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行為是「排外」行為?如何界定一種行為是不是「排外」?

時間 2021-11-22 23:52:16

1樓:

你說的三個案例都不能夠算作排外。

三個廣東人不帶那個東北人玩,可能是自身原因,不一定是地域原因。

什麼叫排外?就是不管和你們有沒有關係,有沒有影響到你們的外地人,一律概括為素質低下。比如乙個上海人講「外地人都是素質低下」「我們上海人就是比你們素質高」「你們人種有問題,文化不行...

」為了展現自己的優越感,故意惡意罵某個地區,實際上這個地區的大多數人和你並沒有交集。比如某些上海人說「白完都是小偷」「蘇北人都是乞丐滾地龍」,「說到剛波白完,呵呵」「說到北面西面的人,我們根本不和他們通婚」「嫁/娶蘇北人的都是我們當地最差的」(其實蘇北安徽人不一定想嫁他們他們非要意淫)他們根本沒接觸過蘇北人安徽人,為了展示自己高人一等惡意咒罵。

強迫外地人必須做什麼事情。比如「不會說上海話就不是上海人」「不會上海話滾出上海」。

比如某些人一方面說「保護地方語言,保護吳語 」,另一方面又說「淮人佔了吳語區地盤,還說他們的老家話」「淮人跟豬一樣能生,吳語能有今天,都怪淮語區」「淮語就是普通話變調,有什麼好保留的」「淮語這麼難聽,不需要傳承」「淮語是低階語言」(吳語吧裡看到的)

(這裡說一下蘇北安徽基本都是淮語)

2樓:彼得羅夫

第一,不要隨便給人扣帽子,無事生非

第二,三個人在一起用土話聊天,有啥不對的地方嗎?我只需要保證我聊天的物件能聽明白就行了,和過路群眾的需求有啥關係?莫名其妙。

第三,按我的理解,三個人在一起用土話聊天,這本身就說明了聊天內容和第四個人無關。聊天需要他參與的時候,人家自然會切換成普通話。

就像大家乙個班的同學,課間我跟蘇州的班長用蘇州話聊天,他左邊的同學是上海人,右邊的是射陽人。不管上海、射陽的同學能不能聽得懂蘇州話。這是個私人對話,僅限於我和蘇州班長之間,不需要其他人聽懂。

同樣,我和射陽的同學用鹽城話交流,蘇州、上海的同學也不會覺得自己被歧視,因為就算不聽懂,也和他們沒關係~

第四,吳越、淮揚、閩東、莆仙、泉漳、廣府、客家、潮汕的方言,本身就和普通話差別很大,有大量的詞(名詞也好,形容詞也罷),我們自己平時都不知道用普通話怎麼說,所以相同方言圈的人,用土話交流自然最準確、方便、快捷。

和蘇州人交流用蘇州話;和船上人(類似粵閩的疍民)一起,用他們的土話;和上海人、啟海人交流,我用上海話;和揚州、高郵、寶應人交流用揚州話;和東台、大豐、興化、海安人交流,我習慣用東台話;和即墨、張店、博興、萊州,徐州的兄弟們在一起,用普通話~

場合不同,物件不同,語言隨時自由切換唄~多大點事情~

Ps:如果我存心排外,即便普通話發音標準,我只需要保留方言詞,就足夠讓跨方言區的人完全聽不懂意思了~比如,到夜屋箱裡去拿根菸線;吶呢攔部叉鬥吧…

3樓:Kit Tsui

我想反問乙個問題

我們粵語人之間可以講粵語的條件是什麼?隨隨便便加乙個外地人進來就自動剝奪本地人講本地話的權利?

好明顯,是外地人爭奪本地話語權的宣傳攻勢。這種粵普之爭的根源,在於『話語權』三個字。

如何界定這種矛盾的行為?

醃翅俠 曾經我也很迷茫,在弗雷爾卓德的雪原上獨自一人,滿天的雪 呼嘯而過的狂風也沒能打斷我的思緒,總也想不明白命運怎麼會捉弄到我的頭上來?直到有一天我漫無頭緒的遇到了對的人,對的事。她向我投來充滿戒心的目光。她身後是她的敵人,她面前的是個如喪家之犬的 攔路狗 我這才明白,我不需要界定什麼在別人眼裡是...

什麼樣行為叫貼心?

一條鹹魚 啊哈?我覺得能讓人感動的行為就是貼心了吧 比如男性朋友和女生一起走的時候習慣性地自己走靠近車的一邊,再比如在寢室自覺做好自己分內之事還能順便幫幫舍友,還有力所能及範圍內給父母和家人一些小驚喜或者幫助 貼心還可以理解為會看人臉色行事 可能叫圓滑?善意的不算吧哈哈哈哈我也不知道 比如前段時間在...

刷劇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

快變豬了你 打消無聊的時光,有時候也是豐富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的吧,畢竟好多的歷史故事,新聞事件之類的,也都是可以通過刷劇知道的。雖然看過去很容易忘掉,自己也不咋提起來。但是偶然有一天聽見朋友在聊或者看到其他的東西的時候,你會直接反映出來,這個我在某某電視劇集看到過的。包括價值觀,有時候也是會通過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