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化真的有很大的包容性?為什麼?

時間 2021-05-07 06:54:40

1樓:

知乎慣例,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認為,漢文化,而不是中華文化在古代就表現出相對更大的包容性是成立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判斷敵我的標準。古中國起源於中原,也就是中國現在的陝西,河南周圍。中原文化的特殊之處在於,更願意以文化道統而非血緣紐帶來判斷敵我。

孔子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周,秦,唐,清等強盛王朝一開始都是以夷狄的角色出現在中國歷史中的。但是他們接受中原地區的文明,也就漸漸甩掉了夷狄的帽子,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走向共和》之中有乙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具體是哪集我記不起了,有知道的望告知)

北京城裡一隊洋人耀武揚威地走過,乙個賣滷煮的小販和客人在聊天。

小販神秘:「你說是洋人厲害還是我們厲害?」

客人:「那肯定是洋人厲害啊!」

小販得意:「錯了!告訴你,咱們厲害!」

客人:「這怎麼說?」

小販:"你想啊,洋人進了中原,他們是不是得學我們的話,學我們的字?滿人進來幾百年,結果到頭來怎麼樣啦?還得是咱們說了算!」

客人:「那沒錯,還是咱們厲害。」

這裡就很清晰的體現出古中中國人的觀念,文化道統重於血緣紐帶,即使是蠻夷入主中原也沒什麼大不了,到頭來只要文化繼續傳承,那就沒事。「還得是咱們說了算。」這種觀念,顧炎武用「亡國,亡天下」做了很精當的總結。

古中中國人以傳承的文化作為自我認同,並以此來認同他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溥儀,川島芳子等滿人也被人稱為」漢奸「的原因。就是因為經過兩百餘年的同化,滿人基本已經成為了漢人心中的自己人,而東三省自然也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到了近現代,這種包容性又有了另乙個原因,那就是現實的利益關係。只有承認其他民族的平等地位,才有充足的理論依據向疆,藏,蒙古,東三省等非傳統漢族地域宣示主權。自中原文明誕生幾千年來,以漢族為主體的政權從未像今天一樣牢牢掌握內地十八省之外的緩衝領地,也從未在這些區域內獲得如此高程度的認同。

這既要歸功於傳統的文化,也要歸功於連續百年的對外戰爭。在國際友人戈氏的幫助下,連幾千年來中原政權最大的噩夢北方邊患也解決了。從外部環境來看,漢族和漢文化的包容性給他們自己帶來了乙個最好的時代。

元朝對漢文化的破壞有多大?

五柳先生 元朝的關漢卿寫出了 竇娥冤 馬致遠寫出了 天淨沙 秋思 你看看這兩部作品的文筆和內容,是那些在草原上到處放牧的游牧民族能夠寫出來的? 蒙古族元取代宋是大勢所趨,落後就會挨打不是嗎?人類歷史本來就是血腥的。元代是中國最偉大的朝代之一!現代的漢文化不是狹隘的而是廣義的,落後腐朽的不再是新的漢文...

依靠漢服真的能復興漢文化 特指優秀傳統文化 嗎?

幻十郎 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失了這一塊的話就根本談不上覆興漢文化了。而漢服也是檢驗乙個觀點是否隱藏了以滿代漢思想的試金石,即使某個族群的人已經開始混淆漢服概念本身。 浮生若夢 不能。優秀傳統文化從來就不是物質層面的東西,商周到新中國變了多少衣服,習慣,最後我們還是中華民族,你可以想...

那些喜歡穿漢服的人,是真的喜歡漢文化還是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其實吧,我個人特別討厭別人說 你怎麼這麼虛榮 我覺得說這種話的人本身特別虛偽,好像指責了別人虛榮就顯得自己不虛榮了。實則,虛榮是人的本性和共性。應該正視它利用它,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它,其中的度還得靠自己把握。最後,我可以大聲地告訴大家,我就是乙個愛錢愛虛榮愛一切美好東西的人,我喜歡好看的衣服,鞋子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