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欲成佛,勿壞於貪欲,諸法即貪欲,知是則成佛 請問你怎麼理解?20個字以內作答,謝謝!?

時間 2021-05-11 04:24:38

1樓:華藏淨流

大貪即菩薩行,於福慧無厭足故。何故乃爾?性一非二故。

(見攝大乘論如來十密意教導菩薩,此外還有大嗔是菩薩行,殺煩惱賊故。大痴是菩薩行,欲度盡一切眾生故。以前聽過淨界法師講攝大乘論,記憶深刻。

題主可參考。)

南無阿彌陀佛!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2樓:西風

佛法如筏喻,以度生死河,登彼岸當棄,於法不起執。

住於凡夫地,當捨我無明,薄於貪嗔痴,漸次可成就。

若彼方渡河,輕言筏無用,隻身入激流,求渡不可得。

3樓:陳璽謠

不請自來,借用一首古詩作答吧。

《感遇·其一》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相)(隨緣顯化)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性)(本自清淨)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用)(無住生心)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覺)(不可思議)第一句,為事法界;第二句,為理法界;

第三句,理事無礙;第四句,事事無礙。

如果一定要二十字以內,我只能借另一首詩作答了:

窗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迷)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悟)

4樓:

貪嗔痴從因緣生,由自心分別外境是苦是樂而生,緣起即性空,空即是菩提,貪嗔痴=空=菩提。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譯佛言:「童子,何者是如來所住平等法?」

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貪嗔痴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

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貪嗔痴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

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於空無相無願法中起貪嗔痴,是故一切凡夫起貪嗔痴處,即是如來所住平等法。

5樓:趙俊

貪嗔痴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有為心。好吃多吃點,幸福的家庭,強盛的國家,其實也是有為心。因為有為心,有的人行善,有的人行惡。善惡其實就是人有為的,不同策略選擇而已。

道體則超越善惡,無為而成就有為,是為至善。

6樓:能否遇見

就我對佛教粗淺的了解,佛教的「法」很多時候是指生命/人觀察到的現象。 生命輪迴還有生命中的苦痛生老病死的發生都是有因。 不好的因(種子)形成業力等待時機成熟時成果,而會種下不好的因是人天生的貪嗔痴造成的。

修行成佛目的是為了離苦得樂了脫生死,人觀察到的生老病死現象是果是因為過往貪嗔痴埋下的因造成(諸法即貪欲),因此若是理解這個道理此生做任何事時,不被先天貪嗔痴影響我們的決定判斷,自然不會種下不好的因,產生不良的業力,成熟成不好的果讓人繼續無限痛苦輪迴 (知是則成佛)。

7樓:奈落

佛經是古文,古文的理解和白話文不一祥,應該先翻譯成白話文:

如果乙個人想要成佛,就不能壞在貪欲上,那些法就是貪欲,知道這一點就能成佛。

這裡的「諸法」如果翻譯成「佛法」就會覺得很莫名其妙,變成佛法就是貪欲,要成佛戒貪欲怎麼佛法就是貪欲呢?

其實這個諸法,可能不單單是指佛法,是一切法,一切事物的方法,法理…包括了佛法在內~

那對「諸法即是貪」:【那些法(一切法)就是貪欲】的理解,個人以為可能是指「想要把一切法都學滿,這個就是貪欲」這個意思。

那整體翻譯下來,就是:

如果乙個人想要成佛,就不能壞在貪欲上,那些法就是貪欲(想要把一切法都學滿,這個就是貪欲),知道這一點就能成佛。

最後想說,佛法看上去前後矛盾難以理解,不是佛法不正確,主要是因為年代久遠,古文又喜歡精簡,省略很多必要文字,再加上古代沒什麼雙引號,書名號這種符號,還有我們又不生活在那種年代,所以看古文都會覺得莫名其妙。這個不單是說佛經,你看清朝之前的古文文章都會覺得莫名其妙狗屁不通的,想想《詩經》那種玩意兒,不看注釋,你壓根不知道在講些什麼,佛經好歹都是唐朝以後的古文了。

所以看不懂,不是佛經的錯,是自己理解上有偏差。多思考,給看不懂的古文做符合現代常理的合理解釋,時間久了,就能想明白佛大概要說些什麼的。

8樓:alphago

若人欲成鬼,勿壞於貪欲,諸法即貪欲,知是則成鬼。

這不是佛法,是度人成鬼之法。

按照佛教原理,貪欲重生鬼道,痴心重墮旁生,嗔念多下地獄。

教人勿壞於貪欲,言諸法即貪欲,必然是成鬼之道無疑。

9樓:仙劍李逍遙

大乘權教法是諸法皆空,不應有佛可成的概念,佛所說法都不能執著,所作所為猶如遊戲神通,戲子在遊戲世界裡,如果常常執著有我,一定時常發生衝突。在遊戲裡有什麼佛可成,有什麼功德可求,全部都是遊戲啊!一乘實教就不在遊戲世界裡說,離開遊戲才能聽到真實話,因為遊戲裡都是方便話。

10樓:普波居士

可能是你對的佛法認識不足,沒說明白吧。

說實話,知乎上還是有很多明眼人的。你說錯一點,人家就會提出來的。

比如修行人欲成就佛果,這貪嗔痴慢疑都要斷除的,殺盜淫妄酒等都要戒除的。更要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才能趨佛勝道的。不能只盯住乙個貪,一招用到老啊。

儘管一切習氣都起於貪執心,但表現出來的作用卻是花樣萬千啊,不是乙個戒貪所能周全的。

建議你看看《覺海慈航》,加深對佛法的認識。

11樓:定覺

佛者真實,貪性諸法本具真實不虛於一切時現起一切用皆為有求,有求者即貪性之用,凡夫不解貪嗔痴性於虛妄中迷惑顛倒故招感諸多苦難,聲聞乘人妄斷貪嗔痴妄見諸法變異以為不生變不滅被不生所束。還有兩個過去我寫過的偈子我未曾見過,有滅貪嗔者,若人滅貪嗔,即是滅諸法,所滅即是法,何來滅貪嗔,貪嗔與愚痴,是真諸佛性,若人遠貪嗔,即是遠諸佛,遠離諸佛者,而求無上覺,我未曾見過,如是能得者,譬如明與暗,不能共存之。

諸法本寂滅,何須有所行,涅槃有所依,何以名寂滅。

12樓:三步一顛

如果你急切想成佛,那麼就不要把人的貪欲認為都是不善的,因為能成讓人成佛的方法都是善貪欲法,要是行者能明白這個道理的話最終就能成就佛果。

13樓:如來禪師

實證者,無需引用佛經原文,描述自己的證量,大白話足夠了。

只有實在無法表述的時候,才用別人的語言。那還是沒證。

該問題關注到100人時,公布正確答案。希望中間有人說出正解。

友情提示,只有實證者,才能解讀方等和般若。再聰明的知見,只在門外,猜測和望文生義,也永遠無濟於事。

14樓:江湖猛龍

「我要清楚地道明,我所教的是體驗實相的方法,而不是實相本身。這個道理正如指著月亮的手指,並非月亮。聰明的人會利用手指來使自己看到月亮。

乙個誤認手指就是月亮的人,永遠都看不見真正的月亮。我所教的只是修行的方法,不是應該對它執著或崇拜的。我所教的就像乙隻用來渡河的木筏。

只有乙個愚人才會到了彼岸,即解脫之岸,還揹著木筏到處走。」摘自《佛陀傳》裡佛陀的話

15樓:劉微塵

若見知見徒,即未見貪欲。

若覺是貪欲,知見徒何生?

就這20個字吧。

理解是佛法(佛的法),

雖然法即是佛,但是佛不是法。

你若說佛法法佛無二,

那早就沒知見徒的知見了。

16樓:我叫廢物弟

若得諸法實相,觀五蓋則無所有,是時便知五蓋實相即是禪實相,禪實相即是五蓋。菩薩如是能知五欲及五蓋,禪定及支一相,無所依入禪定,是為禪波羅蜜。

17樓:隨佛願

『淫慾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無量諸佛道。

若有人分別,淫怒痴及道,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

--<大智度論》卷第六

聽說有句話叫「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若乙個毫無佛學基礎的普通人一開始就讀法華經的話,能直接成佛嗎?

皮卡丘 你要是讀過法華經,你就知道了,一聲南無佛悉皆成佛道,何況都開始讀法華經了,佛說了,讀法華經的人,成佛都像挖井快挖到水了一樣 fara jack 主要是看自己,您看您那這句話提問了,說明你的佛緣比我深,我是今天第一次看到這話。堅信自己能開悟成佛,你行的。每個人的資質不同,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