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妄念的問題?

時間 2021-11-06 11:17:51

1樓:天下太平

南懷瑾老師講「如何對付妄念」:用功最好最快的方法

佛講用功的方法,而且是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這一段是大乘道平時修持的法門。在修持這個法門之前,先要認定「心即是佛」。一般人學佛修道都在希求乙個東西,都向心的外面去找,因此,犯了乙個最大毛病--不敢承認「此心就是佛」,這是眾生的大病所在。

人總是把佛、菩薩的境界幻想成非常高不可及,深不可測,所謂「高推聖境」。人都受幻想或回憶的牽制,就是不願面對眼前的現實。如果能夠很平實地認清平等的心就是佛,那又何必汲汲外求呢?

若能認清這個道理,那麼便能「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在任何時間,不起虛妄的幻想,此心就是那麼平靜就好了。假如真能做到了,這就是菩薩道,不須再念什麼咒,或是觀想、拜佛。這時就如蒼雪大師所說的:

「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什麼是佛呢?心即是佛。什麼是道?

平常心即是道。如何平常呢?平常就是不加任何的方法。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非常平實,這是真正的觀心法門,正修行之路,這也就是禪,如來禪所標榜的法門。

但是,你說我做不到,還是有妄想怎麼辦?「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妄想來了就讓它來嘛!妄想自己會走,用不著急急忙忙拿個掃把去趕走他,他自來還自去。

我在《楞嚴大義今釋》上寫了十七首詩,透露了用功的方法,其中一首:

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

一笑罷休閒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我們的妄念像秋天的落葉一樣,到處飄,到處落,想要去空他,想要去掃他,那就差了。你把第乙個妄念去掉了,第二個妄念又來了,你把舊的樹葉掃乾淨了,新的樹葉又掉下來,這樣你一天到晚忙不完。「一笑罷休閒處坐」,不如我不掃了,不管了,「任他著地自成灰」。

妄想用不著你去空他,他自然就空掉了。唐代的詩人杜甫有兩句詩,可以拿來形容妄想自性空:自去自來粱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佛告訴我們第二步,「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什麼道理呢?因為你很平靜坐在那裡,妄想來時,自己都知道。既然知道了,此時,妄想早已跑掉了。

你能夠知道妄想的那個「知」,他沒有動過,他是「居一切時,不起妄念」的。

接下來,佛告訴我們第三步,「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們學佛的人往往認為妄想不對的,妄想來,我總要看住他,沒有妄想才是道。佛說你錯了,例如我現在講話是不是妄想?

是妄想。不要怕妄想,妄想就妄想。妄想來的時候,不要再去研究這是無明啊!

因緣啊!業力啊!「不加了知」。

第四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你就傻乎乎地坐在那裡,聽也聽到了,看也看到了,很平安,很自在,坦然而住,這樣就好了。你不要再去分辨這是不是清淨境界?

這是不是空?這樣不曉得對不對?那麼簡單,應該不是吧?

自己又騙起自己來了。

什麼是佛?心即是佛;什麼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就這麼簡單。

一切眾生何以不能明白?因為不肯平常。乙個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

真正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偉大。一般人學佛修道何以不能成就呢?只因不肯平常。

各位看看學佛的人好忙哦!這裡拜佛,那裡聽經;又是供養,又是磕頭;又是放生,又是捐款;忙得連自己家人都不顧。結果,什麼都沒有,當然沒有,因為太忙了,太不平常了。

【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佛說假如將來的眾生聽到我講的這個法門,信,相信「心即是佛」、「平常心就是道」;解,也理解到了;受,接受;持,照這樣修持。你說我有時做不到,忙時,開車時,做生意時,辦公時,都要用精神,動妄想,怎麼辦?此時如何修持?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這是入世的修持。等事情辦完了,則「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好了,出世法與入世法都講了。

你不要聽了以後認為這樣才是佛法,那我吃了十二年的素,不是白吃了?又起妄想,又起後悔。吃素就是吃素,吃素與佛法有什麼關係?

那是你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清淨心,很好。但是,可不要認為吃素就會得道。你能如此「信解受持,不生驚畏。

」這樣就有資格學佛了,「是則名為隨順覺性」,隨而順入菩提覺性。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佛說假如有人聽了我剛才所講的修行正路,能夠「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此人過去生過去世曾經供養百千萬億位的佛和菩薩,已經種下了許多的功德,今天才會有這樣的智慧型和信心。「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此人以後將會通達真空妙有一切法門和一切學問。那麼,在其他的佛學上,也有不同的說法。

明心見性悟了道的人,稱為得根本智。得根本智的還要修,不算學佛完成,還要學佛法、外道、魔法、世間法等等一切法,如此成就一切差別智。根本智也可以權作一切種智看,只要了解了自心,就可以開發一切智慧型。

《圓覺經略說》

如何對付自己的妄念?如何制心?如何去妄想?

如何除雜念?世界上學佛學道的人都想除忘想,我不是一再告訴你們,妄想不要你去除它的呀!你去除它幹什麼?

我以前作了一首詩,講一般人學佛學道去妄想的事情,現在想起來了,這首詩怎麼說呢?

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

一笑罷休閒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妄想就好像秋風落葉一樣,掃了一次,又來一次,而且是在秋風裡掃,越掃越多。老子懶得掃了,哈哈一笑,算了,不去掃它。落葉掉下來,自然會變成灰,自然就空掉了,你去掃它幹什麼?

任它著地自成灰。這些道理我都說過了,妄念不要去除它,你去除妄念那個心,也是妄念。忘念本來是空的,本來就是虛妄的,所以才叫妄念。

你除它幹什麼?我一直叫你們去體會「那個能知道妄念來去的心」,那個心不是妄念,那個並沒有動過。你既然知道是妄念,妄念早就跑了。

你還想辦法去除妄念,那不是吃飽飯沒事幹嗎?

《圓覺經》的幾句話,對於修持非常重要,是走大乘最好的路線,也是最難的: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在任何時間常不起妄念,如果你能「狂性頓歇,歇即菩提」就成功了。但是怎麼叫做不起妄念?如果乙個人沒有妄念,什麼念都不起,完全像木頭一樣,也並不是佛道。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對於自然來的妄想,並不勉強用個方法加以息滅,如果對於自然來的思想,想個方法加以滅除,這個加以滅除的方法,也是妄念;如果不加息滅的話,自然就清淨了。

所以再進一步告訴你,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們做功夫最易犯的錯誤,就是對妄想境加以了知,尤其是學佛有一點基礎的人,妄念一起就怕,然後拼命想辦法除妄念,統統在了知的階段。其實那個明明了了知道的,也是個大妄念,所以佛告訴我們: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自然而來的,會自然而去。

最後一句話,佛告訴我們: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假定我們到了無了知,明明了了都沒有了,寂滅了,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到了這樣境界,就不必要自尋煩惱,不要再自問這個對不對?或怕大概是頑空吧!

最好不要再起分別。

還有乙個重點:【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一切妄念都是幻想,當你知道是幻想,那個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個方法,如觀想啦、煉氣啦等等,去除那個幻想,那些方法也是幻。為什麼?

因為做功夫才有,不做就沒有,所以是靠不住的。【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知道是妄念,妄念早跑了,這中間再不必加一點,不增不減,那個寂滅清淨同覺性。這裡頭沒有初地、二地、初禪、二禪之分,把這個認識清楚就好辦了。

真的認識清楚了這個,或者稍稍有點見地的人,悟後正好起修,才算是真正在修行。所以五祖對六祖說:不見本性,修法無益。

《如何修證佛法》

2樓:顛倒夢想

賢者,請教您,您說的妄念的念和身口意的意有何差別?

阿含經有時候看不懂,無從下手,是不是笨到一定程度了,有什麼對治方法嗎?又不想斷自己的慧命。。感恩合掌。

打坐的時候如何克制「妄念」

站樁打坐入門樁子 首先想克制妄念的心也是妄念。你的妄念就好像一杯渾水中的泥沙,想讓這杯渾水變清,我們要做的是不去動它,讓它自然澄清,要是攪動它只能越來越渾濁了。借用呂祖呂洞賓一句話,降心為不為,你多理解這五個字的意思吧! 普傳 壓念不起,是解脫道的修法,習氣種子還潛伏在阿賴耶識中,遇緣又會萌發。妄念...

有關民間借貸的問題?

1 法律規定年利率不超過24 都是認可的,不超過36 的利息已經支付的不能再要回,這個不算高利貸,但是算高利息 2 拖欠的利息是需要還款的,但是對方起訴你的話最多只能按照從17年11月到18年7月,我算了下只有九個月,且最多只能按照月利率2 起訴 3 如果對方起訴了,判決你需要歸還的的話,建議你還是...

有關夢境運作的問題?

李南瓜 睡覺時,人的一些感官也是部分覺醒的,並會把這種對外界的感官體驗代入夢境,成為夢中的一部分。比如,冬天腳露在被子外面,就可能夢到冰天雪地,或者一腳踏進冰窟窿 外面很熱,夢見深處火爐旁邊 睡前喝多了睡,夢見到處找廁所,總算找到一處,一通放水,然後第二天麻麻抱著被子去陽台曬的場景 我是不是暴露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