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沒有啤酒,要是沒有那古人是不是都是喝的都是度數很高的白酒,那是不是古人的酒量比現代人要好的多?

時間 2021-05-31 15:25:17

1樓:老莫說醬香酒

可實際上,古人的酒量真的有這麼好嗎?接下來讓周明帶你們好好分析分析。

一、古代的酒度數怎麼樣?

無論怎麼說,十八碗酒聽起來還是非常誇張的。我們正常人喝完十八碗酒基本上都躺著了,想走路都難。最不可思議的是,武松不僅沒什麼事,還能上景陽岡打死老虎。

因此也有不少人提出質疑,說當時的酒度數低喝不醉人。但武松喝的酒號稱「三碗不過崗」,那度數是真的低嗎?其實,中國古代早期的酒,度數確實很低,大部分就只是幾度而已。

尤其是元朝以前,公尺酒、黃酒都是自然發酵產生為主;漢代有公尺酒、稻酒、甘蔗酒,都是以農作物自然發酵。而自然發酵的酒度數都不會太高,因為酵母在酒精濃度達到二十度左右就基本上不再發酵了,所以古時候人們喝的就算是「烈酒」一般也不超過20度。而武松打虎前喝酒的店家雖然打著「三碗不過崗」的旗號,可酒的度數最多也只比平常的略高一點,也絕不會超過二十度。

二、喝酒的碗容量怎麼樣?

還有就是當時武松喝酒用的碗,雖然看上去非常大,但其實非常薄或者把它叫做碟子則更為合適。要說它的容量就跟現在飯店裡的杯子差不多,最多能裝二兩多不到三兩的酒。而武松喝了十八碗酒,那就是差不多五斤左右,按這個量和度數來換算的話,換成現在的白酒,武松僅是喝了一斤50度左右的白酒。

三、那古人的酒量很差嗎?

既然古時候的酒度數不高,而且碗的容量又小,那古人三碗不過崗,豈不是酒量很差?此話非也,因為那時候的古人經常喝的都是幾度左右的酒,這突然來一次度數較高的換誰來也不太適應啊。而且還很有可能因此輕視了這酒,雖然僅是喝了三碗,但是喝的速度應該很快,導致後勁上頭得特別快。

但即使是普通人,三碗能倒下的酒度數應該都接近二十度了,所以三碗倒下不奇怪。而武松可是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神人,又豈能與一般的凡夫俗子相比較呢?酒量好點也實屬正常,畢竟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就算沒喝酒也打不過老虎啊。

總的來說,古代的酒度數都比較低,用來喝酒的容量也小,一般的酒普通古人能喝上好幾碗不足為奇。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我們的酒量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優質的醬香酒,採用古法釀造,是真正的純糧食酒,一點一滴湧真情。

2樓:石石頭

古代人的酒量如何?

想想,喝了十八碗酒還能把老虎打死的武松;「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的李白;「一飲一斛,五斗解醒」的酒簍子劉伶。

再加上古裝電視劇集塑造的各類形象。是不是有這樣一種印象,古代的人酒量都奇大無比。

在我們的印象中,紅酒、啤酒,算是舶來品,而白酒才是我們的特產。

古代人大碗喝酒的形象,總讓人覺得古代人都是好酒量,我們這群現代人在酒桌上給先輩們丟臉了。

不要覺得丟臉,因為這都是假象。因為古代人喝的酒都是低度酒,酒精含量甚至不如現在的啤酒。

為什麼這麼說?這就要從中國釀酒的發展史說起了。

實際上呢,酒在歷史上尤其說最先被釀造出來的,還不如說是有人發現了這種飲品。酒這東西是可以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畢竟酵母菌這種釀酒必備的微生物本來就是野生的。

據古書記載,猿猴的聚居處,多有類似「酒」的東西發現,這是因為猿猴食用的水果糖分比較高。或許有時這些猿猴為了收藏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將大量的水果放在石窪中,在機緣巧合下經過酵母菌的作用便「釀」出了酒。

最早喝到酒的人有可能是偷了人家猿猴的酒。不過想喝天然的「猿酒」可是有風險的,明代李日華在《紫桃軒雜綴·蓬櫳夜話》記載,「黃山多猿揉,春夏採雜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飲之,不可多,多即減酒痕,覺之,眾揉伺得人,必腸死之。

」記住沒?見了「猿酒」喝一點嚐嚐鮮就可以了,喝多了被發現後會被弄死的。

當然,猿猴們釀的酒絕對是達不到這個度數的。至於古代人是不是受猿猴的啟發才釀出酒這個酒不得而知了。

只有究竟是誰最先釀出的酒,歷史上的說法多有矛盾之處,這個最早釀酒的傢伙只能說是乙個謎了。

不過可以確信的是,從有酒開始以來的數千年中,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喝到的酒全是低度酒。

要知道在實驗室中,發酵酒最高度數也只有23度,因為這時酵母菌細胞不再生長,也不產生酒精。但一般情況下,酒精含量達不到這麼高,一般最高大約是18度左右。

只到現在仍然有不少人的家庭都會自己釀一些酒,對很多人來說,大家都會把它們當成飲料來喝。

十來度的酒,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啥問題,到了夏天的大排檔隨便一桌上都可以拉出來乙個能夠和十幾瓶啤酒的人。這些人倘若穿越到宋朝都可以和打虎英雄武松一較高低了。

這也難怪武松嫌棄三碗不夠喝, 大中午的口乾舌燥,才喝三瓶啤酒就不給喝了,這不是掃興麼!

或許有人問了,你怎麼知道武松喝的酒度數不高?我還真告訴你,我就是知道,因為咱們的好漢武松活在北宋。

那個時代,高度酒在華夏大地,還沒出現呢。從釀酒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廣大人民群眾喝的都是果酒、公尺酒、黃酒等低度酒。

為什麼?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在釀酒行業用上高度酒必須的技術——蒸餾。雖然當時已經有了蒸餾器這種高科技產品。

因為,北宋和南宋都實行酒的專賣,酒庫大都由官府有關機構所控制。如果蒸餾酒確實出現的話,普及速度應是很快的。但是宋代幾部重要的釀酒專著(朱肱的《北山酒經》,蘇軾的《酒經》等)及酒類百科全書《酒譜》中均未提到蒸餾的燒酒。

明代大名鼎鼎的李時珍也在《本草綱目》中有過記述「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盛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

這裡的「燒酒」指的便是高度酒。具體做法便是將發酵酒和酒糟一同放入蒸餾器中,加熱氣化,然後冷卻後得到的便是高度酒。

清代檀萃也曾在《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 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

應該說,古代人和現代人的酒量沒有太大區別,只是由於一些文學加工和影視加工,與我們的實際情況不符,所以讓我們產生了一些錯覺。

古人有沒有熬夜黨

徐曉軼 古今物質條件 生活環境不同,這個東東甚至上公升到對人的肯定與否的高度。典型的,可參考論語中宰予晝寢,夫子罕見的爆了粗口,即朽木不可雕也。為什麼呢?很簡單的原因,古代物質生產能力低下,晚上要點燭火,成本太高,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所以宰予晝寢,一向溫文爾雅的夫子勃然大怒的原因...

古人有沒有特種作戰的概念?

吉公尺小羊 可能跟題主的 特種兵 有點區別哈 三國志 卷三十六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記載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超級精銳騎兵 關二爺 高速突擊直接斬首對面指揮官狄青平儂智高叛亂就帶了少量禁軍和數百蕃落騎兵前期宋軍被南蠻兵殺得丟盔棄甲,鬥志都被打沒了。狄青整合...

我們沒有古代輝煌,並且多個領域落後。古人會不會拿我們現代人當恥辱?

斷狂者 題主說的 古人 有點寬泛了。縱觀歷史,盛極必衰,否極泰來。哪個朝代的開國皇帝不是氣拔山河 雄才偉略 英雄蓋世?嬴政 劉邦 趙匡胤他們怎會希望自己的王朝最後斷送在自己的敗家後世胡亥 秦二世 劉協 漢獻帝 趙佶 宋徽宗 手裡?當然有的是無恥,有的是無能,有的是無力回天。乙個朝代長的200來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