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懂的越多,看的書經歷的事越多覺得越沒有人懂,越孤獨。?

時間 2021-06-08 05:27:40

1樓:未文

讀書影響三觀。能叫做「書」的,我想其內容三觀應該不歪 。

所以讀書多的人,三觀比較正。

而現實中三觀正的人,不是很少,但是也不多

2樓:魏偉

因為你的知識無處交流,因為你周圍的人與你的世界觀人生觀已經嚴重分歧,因為有些路,只能乙個人走。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我其實頗有感觸,並且昨兒晚上躺在床上剛好非常認真地思考了的。

我目前在湖北的乙個農村,民風淳樸而略帶狡黠。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事打打牌,喝喝酒,吵吵架,一天就這麼過去。而我,作為乙個準大學生,馬上就要轉正的文青,整天抱著《紅樓夢》或者《冰與火之歌》或者《三國志》躺在家門口埋頭看書。

這是一種怎樣的孤獨啊,我想,這大概就是題主所說的那種孤獨吧。

如果我沒有讀那麼多書,沒有知曉那麼多有用的知識,沒有懂得那麼多的人情世故。我大概目前會過的比較開心:和鄰居打牌,看看中國產電視劇集,睡睡覺,一天也就過去了。

而且還過得比較無憂無慮,不必費盡心思去搞懂靈肉的二元對立,不必擔心人類是否能夠有朝一日建成戴森球。更不必恐慌社會是朝著《1984》走還是朝著《美麗新世界》走。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肯定不會有孤獨,也會有很多人「懂」我,我也會很快樂。

無知的快樂。

這樣的快樂我寧可不要。

我寧可要回我的孤獨。

有時候,我自己也像題主這樣開始懷疑為獲取知識而帶來的代價是否太大時,最後總會用孟子的話安慰自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更為重要的是,我至少悲傷的時候還能想到用孟子的話安慰自己。想到此,我不免豁然開朗。

如果人們都像我的這些鄰居一樣,借用王小波的話來說就是:除了悲哀,我想不到別的什麼了。

為什麼經歷的事情越多反倒抗壓能力越弱?

神經蛙 經歷多的作用是歷練任內心,從而促使乙個人行成待人處事的一套系統,無論外界輸入是什麼,經過這個系統都能被處理成積極的效果,在心理上泰然接受,在行動上,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或緩和方案。如果乙個人並未能在經歷事情的過程中行成這個系統,那麼堆積的心理壓力和陰暗面會越來越多。再次遇到困境時,自動帶入從前的...

你經歷過人懂的越多越寬容嗎,即便是對待傷害過自己的人?

醉清風 人懂得越多心胸越開闊,關注的內容也就不侷限在細枝末節上,關注的焦點也不侷限在曾經難以忘記的事情上,所以說並不是要寬容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而是覺得這些事情不足以佔據自己的精力。 winnieking emmm因為見怪不怪 見壞不壞?哈哈,這就是為啥年紀越大越寬容了?還有一種就是死心?因為不抱希...

書看的越多感覺自己懂的越少,為什麼

一介書女 1.知道自己的無知本身就是讀書帶來的進步。2.讀書帶給我們新知,之所以叫 新 知,正在於我們以前不知道,兩相對比,便生出自慚形穢之感,很正常。這也代表你現在的書都給你帶來了新知。總體來說,證明您讀書確有收穫,繼續加油! 達瓦黎克特制 人僉子 前幾天看到乙個帖子,有位知友這樣說 書越讀越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