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利的才能在三國時期是個什麼水平?

時間 2021-06-08 02:10:21

1樓:

作為乙個讀過《銀英傳》和《三國》的人覺得這個問題還挺有趣的。回答這個就當做是一場自編自導的穿越劇吧。

Magic楊作為《銀英》中的不敗神話,自身的戰術素養是沒得說了,幾次將敗勢挽回,功績也堪比三國三大戰役中的統帥了。但個人覺得楊威利在三國時期做到最大,也只是鎮守一方的都督吧。他不會成為曹操劉備這類的亂世名主,恐怕和周瑜諸葛亮也沒法相提並論。

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楊威利的個人性格原因;溫和中性,消極被動。說到底就是人家把刀架在脖子上,楊威利才願意把他的經天緯地之才施展出來。如果不是使命需要,我想他更願意成為乙個消極的蔡邕式的人物(也正巧符合他當個歷史學家的願望),寫寫史書,喝喝紅茶(三國時有沒有紅茶可真不知道)。

這裡補充一句,為什麼說他是消極的蔡邕,因為蔡邕為了寫史還和王司徒扯了幾句,固執得很,而楊威利恐怕只是一攤手,丟一句「不寫就不寫」就完了。

在三國之中,大多數都是願意主動和命運做抗爭的人,曹老闆手筆頗大,一掃華北;像劉玄德這個一輩子都磕磕絆絆的人都還堅持著和曹老闆死磕到底的精神;還有東吳一幫虎臣見到曹魏來使傲慢至極,都氣得直掉眼淚。而楊威利呢,恐怕只是心裡不高興恍惚一陣(參考他心中識破特留尼西特的野心)罷了。而且楊威利這個人的人際關係處理方式也不適合在政治中大展抱負,本身不勤奮也不願意刻意維護人際關係,整部作品裡幾乎沒有他的政治手腕,所以他想和荀彧比肩也不太可能了。

再加上他從來沒有什麼變革野心,就更不可能成為一方梟雄,也沒可能成為篡權奪位的司馬大大。而戰略上,很多人一直在爭論他的戰略能力到底比不比得上羅嚴塔爾侯爵,我的觀點是不會比萊因哈特差多少。楊威利雖自己承認自己只是個單純的戰術家,而萊因哈特是戰略家,但萊因哈特本身權力就足夠大,擁有的便利資源也多,而楊威利在軍中不是話語掌控者,就算有戰略也不被重視(參考楊威利參加的幾次戰爭提出意見卻全都被無視的例子,而這種事不會發生在萊因哈特身上)。

所以再一綜合他本身性格原因,楊威利就算有戰略,也懶得提,這在帝國內亂時他心裡構想了進攻計畫,卻又搖搖頭打消體現得非常明了。所以說在三國裡,以楊威利的歷史功底,確實可能像周瑜魯肅或者諸葛亮一樣構想過天下二分或者三分之計,但他可能永遠也不會提出來。這樣的話在三國中,他可能會成為赤壁之戰中的周瑜,或者猇亭之戰的陸遜(送進攻者回家的戰術大師),但他永遠也不會成為曹操(開拓進取的改革者)。

綜上,楊威利最接近誰呢?其實應該是郭嘉。對人心的了解,對戰略戰術的巧妙運用,以及不甚嚴謹的性格都還算是符合,唯一需要顧慮的是他是否習慣孟德時而菩薩時而惡魔的嘴臉吧,畢竟楊是個很有正義感的人。

為什麼諸葛一氏在三國時期輔佐三個國家?

二戰,如果 盟軍勝,且美國主導世界,中國是戰勝國,因為有蔣介石 盟軍勝,且蘇聯主導世界,中國是戰勝國,因為有毛潤之 日本勝,中國還是戰勝國,因為有汪兆銘, 吳天微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不管是魏晉門閥還是後來的士大夫,家族延續第一,國家政治第二 及至本朝開國定鼎,凡地方勢力,世家大族,多有一子從軍 一子...

三國時期蜀國要採取什麼措施才能統一?

已登出 失去荊州並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還可能奪回來,夷陵倒是非常的傷,損失了太多人,還帶走了劉備。存地失人和存人失地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現在是人地兩失。事實上,統一的戰略和丞相是一樣的,先修養生息,和孫吳修好,放棄荊州。等到一定時候準備北伐,但不是畢其功於一役,而是慢慢的蠶食魏國,說實在的因為失去了荊...

你的祖宗在三國時代是做什麼的?

三月白與 姓王,三國想想好像王允王平王雙王子服還有被村兒夫罵死的王朗 再往前捋捋我可太清楚了,號稱歷史記載中的穿越大神通者 王莽 磕cp是快樂之源 按照我爸這邊,我應該是契丹那邊的,但三國沒有契丹,姑且算作少數民族,半遊半牧。按我媽這邊,是孟子的第多少代孫,家裡有族譜的。 上者自儀 整個三國演義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