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是更始帝封的大將軍,25年8月更始帝還在位,劉秀怎麼能擅自稱帝呢?

時間 2021-06-09 21:19:56

1樓:王伯齊

劉秀積極爭取去河北就是想要脫離更始的掌控。

當他有能力脫離更始,自然就不可能再臣服仇人。

不擅自稱帝難道還等著更始讓位啊,總不能去請求更始同意他稱帝吧。再說亂世哪個不是擅自稱帝?不都是自立自認為是天子嗎。

更始遣侍御史持節立光武為蕭王,悉令罷兵詣行在所。光武辭以河北未平,不就徵。自是始貳於更始。

劉秀在平定王郎之後就公然和劉玄翻臉了。後面諸將多次請求劉秀稱帝,劉秀都沒答應。私認為劉秀之所以先前沒答應諸將的請求其中有一小部分原因是雖然更始政權敗亡已兆,但畢竟還沒滅亡,劉秀名義上還是更始政權的臣子。

劉秀想等更始滅亡之後再稱帝,以防落人口實。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劉秀是想「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先前劉演反對立劉玄其中乙個理由就是「首兵唱號,鮮有能遂」。

雖然劉演是有私心,但他的話不無道理。過早稱帝容易集中火力,成為攻擊目標。所以儘管公孫述已經稱帝,但劉秀還是拒絕諸將的請求,恐怕是想讓公孫述吸引火力。

只不過接下來耿純的一番話讓他更改了決定。

劉秀過早稱帝的原因

行到南平棘,諸將復固請之。光武曰:"寇賊未平,四面受敵,何遽欲正號位乎

諸將且出。"耿純進曰:"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於矢石之間者,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誌耳。

今功業即定,天人亦應,而大王留時逆眾,不正號位,純恐士大夫望絕計窮,則有去歸之思,無為久自苦也。大眾一散,難可復合。時不可留,眾不可逆。

"純言甚誠切,光武深感,曰:"吾將思之。"

諸將再次請求劉秀稱帝,劉秀認為:「強盜和賊子還沒消滅,如今四面受敵,何必著急稱天子即帝位呢」。耿純認為:

「天下的士大夫們之所以捐親戚,棄土壤,跟隨大王衝殺於刀箭之中,是希望攀龍附鳳,期望大王實現他們的願望。現在大功即將告成,上天與人也相互感應,而大王卻拖延時間,違背大家的意願,遲遲不就帝位,我擔心士大夫們的希望和打算落空,就會產生離去的念頭,不做這遙遙無期又使自己困苦的事了。部下眾人一旦離散,就難得再聚合了。

因此,時間可以拖延,眾人的願望不可以違背

劉秀有自己的考慮,但耿純的進言可謂一針見血。眾人追隨劉秀就是希望他能帶領他們重新洗牌,名垂史冊,榮華富貴。劉秀遲遲不應眾人,他們覺得看不到希望,如此會心生離意,動搖人心。

劉秀面對這種局面自然要做決定,公孫述已於他前稱帝,如果他再不稱帝,眾人就會離去。既然耿純這麼說了,自然不是沒有原因的。最重要的是劉秀的實力已經允許他稱帝。

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銅馬帝,正符合兵強馬壯者。一切稱帝條件都具備,更始政權已經微乎其微。此時不稱帝更待何時?

總不能待眾人都跑了再稱帝吧。什麼名不正言不順,亂世法則拳頭說了算。實力最強就是名正言順。

所以之後他和馮異說夜夢承赤龍上天,馮異聽出言外之意拜道這是天命所歸。

雖然後世有人批評他在劉玄還在位就稱帝是得位不正,還說建武元年應該改成更始的年號。可是有啥用,難道還真有人去把建武元年改成更始年號?劉秀是不可能同意的,東漢官方也表示:

這是不可能的。

北齊的驃騎大將軍有沒有定員?

檢索了一下 北齊書 驃騎大將軍有 不排除有前朝的,隋朝的基本上沒有列入 天平二年,授散騎常侍 驃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 左光祿大夫 太原郡開國公。高洋 以前太尉 清河王岳為使持節 驃騎大將軍 司州牧。高岳 以散騎常侍 車騎將軍 領東夷校尉 遼東郡開國公 高麗王成為使持節 侍中 驃騎大將軍 領護東夷校尉,...

如果你是古代的大將軍,你怎麼對待戰俘?

大唐李二鳳 1.如果是草原上的進攻作戰,需要高度的機動性配合迂迴和追擊,我肯定下令不要俘虜,在戰略目標完成之前,遇到的所有部落,無論男女老幼乙個不留。戰略目標完成之後,再考慮抓俘虜的問題。至於帶回去的俘虜,按性質進行區別,主動投降的,按良民的標準進行安置 戰鬥被俘的,全部罰作奴隸,賞賜給將士或者賣掉...

誰知道清朝的鎮遠大將軍是誰啊?

速不台 清朝沒有鎮遠大將軍,但是有鎮遠將軍。康熙四十五年 夏四月戊子朔,日有食之。加貴州提督李芳述鎮遠將軍。清史稿.本紀八 中中國人歷史超喜歡記錄天象,這不就有一條日食記錄,據說有文字記載以來,哈雷彗星每次路過中中國人全都記載了。這個李芳述家貧幼孤,因為戰亂流落到貴州,參軍入伍,啥也不是的綠營小兵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