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秉性難移 乙個人的秉性和善惡從生下來就被確定了 那儒家所講的修身有什麼用?

時間 2021-06-03 15:21:45

1樓:玄磯子

"倒帯"一看就明白了!人生在世本就帶著"福業"而來,就因為"業"之使然,而致人之秉性難移,合乎其命!也就因為如此,才更要改変(謂之修~修身、修心、修行……),所以這就是儒、釋、道……等,各宗教信仰存在之目的與意義!

2樓:趙武靈

他們就是勸勸你。。。。

聽不聽是你自己的事。

認為修身有用的人自然是因為成功了。

那些認為沒用的人,他們說的話你也聽不到啊。。。。

3樓:溫青青

天生的那個是本性,無好壞之分,是活潑靈性的東西。後天沾染的是習性,有善惡之分。儒家將修身,簡單地說就像是人落地,打了滾,把心弄髒了,修身修心就是淨化的過程。

然後,才能見到自己活潑靈動的本性啊。

4樓:袁立巖

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稟性、三習性。天賦的性是天性,天性是純善無惡的,孟子說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賦的性叫稟性,稟性是純惡無善的,荀子主張的性惡,正是指的稟性。

後天的性叫習性,習性是可善可惡的,「近朱則赤,近黑則黑」。

重點說一下稟性吧。

稟性其實是累世形成的。只是現在已經不在提倡這些了,所以搞不清為什麼稟性純惡。

今生的習性就是來世的稟性。

但人有乙個天性,不因事變,不因情變,累世不染,世世相隨。

悟出天性,也就化解了稟性與習性,也就不用累世輪迴了。

古人的說法比現代人看的更遠。

5樓:愚潛

有一顆牡丹花種子。

常常說:「我是一顆花種子,高貴且美麗」。

但——它不願進入土壤,怕髒汙;

也不想接觸水份,怕破裂;

也不敢看見Sunny,怕變樣。

直至失去活力,

即使土壤、水份、Sunny依然為它張開懷抱。

6樓:丙丁童子來灌水

秉性是遊戲角色設定。

修身是為了讓玩家(你)了解拿到手的這個角色的設定,然後修煉你的操作技術,從而達到熟練甚至發展出自己的打法風格。

近戰坦就多堆肉,遠端AOE就修智力外加續航,血薄就要多提高機動性,爆發好就去鍛鍊把握時機的能力。

知善知噁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善惡是屬於你個人秉性的善惡,就是你的「喜善」和「厭惡」。只有你自己最清楚該怎麼修。

諸如以上。

7樓:一介臣

人的秉性的確是確定的,那就是常人都可以做聖人,堯舜並不比常人多點什麼本性,常人的本性也不曾比堯舜少點什麼。人人本性具足,人皆可以為堯舜。

人不能做堯舜,只因為不能明辨善念惡念,不能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每天的所作所為實際上是在戕害自己的善性。

補充一下。第一,初學者常犯的毛病是還未學習,心中先有了成見,想用自己的思維批判前人的思維,認為這樣可以去其糟粕,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根本還不懂得。

第二,人的本性生下來沒有什麼不同(在沒有生理性精神缺陷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儒家的乙個基本觀點。認為自己生下來就不能為善去惡,或者認為自己一定要克制戕害自己的本性才能為善去惡,是被孟子多次批評過的。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

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孟子.告子上》

8樓:知止

馬哲裡面說,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沒有不運動的物質。

儒家有一本《易經》就在講這個道理,易就是變化的意思。

沒有什麼東西是固定不變的。天地萬物都處於永恆的運動當中,人性也是如此。

你看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他們從來沒有說過人性是不變的。

孟子說人性善就像山上有樹木,但是你每天去砍伐山也會變禿,人也可能變惡。

荀子說人性惡,但是以禮義制之則可以為聖人。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勸學》

《勸學》語文課學過吧,荀子這裡是在用木頭比喻人,不是光說木頭。人當然也可以通過修身變得好的。

王陽明先生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把事情做好就是修身。

每個人在自己生活中也有體會吧,生活中的各種事情,都是可以通過聯絡做的更好的,不要把修身想的非常玄幻。「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乙個人要是能把一件件事情都做到明白其中道理而又不犯錯誤,那我們就可以認為他是乙個修身水平很高的人。

還有什麼可疑惑的呢?趕快行動起來,開始修身吧。

9樓:竹酒醉千杯

人與生俱來的是向生之心,而非善惡。何為善惡?人於你有益曰人善,人於你有害曰人惡。

救人曰善,殺人曰惡,但活一人,世間又有多少生命動植物因此人而死;死一人,世間有又多少多植物因此而生?於人之善,於萬物反而曰惡,於人惡於萬物反而曰善。故何以言人生善惡之秉性?

善惡乃後天世俗概念,何來天生?那是不是說儒家提倡的「講禮」「與人為善」就沒有意義了呢?也不是。

人皆有回報之心,你想得到別人的笑臉,你要先對別人微笑啊!雖未蒙面的兩人,你對人上來一口濃痰,人家自然回以老拳,又豈會回以笑臉?你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得之前有恩於人,善待過對方啊。

前有因,後才能有果。所以「講禮」「與人為善」是老子「先予」思想的體現。我先以笑予人,以得人之笑待;我先助人,以求來日人助我,是謂「欲取先予」。

所以儒家說得「禮」」善」有其實際意義但思想根由要從黃老來。不可不知根由,而空談「禮」「善」。

知其由來再看可否改人之善惡?知「禮」「善」之妙,你還會以「不禮」「不善」行事麼?一般不會。

為什麼?因為你發現以「禮」善」行事,於己有利啊。於己有利,何樂不為?

這又回到了人的向生之心這個秉性上。何為向生之心?想活下來,想活得更好既為向生之心。

世人趨利而行的秉性,也是因為向生之心。所以整個事的完整邏輯是:1.

向生之心,人生而有之,與生俱來不可改易。2.知「禮」「善」於己之利。

3.人在「向生之心」的驅動下,行禮善之事,外化於外,即是常人所言之「善」。

那麼常人之惡何來?

社會環境,法治環境讓人為惡獲益更多,受害更少,則人為惡。

總結下來可以說:善行惡行是世人的向生之心因應外部環境而外顯出來的特定行為,善惡之行無定,但其因(向生之心)是定的。

說句題外話,想世間大興禮善,修身不如明其本因由來。世人知禮善之利,則世間禮善自生,此儒不如黃老。

10樓:為適

從哲學的角度分析,「秉性難移」的說法,意義可分為兩層:

1、有些人先天即善,有些人先天即惡。

2、先天即善的人在後天不易為惡,反之亦然。

孟子反對「有人先天即惡」的說法。孟子講性善論,講人皆有四善端,「惻隱之心、辭讓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這構成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

人先天即有的這些善端,決定了每個人生下來就是善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可以不經過後天修養,就可以永遠為善。因為這些善端是微弱的,有待培養的,它們「求則得之,舍則失之」。人與人之間在後天產生的善惡的區分,並非因為人善惡本性的不同,而是有些人經過後天修養,擴充了先天的善端,成為了好人。

有些人先天的善端,未經過修養,從而消失殆盡。《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便是此意。

但生活常識告訴我們,有些小孩子天生就比別的小孩子更聰明,或者心腸更好。或者在雙胞胎中,兩人同處一樣的成長環境,卻在行事風格上有明顯的差異。這又如何解釋呢?

朱熹曾提出「理一分殊」的理論,認為人們雖然都稟受至善的「天理」而為人,但卻受各自所稟受的氣的粹駁不同的影響,從而使得人的先天表現,看來似乎有善惡的區別。

舉例來說便是,人人都如同燈籠中的蠟燭,蠟燭都發光,但隨著燈籠紙張薄厚的不同,我們看來會有蠟燭明暗的區別。但每個人都是發光的(此即理一),每個人的區別在於生下來時所處的燈籠不一樣(此即分殊)。燈籠的紙張並非人的本性,而是影響人先天善惡的「氣」。

「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來善底,有生下來便惡底,此是氣秉不同」。

秉性雖難移,但並非不可移。並不存在不可以轉善的惡人。因為人先天稟受的便是至善的」天理「,修養的目的便是去除」氣質之蔽」,從而回歸純粹至善的「天命之性」!

11樓:夢飲酒者

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是個難點。不過要搞清楚我並不建議讀儒家思想著作,建議讀佛教的《大般涅盤經獅子吼菩薩品》。這個是解釋關於佛性的責難的,和你的這個問題是一回事。

佛教的通俗很多,好懂些,儒家的比較理論化,比較難懂。不過看完如果還是不懂也別在意,兩漢時期的儒家比如王充,董仲舒等人都不懂。

12樓:徐蔚陽

稟性是先天,秉性是後天。您可能有點搞混了。

既然是後天的,當然可以變化了。宋儒「氣質變化」也就指的這個。

而生下來的稟性,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都是至善的。

13樓:旁行不流

一陰一陽之謂道,天生萬物無善惡對錯,各盡其性,各享其命是大道 。唯有人為萬物之靈,有遵循大道之需要,卻也有違背大道之可能。動物知足不知羞,人知羞不知足。

過度欲求違背天地大道,必然給人帶來滅頂之災。儒家講修身養性,不是違揹人性去求一種脫離實際的完美,而是要人遵循大道,把靈性智慧型用來維護天地自然之道,讓萬物各盡其性,各享其命。

14樓:

秉性是後天習性,不是先天本性。孟子說:行不著,習不察,終身由之而莫知其道者,眾也。

大部分都意識不到自己的這些習性,都是終身由之而不知,所以說秉性難移。

儒家重視教化,通過教育,讓人修掉這些習氣,以合其本性之至善。

15樓:chenc

秉性難移並不是完全不能移,多少還是可以改變一下的,甚至於改變很大的也不是個案。

另外法律、道德、教化這些是外部約束,好的外部約束可以在某人的秉性並不怎麼好的情況下約束他少做、不做壞事。也就是說就算秉性完全不能移,我們同樣可以通過教化來調整外部表現,這部分的作用意義極大。

16樓:

儒家的修身並不是要你改變什麼?而是要你做自己。所謂「聖人至誠,君子誠之」,《大學》裡講修身講的是:

「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誠其意,欲成其意者必先致其知,格物而後知致」。這就是說明修身講的是正心誠意,而不是非要你改變什麼。只是後來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提出了禮教,但這思想其實是偏向法家,具體內容我沒看過就便不贅述。

這樣一來就有乙個問題既然修身是做自己,那為什麼還要專門去修?因為我們做的很多事並不是處於本心。借用王陽明先生的說法,這是因為我們有「人欲」。

這裡人欲指的是「毀譽得失之心」。當人們有了「毀譽得失之心」就會做出違背本心的事情。比如乙個很排斥撒謊的小孩,也可能會因為害怕被人指責而撒謊。

所以我們修身就要「存天理,滅人欲」即,格去「毀譽得失之心」,這樣一來就能明心見性,正在做到「誠」。

以上是我對儒家修身的理解。要說作用的話我就借用近現代的理論來說說我的理解。其實修身的目標就是馬斯洛所說的「能夠達到自我接受和自愛的,叫做自我實現的人」。

這樣的人更有能力應對壓力。但是這是個理想狀態,現實是大部分人處於相反的狀態,國外有一本講新時代兩性關係的老書——《陰陽合璧男女之間》就說到了問題:男人為了附和社會塑造的強壯勇士的形象,讓自己看起來沒有破綻,否認自己的感情,還非要把所有責任都包攬到自己身上。

這樣一種行為就是在自我毀滅。還有乙個有趣的觀點就是男人的一些生理問題可能是情感問題,但由於男性否定感情和喜歡包攬責任,他們會下意識把夫妻生活的不和諧歸結為自己的身體出問題。由此可見,修身還是很重要的。

愛上乙個人難?還是忘記乙個人難?

顧老憨 我覺得忘記乙個人難!有時候愛上乙個人可能只需要一瞬間,可能只是那驚鴻的一瞥,也可能是ta為你做那一件小事的一瞬間!你就會在冥冥中覺得ta會是你的一輩子!而,忘記乙個人可是需要很大勇氣的!不僅僅如此,你忘記乙個人不僅僅要忘記ta的樣貌,ta的聲音,ta對你的好,還有你和ta的所以記憶!開心的,...

是忘記乙個人難還是放下乙個人難?

顧盼 其實是一回事。樓主請不要自欺欺人了。放下才能慢慢忘記,或者成為能笑著回憶的記憶。這才是最好的結果。有個苦者對禪師說 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禪師說 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放不下的。苦者說 可我就偏偏放不下。禪師讓他拿著乙個茶杯,然後就往裡面倒熱水,一直倒到水溢位來。苦者被燙到馬上鬆開了手。禪...

突然發現自己很難再去愛乙個人,相信乙個人,難道真的越長大越孤獨嗎?

白蘭度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我的情況跟你類似,不過時間沒你那麼長。我是17年七月畢業參加工作的,她跟我是大學同學,老鄉,在一起兩年。我參加工作後,留到了離家一百公里的省城,本來是答應她回去的,結果,兩人還是隔了距離。她很失望。後來我才明白,對於女人來說,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她覺得我當初沒待在家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