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 價值觀有沒有高下之分?

時間 2021-05-06 16:49:49

1樓:

目前我認為沒有,高下之分如果存在,那麼必須有可認識的途徑才行。

大致說來就是需要在本體論、認識論、語義學上同時具有意義,否則我們就最好斷定無高下之分。

首先我們知道,我們這個世界是科學的,因此審美與道德的高下之分如果存在,那麼必須是在科學的意義上存在的,我們必須使得這一標準融洽的放置在自然世界之中。

其次這一標準需要是可觀察的、可認識的,並且在一些方面符合我們對審美與道德的常識,否則我們就無好的方法斷定其就是在我們通常說的東西。

最後我們會發現這樣的問題:

「一切對稱的東西都是美的,圓形是對稱的,於是可知圓形是美的」

我們會發現,我們傾向於認為審美與道德是有「真值」的,是可推理的,如果我們確定了某個東西確實符合我們所謂的「美」,但這個東西卻不太像能推理的玩意,那麼我們就需要懷疑。

我們會發現第乙個本體論要求就很難滿足,美與道德在自然世界的存在是古怪的,即使我們假定它們依附於我們的神經結構,可這也十分的不符合我們的常識。

哎,我的元倫理學學的著實不咋地,這篇回答寫的很不好。

2樓:casterzy

這個問題很深奧,本身審美和價值觀這些都是比較抽象和無法定義高低的。

我的回答是」先進的文化擁有對審美和價值觀的定義權「

這個先進文化顯然好定義很多,看乙個國家的產業配比,看人均生產總值,教育水平等等。

3樓:樂可柯

品味,品的是意味。審美,審的是價值。

4樓:特別特別不開心

有叔本華和尼采兩種看法。

叔本華的美學是理性的乙個對立面,與老是得到必然結果的理性比,美是自由的、不確定的,他認為在不同審美觀下有不同的美,所以美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尼采的美學是理性的乙個補充,「向後小小的退卻」(《人性的、太人性的》),是往生鐵裡加入的一點碳,使之更具柔韌性。美仍然是必然的結果,而且是最有高下之分的事物。對於自由,也許可以把斯賓諾莎那句話改一改:

「人越是美(理性),就越是自由。」

個人持尼采美學觀點。即使在這個時代,大部分人也沒什麼時間關注美,但是至少有一點很確定,高峰很難攀登,美女很難追求。

5樓:袁牧

審美觀是價值觀的一種。本問題顯然重點在審美。

明確的是,

審美觀沒有高下之分。但審美觀代表的社會階層/組織型別/生產力形態,有高低之分。

可參考:

袁牧:建築的審美觀

正如我們研究各種動物的模樣、形態,顯然不可說哪種動物更漂亮,但我們通過外觀的種種特徵,能夠知道動物很多客觀的基因特徵,這才是科學的方法和態度。而審美的特徵,如威猛、柔美,靈動,往往又可以用來直觀的概括一些內在的生物特徵,如肌肉力量、生態鏈地位、捕食方式等等。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同的團體所持有的審美觀各不相同,並與其團體特徵和利益相匹配,與其他團體的審美觀展開競爭。審美觀的背後是團體自身的特徵,當我們確定某種標準,也就有了高下之分。

但人類社會演化高度複雜,標準也經常變化,因此判斷起來頗為困難,每個時代,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主流標準。

審美問題,非常重要,

審美的相似/相關/相同,與人類社會高度複雜的多元組織生態息息相關。

黨同伐異,和而不同,非我族類,車同軌書同文,區隔感,不聽階級的美學特徵,所有這些都會最終反映到審美觀的異同/關聯上。

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無外乎如何組織、如何分工協作。這是人類群體演化獲得如今地球霸主地位的關鍵。

而審美正式組織和分工協作的結果,也是推動進一步組織和分工協作的重要因素。

或者說,審美觀是人類社會系統性的關鍵表徵之一。

審美作為上層建築最頂端的部分,是社會人群最敏銳的指標,幾乎無法偽裝,只能由心而發。正如體檢中那些複雜的檢查專案的監測資料。

審美是被決定的,但通過審美我們可以對社會最關鍵的核心部分進行高效操作。

因此,審美也會成為大多數人類組織最重要的識別和協作工具之一。我們通過審美狀況來識別他人,推動協作,形成共識,解決問題,有時候比技術工具更為高效準確。

僅僅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還是太粗略了,實際情況遠比這複雜。資訊社會大家開始理解資訊的價值,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影響也非常複雜。審美資訊用於度量人的社會特徵,相當於體脂率用於度量肥胖的程度。

審美大概是上層建築裡最複雜的,而影響能力也是極大的,也最難掌握。

對審美觀最基本的利用,包括且不限於性別容貌審美對整個種族繁衍的意義。僅這一點,已經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禮儀和禮教,均是審美的一部分。文化娛樂行業,也基於此。大體來說,或者可以將其歸結於一種基於人類演化與社會組織的綜合感知和複雜判斷的生存策略。

在理性思考之外,我們終究還是需要審美/感性/直覺思維的輔助,這是人腦結構和社會結構共同決定的。

正如精神對物質的反作用,審美對物理世界和人類社會的影響,絕不是可有可無的。

我們需要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機制有相當程度的理解,才能從根源、體系與執行機制上理解審美系統的方方面面,才能掌控和利用好審美體系的巨大價值。

這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都是極為重要的。

6樓:李肆

其實只要回顧歷史,就能發現審美標準是不斷變化的。

唯一不變的是決定審美標準的標準,那就是權勢和財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反過來說,天下皆知惡之為惡,斯美已。

所以啊,覺得自己不完美的人,也不必太過絕望了,也許你只是不夠幸運,沒有恰好和掌握話語權的人在某些地方相似而已。

7樓:「已登出」

你要是認同人類個體的成長,是通過不斷否定改進而使自己進步,那你怎麼能說自個中老年時候的審美會比自個年輕時候差?

如果回答yes,您就是不學無術在領導崗位上混吃等死的那種吧

8樓:

這絕對是知乎上我看見過最有趣的問題之一。

先說結論:有,且必然有。

首先審美,價值觀,有別於道德觀。

道德觀是我們單純的分辨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的東西。

而價值觀是用來分辨什麼我們喜歡,什麼我們不喜歡。

也就是說,什麼是這樣的東西:他有可能很壞,但是我們很喜歡。他有可能很好,但是我們不喜歡。

也就是說,有一坨屎。

屎是不好的東西,是壞的,是骯髒的,是帶有細菌的。

但是,屎有可能成為藝術的主題。

倒不如說我相信以屎為主題的藝術相信歷史上不少。

所以很明顯,審美,和價值觀並不單純地等同於好壞,而取決於有沒有人認同他,或者說白了,有沒有人認同這種價值,或者說白了,這就像是一種貨幣,一種信用貨幣。

顯而易見,貨幣是有高下之分的,不同的貨幣顯然有著不同的價值,而審美和價值觀,本質上就是一種貨幣,所以當然有高下之別。

大媽們聚在一起扭秧歌和芭蕾舞演員聚在一起跳天鵝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很簡單,前者大多數人都能理解,後者只有少數愛好者才能理解。

前者是美元,是個地球人都認可美元的購買力。後者是位元幣,不是每個人都認可位元幣的價值的,哪怕這玩意確實值錢。

扭秧歌和天鵝舞之間的區別,就是美元和位元幣之間的區別,也就是下巴裡人和陽春白雪之間的區別,認可這些事物的價值的人數間的區別而已。

有朝一日,如果全世界沒有人還會扭秧歌了,但是人人都會跳芭蕾,那麼那一天,芭蕾就會變成一種低俗得不能更低俗的東西,你也不會再看到各種興趣班裡還會有教芭蕾的人。

然後扭秧歌會突然變成一種又高貴,又優雅的藝術,會變成讓人們換上正裝,去到劇院裡,專門抽時間出來欣賞的東西。

然後你會覺得會跳芭蕾的都是些幾十歲的大媽,穿著白色的裙子扭扭捏捏的,簡直俗得不能更俗了。

最後做個總結。

審美和價值觀是用來區分人的層次的東西。

對比其他人有著更高的審美,有著更高雅的生活品質,意味著這個人生活在比其他人更加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它能夠理解只有少數人才能夠理解的藝術,他認可只有少數人才會認可的價值。

這就是藝術的本質,也就是所謂的高雅和品味。

最後的最後來加量回答一下問題的描述:

莎士比亞的戲劇比快樂大本營高雅了不知道多少倍,你絕對應該,也絕對會追求更加高雅的品味,因為人類天然的就會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

補充:我發現已經有很多回答談到過這點了,但是似乎沒有幾個人說到關鍵點上。

因為價值觀,顯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

我們現在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未來不一定會認為有價值,我們現在喜歡的東西,不一定未來會喜歡,這本身非常合理。

不能說因為價值觀這東西經常變化,某種「高貴的」「優雅的」東西幾百年後變得低俗了,一文不名了,然後我們說這種審美根本沒意義,或者說不存在這種區別,這顯然很荒謬。

因為顯而易見人類的道德觀在變化性上和人類的價值觀是一致的。

在過去我們認為很道德的東西,在未來不一定有道德。

同樣的我們現在認為很道德的東西,在未來不一定很道德。

但顯而易見,在現在人類的道德觀是有高低之分的,哪怕我們都知道這個道德觀變來變去的,但我們還是會依照現在的道德觀來評價乙個人的道德高低。

所以我們依舊會,也將永遠會依照現在的審美觀來評價乙個人的審美高低與否,哪怕我們都知道這種審美只是暫時的。

在我們這個時代,莎士比亞是高雅的,因為沒幾個人懂。

如果到了未來某一天,人人都懂了莎士比亞,那麼莎士比亞就會變成低俗的東西,因為他人人都懂。

那麼就有人會這麼問「莎士比亞到底高雅呢,還是低俗呢?」

我會回答「他在沒幾個人懂的時候,是高雅的。在人人都懂的時候,是低俗的。」

然後會有人這麼說「那你這個評價根本沒有意義啊,變來變去的,還不是你一張嘴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我會回答「因為所謂的審美觀,價值觀,本來就是這樣的東西啊。」

9樓:安索

個人理解。

審美觀、價值觀,不介入的看,即你不使用他們去做任何事,單純的感知。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但是一旦介入,你把審美觀和價值觀當成工具和手段或目的,肯定會形成價值評判,高下之分就來了。

任何乙個物件,都可以放到藝術館作為藝術品供人欣賞。只要欣賞者單純的欣賞,不讓其與自己在思想和價值上產生聯絡,這個物件是什麼東西無所謂。

一幅名畫,一顆生鏽的螺絲。在這種不介入的語境下,他們對你有什麼差別呢?你看到名畫的筆觸和螺絲的紋理,對你來說都是一種當下的體驗,你單純的感受體驗不去評價,就不會產生後續的情緒和思想。

那高低之分這種二元對立的概念自然不存在。

可是你帶著各種目的、念頭去欣賞,比如你想讓自己獲得藝術的薰陶來值回藝術館的門票,你的思維機器、記憶系統、情緒迴路等等都開始工作。此時,評價機制開啟,審美觀和價值觀的高下才有意義。

這個問題,【老子】在幾千年前就說過: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萬事萬物都有規律,你可以找到規律,但是不能用。因為旁觀時,規律存在,一旦你介入,事情會因為你的參與而發生變化,之前的規律就不存在了。

審美的高低,就好像水中的月亮。看月亮的時候沒有高低,撈月亮的時候高低就來了。

那還要不要追求高層次的審美和價值觀呢?

無為無為不是不作為,更不是順其自然。

而是不多不少,正正好。沒有多餘的行為,不會刻意而為之。

需要你陽春白雪的時候你能白,需要下里巴人的時候你能下。具體白多少,下幾分,正好就行。

世間萬物,存在即合理。不要被規則、方法、道理這些時刻在變的概念迷惑,因為世界時刻在變,無數人的介入讓其變得更複雜,孤立的看問題是在製造更多的問題。

這世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真理一直在變。

什麼是價值觀,價值觀有對錯好壞之分嗎?

張美美 每個人認知和價值觀都是外界灌輸的,社會的價值觀是戰勝者的。波斯新疆就從佛變成綠了,不綠的被釘死。習以為正常一夫一妻制是耶教殺出來的普世價值觀。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是最正的。但是如果被其它文明武力戰勝,一代觀念就改了。如果乙個文明必須剃光毛髮裸著。不剃就殺。一兩代人後,不裸有毛髮就是瘋子怪...

價值觀存在有對錯之分麼?

解釋皆是 價值觀本無對錯之分。由於每個人的生長環境的不同,接受教育的不同,所以形成的價值觀和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亦不同。正因為彼此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的不同才造就了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才能品嚐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大家才能得以成長進步,有所進步。百舸爭流,萬類霜天競自由。大家都生活在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成...

價值觀應該有對錯之分嗎?

行之 價值觀應該是個人對於不同事物的價值做出內心評定的觀念吧,本沒有對錯,只是不同的人由於各種生長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認為的重要有價值的東西有所差異,例如有人認為錢很有價值,貧賤夫妻百事哀,有人認為感情很有價值,千金難買一真心,有人認為榮譽很重要,人活一世雁過不留痕,死而不亡,能被人所銘記,有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