還有誰可以製作出來。古代的天文觀測台,在現在看來很多都是很科學的。不知樓主怎麼思考的。有時間多閱讀古籍。對你理解中國文化很有幫助。 寒蕭 古代雖然科技水平很低,但人們也可以用肉眼觀察天體的...

古代天文學上如何區別看上去都差不多的星星?如何宣稱並描述自己發現了哪顆星星?

樓主你大概是沒理解什麼叫 恆星 什麼叫 行星 恆星的意思並不是永遠不動,因為地球在自轉,太陽每天東昇西落,自然月亮和群星也一樣要東昇西落 其實有一顆星倒真的是在我們看來位置永遠不動的,你可以思考一下是哪顆星 打乙個比方,你可以把整個天空理解成乙個扣你腦袋上的乙個不透光的全黑頭罩,恆星則是頭罩上小孔透...

剛開始入坑天文學 大神有什麼推薦好的天文望遠鏡嗎 順便科普下天文學裡的望遠鏡的種類和區別 ?

節操無極限 望遠鏡啥的大神們都會給你規劃的很好,一千以內80eq,1500左右90eq或者130eq,3000以內信達小黑,五千以內4se,最好自己買乙個好用的電子目鏡,比如qh5 t7c,窮的話就買個工業ccd相機,兩百萬畫素夠用了 主要是如果想出好一點的效果,自己需要有乙個帳篷,一台相機 電子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