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應該算大師了,但為什麼聲名並不很響?尤其是在民間,人們只略有耳聞?

時間 2021-06-01 02:52:39

1樓:

去讀範旭侖《錢鍾書的性格》。

錢鍾書寫信客套話很多。平時講話(不是公開場合)鋒芒畢露。

但他本人耐得住寂寞,做學問自得其樂。

魯迅就不是耐得住寂寞的人。韓石山的考證就說過。林語堂晚年回憶也說魯迅領袖欲太強。

2樓:郭紅宇

1.錢鍾書的作品面向的群體不一樣,不是所有人都能跟得上他的思路,理解他的幽默與智慧型,所以課本裡也很少有他的作品

2.錢鍾書是乙個智慧型低調的人

3.錢鍾書沒有拿到諾貝爾獎

4.他的作品不適合改變成電視劇集或是電影

3樓:慧小杉

他作為學者的分量重於作家。民間其實大約是不太關心學術研究界都有些什麼人,研究什麼領域,水平如何,這些東西是不能用來娛樂和八卦滴,很難造就名聲滴。

4樓:

我來答乙個,權作拋磚引玉吧。

目前覺得原因大概有三:

1,傳世作品少。通俗型有《圍城》《人獸鬼》《寫在人生邊上》,半專業型《人生邊上的邊上》《七綴集》《槐聚詩存》,專業型《宋詩選注》《談藝錄》《管錐編》。尤其是通俗型作品太少,導致民間傳頌度不高。

(許多人甚至只知道、看過《圍城》而已。)

2,對錢老研究不深入。眾所周知,錢先生的筆記極其龐雜,可惜最終成為作品的很少。《管錐編》可謂是一部大筆記了,然而比之筆記總數,尚不能十一(不誇張,楊絳先生有提及)。

就以我的半吊子的水平,看了《人生邊上的邊上》都覺得亮點太多,更別提《談藝錄》《管錐編》了。私曾想過,倘有人能循著先生足跡,潛心研究,由筆記中的亮點生髮開去,絕對能在學術上有好些成果的。若今後真有一批人能受先生啟發,從中獲益,開闢新境,那麼,錢鍾書則當之無愧的是引路人、大師級人物了。

(科學界的羅伯特·胡克【感謝 @嚴文 指出】 即是一例,長期以來都被學界弱視乃至忽視,並且生前一直被牛頓打壓。)

3,時代原因。錢老早期出版的文字,語言風趣,諷刺尖刻,文字靈動;而劫餘之後,卻似乎只潛心學術研究了,並且說過,對早期作品不很喜歡,會「駭且笑」,應該是那些年的影響和打擊導致的。不禁感慨,精力好的時候卻沒有好時代,時代好的時候精力已經不如前了。

(周汝昌先生曾感嘆過,其早年求學經歷就甚苦,中年治學環境更劣,等到老年境況好轉了,想多寫些東西,卻無奈人老力衰,天不假年啊。)

5樓:

在中文世界,「大師」的概念真的、真的被用濫了。

發現了自然或社會科學領域的真理,留下富有價值的東西,推進了人類福祉的,才能叫大師。牛頓、貝多芬、公尺開朗其羅、托爾斯泰等。錢鍾書先生可能有才,但還算不上大師。

總體看,東亞文明的長處是詩詞歌賦等文學領域,李白杜甫等或許可以勉強稱為大師。

6樓:

今年年初買了套管錐編,然後翻開,繁體就罷了;開篇就講周易,那也罷了;乙個「易」字,解釋了三個不同又層層遞進的含義,足足四五頁紙啊,具體多少字我也估算不出了。

老實說,作為業餘愛好者,很難跟上,只能望而仰止了

《圍城》裡,錢鍾書為什麼借方鴻漸之口說 梅毒即是天花 ?

這難道不是反諷麼 最後 有趣 兩個字就說明了問題。方鴻漸並非不知道這些書是扯淡,只是這些一本正經的扯淡實在是太 有趣 了。 劉大鵝 錢鍾書先生這是對傳統學術的大大諷刺啊!因為方鴻漸翻的都是他爹給他的線裝書,乾隆年間的 問字堂集 道光年間的 癸巳類稿 七經樓集 光緒年間的 談瀛錄 都是清朝文人們的雜集...

錢鍾書的《管錐編》是寫什麼的?應該如何去閱讀?

歌手2021 內容 主要寫的是對哲學思考 閱讀西方哲學史 閱讀西方哲學著作 閱讀中國哲學史 培養古文基礎 閱讀中國哲學著作 指儒釋道 我想按我的閱讀順序來,一定可以讀懂 管錐編 師百工 楊絳為 錢鍾書集 所寫的代序寫道 他不願意出 全集 也不願意出 選集 壓根兒不願意出 集 談藝錄 和 管錐編 是他...

為什麼說錢鍾書是含笑談真理的人?請以《吃飯》為例談談看法

每逢談起 吃飯 好像每個人都似乎了解了什麼不得了的內幕一樣,我卻頗不以為然。乙個作家總有自己的巔峰之年,而 寫在人生邊上 卻也是和上了題目所寫,只是錢老的人生邊上的乙個隨筆。不知道錢老事後再讀自己的作品,是否還認同那時的觀點。含笑談真理,也不覺得。多是一些沒見過疾苦的言論而已。相對之下,我更喜歡楊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