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使用者是不是普遍存在低估一般民眾的現象?

時間 2021-05-06 00:18:55

1樓:logoff

你是對的,但是我覺得更嚴重的是物理、數學和生物方面的問題……明明義務教育都學了,為什麼還記不住?

後來我知道了,按照應試這個目組織起來的知識,考完高考就會從大腦中清除,不復存在。除了自己喜歡的科目,那些科目是按照學生自己真正的知識結構被吸取的,知識沒有被扭曲。

2樓:龍小羽

上知乎的就不是一般民眾了?以為上個知乎就高檔次了,逼格蹭蹭上去了??

一般民眾有的缺點,高收入者,高學歷者依然不可避免 ……不然國家一直就門閥政治好了,幹嘛要讓寒門子弟上來呢?寒門子弟不是你所謂的一般民眾嗎??

我只想說,無論高層底層,真正有能力特別厲害的永遠是少數……自私自利,跟風,循規蹈矩,喜歡裝,大部分人都不會少

3樓:

某些人高估了群眾;

某些人低估了群眾。

在某些事情上:

低估了群眾;

高估了群眾。

然後我想說的是,你不要把範圍定義的太廣。把中中國人修改為你身邊的人應該比較好些。

4樓:淺色蝦

1.術業有專攻

2.價值觀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評價體系(你認為南北宋前後順序重要,但對大部分人不會產生實用價值,知道的必要性並不大)

3.評價乙個人,除了需要乙個標準以外,還需了解其人(這個是很難的)。評價大眾的難度更在其上。

所以,還是保留態度吧,

5樓:

你幹A行業的何必知道B行業的專業知識?

你幹A行業卻精通B行業然後你幹A行業是一番什麼體驗?

你幹A行業何必強求B行業的人知道A行業的專業知識?

6樓:

每個人都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從小在別人家的孩子的比較中成長過來的, 沒有一點優越感的話,恐怕在就活不下去了吧.....總是要在人群中區分出自己的不同, 看自己處於什麼樣的水平來, 總是相互比較, 就為了找回自己的自尊心, 人民大眾生活真是艱難呢!

7樓:ZenoofCitium

高估吧…知識分子對民眾的水平永遠是高估。

比如皿煮火炬國有1/4的人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呢,你能想到嘛?但是知乎上在美國的人恐怕一輩子都接觸不到幾個這樣的人。這對國內是同理的。

我們都被自己的圈子限制的太厲害了…你認識的人裡有大比例是農民/農民工?全中國有大比例?且不說知乎這種高貴的地方,就算上網易的人口比例,與全國實際情況相比,恐怕還是向上傾斜的。

我們都是在盲人摸象中,摸到象牙的人。

8樓:PofB

我覺得好多知乎大戶經常會忽視基層生活,尤其是當我們的社會出現了一些問題,法律與民生有衝突而我們的法律在制度其實是不健全的這一塊。好多大戶就拿出嚴格依法治國的姿態,在某些人的心中,中國很多問題沒解決就是法律執行不到位似的。有些是法學院的學生,有些可能工資生活水平真的太高了,以至於完全不理解一些最基層人的生活心理狀態。

回答問題的時候只是在自我意淫。真的很擔心這樣的一群人萬一再進入公務員法務部分以後會怎樣。

9樓:QA-Rony

念大學的時候,我跟同班的乙個同學說

亞運會怎麼怎麼怎麼。。

然後他對我說:亞運會是什麼

當時驚得嘴巴都差點掉了,某2本院校,大三學生當時我就覺得,人和人的認知,真的差的不是一點的大

10樓:

在傳播學中有乙個「第三人效果」,也就是對大眾傳播影響力的一種認知傾向: 傾向於高估媒介傳播對他人影響,而低估對自己的影響。

暫且不論知乎上對中國人水平的認可程度,是人都有一定誇大自己掌握的資訊的可能。對影響的傾向,對自己盲目樂觀,虛幻的優越感,以及對自我的服務意識,每個人都強調自己觀點的正確性。由於是在知乎上,相對而言各專業性人員更加多一些,大家不同的有乙個預定立場-------自認為知乎成員更加懂得判斷公眾事物,是乙個擁有專業回答的地點。

基於這樣的預定立場,對社會人員文化水平的低估與對知乎水平的高估,大家的選擇性偏好,也會自動預設強化那普通的無知人員的分量。而具體長時間使用知乎,又會形成第二次分野,對知乎水平的第二次評價。

又因為類似沉默的螺旋、多元無知理論影響,即反對意見不集中、不明確、不強烈,大家預設了知乎的(相對)高階及社會水準的低下。

大家都有自己的意見和預存立場,認為他人的水平低下,這種多種的個人特徵、環境情況所造成的複雜反應,大家對於種種事物的反映了差異,自然,這種或高估或低估的反差也是自然而然的形成。

以上純屬在手機上瞎編,大牛見怪莫怪。

11樓:張洪濤

不是低估了上層建築,而是高估了經濟基礎。

小資以自身的生活水平,估算社會的經濟水平,結果就高估了經濟發展水平,進而覺得應該有高水平的上層建築來配合這個經濟基礎,但現實的上層建築並沒有那麼高,所以就覺得上層建築太低了。

那個瓜分集體財產、賣資源發橫財的時代剛剛結束,人們還沒有從粗放型的生產方式中緩過勁來,大家還有以為能夠繼續敗家,沒有意識到完成了原始積累,應該幹點實事了,應該開始集約化的生產了。

集約化生產就需要更高水平的上層建築,然而小資的想象中,中國的經濟水平已經完成到集約化的轉型了。NONONO,沒有,很多事情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需要有人去推廣。不過這也是好事,因為這個過程中,恰恰需要大量肯彎下腰幹活分小資。

12樓:王希

同意 @AI Euler的觀點,再從另乙個角度補充一點東西:

去年春天,吉林大學乙個教授到我們這裡來做乙個人文方面的講座,問問題階段有同學提到了我校人文素養的問題,好像也是說舍友背不過朝代順序。這時教授很嚴肅的問我們:「誰知道包穀豆,一蛇皮袋多少斤?

」我們面面相覷,因為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無厘頭。教授又問:「一蛇皮袋大公尺多少斤?」「一蛇皮袋麵粉多少斤?」,還是沒有乙個人知道。

教授又問:「一蛇皮袋包穀棒不到100斤,揹著走100公尺,一早上15趟,誰能走下來?」只有個別人舉手了。

後來教授問:「誰能快速區分蔥和蒜苗?」這次舉手的人多了一些,但仍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教授這時才說:「我們現在認為是常識、基本素養的知識,在大部分人嚴重是奢侈而高雅的東西,是無用的。這些知識對於感興趣的人,是一種享受和樂趣,而不是從不懂的人那裡找到優越感的工具。

「大部分人心中的常識,是讓他們能夠生存所必須的那些知識。我上邊問的問題,都是我小時候每一家小孩都知道的東西。而任何乙個初中以上的男生,抬100斤的包穀是必須能做到的。

「而我給你們講的這些東西,根本不需要讓所有人知道,讓喜愛的人從中受益就足夠了。」

最後再講乙個故事:

乙個哲學家、乙個物理學家和乙個船伕坐船,哲學家問船伕:「你懂哲學嗎?」船伕說:

「不懂。」哲學家說:「那對你的生命是嚴重損失!

」物理學家問船伕:「你懂相對論嗎?」船伕說:

「不懂。」物理學家說:「那你已經失去了一半生命。

」突然起風了,船飄飄搖搖,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都慌了手腳。這時船伕問:「你們會開船嗎?

」兩人:「不會。」船伕熟練地掌著舵,過了一會風停了,船伕回頭說:

「如果我們都不會開船,我們就都會失去生命的全部。」

13樓:

在受教育水平和生活條件上沒有低估,反而高估了。

但在道德水平、為人整體素養、各方面追求等方面存在低估現象。同時習慣於無視自己的群體中稱不上比別人高階的現象的存在。

很奇怪的現象是:知乎上有一部分人習慣把大多數人所享有的條件高估到和他們自己所享有的差不多的地步,不相信那些人所說的關於他們的生活的事實、不相信他們真遇到了客觀上很難克服的困難,但是同時又認為大眾傻是理所應當的,甚至他們所下的判斷有時比實際情況還要「傻」一些。似乎不少人意識不到乙個人所享有的成長條件和他們的許多特質之間的相關性,而更多的認為那些不好的特點都是他們天生的、應得的。

當然這並非這些人們有意為之的錯誤,更多的也只是令人無奈的因為背景不同、過於不了解而導致的認知在某一方面的空白。

看來即便是所享有的條件很好的人,在全面、清晰、理智、懂得換位的思考方面也未必能做到很好,同樣很大程度上是盲目與無知的。

14樓:吳攸然

事實上我手下有個本科剛剛畢業的實習生連齊白石和鄭板橋不應該向同乙個人祝壽都不知道。看著這兩年的實習生我真的不停發出「這貨上過學沒有」的疑惑。理由和題主的一樣:

這都是初中知識啊你不是大學生嗎。誰能給我解釋解釋嗎?明明書上都有的東西怎麼就會不知道呢?

15樓:清明夜雨

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從來就存在,以標準答案的方式回答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的人從來就沒有認真思考為什麼要回答,沒有認真思考的回答從來就不是答案。不是答案還要費時費力打上去的人從來就沒必要回答問題。包括我自己。

我怎麼會花時間看看這種問題還寫上我的想法。終究而言,1.只有這種問題我能說出看似合理的回答。

2.我有足夠的精力浪費在沒用的問題上,是因為我沒有足夠的腦力應負更有意義的問題。

16樓:七爺是個女漢子

有些東西,時間久了,不用不接觸,都會忘記了。你問乙個正在上高中的文科生,你再問同乙個上過高中,學習很好的,現在已經成家,照顧著兩個小孩的媽媽,她也許就不記得了。

17樓:

有位匿名使用者,既然我們在談知識水平,那麼就不要扯些什麼態度問題。

況且你談的也不是很好,說別人引用烏合之眾走了彎路,自己用起諺語來卻得心應手。

放下這句不談,什麼時候知識分子變成了無產階級了?這可還真是前所未有之新創見。中國的文官體系是不是統治階級?

回過頭來再說你下一段話,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好壞,你做了縱向對比;說到知識水平好壞,卻又想做橫向對比。這樣的對比有什麼意義?

法國革命我不熟悉,中國起義我是見的多了。歷朝歷代泥腿子起義,沒有知識分子當軍師,哪次不是分分鐘被鎮壓血洗?

普通大眾知識水平高下,那就是乙個簡單可見的事實。並不是說知識水平高,人就一定更聰明更智慧型更有才能,可連知識水平低這一點也不敢承認未免太過可憐。

18樓:

知乎存在的現象是:

1、低估了一般群眾對你自己所不滿意的事情的容忍能力。

2、高估了一般群眾對他自己所不滿意的事情的容忍能力。

因為知乎的使用者並不是一般群眾。

19樓:

上知乎的大部分人真的就是一般民眾,雖然保守估計他們中的一半以上不這麼認為。

我也經常吐槽歷史常識的普及率,但是比起「這個事件你竟然不知道」我更多的吐槽的是「辯證思考謹慎發言啊親們!」

術業有專攻,比如乙個歷史大家也許在物理方面的知識還不如理科高中生,但是一般能當上大家的人只要腦子沒壞掉就不會對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隨意發表觀點,像我這種半瓶醋的更是什麼領域都不敢隨意發表觀點,知乎ER經常吐槽的所謂的「大眾」並不是一些真的蠢得無藥可救什麼都不懂的人,而是無法也不想對自己的言論和行為負責任的人,何況並不是上層建築的知識才叫知識,這些人可能在某一方面的知識並不比知乎ER們差,我也算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之前為了種出好吃的尖椒還是得專門去請教農村的老師傅,老人家不懂歷史,覺得網路是帝國主義帶進來的壞東西,但完全不妨礙他種的尖椒謎の美味,我去問的時候也沒擠兌我「大學生竟然連這個都不懂」,頂多是吐槽「抓兩把就是抓兩把,什麼多少克多少斤,這孩子,上學都上傻了。」( _)

職場潛規則是不是普遍存在的?

非遺 因為勞動者是弱勢群體呀!天下烏鴉一般黑,辭了去哪?我公司強制加班被人舉報了,上面讓公司組織簽字,確認勞動者沒加班。誰敢不籤?安家的人,辭了周圍沒有公司,沒安家的,資歷不足,找不到更好的公司。過去的國企外企是光鮮,現在加班最厲害。私企很淺薄,工作內容沒什麼成就感,加班少一點。不加班的只有兩個地方...

餘歡水在我們周圍是不是普遍存在,或者比許多人過的要好?

馬三牛 只能說余歡水是一種聚合體,你在他身上能找到好多人的影子,但影子就是影子,就是乙個陰面,而陽面活成啥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拋開戲劇化的演繹 陰面其實說的就是中年危機,夫妻越過越像室友,年輕時的小康日子被吞金獸吞的只剩渣了,工作中工資高動力低,面對年輕人的競爭力不從心,天花板到頂,晉公升無望...

知乎使用者孟德爾是不是從早到晚都在刷知乎?

現在是8000 的回答了,我算了下 書記的每個回答得到的讚數,平均約為200,和我差不多。我最近一兩個月,平均一天乙個答案最多,如果以這種速度,想要達到書記的答題數,還需要22年。書記最早的乙個回答是2016年3月3日,距離今天有1148天,所以書記日均7.2個回答 文章。如果書記一天裡吃飯睡覺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