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後經常去看藝術展 演唱會 歌舞劇等等,按道理精神享受比上一輩好太多,但為什麼並不覺得更快樂?

時間 2021-05-11 13:24:32

1樓:深圳Meet-Drama話劇愛好者社群

8090的選擇更多、接觸的資訊更多,越會比較自己與「更富裕/更富足」的境遇差距。

還會不斷被刺激、被帶入短時間消費主義,看起來從不延遲慾望;但架不住房價、下一代的教育成本、父母養老問題三重壓制。

很多消費都是「逃避現實」、短時興奮,短時精神享樂罷了。

2樓:雲起

這個問題太偏頗了。你怎麼知道上一輩的精神享受不如8090後?而且上一輩怎麼界定?

5060還是70?上一輩讀書看報肯定更多,古代沒有電視電影,不能說古人的精神享受就不如現在。8090後是不是不快樂我不清楚,但這跟看演出看電影沒有必然聯絡吧。

3樓:向糸葵

因為我是藝術圈的人,所以看展,看表演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已,這和平時會不會孤獨沒關係,只是能增加一些創作靈感和閱歷。而且有時候痛苦和孤獨也是作品的組成部分之一。不過這有點扯遠了,話說回來,簡單的人可能更容易快樂,比如我爸,給他個大房子,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就很開心。

4樓:

這個提問有幾個邏輯上的問題。

首先,知乎上經常說的一句話,先說是不是再問為什麼。80、90後真的並不覺得更快樂嗎?

其次,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只是一種理論。理論都是有限制條件的,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按照這樣的理論理解,在另外一些情況下套用同樣的理論就會有問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對人的需求進行了分類,並定義了需求之間的層級關係,但與「快樂」或幸福感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第三,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所謂精神層面的需求高於生理方面需求,只能說明生理需求在邏輯上更加的「基礎」。當你的滿足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的需求後,你就會繼續去追求尊重和自我實現。這只能說明你會去追求,但並不能保證你可以追求到。

5樓:慕容發財

快樂分好多種。

有時候快樂並沒有滿足好奇那麼重要。

小牛吃草也很快樂,小孩吃糖也很快樂,但是並沒有人太過強調這種飲食之樂。

人類的慾望是螺旋上公升的。

6樓:孤單聽雨的貓

上一輩的人沒有我們這麼好的物質條件,但他們有的人精神追求遠高於我們。

我們這輩人的精神追求也有,但是9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很難有真正稱得上快樂的存在...我們可以從手機裡面或者短時間的快樂、可是我們真正回歸到生活之後、還是一樣的空虛...

7樓:

上一輩在追逐幸福。每一點獲得都是幸福。因為獲得太難。

現在的年輕人,擁有了老一輩追逐的幸福,卻失去了自己的追逐目標。

每一點失去,都觸目心驚。

他們的世界,就是在不斷失去,最可怕的是,他們失去了相信愛的能力。

為什麼乙個經常去酒吧的女孩子,看不上經常去酒吧的男生呢?

開心曉先生 看不看的上,不侷限於酒吧。對方沒你想要的,自然而然沒興趣。若一定要按這題發展,看不上的原因可能有 1,女孩的偏見 酒吧不好,那的人也不好。2,女孩了解自己 她只是短暫性頹廢,卻仍嚮往平淡的日常,所以等那不一樣的男孩子,帶她感受不一樣的生活。3,女孩完全放棄 不單單放棄 看不上你,只不過你...

如何看待經常去酒吧的女生?

戴呆呆 我覺得我個人是不會怎麼看,因為以前也經常去酒吧玩,在一般人眼裡可能覺得女生經常去酒吧就很浪,朝三暮四,水性楊花,流連忘返於夜場,不太靠譜,不過我是屬於那種和朋友一起出去,我單個坐在一邊看朋友玩嗨喝好那種。這只是婚前的一種消遣方式,婚後完全宅於家中,把這條路徹底封死。 寒未寒 偶爾去一次還行,...

怎麼才能顯得自己經常去酒吧?

寒露 首先要了解酒吧人的酒吧習慣,言 談 舉止,在想要表現自己是酒吧人的人面前,自然的隨意地說一些酒吧語言詞彙,做一些動作。切記,想表現的更像,就一定要順其自然表現,不能刻意做作,才能更有逼格。當然還是要去到環境裡才能體會,表現才會有靈魂 Minnie 首先,跟自己的閨蜜或者哥們去酒吧,認識個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