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努力的人30歲在一線城市買不起房,可能嗎?

時間 2021-06-01 09:26:20

1樓:雲淡風輕

當然可能。一線房子,是一大筆資產,隨便一套幾百萬,買不起正常吧?

應該說,買得起一線房子的人,除了家境好的,憑個人努力的,有一部分必須承認就是運氣。

什麼努力什麼學歷什麼天賦,真的乙個不缺。

2樓:

別說是特別努力的了,哪怕是一線土著,復交畢業,非常努力也未必能買得起房,不過認識的幾個上海土著,買不起本地房的都在想方設法去國外發展,有的已經成功在國外定居了而且發展的還挺不錯,去不了的沒辦法就只能繼續留在本地或者不得已去周邊的城市發展了。

3樓:期待

如果像題主寫的那樣普通本科非高薪的專業;只靠工資很難,雖然很節省但是一線城市的硬性支出還是明擺著的;然後還提到有副業,那我認為主要是看他的副業發展吧;

4樓:Kepler-452b

特別努力的人,如果全憑自己,30歲的時候可以在一線城市攢夠首付的比例,不超過1%吧。

隨便算算:比如上海房價現在是5萬,100平就是500萬,首付需要150萬,上海平均工資是6378,如果他乙個月除去房租吃穿用省下3000,一年存4萬吧,那他需要38年攢夠首付,25歲工作+38年=63歲。

5樓:張韻韻

買房不是乙個人在戰鬥,是N個錢包在戰鬥。外地人在1線城市買不起房很正常,巨集觀上看是資源競爭的結果,除去上海的土著外,但從另外乙個角度看,上海原土著為國家建設風險了青春和力量,納了那麼多的稅收,有房產也是理所應當的。

1線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競爭的結果就是強者恆強。都想在1線買房是不現實的,所以隨著通貨膨脹,1線城市的房價越來越高。

6樓:

房價的問題,表面上看是個薪水和房價的數學問題。

但是,一線購房的問題,核心本質,是個排序問題,你在人群中,資產數需要排在前多少的序列,你才有資格和能力購買。

列下資料,據統計鏈家官網資料,收錄北京小區數量10465個,房屋總數為688.2萬套。根據北京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去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4.

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6.5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764.

6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35.5%。

以北京的資料為核心,簡單的從概念上聊下。參考北京的資料,

去除掉各種不適合居住和超小戶型,四大一線的宜居房,約估計為兩千萬套。

但是根據馬太效應,和各種經驗,這兩千萬套裡面,有大比例的房產,其實是被各種巨富階層所占有。普通人所占有的數量能達到一半已經非常不錯了。

因此,暫且估計為,四線一線的,普通人佔據的房產數約為1千萬套。

引用14年的人口統計數,全中國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26478萬人,佔總人口的20.27%;15-59歲的人口為89742萬人,佔總人口的68.70%.

購房主力的20-50歲之間的青壯年數量,約為7億人口量級。

理論上,一線購房的普通家庭出身者,需要在大人口數的資產排序為,

1千萬/七億約等於 0.014。

這個競爭難度,約等於山東河南等高考地獄難度區的985錄取率。

7樓:Terry頑皮紳士

一線城市不是只有努力才會買的起房子的,機遇和選擇有時更重要,如果只是打工,別說30歲,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雖然很殘酷,但事實就是這樣。

8樓:萄祿

特別努力的30歲,和買不起房為什麼能聯絡起來?特別努力的人30歲也沒做出來火箭,也沒能娶的了女明星當媳婦,你認為這些不能聯絡起來,那為什麼要和買得起房聯絡起來?

一線城市30歲年薪20萬是什麼水平?

李菲安 如果是稅後20萬,一線城市前90 的水平。題主是金融的,本身就已經是高收入行業,不要老是被網上那些動輒月入百萬的故事蒙蔽了雙眼。乙個月到手16K在哪個城市都能活得輕鬆自在了。如果你的另一半也能到這個收入,那要過上有品質的生活也是不難的。難就難在你除了自己要過得好,還想讓下一代也過得好,要給他...

一線城市的女生30歲還沒結婚,應該成為朋友的飯後茶餘麼

孔雀東南飛 現在婚姻自由,這個年齡不結婚很正常的,不要讓別人的想法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日子是過給自己的,怎麼舒服怎麼來,為了去迎合別人而結婚的話,婚姻也不會幸福吧!現在很多女人都選擇單身,珍惜單身的美好時光吧!努力過好每一天,等到結婚後你會懷念這段幸福的單身生活的 丁丁 這個問題純屬自尋煩惱,沒事找事...

一線城市(含新一線)多少歲結婚合適?

遂忘 現在的時代,婚姻的性質已經與過去產生了巨大的轉變,每個人的思想和生存狀況還有追求都不一樣,所以婚姻不應該與年齡掛鉤。為了結婚而結婚,因年齡壓力而結婚,這樣最後獲得幸福的可能性微乎及微,畢竟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不以一方的思想覺悟付出而改變。為什麼現在結婚率逐年下降,離婚率逐年公升高,就是因為開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