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車身是越硬越安全嗎?

時間 2021-05-07 03:17:10

1樓:[已重置]

答案是否定的。車身面bai板並非越硬越好。

現象: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許多人在選車的時候都會用手按一落車殼,特別是引擎蓋,看看車身面板用料是否堅硬。如果感覺下陷過多,就會對這款車嗤之以鼻,認為車殼太軟,不按全。

點評:實際上,在碰撞過程中,主要的受力件是面板下的車身骨架,而不是車身面板。車身面板與車輛安全性的關係很小,而車身骨架(車身結構)的用料和吸能設計才是決定車輛安全性的關鍵。

現象:許多人看到交通事故會不自覺地抱怨,怎麼輕輕地一碰,保險槓就碎了,發動機艙蓋也七稜八翹的?這車的質量也太差了。

解讀:好的車身必須做到「軟硬兼施」,既有出色的防撞效能,又能有效吸收衝擊力。

ABS、EBD已經被廣泛認可,但車身前後吸能區、雷射焊接則都是難以確認的概念。

如果沒有堅固的側面防撞杆,發生側撞時,乘員的身體就直接暴露在撞擊之下;如果沒有吸能區的毀損,撞擊的能量就會通過車身傳遞給乘員。

怎樣的吸能區才能做到吸收撞擊帶來的動能,儘量減少能量傳遞到乘員艙;進口雙面電解鍍鋅鋼板,保證12年防鏽,延長車身壽命,間接保障第

二、第三個使用者的利益;投資千萬元購買雷射焊接裝置,每英吋的焊點數量、每個焊點焊接質量都直接影響車身的剛度。

#泡泡車

2樓:威馬汽車

講到車身是不是越硬越安全,估計很多小夥伴買車的時候都有類似的疑問。

於是,在我們的印象裡,最安全的汽車應該就是「坦克」的模樣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下面威馬帶大家來解答一下「安全」這件事。

車身是越硬越安全嗎

兩輛坦克相撞,坦克可能安全無損,但是坦克裡的人就不一定了。在阿富汗,美軍曾上演過兩坦克相撞事故,坦克沒事,坦克裡的大兵確受傷了。

F1賽車看上去單薄不經撞,駕駛員頭甚至都暴露在車外,車也很輕,但是看了那麼多F1賽事也沒見到有駕駛員因此受重傷。

聯絡到生活實際,用拳頭擊打頭部的時候,手會很疼,可能還會受傷;但是如果帶著拳擊手套,手和腦袋受到的力是不是小了很多。

可見,決定安全效能的並不是車身硬不硬。

初中物理中講到,汽車行駛時的動能與汽車質量和速度成正比。當汽車發生碰撞時,兩車瞬間速度為0,動能也就為0。根據能量守恆,這動能總不會無緣無故消失。

消失的動能都會被兩車吸收,吸收的表現形式就是形變。

所以,相撞前兩車的動能最後都用來「搞破壞」了,汽車會因為發生碰撞而變得面目全非。

再來看到車身的結構

汽車最前面為引擎艙,上面的是一塊鐵皮,也叫車身覆蓋件,引擎艙之後是乘員艙。碰撞時,我們一定要保證乘員艙完好無損,而讓引擎艙去承擔吸能的任務,畢竟如果乘員艙變形,則會威脅駕駛員的安全。因此,在結構設計的時候,應該讓引擎艙盡可能多的去變形並消耗汽車動能,而乘員艙則應該盡量結實一點,避免碰撞的時候發生變形而威脅駕駛員生命安全。

況且,乘員艙內會有安全氣囊,安全座椅,安全帶等。尤其是安全氣囊的釋放,需要乙個完好的乘員艙,因此乘員艙要起到堅硬防護作用。

簡而言之,一部安全效能很好的車,應該是軟硬皆施,該軟則軟,該硬則硬。汽車前部或者後部,通常發生碰撞的地方,如保險槓,應該設計成吸能部件,發生碰撞時靠他們的潰縮吸能來消耗汽車動能,並將碰撞力分散到車身骨架各處。

乘員艙則應該使用高強度結構件,比如A,B,C柱,車門防撞梁等甚至會採用超高強度鋼。同時為了避免車身結構變形而擠壓到車內乘員,車身座艙部分應該像鐵桶一般堅固,不侵犯乘客空間,保證側面碰撞,翻滾時乘員艙不變形。

威馬汽車與德國著名設計公司Edag合作,以五星為標準,進行了高剛性車身結構和電池包的碰撞安全設計。車身採用封閉球籠全承載式車身設計,在材料方面,為了實現輕量化同時滿足安全性需求,車身大量使用了高強度鋼板和超高強度鋼板。在車身的前圍,A柱,B柱,門檻等部位,使用抗拉強度1500MPa的熱成型材料代替普通鋼板。

再來考慮下乙個問題,是不是車越重,安全性越好呢?

想象一下當你在球場上,體重100斤的瘦子和體重150斤的胖子相撞會怎樣?肯定是100斤的瘦子會被撞飛。

而如果只考慮到單一的碰撞情形,比如兩輛車相撞,一輛輕,一輛重,那肯定是輕的車受損嚴重。比如乘用車與輕卡或者大卡車相撞,乘用車肯定面目全非。

因為較重的車往往較大,從碰撞的最前端到乘員艙距離較長,可以提供更好的保護;重的車相比於輕車,在碰撞發生時會傾向於保持原有的行駛方向,而輕的車則會改變行駛方向,也就是說重的車會將輕車往後推。因此,輕車在這種碰撞中,還要額外吸收來自重車的能量,輕車內乘員更容易受到傷害。

但是現實世界的碰撞並不是這麼單一,車與車之間的重量懸殊也不會那麼大。

安全性不能僅僅從車重上去考慮。重的車行駛時動能更大,在碰撞一些剛性結構,比如隔離帶,牆壁時,重車要吸收更大的能量才能停下來,這樣反而對駕駛艙的乘員不利。

重車相比輕車操控性不好,機動性差,在面對突然而來的碰撞時,來不及反應或者制動距離過長反而會加大碰撞概率,以及碰撞產生的不良後果。

在汽車安全效能發展的程序中,從來沒有哪個廠商為了提高安全性而增加汽車的重量。反而,在汽車新材料和輕量化上,眾多廠家一直在努力。

整車結構的優化設計,碰撞力學傳導特性,新材料的運用都是提高安全性的有效方法

比如高強度鋼,鋁合金,鎂合金以及複合材料碳釺維的使用,能夠大大提高整車A柱,B柱的強度,同時還能降低整車重量。

對於威馬來說,高強度鋼板的重量佔到了整個白車身重量的75.2%。1200MPa以上的超高強度鋼占到了整個車體重量的18.

1%。高強度和超高強度鋼板代替傳統普通鋼板,降低了鋼板的材料厚度,在整車整備質量1.8t的同等級車中,車身重要相比減輕約10%。

在碰撞力學傳導方面,威馬前艙縱樑的後部結構,創新性的設計成雙叉式的傳力結構,在碰撞發生時能量向地板中通道下部和兩側門檻傳遞,保證車身耐撞性和保護地板下部大容量電池包同時,降低前艙骨架的重量。

依靠提高結構安全性來降低碰撞產生的後果,已經是「後話」了。對於現階段的汽車來說,最好的設計卻是要千方百計來避免發生碰撞

這就講到了威馬先進的主動安全系統

前方碰撞預警FCW能夠根據前後車的速度和距離來預警碰撞發生的概率,提醒司機採取必要的制動措施。如果碰撞預警已經發出,駕駛員實在是太粗心沒有及時反映或者制動力不夠,那麼自動緊急制動AEB也能夠幫你緊急制動,防止碰撞發生。

有時候碰撞是因為駕駛員疲勞駕駛了,那麼駕駛員疲勞提示系統能夠根據駕駛時長,方向盤角度,或者攝像頭探測到的駕駛員神態來判斷是否疲勞駕駛,起到提示作用。

車道偏離預警LDW則能夠警示車輛方向走偏,防止跟旁邊的車輛擦槍走火。實在不行,車道偏離糾正系統LKA還能幫你糾正方向。

並線的時候,最怕視覺盲區內有車輛或小型機動車而無法發現,此時側後方來車預警LCA能幫你看到你看不到的地方。

基於此,威馬汽車會幫你做到預防碰撞,安全駕駛,減少傷害,做到5星安全。

3樓:cdh1076

冬天穿上厚棉衣,躺著地上,在你肚子上立一根鋼釘子,用一塊石頭從一定高度自由下落,砸到釘子屁股上,你肯定痛的哇哇大叫

在你肚子上放一塊鋼板,相同的石頭相同的高度落下,你沒那麼疼了

為啥?鋼板的剛性把力量分攤到全身的柔性材料(棉衣)上

鐵的事就是提供剛性,柔性是座椅,安全帶,氣囊,柔性內襯的事

剛性不夠就加剛性,柔性不夠就加柔性,讓原來提供剛性的金屬車身變形吸能是拆東牆補西牆

撞車了,車沒變形,人死了,那是柔性不夠,應該加氣囊,加安全帶,加座椅(參考坦克成員的衝擊防護),你不能說人死了的原因是剛性太強

撞車了,車成了餅,那是剛性不夠,該加啥就不用多說了

車身是越硬越好,但不是越硬越安全,因為安全是多個部分共同決定的,沒說其他部分,就沒法得出安不安全的結論

就像某產品是焊工和木工共同完成的,焊工肯定是越認真越好,但不能說焊工越認真產品質量就越好,因為不知道木工幹的怎麼樣

最後如果這當做個純理論問題,那答案肯定是車越硬越好

如果當做個實際問題,那問題就變成了成本固定,如何合理分配剛性和柔性

4樓:艾迪汽車

重的物體下落快,輕的物體下落慢,這是很多人的直覺反應。這個觀點最早由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提出。2023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認為物體下落的速度與重量無關。

其中的物理問題此處按下不表,但這個結論卻與很多人的直覺違背。其實,生活中有不少乍看有理,實則需要深究的常識。

車身硬,更安全。這個說法一度廣為流傳。車身越硬,車身完整性也會越好,乘員就會越安全。按照這個邏輯,這個說法似乎很有道理。

不過,這其實又是乙個反直覺的問題。

車身硬,更安全,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車身結構只有具備足夠的強度,才能避免在碰撞中發生太大變形,為乘員保持一定的生存空間,避免外物威脅乘員安全。但在碰撞中,乘員還會受到衝擊能量的傷害。

碰撞發生後,汽車的某些部位會嚴重變形。人們自然會想到,這或是不是車身不夠堅硬,才會變形?

其實,這些部位之所以容易變形,其實是設計師故意為之。汽車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動能,這種能量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也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碰撞發生時,汽車的速度會逐漸降為零,而且這個時間非常短。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要將汽車產生的動能完全消耗,必然會造成破壞和變形。

車內的乘員能承受這種能量的消耗嗎?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研究發現,峰值達到 75g、65g或50g的加速度,分別可以導致乙個50%分位的健康成年男性、健康成年女性、健康兒童直接死亡 。

因此,在C-IASI的測評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針對車身結構的考量,還包括對人體頭部、頸部、軀幹、骨盆和腿部的傷害值測評。

為了減少碰撞事故對人體造成的傷害,車身的某些部位會設計得更容易變形,希望其能夠在碰撞中更多地承擔,從而消耗碰撞發生的動能。車身太硬對行人的威脅

車身結構過硬,還可能會給行人帶來風險。

中國交通事故資料顯示,車輛與行人的事故比例高達21%,而在行人事故中,死亡比例高達29%。

上圖是人類大腦的剖面圖,人類的大腦僅僅被一層脆弱的骨骼(黃色部分)保護,發生碰撞事故時,車內乘員還可能受到安全氣囊和安全帶的保護,而行人毫無保護的身體會直接與堅硬的汽車車身相撞,其後果可想而知。

一味追求車身結構的堅硬,對行人的威脅是致命的。

由此可見,汽車車身越硬並不意味著安全。事實上,汽車的安全的關鍵在於軟硬結合。

為了保證碰撞時乘員的生存空間,車身結構需要足夠堅硬,避免發生太大變形。

在乘員艙內,由於駕駛員身體前傾,轉向柱可能會對人體的頭部和胸部造成傷害。但是,經過預先設計的轉向柱,在事故中會潰縮變形,能儘量減少傳遞到駕駛員身上的碰撞。

同樣的,在車輛與行人發生碰撞時,如果合理設計發動機艙蓋,對行人接觸部分進行結構優化,讓接觸部分不那麼硬,行人的頭部就會得到更好的緩衝,受傷程度也會相應減輕。

因此,要提高汽車的安全性,不該是一味地追求車身結構的安全,車身不同部位的軟硬程度需要經過綜合考慮,這樣才能盡可能地保證乘員和行人雙方的安全。

如果下次再聽到別人說「車身硬,更安全」,你應該怎麼回答他?

汽車車身越硬,真的越安全嗎?

艾迪汽車 重的物體下落快,輕的物體下落慢,這是很多人的直覺反應。這個觀點最早由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提出。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了 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的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認為物體下落的速度與重量無關。其中的物理問題此處按下不表,但這個結論卻與很多人的直覺違背。其實,生活中有不少乍...

鬍子會越刮越硬嗎?

暮光學士 不能說變硬,應該是變粗。感覺好像硬了而已。原因自己悟 我給你舉個栗子就好了 經常鍛鍊的地方,容易磨損的地方啊什麼的不光肌肉,包括骨頭。持續磨損後機體會再生,並且在再生的基礎上再加一層,這就是為什麼經常打架的人骨頭硬,經常鍛鍊的人肌肉豐滿了。舉一反三啊有木有 以上 郭競驍 理論上不會 剛開始...

自行車越硬越省力嗎?

尷尬 問題不明確,在平路一般鎖死前叉就輕鬆。嚴重宣告 自行車剛性與省力無關,只與前叉和變速與整車重量有關。碳纖維與鋁合金,乙個手指拿,乙個手拿 Brown 都說自行車前叉硬鏈結不卸力,但是又有人說碳叉比鋁叉軟,這會兒不怕卸力了?都說車座硬不卸力,又要穿加厚的騎行褲。把騎行褲上的海綿或矽膠放到車座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