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年培養這麼多的博士,為何科研實力還是不如美國呢

時間 2021-11-04 16:40:53

1樓:

為什麼總是跟美國比,人家建國發展幾百年了,我們才幾十年,每年培養這麼多博士,才近幾年這麼多的,就想著超別人幾百年的,想啥呢。

2樓:哥村大爺

同樣是來自中國的博士,畢業後進入美國高校,肯定是實實在在做研究發文章,科研經費接近100%落實;如果進中國高校,只有很少的人可以繼續搞科研,因為如果沒有大佬導師,絕大多數申請不到科研經費,沒有錢,科研就斷了。有大佬罩著的人,科研做的不管好不好,絕大多數都能繼續申請到科研經費。這麼看來,中國的科研速度可想而知了。

3樓:

從2023年第一批博士畢業到現在,中國授予的博士學位數量大約是90萬,佔總人口比例的0.06%左右。

美國的資料我沒查到最新的,但根據2023年的人口普查,美國人擁有PhD以及同等級學位(如MD)的人數大約在470萬,佔總人口的1.5%左右。

90萬 vs 470萬,0.06% vs 1.5%。這兩個數字要追趕上,估計還要三五十年。

4樓:讀博劉老美

要是國內的博士也和美國博士一樣,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上,而不是天天被導師安排寫專案做專案等雜七雜八的事情,我覺得國內博士的科研能力不會差!

5樓:魔王

先不說質量問題。就當所有畢業出來的的博士都是有料的。

人才是會流動的。培養再多博士,留不住、吸納不住那麼如何談科研?

除非你真的死心塌地有信仰不需要金錢養老養家,全力廢寢忘食去研發,問題是那麼多博士之中真正做到的有幾個?

外企給予你更高的待遇,你寒窗苦讀幾十年,你的初衷是什麼?而且又沒有規定你不准進外企500強去美國。本來就是天高任鳥飛的時代,試問你怎麼選?

而且中國也吸納很多國外真材實料的博士。

現在講究的是全球命運共同體而不是自給自足,現在是地球村時代,人才不流動不去交流不去見識試問怎麼發展?明清閉關鎖國什麼下場?

美國吸納人才多,其中不乏很多的美籍華人,就算是當年美國率先研發原子彈,裡面也有華人設計工程師。這說明啥?

本國培育人才固然重要,吸納其它地方其它國家的人才同樣重要。

所以回歸問題本身,為什麼我們培養這麼多博士,科研還是比不上美國?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美國也不是僅僅靠美國自己培養的人才的,而是吸納全世界的人才。

所以:人才具有流動性。講究流入流出,而不是自給自足。

6樓:

因為中國是從把英語學好了的人群中選拔碩士博士。這一關卡掉太多人。因為按照一般規律大多數理工人才不會同時是學語言高手。注意一般和大多數這兩個詞。

而美歐本土人不需要這個用和母語差距很大的外國語言來把學生篩選淘汰兩遍的過程。

「不學英語怎麼看英文資料?」 注意,我說的不是不學,而是不需要強制「學好」。有基本的英文能力完全夠用,專業素質和天賦遠遠遠遠比英文重要。

如果你不認同我的這個論斷,你可以考慮這個假設的情形:

中國規定,對競爭參加奧運會或者其它國際比賽資格的中國選手,除了需要運動成績之外,英語成績也計入,佔據20%或者40%的考核權重。

百公尺10秒二英語90分的,和百公尺十秒整英語60分的,競爭代表中國這個國家參加世界比賽的名額。

百公尺十秒整的那位,有很大概率在國內就被淘汰。

7樓:小般般

在基礎科研領域,人海戰術只能是大量增加虛無的sci文章數量,對於真正的突破性進展沒啥用。

培養10000個博士都不如培養一位愛因斯坦有用。

本科碩士都可以流水線培養,但是培養博士不能流水線,要精雕細琢才行。

8樓:顥卿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要知道在十幾年前哪怕是中國頂尖的經濟類學校,博士類的課程可能連外國好的碩士專案都比不上。要找有能力教三高的老師都找不到,遑論什麼科研實力呢?

現在回國的優秀人才越來越多,相信假以時日也會有中國本土培養出的優秀博士。比如前兩年北大就有博士畢業直接被澳洲國立大學聘用。

所以總結下來無非是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

9樓:李SIR

主要還是培養方法不同,考核標準也不一樣。從博士生本身來說,西方國家從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生大多還是以科研興趣為主,想去研究某個領域,解決某個領域的問題,或者尋求該領域突破,目的比較明確。國內博士生有一大部分人不是說喜歡科研,或者探求科學問題,二是為了那個博士證書,以期在未來求職中得到高新,動機不一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做科研很痛苦肯定是做不好的。

從培養體系來看差別也很大,西方大學,教授都很重視教學,對博士科研能力也比較重視,就比如西方的畢業答辯,那是真刀真槍,答辯的時候博士生導師沒有話語權。國內博士生畢業主要看自己的導師,而且國內有很多導師對科研這塊重視不夠,往往去外面拿專案掙錢,對學生很多是放養狀態,學術水平也不夠,缺位嚴重。

10樓:胡言亂語

北大的博士,和普通985的博士不同。

問題來了,世界頂尖的院校裡,美國有多少所?中國有多少所?

C9相比常春藤如何?

全世界高校排名榜單一堆堆,隨便參照一下,看看世界百強院校,中國多少所,美國多少所?

11樓:可惜我是射手座

難道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時間嗎??

中國什麼時候才開始大規模培養博士?歐美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不能剛開始培養,就急哄哄的要回報。

科研是乙個長週期,低回報的產業。

我承認,中國的博士培養存在很多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終將隨著社會發展而解決。

等再過十年二十年,再重新審視這個問題。也許會有人問,中國的科研是什麼時候起飛的

總之,淡定一點。做好自己的研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12樓:waterboy

首先,擴招導致碩士博士的數量激增,但是相應的科研資源並沒有成比例上公升。說不好聽的就是門縫開大了,該不該收的都收了。

第二,美國這套科研培養體系綿延了快一百多年了吧。一直在穩定的產出而且自我進化。中國算上擴招這才幾年?

13樓:koushuangjiu123

科研實力與培養多少博士並沒有很大的關係,科研實力與國家的科研政策倒是有著很大的關係,與個人的文化素質倒是有著很大的關係,與國家的社會環境倒是有著很大的關係,與對科研的認識還理解倒是有著很大的關係,你看我說的對不對?

14樓:tsunami

我們過去一直在送最好的本科生去美國讀博士,送中國產博士去美國做博后。現在也是。那麼怎麼可能趕上美國?經濟與人才都不如,憑什麼能趕上呢?

15樓:子皿

這幾天正好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分享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這一問題主要還是因為中國經濟建設太落後,產業不全面,不景氣

前些年,國家大搞基建,中國的基建行業很景氣。相對應的是,那時國內的土木和建築等專業發展的特別好。同濟的土木不是都號稱世界第一嘛,還有東南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等。

近幾年,中國的IT行業也生機勃勃。而同樣同步的是,國內的計算機專業也出現了一批牛校。例如,清華的計算機被USNews評為了世界第一,而且在各大頂會上,中國的高校和公司也有著顯眼的表現。

1. 行業景氣,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們的學習動力就足,因為學得好和學得不好,以後的待遇差別可以很大。

2. 教授們的經費多。當整個產業景氣的時候,院校合作就會更加頻繁,因此教授們能夠拿到更多額外的經費來發展課題組,這對於非985高校申請國家經費困難的課題組來說,是很重要的。

3. 一線生產中產生的問題也能迅速地反饋到科研,從而催生更好的成果

16樓:風之呢喃

這問題太深了,簡單說說我的想法,互相參考一下。

1、缺錢

搞科研是很燒錢的東西,而且搞了半天也可能啥都搞不出來,做實驗做課題的常態。不過足夠的經費確實有用,從質量到效率都能提高,不過錢…本身的執行模式就不太一樣,所以錢少可以理解。

2、培養

和美國德國的大佬有過交流,他們培養過程確實是系統很完善要求很嚴,國內…划水也算是常態,雖然很努力很辛苦,但缺少那種系統的教育培養,感覺更像是自己摸索,又慢又辛苦,有時候還挺絕望。

3、造假

不得不說,這個人投機取巧的本事總是在各個領域展現的淋漓盡致。說的難聽不要介意,大家只要入了相應的學術圈就會發現假的抄的已經是國內雜誌的常態了。

還有些別的方面稍微多說幾句。

在現在這麼金錢至上的大環境下,做科研真的是在考驗人性啊。做科研博士的拿的錢和這個社會脫節太大。

不滿意就更容易選擇投機取巧來平衡付出和回報。

每年畢業這麼多醫學生,為什麼不能培養更多的醫生呢?

自由是一種罪 如果乙個專業,必須考上博士才能畢業,你會考嗎?醫生就是,大學上了才是入門,畢業後還有執業考試 規培 而且本科畢業屁用沒有,必須考研。如果哪一關卡住了,大學五年白學了。三甲醫院的醫生確實是好職業,但你確定能闖到那個位置嗎?你真有那個實力,為什麼不去闖公務員,醫生跟公務員一比,也是個弟弟。...

這麼多的爛片為何票房輕鬆上億?

納尼 首先,每個人喜好不同,有的人認為是爛片有的人卻如視珍寶。其次,有人提到的,不知道該去哪兒玩兒,隨便選乙個電影看,消磨時間陶冶情操!再次,迷妹迷弟們奔著某個明星去 情人眼裡出西施,在迷妹們眼裡演技是其次,加上她們的誇張推薦一傳十十傳百畢竟沒看過的人都想湊個熱鬧,看個究竟 再不濟的就是刷人氣吧 個...

為何2019CBA選秀大會這麼多棄權的?

高鐵男 第1次看CBA選秀嗎?以前曾經整屆選秀大會只選中乙個人。原因很簡單,中國的籃球培養體系還是以各俱樂部的青訓為主,各省市體校值得培養的人才早就被收羅走了,CUBA的球員存在一些種種原因沒進專業青年隊的遺珠,但是每年的數量畢竟是還是很少的,有些早早就暴露出高水平的,也提前被人拿走了,比如像齊麟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