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正在研究設立四分線,你怎麼看?

時間 2021-05-06 20:47:33

1樓:分享我剛編的故事

四分線看似加強了遠投。

其實是在削弱。因為超長三分可以不防守。

難道四分也不防?

這樣拉開站線後,更容易突破。

對了,最好底線也拉長點,變成正方形球場

2樓:叼諾細姑

我覺得設定4分線的想法過於保守,應該456分線一起設立,從三分線開始每離籃筐遠一公尺,就設一條線,456分線都有了。到時候籃球比賽雙方拿球互扔就好。

3樓:

誰說四分線一定要在三分線外面?

把四分線畫在籃筐下面不香嗎?

眾所周知,籃板下簷離底線還有一段空間。

把四分線花在籃板下,距離底線這段空間裡是再好不過的了。

必須要衝擊內線,拉桿上反籃,才能進。

籃球的觀賞性大大地提高了呀。

4樓:回眸欲言遇玉顏

這讓我想起了好久之前看過的一部番劇,叫黑子的籃球。

裡邊的小綠能從場上任何乙個地方把球扔進對面的籃筐,只要不是被封蓋,那就百分百進,而且是拋投,弧線奇高的那種。打個比方,如果球館沒有頂,那他進個球沒準要過半分鐘

我尋思著如果出了4分線,那是不是以後還要出5分線,6分線,7分線?

難道黑子的籃球要從空想成為實際了嗎?反正4分線投進乙個就是4分,正常打也確實有一次能拿4分的可能性,3+1嘛,可是你在賽場上見過多少次3+1?

而且如果4分線上造犯規,那豈不是罰球命中率高的賊吃香?如果再有那種特別厲害的球員,隨隨便便4+1,一次打5分唄,再爆個種進入zone模式,分差10分兩次4+1直接平唄。

別說最後幾分鐘10分的分差了,我感覺15、20分都時刻讓比賽保持著緊張和懸疑。

以後球場上再開發出乙個特殊的位置,專門投4分,那可就厲害了。

以後也不會有什麼pf或者c的超巨了,都直接成藍領,搶完板就扔出來給外線投4分。

內線辛辛苦苦肉搏最多打個2+1,乙個沒防好,對面外線直接投進乙個4分,這可得了,還比對面少拿一分。

那有些人肯定就會說了,這個4分線的成功率也不高,而且只有極少數的球員能夠做到這一點。

確實,三分線剛出的時候也是這麼說的。

但是你好像忽略了一點,nba出台的新規大部分都是限制球員的。

那我尋思nba不會這麼傻吧?不會吧,不會吧?防守干擾球,進攻干擾球,三秒區,衝撞區,背籃5秒不都是為了限制球員嗎?

現在不但不限制了,反而還給部分方面特別強的人更好的發揮機會?

麥肯張伯倫奧尼爾巴克利直呼內行。

5樓:

真的話,以後會出現大量的四分射手。

三分射手?

算個屁!

看我四分神射手。

然後,以後又會有五分射手出現。

俗稱中場射手。

接著,後場射手,全場射手接連出現。

最恐怖的,莫過於觀眾席射手了。

大量的瓶瓶罐罐砸下來,誰與爭鋒!

標語想好了,投尼瑪的!

6樓:陳逍遙

當年看籃球的時候cba很多很棒的射手,如胡衛東,孫軍等人。但是cba遠遠沒有nba看的帶勁。cba就是投,投,投,雖然準,得分也高,看上去感覺沒意思。

nba全是肌肉的碰撞,偶爾看到讓人血脈噴張的扣籃,覺得很過癮。現在nba,看上去就有點像當年的cba。只是多了很多扣籃的機會。

但是現在看到的扣籃跟當時看到的扣籃感覺完全不一樣,覺得有點全明星賽扣籃的感覺,太容易了。如果出四分線…各種投四分,三分,空間拉扯大了扣籃變成訓練中扣籃一樣的感覺,真不知道還看什麼。防守不能用手的規則出台後,再也看不到普通絞肉機一樣的攻守博弈,基本沒了激烈的對抗。

現在如果出個四分線……乾脆改徹底點,籃筐上再加兩個籃筐,一次進球三個籃筐一起進,得十二分。還可以拆掉對面的籃筐裝在自己這邊,一次進6個框。暴力爭奪籃筐數量,同時讓對手無框可進。

熱血籃球,挺好

7樓:五仁火腿冬瓜糖

半場四分不香嗎?那麼辛苦搞四分線幹嘛?

中間命中率高?所以可以降低防守難度,保持攻守平衡啊,難道要五個人站半場一排嗎?只要乙個站中圈就好了。

防守範圍擴大也能看到更多的個人技術。

不過,籃球可能會變成足球。

8樓:Jeremy

如果設立了,那就不只是籃球的一場革命了,而是徹底改變籃球了。

眾所周知,籃球起初是根據後衛和前鋒在不同的區域活動才進行職能的分配,越接近籃下命中率越高,外線球員因為遠距離投射所以有了三分球,這是一種均衡。

可如果加入了四分線,那場上完全可以不需要中鋒甚至大前鋒這個角色了。通過相互之間的擋拆跑位,形成空檔,完成四分球的投籃,這樣一球相當於大個子在籃下拼殺得到兩分的一倍,更不要說後衛突破上籃得到可憐的兩分了。

所以,如果設定了四分球,那籃球將趨向於棒球的發展。而且籃球本身的魅力也削尖了,乙個是防守和籃板球的價值,乙個是進攻的多樣性,全都沒了,一項新的運動就此產生了。

9樓:劉滾滾

競技角度來看,一定是更加豐富多元化了,但這樣等於跟中古時期人為隔離開了。比如喬丹時代,規則跟現在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別槓體毛哨聯防啥的),現在多個四分,很多資料不共通了,舉個例子哪怕你的資料超過喬丹,也不可能被認為真正超越了他

10樓:隨心所欲而不踰矩

乾脆再來個什麼5分線,6分線,半場10分線得了,全場進乙個直接贏,比賽開始直接上來扔球摸獎就行了,多簡單。這和賭場有什麼區別?有什麼觀賞性?

11樓:Frozen

我覺得不合理,以目前的NBA發展來看,僅僅提高外線長度,對於頂級射手來說適應不過是時間問題,一旦外線射手在4分線命中率能達到30甚至40,那相當於2分命中率達到60到80,那麼衝擊內線,中鋒吃餅還有什麼意義呢,觀賞性必然下降

12樓:lero

是nba在研究設計,國際籃聯沒有吧,中國以前聽說要效仿歐美打法,變得更歐式,不知道會不會加速轉型,再加上404搞出來的國家對nba的態度,歐洲的機會會不會來了?

覺得這樣下去,老了不會看nba了,剛推行,會看一陣圖個樂,久了觀賞性可能越來越後勁不足。

我是喜歡看籃球,喜歡看觀賞性高的籃球,喜歡看跟自己打的,自己理解的差不多的籃球,未來的nba真不一定會是我個人的選擇,不知道這樣的小夥伴還有沒有?

13樓:傷春之助1

不合邏輯。

第一,底角怎麼辦?三分線都已經很靠邊界了,按照四分的界限,最起碼底角四分不存在,也就弧頂乙個扇形。

第二,之所以籃球場的大小、規格,統一。肯定是做過大量的人體資料,才得出來的人體工程資料。二分和三分的距離,大部分人是都可以投的。

但是,四分應該是超過大部分的人的身體是不適合投四分的。

第三,不能想象以後NBA的樣子,剛過半場就開始扔?

第四,籃球的發展不能以射程來引導,應該以技術和乾貨來引導,才會讓NBA朝著更合理的方向發展。

14樓:

乙個字,投

無聊透頂的比賽

還不如改成全明星比賽規則(潛規則)算了

隨便表演,隨便玩

那樣,我至少還可以看看扣籃

還可以期待一下公牛對陣魔術

15樓:無話可說

這麼下去再發展個幾十年,乾脆中線劃開分兩邊,雙方球員各站一邊,互相往對方籃筐投就行,是不是很有觀賞性?

言歸正傳,三分已經夠了,再遠的話,外線球員都沒對抗了,身體也不用練了。乙個兩公尺一百六十斤的分衛都可以去打了。

16樓:自由引導人民

例如喬丹剛剛邁進大學時三分線建立,年少時期形成的投籃習慣沒辦法迅速轉變,導致他職業生涯始終沒能在24英呎外做出足夠的殺傷。即便是拉里伯德那樣頂級球感,在生涯初期也沒辦法將命中率提到三成。從三分線引進開始,經過了三十年才開啟了小球時代,三分才到了如今被格外重視的地步。

籃球的培養是從小開始的,你的小學、中學、大學的教練最引以為傲的是經驗----這一項團隊競技裡尤為重要的,經驗告訴他們,面對不同對手制定不同戰術,經驗告訴他們哪個孩子天賦異稟,投籃天賦被無數人忽視。即便是三分線引進十多年後依然有大批後衛剛進入聯盟無法精通三分,即使他們是科比、艾弗森、麥迪這些當時三分命中率三成就會被認為三分威脅點,哪怕時間再往後推延勒布朗、韋德、安東尼生涯命中率也沒有特別出色,甚至剛進聯盟都跌倒三成。因為他們從小的訓練還是old school那一類,把握好中投,落陣地慢慢磨是它們從小學習的,追身三分換來的教練的訓斥和冷板凳坐穿

因為沒有教練和球探會捨棄奧尼爾、勒布朗、甚至錫安威廉森那種轉而培養科沃爾、雷迪克、克萊湯普森他們吧,誠然他們也會在某乙個夜晚大放異彩,挽大廈之將傾。在四分線引入後,他們不是不知道它會打破籃球局勢,但沒人勇於嘗試,它不成熟,比如現在痴迷三分的馬賽克隊無法在季後賽走出多遠,還可能面對三分27中0的尷尬局面。籃球天才本來就少,再加上四分這個篩選條件,沒人會達標,對於他們來說在吹楊和濃眉的選擇中,一定會有多數傾向後者但是並不排除有一批四分手的角色球員大量湧現。

還有一條就是對於效率的強調,三分興起的原因,帶來的產量效率足夠媲美禁區出手,在極致空間調動起來後,突破也變得輕鬆,而四分不會完美擁有第乙個優勢,球員再一次改變出手方式,對於two motion 球員可能是乙個毀滅性打擊,同時球場存在邊界,理論上四分線空間不會太寬廣。

17樓:

很2。本來遠投就沒有上籃觀賞性高。設立四分,一方面鼓勵大家投遠投,另一方面又因為防守面積增大,減少了上籃的難度,也減少了上籃的觀賞性。估計能得到好處的也就是庫里了。

18樓:segelas

簡單談一談個人的粗疏小看法。

四分線的設立,可能意味著「天賦」重要程度的進一步擴大。

當然,nba從九十年代到現在的演變革新,其過程本身就是乙個對球員天賦的逐步開發。對轉換的鼓勵,對合法防守動作尺度的修改,對擋拆的開發等等,莫不如此。

在如此這般的當代化程序後,目前的球員已經獲得了更多的天賦兌現能力。比之雙後衛職責涇渭分明、持球主攻手往往砍減自身職能來配合全隊任務分配的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頭十年,當代的持球手可以依託多次的擋拆進行天賦壓制的點名戰術,而後突破殺傷或持球遠投,同時依託於自身開發出的巨大威脅,可以改變區域性防守側重甚至整體防守策略,從而帶動起隊友。

當然,這只是當代變化的乙個側面。但它已然說明了:當代球員已經能夠憑藉天賦的開發程度,用大包大攬的方式,全面性地帶動隊伍。

核心球員天賦對於一支球隊的上下限影響力,已經比從前有了更多的左右力度。

那麼,是什麼支撐了球員天賦的高水準開發呢?在對籃球運動的理解與理解落地的具體戰術層面,比較以往,我們可以比較顯著地看到當代最大的特點:對空間的強調,對環境的開拓。

有了空手穿插、無球跑位、弱側掩護帶來的空間,庫里才能得到接球的餘裕,去施展投射的天賦。有了大個掩護後的外拆,配合其他定點射手的分布,特雷楊才能夠放膽投射而不用擔心直接遭到包夾,莫蘭特也不會在突破時正面撞上乙個已經早早站定的護框巨漢。有了後衛拿籃板直接上球或推進去最大化利用轉換中開闊地帶的重視,維斯布魯克和本西蒙斯才能風馳電掣拿下快速進攻回合,而不用看著大中鋒拿下籃板後再傳給自己時乾著急。

相較而言,籃下區域處處擁擠,中遠區域時刻面臨對抗的前一時代,就顯得空間性較差,核心球員的個人天賦發揮也就受制,而不得不削弱自身任務,去服務於更加能夠應付這種狀態的「細分工,嚴佈署」球隊了。比如,在當時,得分後衛與組織後衛大部分開職能的一點原因,正是對得分後衛終結環境營造的需要: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下,終結者更需要的是得到瞬時空間後接球,迅速處理球完成終結,而非始終持球去讓自己暴露在過大的防守關注之下。

事實上,nba從九十年代一路走來,其路途之一即是對環境和空間的優化——強調「時刻兩個接應點與傳球路線」的三角戰術,全員參與球流動運轉的普林斯頓,波什拉外的三巨頭熱火,完善空切與跑位的14年馬刺。有了空間後環境,才有更好的接球與處理空間,核心的長板才能被更大化使用。這樣的開發,是乙個持續性的過程。

直到勇士降臨,將這種開拓工作提高到了乙個質變的程度,直接對戰術理念構成了革新性的衝擊,徹底開啟了新時代的大門。

關於天賦開採的增幅,防守尺度的修改、擋拆戰術的開發、無球體系的優化,都是重要的手段。這些手段提高了球星發揮空間的獲得,最終形成了對球星天賦對比賽影響力的更高兌現,而這種影響力就帶來了防守策略的被動改變,並帶來了對整隊空間的全面提公升---球星獲得的個人空間帶來天賦的更高發揮,構成了對球隊全體空間的反哺。規則、戰術、理解這些人為的改變帶來了開發核心空間的可能性,於是就有了後續的一切變化。

而一旦我們有了四分線呢?比較容易想到的一點改變就是:進攻端的空間變得更大了。

並且,這種空間的優化與上述情況有所不同。在九十年代至今,空間的進步主要靠戰術理念或規則修改層面的人為拓展。而如果四分線出現,那麼更大的常規進攻半弧,將在客觀條件上直接帶來空間的擴大,而無需任何人力的後天作用。

當四分線展開,進攻面積更廣,則進攻球員的分布也將更為開闊。這對防守方無疑是很大的難題。在當今nba的投射水平下,防守者不太可能輕易放空某乙個外線非持球核心球員。

因此,在四分線上,防守者必須要盡量保證對每乙個人的盯防,防止自己漏人後的被懲罰。

那麼,難題就來了:當前多用的,對持球核心的協防、包夾、延阻(不同手段對應不同打法的核心),該當如何開展?

在現有的三分線半場裡,防守者可以靠優秀的防守輪轉去解決上述防守策略後的補位與回位,從而讓隊伍在盯全體與重核心的防守側重中實現平衡。而一旦四分線建立,防守者需要兼顧的場地更大,在人速度必然趕不上球速度的必然前提下,三分線上可以用提前換防、默契輪轉所緩解的補位不足,很可能面臨一次新的考驗。

目前的球員配置下,還能跟得上防守需要的速度嗎?如果不能跟上,那麼就要單對單防守進攻箭頭嗎?

顯然,如果放棄了對持球人的側重防守,那麼聯盟頂級的持球型核心,將會迎來巨大的利好——哈登和特雷楊可以更舒適地在擋拆後投射,絲毫不管拆出後對方幾乎必定猶豫的跟上包夾;倫納德、本西蒙斯、揚尼斯這樣的重型突破手,也可以在啟動到殺入內線的全過程中不遭遇太多的阻攔。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投射天賦、攻筐天賦,都將得到進一步的公升級運用。

而隨之,另有一項天賦的重要性,也勢必隨著這樣的情況,被不斷地拔高。這就是:速度,移動能力。

四分線的設立,意味著空間的擴大。而在運動專案中,空間越大,往往或許也就意味著速度天賦越重要。在場地寬闊的足球比賽中,最好的邊後衛很多時候都是能上能下、奔跑能力出色的邊路一條龍——98與02世界盃的巴西雙翼卡洛斯和卡福,2010左右的熱刺版貝爾與當時的世界第一右後衛麥孔(將這兩個人擺在一起做同時的正面描述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皇馬歐冠三連冠的馬塞洛與卡瓦哈爾。

同時,前鋒中的風之子們,也可以將對方中後衛的身後作為自己的衝刺空間,利用大後衛轉身與回追較慢的不足,接長傳或直塞後啟動疾馳,在充分的加速距離中擺脫防守,直面門將——最典型的人物,即是生涯與速度成正比的麥可歐文。另外,在橄欖球中,進攻的跑鋒與防守的禽抱手,同樣以短衝刺速度作為重要能力。

而在籃球專案中,勇士五小所帶起的革命,在某種意義上也正是基於「速度」的。帶盡量少的慢速內線,維持全員的高速移動,在此基礎上配合默契而細緻的穿切、跑位、串聯,讓人與球的流動速度拉公升,從而拉扯對手防守,直到對手無法跟上速度,創造出處理球的空間。防守端也需要速度來維持輪轉,確保能夠應付到對手對空間的拉扯。

而勇士的對手們,也是同樣多放同位置上的機動型人選,自己也打小球戰術,從而能夠跟上勇士的流動速度。全聯盟範疇的革新,就此完成。

在同樣乙個三分線內,勇士只有通過戰術和理念的風暴式革命,才能夠完成對舊時代的空間超越。而畫出四分線,意味著原地瞬間的空間加強完畢。有了這樣的加強,無論出於攻防考量,各隊都可能更加重視球員的速度——更快的速度,才可以盡量在四分線面積下平衡協防(甚至提前協防)與補位的兩難難題,才可以快速移動,借助穿插甩掉對手,給自己寬鬆的環境處理球。

因此,速度,成為四分線下的又乙個重要天賦。

看上去,傳統型內線的作用會進一步降低了。進攻端,他們無法外投,。防守端,他們無法參與速度更快的輪轉(在目前其實已經有些難以跟上而只能選擇蹲坑了)。

而如果傳統內線相比目前時代而進一步淡出,那麼攻筐手的天賦就會最大化——終於不再有任何的護框手之牆等著我以丟擲自己的加速度撞上去了。

但與此同時,如果我們有乙個終結力極好、又相對靈活(比如魔術時代的奧尼爾?)的內線時,局面又會如何?如果對方只有持球型重型鋒線,那麼他首先也不太可能全程高質量頂防,大內線就可以借助這一點去低位強打——任何人在尺寸上都無疑構不成太多實質性干擾,一旦對方捨命協防包夾,則內線只需要一點傳球視野培養,即可準確找到隊友做出回應。

如果對方是五小,那麼事情更加簡單——雖然他們或許可以多人防守,但尺寸的過大差異依舊不能延緩內線巨獸。而反過來,擁有進攻高產效內線的球隊,在防守端也必須擺上速度極快的四小,從而盡量完成頂級的防守輪轉,盡量彌補內線蹲坑的缺陷。

問題是複雜而微妙的。速度極快的五小,空切無球利用空間效果最好,可以跟上對手的進攻流動並完成大防守區域下的協防包夾,但難以面對對手的內線巨獸。重型鋒線為核心,可以針對大空間下對手的小陣容,針對對手護框弱化的軟肋,但對付內線巨獸隊伍時有可能不上不下——重型鋒線防守巨獸效果相對好,但也恐怕難言有效,而不夠極致快速的陣容可能帶來包夾巨獸後的漏人。

巨獸內線的隊伍,進攻端效率夠高,但必須配置速度夠快的四小去彌補巨獸蹲坑防守的問題。

錯綜複雜的克制與被克制關係產生了。但不變的是:頂級天賦的重要性——相對靈活而尺寸巨大的內線天賦,重型鋒線的攻筐天賦,小型球員的速度天賦。

可以說,空間的再度質變性優化,帶來的將是對天賦開發度的又一次巨大提公升。

這裡列出的,只是極其原始而粗淺的個人臆想,實際情況將會如何,哪些可實現性高的戰術將被設計出來,其打磨完成的執行形態又是何樣,站在當下,受到當代思維禁錮的我們,無疑只能無責任地揣測。至於如何切實而有效地將新的空間區域最大化使用,能夠開掘出哪些戰術,籃球運動的理念將出現哪些變革,就要交給真正去參與四分線比賽中的專業人士了。

事實上,一旦四分線設立,或許NBA甚至將給予籃球以一項全新的定義,創造乙個新的運動。

在三分線創設之前,NBA履行著「接近籃筐命中率最高」的理念,一切的建隊和打法都圍繞著具有身高優勢和對抗強度的內線巨人。即使在1979-1980賽季開始設定三分線,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參賽球隊的價值認可。直到1983-1984賽季,NBA才在凱爾特人隊的吃螃蟹之下,逐步開啟了外線三分戰術的拓展開發。

這無疑帶來了NBA比賽的巨大變化,看看歷屆的MVP得主---比賽影響力和球隊帶動力的至高表彰---便可窺見。在2023年到2023年之間,賽季MVP被比爾拉塞爾、威爾特張伯倫、鮑勃佩蒂特、維斯昂塞爾德、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朱利葉斯歐文、威利斯里德、比爾沃爾頓、摩西馬龍、鮑勃麥卡杜這樣的內線/內線打法球員瓜分。唯二的例外只有鮑勃庫西和奧斯卡羅伯特森(各一次)。

但從1983-1984賽季開始,拉里伯德、麥可喬丹、魔術師詹森,開始成為了MVP的高光者。而在球隊範疇,率先嘗試系統化外線打法的凱爾特人,也在嘗鮮之後迅速完成了4連總決賽和2次奪冠的輝煌戰果。可以說,三分線的設立和三分戰術的實裝,很大程度上改變了NBA籃球比賽本身。

而四分線的設立,無疑將帶來又一次的這般巨變。四分線這樣以客觀基礎為基點的空間提公升幅度,無異於對籃球專案本身的革命。我們看到的籃球將是另一種運動,而適應革命的戰術理念,也勢必將是完全的另一套系統了。

配速四分40秒,四分40秒跑完1km,這算什麼水平。男,20,速度快了,還是慢了?

我記得我中考一公里滿分是三分二十秒,你這個很慢了 如果是單獨只跑1000的話,那就慢了,我311 手動狗頭 我初中體考一公里3.31 大學體測3.19。後來開始跑馬。同學你這個速度說實話挺慢了。不過咱們都還年輕,多跑一跑,跑量提上去了,刷速度挺容易的,加油共勉 正常跑步速度,你又不是專業運動員,跑步...

四分衛為什麼要叫 Quarterback?

你這問題問的很模糊啊 問題到底是 四分衛 這個名詞為什麼對應 QB 這個名詞?還是 四分衛這個 位置 為什麼被叫做 qb 而不是叫做麻辣雞絲?我覺得你問的是後者 其實早在T Formation出來之前,在Camp時代就有了QB這個位置。在最後面的後衛叫Full Back,再前面一點位置約等於中鋒和F...

什麼叫 四分音符為一拍

發現大部分回答都是自作聰明花裡胡哨還什麼多數不清。我來簡單明瞭的告訴你。X分音符只是在表示速度而已,決定樂曲速度的東西叫bpm,也可以叫速度,而bpm又是以4分音符作為基準的,bpm為N,就表示一分鐘裡有N個4分音符。假如bpm為60,就意味著一分鐘裡有60個4分音符,乙個4分音符為1秒,乙個8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