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完璧歸趙真有那麼偉大嗎,為什麼感覺他從側面害了趙國呢?

時間 2021-06-03 14:55:44

1樓:四葉的三葉草

小時候上文言文課,語文老師說,秦昭襄王愛美玉不愛江山,是典型的昏君。

長大後,才知道全是反的。趙王因和氏璧埋下禍根,失去了一統的機會。

2樓:熱愛生活的貓

完璧歸趙,算是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了。故事中的主人公藺相如機智勇敢,面對秦王也絲毫不懼,而故事中的秦王則是個無惡不作,欺軟怕硬的無恥之徒,甚至還想強行昧下和氏璧,為世人所不齒。

故事中的秦王,其實就是歷史上的秦昭襄王,秦國也就是在秦昭襄王手上得到了最強力的發展,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做了巨大的貢獻。

雄才大略,用來形容這位秦王一點也不為過。

說到這,有些人可能就疑問了,既然秦昭襄王如此厲害,為何還會出現完璧歸趙這樣的事情呢?

完璧歸趙前後分別發生過兩件影響整個戰國格局的事件,乙個是樂毅伐齊事件,乙個是鄢郢之戰。

前者是齊國的衰敗之戰,後者是楚國的衰敗之戰,完璧歸趙就發生在這兩者之間,你說完璧歸趙是為了和氏璧?顯然不會。

秦國想要統一天下,需要擊敗三座大山,他們分別是齊國、楚國和趙國。樂毅伐齊以後,齊國被燕國險些滅國,哪怕隨後田單成功復國了,齊國也難以再崛起,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都開始對齊國落井下石,包括趙國和秦國。

齊國面對這樣的情況,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於是齊國便派出了說客,對趙王曉之以情,動之以禮,放棄了對齊國的進攻。

趙王的舉動,使得秦昭襄王開始慌了。

上面說了,齊國、趙國和楚國是秦國必須擊敗的三座大山,現在好不容易擊敗了一座,另一座卻突然放棄了對齊國的軍事行動,這不得不讓秦昭襄王感到擔憂,因為秦國的下乙個目標,就是楚國(當然,這是從後來秦國的軍事行動中得出的結論)。

本來一切準備就緒,趙國卻突然不打齊國了,秦昭襄王有理由相信,是趙王察覺到了秦國的野心。

如果在秦國攻打楚國的時候,趙國和楚國聯合對秦國兩面夾擊,那麼秦國的損失就大了。

因此,為了試探趙王的心思,就有了這完璧歸趙。

事實上,從整個完璧歸趙來看,藺相如的作用實際上非常小。在趙國剛剛受到秦國以城換璧請求的時候,藺相如的諫言是:秦國強大,趙國不能違揹他們的請求。

可是到了秦國以後,藺相如不僅欺騙秦王,還偷偷把和氏璧運回了國內。注意,藺相如在秦國的所有所作所為,其基礎都是藺相如的臆想,秦昭襄王可從來沒有否認過以城換璧。

因此,如果秦昭襄王真的是單純地想要和氏璧,光是這個藉口就足矣。

而藺相如最後之所以能夠安全將和氏璧帶回國內,且沒被秦國攻打,這有乙個可能,那就是秦昭襄王本來的意思就不在和氏璧上。

他只是想看看趙王究竟敬畏不敬畏秦國,一旦趙王同意了秦昭襄王這種以城換璧的無理請求,秦昭襄王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而藺相如正好促成了這件事情。

因此,藺相如在完璧歸趙事件上甚至可以說是罪人。事實上,除了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這兩件事,藺相如就再也沒訊息了,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3樓:水潤萍

想多了,他害不了趙國,也「救」不了趙國,藺相如存在的意義是為趙國掙到了顏面,在秦國試探挑釁的時候及時保住了君主和國家的尊嚴不容侵犯,讓秦國明白自己面對的並不是什麼好拿捏的戰五渣,僅此而已。

認為他害了趙國的,是不是都天真到覺得只要趙國不對槓就不會被秦國打啊………………我還見過把二十多年後的長平之戰歸為藺相如當初得罪秦國的神奇操作

如何評價王世貞的《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星星之火 我本以為那時白起還沒資格帶兵打仗,實際上武安君白起那時已經是秦國主將,但是從秦國大環境出發,那時秦國大概也並沒有統一六國的條件,盲目攻打趙國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秦國不會那麼衝動。六國裡最先滅亡的是南韓,是西元前230年,此時距離完璧歸趙已經過了50多年了。也就是完璧歸趙時,秦國有強於他國的實...

藺相如完璧歸趙究竟是大智慧型還是小聰明?

紫金凌辰 不同意很多高讚回答的觀點,藺相如不完璧歸趙,秦王就能停止伐趙,停止統一戰爭麼。趙國滅亡軍事上的主要原因是長平之戰失敗,與藺相如沒有關係。 尼答耶 和氏璧雖然是稀世珍寶,但是它的價值和城池的價值不一樣,城池是硬通貨,和氏璧可有可無也不會對秦國的利益造成任何影響 可以理解普京的那句話,沒有槍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