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登基後避諱「民」字,是否屬於違背了「濟世安民」的初心?

時間 2021-05-05 17:32:24

1樓:李中二

「李世績所將才數千騎耳,汝已狼狽如此!歸語可汗:凡舉措利害,可善擇其宜。」

李世民說的。

自徐茂公被賜姓李氏,連名帶姓三個字兩個都跟李世民重了人李世民避諱了嗎?都做到這樣了你們還想咋的?

2樓:saja wind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李世民是個封建帝王,這是基礎性的。他的執政能力比較強,創造了「貞觀之治」,這是在帝王基礎上的成就,不改變他是個封建帝王的本質。

咱還能指望乙個封建帝王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嗎?

3樓:劍氣逼人

李老二並沒有要避諱,大臣說按禮要避諱。李老二說世和民都是常用字,怎麼避諱。最後說只要世和民不聯用就可以。也就是只避諱世民這個「片語」

單字世和民避諱,是他兒子李雞奴規定的

4樓:兩當軒外人

避尊長諱在古代屬於基本常識吧?有什麼初心不初心的?沒有哪個皇帝的名諱是可以直接稱呼的。

比如在古典文獻裡,因為各種避諱要校對改正的點數不勝數,像康熙的玄改成元改成其他奇奇怪怪的寫法的,乾隆的弘改成巨集或者其他字的。很多古籍裡都提到過避開父祖名字的寫法。《紅樓夢》裡林黛玉遇到亡母的名字「敏」,也會故意多寫或者少寫一筆。

這種在古代約定俗成心照不宣的東西怎麼就成了虛偽,也是可笑了。

5樓:三種不同的紅色

李世民並沒有單避諱乙個「世」字或「民」字。

李世民玄武門事變後第九天,剛剛奪權,還沒當皇帝,就發布詔令:「依禮,二名不偏諱。近代已來,兩字兼避,廢闕已多,率意而行,有違經典。

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

所謂「二名不偏諱」,意思就是如果是兩個字的名字,不用全部避諱。所以李世民就說了:按照聖人制訂的儀禮,應該是「二名不偏諱」的。

可是近代以來沒人遵守這條規矩了,兩字的名字兩個字全都避諱,弄得亂七八糟。所以我現在下命令,無論是官號、人名,還是官府或民間的檔案圖書裡,只要「世民」兩個字沒連在一起,就不用避諱

按照李世民的這道命令,是不需要避諱「世」、「民」兩字的,需要避諱的僅僅是「世民」這個詞罷了。

但是,一則習俗的力量很強大,由於南北朝以來二名偏諱已經形成了習慣,很難改變。二來李世民死後,他兒子要表達孝心,要秀給世人看。所以李治登基後,凡是有「世」字或有「民」字的地方,就都進行了避諱。

改民部為戶部,正是李治登基後的永徽年間的事情。

至於觀世音改觀音,這個和李世民無關,所謂避李世民的諱才改名,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

如果李建成登基會怎樣處理李世民?

醉臥沙場 李建成能登基說明他贏了李世民。如果他能贏李世民,怎麼處理那是他的事,殺全家是本分,不殺是情分,無論如何李世民都得受著,誰讓你敗了,敗者沒資格談條件。於是問題來了,他怎麼贏李世民? 小承 武德九年,帝使裴寂飲以毒藥。世民謂妃長孫氏曰 我忠以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鴆也?妃曰 何不求見天顏?曰 天...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改名觀音菩薩,而不是李世民避諱觀世音菩薩的名字改名李民?

汪Simon 哦?是麼?題主,好有趣的說法,我看看你到了李世民面前還敢不敢這麼說吧,把你代入成剛入宮的武則天看看?題主版武則天 陛下,妾身以為您當避諱觀世音菩薩之名 李治 李世民不想管題主版武則天 來人,拉下去給孤杖斃!題主版武則天 冤枉啊!我給陛下進獻忠言,應當得到獎賞,為何要杖斃於我?李治在李世...

朱元璋稱帝前爵位是吳王,為何登基後定國號為明?

Cronus 明太祖朱元璋可能最初想擬定的國號為 大中 所以明朝差點就成了中朝。見王士禛 池北偶談 明太祖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故當時錢文中有大中通寶。是祈天得到的 明 吳聽上去就太屌絲了,只是春秋一霸,你看楊堅取國號為隋,讓後世僅因這點記住了隋字 當然,宋是個例外,大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