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

時間 2021-05-07 07:51:09

1樓:佳書

前幾天去喬家大院,恍然大悟為什麼年味越來越淡了。

因為現在這麼多好玩的都沒有了呀!

抬櫊ge

背棍舞龍

酒色財氣

劃旱船撅棍

二鬼摔跤

撲蝶火流星

抬轎子舞獅

舞龍豬八戒背媳婦

扭大頭踩高蹺

回娘家五鬼鑽錢

抬轎子拜財神

這些,我們這代人,別說見過了,許多連聽都沒聽過。

如果這些都沒消失,那該有多熱鬧呀!

2樓:

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隨著年齡增大,對幸福的感知能力下降,激發歡愉的閾值也越來越高。比如說小時候過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有烟花放,就特別開心。但年紀大了之後,再做同樣的事情,並不會帶來多少快樂。

以前讓你歡呼雀躍的,現在可能無感了。

人類的普遍情感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變得麻木和鈍化。

2、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價值觀念也發生了相應變化。以前農耕社會,物質匱乏,過年時才能得到暫時的滿足,更是加深了人們對春節的期待以及達成期待後的歡喜。而工業社會,物質富足,精神生活也豐富多彩。

對春節的期待弱化了許多。以前只有春節才能做的事情,幾乎平時也能做到。春節的獨特性在被削弱。

3、教育水平的提高,使人們更加不相信神鬼之說,春節的許多禁忌被打破,春節的神性被消解。禁忌的存在是為了表達人們對祖先的尊重,藉此展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當禁忌不被認可時,人們對神靈、對祖先就少了敬畏之心,也就越隨意,不願遵循傳統;但越不遵循,年味也只會越來越淡。

這是很矛盾的存在。

4、城市化程序加快,加上計畫生育的後遺症,導致傳統的大家族逐漸瓦解為乙個個散落在五湖四海的小家庭,不可避免地帶來親情的疏離,鄰里關係的淡薄。越往後,這種現象只會越普遍。

春節背後承載的精神形態,遠不能跟上時代的訴求,注定要被重新改造。

5、儀式感很重要。當我們遵循某種儀式,共同去做一件事時,個體的邊界會逐漸模糊,個體會逐漸融入到集體之中,獲得短暫的幸福。就比如過年之前我們會做各種各樣的準備工作,但當這種儀式逐漸被拋棄時,也就無法體味到其中的樂趣了。

之前曾在得到上,聽到有人針對該現象,提出了針對自己家庭的解決方案,就是每年都會搞個家庭春晚。家族的每個成員都要準備節目,不論節目好壞。

這種集體參與的形式,確實能極大加強家族的認同感,使得春節變成了一年一度充滿歡聲笑語的家族盛會。

但遺憾的是,隨著城市化發展,這類大家族不可避免地,要被時代割裂成乙個個「原子」。

3樓:Marshall

年味越來越淡其實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實上面提到的儀式感算是吧,但是還沒有深層次理解,因為儀式感只是中間結果而已。

我覺得最根本原因是從農村到城市生活方式的轉變,在農村基本上每家每戶來往是很正常的,交際圈也沒那麼大,而轉變到城市生活後,物質生活提上來了,生活也更豐富了,過年要做的事情似乎都不願意做了;

在農村時候,或者說經濟還不是那麼發達的時候,物質不是那麼豐富,人們的可選擇性很少,物質的稀缺度讓我們加深對春節的感受,因為過年時候你們吃到平時吃不到的東西,能夠玩到平常玩不到的東西。而現在,很多東西都能替代,什麼東西都能接觸,提公升人的滿足感。

其實,我覺得年味越來越淡,只是替代性的物質、娛樂變多了,當然城市的生活也更想個體的存在,每戶人家都被冰冷的牆給隔開了。

4樓:小趙背完托福了嗎

朋友,回老家過年吧,汽車哐當哐當在土道上,窗外是正好的太陽嵌在田埂上,我們回去過年去。招貓逗狗燒棒秸,幫大姨通通火燒爐子,看看被大姐帶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小乖乖,盤腿在炕上找火鍋裡已經老了的涮羊肉,諾大的院子裡跟狗玩一下午,大早晨起來被姐姐拽起來放炮,看隔壁五年級的小孩坐在台階上給快樂寒假上抄對聯,在姥姥家看那一本本《讀者》,把手插進滿滿花生瓜子水果糖的碗裡,開啟7k7k小遊戲來一局雙人閃翼雙星或者無敵冒險王,不選無敵版,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了,看大舅跟魚搏鬥,屋裡頭電視放著春節序曲,苦思冥想的敬酒詞,去買一瓶雪碧一瓶可樂一瓶果粒橙,大喊一聲我吃飽啦跑出去找貓玩,姥爺是打牌能手正在大殺四方,媽媽讓洗個蘋果給姥姥,我拉著狗去玉公尺國探險,一跑就是乙個下午,回來一身一頭土,頭髮粘在臉上,該回去吃飯了,回頭一身斜陽,金燦燦亮堂堂。

5樓:暖小醫

快節奏的生活,打破了各類守舊的過年體驗。高壓力的工作,讓過年變得更像是難得的小長假。當我們說著年味變淡時,其實是在說逐步消失的儀式感。

要努力守護這些儀式感,因為它包含了乙個又乙個被愛包圍的記憶,因為它是平凡日子裡發光的魔法。

6樓:CTF

其實年味就是儀式感。

不是年味越來越淡了,

只不過是過年最快樂的人不是你了。

小時候,總盼著過年,因為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因為可以穿新衣服,因為可以得到壓歲錢,可以肆無忌憚的放鬆,三五成群在街上亂跑。

長大後,身份轉變了,人長大了,經歷多了,而且過年意味著走親戚的時候,會被問,學業如何、工作如何、收入多少、有沒有談朋友等等。

長大了,身上的擔子重了,可是心遠了,父母老了,兒女在慢慢長大,曾經的快樂只能在孩子身上找尋下回憶了。

年還是那個年,只是少了當初的味道,年還是那個年,變了的卻是人心。

7樓:方圓

小時候日子過得比較清貧,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買新衣服,吃大魚大肉,感覺過年很有盼頭,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天天都可以穿新衣服,吃大魚大肉,就對過年就沒有那麼多渴望了,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人們攀比的心理越加明顯,致使有些人總是喜歡炫富,攀比,這樣的過年氣氛,導致很多人感覺壓力很大,感覺不到幸福快樂,所以現在有些人總是感覺越來越不喜歡過年,感覺人情淡漠,沒有年味。

8樓:孫悟空的金箍棒

我老家已經流行過年出去旅遊,老公家那邊還守著傳統,大年初一每家每戶拜年。

剛結婚那會老公覺得我家那邊過年沒年味,他家那邊才叫熱鬧。他家那邊拜個年又是買煙又是買酒,一家千把塊打底,一圈親戚。還要各種請客吃飯。

從年初一吃到年初八還吃不完。體重漲的飛快,錢包癟的也快,過個年能把年終獎都花完。

這幾年我老公想法變了,他覺得好不容易能休那麼多天,與其帶著娃走親戚看電視,不如帶他出去遊玩,開拓視野。

可能以後年味會越來越淡。

9樓:孫豐文

「這都不分手,是要等到過年嗎?」「這樣的公司還呆著,是要等到過年嗎?」此類對話每天都在中國頻繁發生。

重大決策不再單純依賴過年解決正成為中中國人民生活的全新變化,這也是廣大群眾反映年味變淡的主要原因之一。

10樓:其遇

我記得小時候過年最開心的就是那幾天有吃不完的零食,有一桌子的好吃的,父母也會同意給自己買很多新玩具,新衣服。僅僅是這一些簡單的東西就能讓我在過年前很長一段時間就充滿了期待。而現在這些東西已經習以為常,沒有了年味可能就是少了這些曾經最寶貴的期待。

11樓:唐朝孟德

相傳古時候年獸生性殘暴入侵村落,人們便燃放爆竹驅趕年獸。

如今為何又禁止了呢?

大概是因為雜訊太多了吧,路上此起彼伏的汽車喇叭聲、路邊放假小朋友的嬉笑聲、各大酒店裡的年會宣講聲、酒吧裡年輕人的叫喊聲......

連人們都天天塞著降噪耳機,年獸怎麼還會來呢。

年獸不來了,年味自然也就淡了。

12樓:柚木馮

現在想買新衣服,電商直接下單;想吃哪一家餐廳,約幾個朋友有空就去吃了。長假的放鬆……沒看春運都擠成什麼樣了,回老家過年的最大動機,也就是看看父母,很久不見的老朋友大家聚一聚,但這些事也不是限定過年才能做的。 我覺得與其說年味越來越淡,不如說對過年的喜悅感與期待感越來越少

13樓:白鹿為騎

為什麼呢?

我發現不是年味越來越淡了。

高中的時候覺得過年真的一年比一年沒意思,一年比一年無趣。

可是現在,我剛大一,學校離家有點遠,再過十多天就要放寒假了,我無比的期待這個假期,無比的期待這個新年。

為什麼呢?

我發現年味是隨著鄉愁而加深的。

過年就意味著要回一次家,意味著一次團圓。

14樓:吾本天道

因為放假少了,都忙工作,除夕才放假,沒時間買年貨,初五六就要上班。

如果從臘八開始放假,到正月十七八再上班,除夕後所有的企業都不許上班(零售行業,集市,沿街商鋪除外,水電氣暖網等不能停必須有人值班的行業除外),年味自然就濃了。

15樓:

其實我覺得吼,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現在寒假的的時間很短了,好像是前年的寒假只有18天左右,正月初十好像就開學了。而且這還是學校沒有提前開學的情況下。而且之前連著好幾年寒假都沒有放到正月十五。

然後呢一般寒假作業也不少,所以寒假作業都來不及做。而且我每年放假都是要去另乙個省過年,所以寒假時間更緊迫了。

當然了,大部分原因也是像其他幾個人說的那樣。作為一名學生,我當然是想多放幾天假啦,哈哈哈。其實我希望學校可以正月十五之後再放假,因為正月十五的時候我們那裡會有挺多活動的,小的時候每年的正月十五,家附近的戲台都會唱戲,玩龍燈。

可現在正月十五來看戲的人越來越少,可能今年這個戲台也要拆掉了。哎,這一拆,年味又少了不少。

16樓:小白楊

個人覺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很豐富。對以前來說,過年是好吃的,好玩的。但現在,過年並沒有特別不一樣的東西了吧。

17樓:NATEDU

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長大了。過年已經不是單純的過節,而是一種博弈。

你得和親戚朋友「攀比」

你得面對家裡人的逼婚

你得向家裡展示一年的收成

我們再也不能像小孩一樣沒有任何壓力的只知道玩耍、吃好吃的、放炮......小時候過年的快樂早已不復存在。當時享受的一切的背後只不過被大人們承擔了,而現在我們變成了大人。

18樓:卓學

年味是「不幸中的萬幸」

餓久了難得有吃是興奮的,

背井離鄉過年終於回家是開心的。

過年就是難得的新衣服和大魚大肉,是遠方的家人。

但如果天天吃好喝好,時常見到家人好友,常常旅遊看世界來,過年再幹這些哪有年味,但哪個好?

吃飽了看到大餐也沒食慾太正常了!

19樓:冬冬冬

年齡漲見識漲,壓歲錢的金額卻持平穩下降趨勢。以前覺著一百塊錢能買數不過來的泡泡糖和辣條,開心大半年呢

現在一百塊錢還買不著我喜歡鞋的十分之一,哭遼

20樓:鉬客

如今的過年,沒有了年少時的新鮮與嚮往,沒有了年少時的期盼,更多的是一種無所謂。這一切也許與時代貧富有關係吧。

年味,其實就是回家

返程》不會因為你回來,這個家就每天張燈結綵,不會因為多了你乙個人,一家人的日子就天天嗨到雲霄。

在家》我們在家感到有多無聊,我們不在家時父母就會有多無聊。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盼年,老去的80後、90後一直在忙著尋找每一件事情的意義,因為竭盡全力也沒有辦法在大城市生根,回到家鄉又跟一切格格不入。

乙個家到底有沒有年味,跟慢慢淡去的新年傳統無關,跟春晚無關,跟茶几上的瓜子糖果無關,跟用來貼對聯的糨糊無關,跟有沒有買新衣服無關。

只有你回家了,乙個家才有年味。

我們這些常年不在家的人,連過年回家都是不太樂意帶這種若無其事的狀態,更何況能儀式感地過一回年。如果沒有父母長輩的操持,過一次自己動手自己置辦一切的年,其實真的蠻累的誒。(可能不同的人家裡實際情況不一樣,但我的切身經歷告訴自己----從屋裡到屋外,從年前到年後,買個年貨也不能一氣呵成,更別提像樣的年夜飯了。

)先說吃的吧。如今年貨市場,應有盡有,極為方便。乙個集日,便可購全一切的用品,雞鴨魚肉,無所不備,這些都不必去刻意置辦。

每到過年,誰家不會準備點大魚大肉?而今,這些食物在平日裡想吃就可以吃到的,所以我們也少了幾分期許。

再說穿的,網購時代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穿衣習慣與風格。就拿我們南方的小縣城來說吧,很多服裝店一年到頭的顧客也是屈指可數的,而過年置辦新衣的家庭也不會任其坐地起價,因為挑剔的顧客總是有那麼多的理由。所以,以前盼著過年才能穿新衣的時光或許難再見了。

再說習俗吧。貼春聯是上千年的習俗了,如今到鎮上買幾幅春聯,印刷的春聯內容、圖案幾乎千篇一律,沒人會對著春聯翹首以盼,求什麼瑞雪兆豐年的了。過去,村里有文化的,能用毛筆寫字都成了香餑餑了。

每家的對聯都不同,內容每年都有許多新意,自編的居多。如今村里的人們每在這個冬春交替之際,都會在家看電視,喝酒,搓麻將,誰還想著去串什麼門呢?

那時的年,雖然寒摻,但有樂趣。人是嚮往美好的,但也是有惰性的,我們的圖省事使那種年味慢慢淡去。

什麼是年味 為何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

胖了個胖的 在很小的時候就聽父母說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那時候的自己很懵懂,不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只覺得過年是最有趣最開心的事情,然而長大後,我也越來越覺得年味淡了,但當我看著我四歲的小侄子在開心的玩著炮竹的時候,我才恍然,其實一切都沒有變,只是我們已經不是那群最快樂的人了 復興中華 小時候,也...

為什麼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是否跟物質充裕有關?

任我逍遙 跟物質沒多大關係,跟成長有關係 人越來越大想法不一樣,沒有小時候那麼單純那麼天真那麼容易滿足 人越來越大顧慮就越來越多,那有那麼多時間想這些無關緊要的事,畢竟生活還得繼續。 白雲外 因該和物質不成正相關,我覺得主要還是人們的生活節奏快了,平時壓力都很大,過春節就幾天假期,過年或許疲於應對了...

你有哪些過年的趣事?為什麼現在年味越來越淡?

小朴哥 昨晚十點左右,我爸跟我說咋們還是把對聯貼了吧,明天上午我不在你乙個人不好貼。於是很不情願的跟老爸一起貼窗簾。貼的時候我爸說對門這家貼的不錯,就按對門那家的樣子貼。然後貼的過程中有一處歪了一點,我說就這樣吧,都貼上了也撕不掉了,我爸就說那哪行,你看對門那家貼的多好,多齊整,一看就是才貼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