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東西得到了就和原來想要的不一樣了

時間 2021-05-30 09:48:18

1樓:心理師Miss齊

任何東西,追逐過程中的的感覺,跟得到後的感覺,一定是不同的。

我們之所以享受追逐的感覺,也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力量,能力的不斷累積,更加接近目標帶來的成就感。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的乙個過程:努力去得到,得到了再去追逐新的,所以人類才會不斷進化。

一直守著乙個山頭的人生,該多無趣啊!

ps:這並不代表要不斷換人或者換職業等,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永遠不會真正讀懂。每個行業,鑽研下去,處處是乾坤。

2樓:楊穎

有一句話說,乙個男人在兩個女人中選,誰更不愛他他選誰。

追逐的時候那種興奮和刺激,不確定性,冒險感很讓人有動力,那就是心跳的感覺,愛情那一瞬間心跳的感覺是很美的,我們愛的是那種刺激感,穩定了,沒有這種新鮮感了,但是覺得沒有意思了,那就是這個人不成熟,不懂得營造和欣賞新的東西。

3樓:曉康的耿

或許恰恰說明了那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都沒弄明白。

或者說,你根本都不認識你自己。

想起一句可能會引起爭議但瞬間淚目的話:不忘初心。

如此這般?

慾望是把雙刃劍。相對的理智是最好的劍鞘。

每當你的佔有慾讓你想得到或擁有乙個事物的時候,第一步並不是立刻不加思索的想著得到的方法和步驟,而是想明白它到底適合不適合你。

真正能過上自己想要的內心滿足的幸福生活的人並不是對得到的方法最了解的人,而是最懂得取捨的人。

又想,這世上,最難的其實不是得到(慾望)的能力,而是捨棄(理智)的能力。也是說的這個吧,欲是生靈生存的原動力,也是使之走向毀滅的原罪之一。

就像一座天平,一方獨重的大有人在,得到很多的或者什麼都不想要的比比皆是,其實都是失衡的狀態,沒察覺的陷在其中覺得很美,察覺出來的覺得困惑或難過。真正能做到完美取捨的,寥寥無幾。

許是這般如此吧。

4樓:蔡中元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不偷,就是這個道理,幻想總能比現實更美好。

人常犯的錯就是有美好的期待,卻沒有最壞的打算。

調整期望值是不錯的做法,Hope for the best,and plan for worst。

悲觀主義的叔本華認為,人就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慾望一滿足就無聊。也許不是你得到的東西變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樣,只是你得到之後你漸漸覺得無聊了,是你對得到的東西感受發生變化,而不是它不一樣了。

5樓:

我到大學才知道大學生活並不像高中想象的那樣美好,老師為了讓我們好好學習,安撫我們的情緒,總是可以編出一些理由,可是我們到了大學才知道,這裡才是正真意義上的起點。是我們邁向社會的前奏,現在唯有繼續努力才能見到美好的明天

我的東西,不要了,別人得到了,為什麼我還會很不開心?

燈謎 不要了就不會心裡不舒服了,你說的不要了這個狀態,是你可以不要但你保持可以要的權利,當你失去要它的權利時你會不舒服,當然了,你失去的可是權利啊。 LeviG 打怪爆的裝備總是會堆滿揹包,當你用一把三千的劍換下兩千的頭盔扔掉時,你好捨不得。並不是因為有感情,只是你沒有渠道變現而已。多看看你多拿到的...

為什麼很多人到了外地卻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真心求問(看具體描述)?

加和家 不要以點看面,且何為發展好壞也是值得商榷的。比方將,我在家所在城市,生活安定的狀況下,台企做個副理一年30w,或許一年收入就夠買房首付,生活成本相對也低許多,節奏也沒那麼快,工作壓力也相對小,融合家庭生活也很閒適富足。而對比之下,我前同事確實有去隔壁上海也有去深圳的,他們有進外企的,有去上市...

同樣是作家出身做導演,為什麼韓寒得到了很多認可,而郭敬明評價很低呢?(希望可以從比較專業的角度解釋)?

語氣vs語言 2000年作家版第348頁有這樣一句話 理想的語言是抑揚頓挫的挖苦 手稿第387頁對應的句子 理想的語氣是抑揚頓挫的挖苦 2005年中青社彩照版第201頁為 理想的語言是抑揚頓挫的挖苦 2006年二十一世紀版第238頁為 理想的語言是抑揚頓挫的挖苦 這表明手稿版不是作家版的底稿,不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