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武友交流功夫呢,無論是散打的還是武術的,遇到一次踢館交流,瞬間不會處理了,請教大家

時間 2021-05-30 07:51:17

1樓:

講三個故事,這事情必須匿因為被挖出來就不好玩了我還想在道場混,空手道道場裡的故事,當事人輩分都比我大。

一.是白天道場沒什麼人就留下了乙個助教在看門首先這位非常厲害我這種水貨出一拳的時間大概可以出三拳,我說的是進步出拳那種無奈噸位太低只有四十公斤出頭碰到踢館當然少一事是一事,當天正好他在修乙個凳子凳子的形狀剛出來還沒釘死,他當著踢館的人面前一拳打碎說「好的呀但是我們道場實戰除了拳套是不帶護具的」對方秒慫,當然不帶護具是真的。

二.發生在租借我們場地的劍道館的事情,,正好碰到幾個練劍道的來踢館看到他們不穿護具不要命似的往多方身上劈,嚇跑

三.這次碰到來踢館的應該是一群不搞事不舒服司機專等道場暑期大考帶來嘬死,遂不知當時正值暑假特訓班剛結束,當時教練摸不透特訓該有的分寸純粹是把人在往死裡整,只要沒死第二天加碼傳聞還有進道場行完禮就可以展開無差別攻擊的命令,沒被巨大的體能精神壓力壓垮的乙個個都殺紅了眼考試期間各種被打浮空。

好吧其實我是忍不住想講段子而已,道場練了快十年了還沒聽說過來強行踢館的事情,最多是好意來「交流」的

2樓:大力鼓手

看了很多說拒絕比武,不管是硬拒絕還是委婉拒絕,可是有的踢場子的人是其他武館的,是有目的性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的館開不成。如果你拒絕就是認慫了,人家就大肆宣傳,說你這裡教練不行,現在網路這麼發達,這些事傳的快的很,甚至有的人專門挑你學生多的時候去,帶著攝像裝置……

3樓:八卦散人

以禮相待,閉門切磋。勝負並非重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誰都不能不敗。有交手機會,點到為止。從中練膽練心外,還能有機會檢驗自己,及學到對方之優點。應把握!

4樓:柔王丸

這種事遇到就跟對方說,可以約定規則,約定時間,去第三方,尤其是有正規比賽組織的地方去交流一場,而且比賽要提交報備,防止意外出現時的法律糾紛,對方好好說,你就好好說,對方不好好說話,你也別跟他客氣,他進來是有備打你無備,佔了天時,你坐地守家,是佔了地利,他以天時欺你,你就以地利迎他,他敢亂來,你就撬棍 ,大錘,鋼管,什麼的都能上。

5樓:李木天

直接跟他說在這打犯法。。。找個不犯法的地方,再交流。。。第三方的擂台比較好,賽前知道踢館的是什麼人,練的是什麼,有針對的調整技戰術和訓練。。

打前說好規則。。。規則說不到一起那就不打。。。不打也不丟人,老鷹也不會跟獅子比在陸地上跑,獅子也不會跟老鷹比飛

打贏打輸看狀態,勝不驕敗不餒,贏了總結經驗輸了再練之後rematch就是。。。

6樓:Shepard ZHAO

我八卦掌師傅是澳洲人,我的八卦掌也是和他學的,他有的時候也遇到這樣的問題,尤其是澳洲人體格大,1公尺八的人如果是80公斤已經算是瘦的了,200斤是家常便飯。。。。考慮散打格鬥是有限制的,切磋的話和別人拼拳肯定是體格大的佔優勢,不過體格大的劣勢就是容易失勢,重心轉移的過程中容易收不住,所以師傅用摔法偏多,還有就是一般人如果沒學過倒功摔一下就不容易爬起來,有自知之明的就會退下了,如果不是那就是找茬的了。。。

PS 龐老師應該學過內家拳的抗擊打訓練的,大致就是被擊打時瞬間呼氣同時身體放鬆自然卸力,反正我們平時就是那麼練的,互相捶,一開始讓我被乙個90公斤的外中國人一拳我肯定受不了(我一公尺八才65公斤),都是由輕到重後來就慢慢習慣了。

7樓:人渣嘯西風

既然是武館,護具總是有的吧,戴上全套護具說好規則,現場買個保險,武館對抗買份傷害險很正常吧。很多武館傷害險的單子都常備。上去打籤乙份。

再叫人當裁判,分了輸贏及時分開。剩下的就是打唄。不用擔心打壞了賠錢的問題

老師如何跟學生交流?

我現在還記得幾個老師,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是退伍軍人,所以說話辦事也是雷厲風行,記得我們有一年軍訓,是又語文老師當教官的,當時學了一套軍體拳,我們在訓練中,有個同學沒有做好,我們的語文老師當時乙個大腳就上去了,按倒地上打,我們那時候老師就是天,不會像現在一樣,孩子被打了,家長會去學校找老師。我們那會...

如何跟媽媽正常交流 哭求

超然 既然已經清楚媽媽的強勢,就不必勉強她弱勢。反駁既然會讓她更沒完沒了,那就聽著不反駁。不要求她改變,接受。反而她才有可能改變。 諾維檢測 hebe 我的建議,一家人一起去做心理諮詢。心理諮詢似乎是在國內還沒有特別普及,但是這是我認為的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因為媽媽這種性格的養成可能也跟她自己的原生家...

如何跟患自閉症的妹妹(17歲)交流?

愛吃堅果的松小鼠 這是誰說的自閉症!揍他喲,自閉症都是天生的好伐!平常有事沒事找她聊天,跟她分享各種,也跟她說說自己的不開心,好吧,這些其實可能收效都不多,有時間抽乙個假期回去好好陪陪她,還有讓大人跟她父母交涉下,她爹媽也是夠不負責了。 輕度抑鬱,曾經的十七歲我也如此,倍覺孤獨。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