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的散熱瓶頸真的在熱管上嗎?為何很多筆電廠商都會標明幾條銅管而不直接標明散熱功率?

時間 2021-05-06 01:03:19

1樓:木村·星辰

因為影響膝上型電腦散熱效率的因素太多了。台式電腦的CPU散熱器的散熱效率就是核心80℃氣溫25℃風扇最高轉速時的散熱效率。筆記本還有進氣氣壓、排氣氣壓、外殼溫度不能過高、電池溫度不能過高、風扇轉速策略、CPU節能策略這些問題

2樓:

為什麼把乙個導熱元件說成散熱瓶頸呢?熱管作為非常有效的熱量轉移元件,實現熱量的遷移。把熱源的熱量遷移到容易散熱的地方。

我們所看的散熱,實際都是熱量的遷移,散熱好,其實就是熱量遷移快,通過更好的方式讓熱量排到環境中。至於廠家為啥標幾根熱管,恐怕就是給你錯覺,在散熱上花錢了,投入大。至於是不是真散熱好,未必。

3樓:偏山

散熱瓶頸不在熱管上,主要還是風扇太小了,通過風量也小,不能及時把熱量排出去。導致熱量聚集在熱管和晶元上,所以主要瓶頸還是在通風量上面,所以才會有抽風式散熱、散熱底座這種東西,多幾個風扇肯定比多幾條熱管散熱快,但是風扇佔地方啊,所以還是加幾個銅管聊勝於無。

然後很少有廠商直接標明散熱模組規格的吧,一般就是發布會提一下,或者評測拆機才會說,因為很多評測拆機都以幾銅管幾風扇來衡量散熱水平,所以很多經銷商乾脆往這方面宣傳算了,就跟以前很多評測也是以核心數來論處理器效能,所以就出現一大批雙核電腦四核電腦的廣告,要麼就是小公尺機械革命這種他本身就沒什麼賣點,只能放大一些消費者關注的點去宣傳。

4樓:天狐

很少是銅管的問題,更多是散熱鰭片面積和風扇的風量,你看敗家的冰刃,輕薄型筆記本裡用了4熱管,散熱比一些熱管更多的遊戲本都好,很關鍵的一點是開蓋會將機器踮起加大進風量。

因為標註熱管數量是最能讓消費看出來的,同理還有標註風扇葉片數的,這些是消費者能夠肉眼看出來的,難道你寫個鰭片面積有多少平方公釐?有幾個人會認真算的?你寫幾根熱管,一目了然,消費者也相信熱管越多散熱越好;同樣,不標註散熱功率,除了不好定乙個標準來測量外,還有就是越模糊越能做文章,廠商標註5熱管,實際就一根是粗的,其他5根不只是細,還九曲十八彎,能有多大用?

5樓:習慣老哥

學物理的,我想這個問題比較好回答:

1、散熱功率沒有這一說,無非是風扇功率,水冷功率等,原理上功率越大散熱越好。但別忘了影響電腦使用的實際上是區域性熱積累,所以功率並不等同與效率,這也是為什麼膝上型電腦一般不談功率這個事,當然台式主機有時候是看功率的。

2、散熱效率才更關鍵,但很難定量測試,能判斷的就是使用了什麼熱導材料把熱量匯出到風扇或水冷,用了什麼來增加散熱表面積,因為按照熱力學,表面積,熱導率,溫度差等都是散熱關鍵。

3、所以這樣一來就有了多銅管來提公升熱導率,多散熱片或石墨烯來提公升散熱面積,以及風扇來推動空氣流動,增大溫差等等。

4、風扇功率不能太大,不然雜訊大,功耗高,所以筆記本一般都是通用風扇,功率基本沒有差別,主要是數量上是單風扇還是多風扇;既然風扇的差別不大了,那就看熱導率和散熱面積了,這兩個當然就是看銅管了(●—●)

電腦一會就特別熱是不是說明散熱好?

江上的漁翁 筆記本表面熱和散熱好之間沒什麼關係 有表面溫度低且散熱好的機子 如微星gt62 也有表面溫度高且散熱不好的機子 如小公尺air 也有表面溫度高且散熱勉強的機子 如微星gs43 筆記本表面熱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輕薄本,機身很薄且金屬材質容易導熱,表面容易發熱2,元器件發熱量大,風扇散熱...

在電腦下放水盆可以幫助散熱嗎?

牛智 這個理解應該是,潮濕的空氣,有助於散熱,這個理論。從熱的傳導性是來看,單一的熱量吸收介質,風,降溫不明顯。如果燙傷,可不會用風降溫,而是用水 空氣的比熱容為1.0 103J kg.5度水的比熱容為4204J kg.從資料上來看,效果明顯啊 宅叔 無意義,邏輯上來說,至少讓D面離桌面高點,幫助散...

在科技飛速進步的今天,電腦的主要散熱手段為什麼依然是風扇?

散熱的方式有傳導,對流和輻射。這三種中一般傳導效果最好,對流次之,輻射最差。舉例來講,水冷,油冷就是傳導散熱,吹風是對流散熱,太空中沒有空氣無法對流只能靠輻射紅外線散熱了。就電腦而言不想用風扇吹那就只能用對流的方式,可是這樣的話就要增大體積重量來容納一套冷卻系統,別人筆記本4斤你的8斤,別人的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