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堯禪位給舜,舜禪位給禹

時間 2021-05-06 15:03:26

1樓:

曹丕當然理解了。

獻帝是心甘情願禪位給曹丕,如同堯舜心甘情願禪位給舜禹,就這麼簡單明瞭。

古代和當今相比,或許長相穿著有差異,但人性沒差異。

司馬遷把事情都寫那麼清楚了,你還要糾結什麼「心甘情願」,只能說明你還很年輕。

什麼是心甘情願?你答應了就是心甘情願。曹丕三辭,獻帝三讓,獻帝就是心甘情願。有不甘願的,曹髦就是啊!

劉協選擇了堯舜的方式而非曹髦的方式,那他就是心甘情願。同理,堯舜不去選擇曹髦的方式,也就是心甘情願。

堯舜之間的區別,從諸子百家的記述來看,人們更傾向于堯是自願而舜被強迫。

首先是禹的作風問題:禹殺防風氏,是被聖人確認過的,那麼你會承認防風氏是自願被殺的嗎?這點上,從來沒有人承認過防風氏是自願被殺。

那麼從這件事上看,禹不遵循自願原則,而是使用強制原則。既然如此,禹對舜同樣不會使用自願原則而是強制原則,強制舜禪讓。

百家更認可舜,一方面是舜兼有堯的二女,如果堯不情願,當初就不用嫁二女。堯舜是翁婿之親,則繼承權更為自然。而舜殺禹的父親,看來毫無自然的繼承原理。

2樓:Doug

一,在現實中,關於堯舜禹的禪位,可能是怎麼回事:

根據以上的資訊來看,堯舜禹之間的「禪讓」,很可能是部落之間的領袖權利交接,或者說大部落之間的爭霸。那麼這個爭霸過程到底是和平的、還是血腥的,就還沒有證據了。

二,如何理解曹丕的話:

1,曹丕為了稱帝,不需要講邏輯,只需要找藉口,因此,曹丕完全可以什麼都沒理解,只是不想引發血腥事件,因此想要和平交接,於是說要「禪讓」,並且拉聖賢來為合理性做背書。

2,假設曹丕真的理解了一些事情,那麼可以假設曹丕認為他面臨的局面與古代禪讓相似,而這個「禪讓」不是由考古來支援的現實情況,而是文人記錄的歷史。問題是曹丕讀到的書,跟我們現在讀到的書不同,因此任何揣測都是不合理的。

3,假設曹丕尋找法理證據,那麼他依據《史記》一類的書籍來看,堯舜禪讓的過程中,舜是通過教化百官、辨明方向來獲得堯的認可的,曹丕可能因此認為,能馴服百官、能領導方向,就應該是他可以獲得禪讓的理由,因此不必跟漢帝動用武力。

3樓:襲明

《竹書紀年》等書記載:舜囚禁了堯並奪取帝位,禹又逼迫舜讓位。堯、舜、禹之間都是武力脅迫,並不是和平禪讓。

後世亦有人懷疑堯、舜、禹所謂的禪讓,曹丕篡奪漢獻帝之後,感嘆道:「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李白的《遠別離》說:「堯幽囚,舜野死。

遠古時期的史實多不可考,也缺乏文物的支援。可以想象那個時期所謂帝王,稱之為部落共主更合適。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共主,又是依據什麼呢?

在生產力通訊落後的時代,部落之間聯絡並不密切,自己能顧上吃的就不錯了,哪有功夫去管閒事。

以次推之,堯舜禹要麼改進的生產方式或者解決了多部落共同面臨的問題,才會得到認可,所謂無利不起早。

參照夏商周,依然是共主模式,只是部落逐漸變諸侯而已。每次的朝代更迭,也只是部落爭奪共主地位。而且夏商周對前朝遺民多有善待,並不像後世的權力爭奪那麼殘酷。

所以至於是不是禪讓,姑且信之,有何不可。

至於曹丕所說,不過給自己找個名義罷了。所謂禮壞樂崩,曹魏之後多爭鬥,沒有幾個長的朝代,直到隋唐。

4樓:豆瓣捂住我的嘴了

樓主提出的這個問題,顯然是被竹書紀年影響了吧。

你這個是否的問題,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無法給出肯定的答覆,都是猜測。

只不過有些基於史料,有些基於想象。

上古史紀錄大多與神話相結合(至少是後人這麼結合的),本身在記錄上就夾雜了很多主觀因素。

這個上古能古到什麼程度其實都無法探尋。

如果你理解為為了爭奪權力而堯舜易位,那完全是今人思想了。

如果在已經形成現在所謂的帝國大一統的環境下,這樣的江山易主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已經接近帝國形式的國家結構,你覺得能輕易囚禁乙個君主,還讓所有人都知道?為什麼堯不直接殺掉舜呢?

畢竟商朝可沒看到這種囚禁起來奪位的表現形式。

你怎麼判斷當時的社會結構是什麼樣的呢?

史料研究不是搞乙個翻案大新聞,是需要互相佐證的,只一本竹書紀年就能把其他史料全推翻?

你怎麼認定竹書紀年的可信度一定比其他史料更接近真相呢?

搞不好堯舜壓根都不是乙個時代的人,完全是寫東西的人托古言今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編出來的呢。

5樓:朱紅兵

堯舜禪讓,舜是祭祀自己的祖先還是祭祀堯的祖先。從傳說中舜帝父系清晰明了。而堯的父系只能看到大概。

所以說堯舜禪讓必定是激烈的奪權,採用了讓舜的子孫分封在外,繼續祭祀的方式。這個地方也是遠離核心地理圈的。

我傾向于堯被封在唐(陶)山東定陶。堯唐是後人弄混了前後關係。

舜被封在虞城後代子孫祭祀延續。

夏禹是姒姓,後代封在杞國,在山東境內新泰附近,與魯國相鄰。

舜生不逢時,大洪水延續十五多年。應該是華夏群體的最低潮。吃穿住用都被大大限制。

燒柴、吃飯都是大問題。現在很多朋友說什麼大禹治水。一片汪洋、其實連最起碼吃什麼都解決不了,就不要說其他的了。

舜帝還是以祭祀祖先來達到精神統治的目的。但是沒想到年過一年,祭祀根本就解決不了洪水中的吃和曖的問題。

大禹解決了群體吃的問題,慢慢的建立了威信。而舜則痴迷於祭祀先祖造成強烈的反差。

被群體拋棄。舜是死在往南探索的路上的,屍骨無存,

理性的分析,古人的邏輯更清晰。我們更容易接受,歷史迷霧中的重大事件。

6樓:棹雪而來3745

炎黃五帝大禹,以及啟、契、王亥、后稷,都是神,而非人主,是由神話轉為人話。無論禪讓、奪權都不存在。所對應時代的真實狀況應是世襲社會。

而且華夏起源山東地區,他們本都是山東地區的傳說,然後才流布全國各地。不能將傳說傳播地當成起源地,也不能將傳說傳播的範圍當成傳說起源的範圍。所以,將考古遺址與這些神祇對號入座是荒謬的。

各種故里陵墓也不具真實意義。

以下摘自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

(1)本為上帝者:帝俊、帝嚳、帝舜、大皞、顓頊、帝堯、黃帝、泰皇(2)本為社神者:禹、句龍、契、少皞、后羿(3)本為稷神者:后稷

(4)本為日神火神者:炎帝(赤帝)、朱明、昭明、祝融、丹朱、兜、閼伯(5)本為河伯水神者:玄冥(冥)、馮夷、鯀、共工、實沈、臺駘(6)本為嶽神者:

四岳(太岳)、伯夷、許由、皋陶(7)本為金神刑神或牧神者:王亥、蓐收、啟、太康(8)本為鳥獸草木之神者:句芒、益、象、夔、龍、朱、虎、熊、羆

7樓:沙揚娜拉

應該是《竹書記年》的介紹會讓人有此疑問。

講道理,剛知道內容的時候,我是比較差異的。我小時候就讀過舜的故事,所以在我心中,堯舜禹應該是非常高大上的形象。

先說結論,我不太相信帝舜會做出這種事情,但是對大禹持保留態度。

首先批判要先批判《竹書記年》的真實性。參考太甲殺伊尹的故事,可以排除這本書並不是完全正確的。

那再說說我的判斷。帝舜雖然是黃帝的後代,但是當時在政權並沒有官職,他的上位都是靠四方的推薦和帝堯的賞識,也就是說帝堯不僅是帝舜的岳父,也是他的恩人。毫無根基的帝舜想要在身邊有帝堯兩個女兒的情況下把在位至少五十多年的帝堯架空,我覺得是不太真實。

大禹的情況特殊一點,他是官N代,至少他的父親鯀就是當官的,自己也是子承父業。他是有政治和人才基礎的。而且結合後來啟排擠伯益的行為來看,大禹是有意讓兒子繼位的。

甚至啟的繼位引起了有扈氏的叛亂,更加上啟建立夏朝之後的庸碌,我想不到為什麼百姓會不朝見伯益而朝見啟。

以上是我的猜測,有些牽強,因為啟的行為而推測大禹的私心,感覺有些站不住腳。畢竟就算是《竹書記年》,也就比《史記》早百來年,對於上古時期的事件,大概也不會記錄得很清楚吧。堯舜禹都是為華夏作出貢獻的人,無論真相怎麼樣,我想都不會有損他們的偉大。

8樓:種花家兔族帝

正史上說是堯年老後因兒子不賢,讓位於舜,舜年老後讓位於禹。三人是歷代帝王的典範,天下為公的美好時代。

但《竹書本紀》記載了另乙個故事「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放堯於平陽。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舜囚禁年老的堯,取而代之。陶寺遺址考證也有證據顯示前期遺址和中晚期氏族是兩個氏族,而晚期氏族被滅了族,並且還未了徹底毀滅該部族實施了厭勝。

我個人傾向於舜囚堯的觀點。除了《竹書本紀》和考古,也有我自己其他的想法,不一定對,不喜誤噴。黃帝傳位於顓頊,顓頊是黃帝的孫子(估計黃帝活的太長,只能傳位給孫子),顓頊傳位給高辛(帝嚳),帝嚳是顓頊的侄子,黃帝的重孫子,帝嚳傳位於兒子帝摯,帝摯很快去世,弟弟堯繼位。

看到這裡,有什麼想法沒有?這裡有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也有侄子繼承、孫子繼承,就是沒有外人繼承,像不像家天下的王朝,那有為啥突然冒出來個堯舜禪讓?再說一點,鯀治水不利被殺,為啥又派禹去?

禹要治不好水呢?是不是也要被殺?鯀可是顓頊的重孫,據說是乙個非常有能力的人,禹是顓頊的玄孫。

也有人說治水失敗被殺是刑法很正常,可堯時代共工治水失敗可沒被殺,可見不是失敗就一定要殺的。禹後是夏,夏後是商,商據說是帝嚳次妃簡狄生的閼伯後裔,商後是周,週是黃帝四世孫后稷後代,有沒有點意思?

9樓:Ricky Lam

如果是按照正統史書(如《尚書》、《史記》)所述確為歷代帝王典範,是上古軍事共和制和貴族共和制的體現。

但根據《竹書紀年》所言,禪讓制是虛假的,不過是增加法統合理性的手段而已。

禪讓對後世甚至今天很有借鑑意義。

10樓:王斌

上古之事具體細節如何,大都不可知。

譬如堯舜之事,有說舜德服天下而堯心甘情願禪讓的。

但也有說堯早就被舜囚禁。

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

曹丕名為禪讓,實則篡漢。

於是曹丕和手下一幫人搞了一套很長又繁瑣的流程,最終像是順應天命,實際上還很尷尬。

《魏氏春秋》曰:帝公升壇禮畢,顧謂群臣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這話無非就是裝個x,原來禪讓就是這麼回事。

他自己都不信,如何讓天下人相信曹魏是天命所歸?

當然,你可以說曹魏是憑實力上去的,那既然如此,以後誰拳頭大誰就可以上。

經過這麼一搞,皇權的神聖性就沒了。

上古時候的禪讓制度被淘汰了,不就說明這制度不靠譜麼,何況是天下還三分呢,後來人套個殼,硬說效仿堯舜,臉真大。

陶唐 堯,究竟是禪讓給虞舜,還是被舜給滅了?

豆瓣捂住我的嘴了 春秋戰國時代,一大堆托古言今的文人,不能偏聽偏信,需要互相佐證。尤其是信史時代,都要求地方割據師出有名才敢攻城略地。堯舜禹如果是因為失道而江山易主,那春秋戰國的文人絕對能就此事海量出品文學作品的。甚至春秋戰國距離堯舜禹時代可能也歷經千年。只不過在我們看來都是 古代 才讓你以為這些搞...

如何看待6月27日舜天主場賽後舜天球迷被打事件?

隔壁滕叔叔 這件事是球迷和會場安保的糾紛,舜天作為第三方也是主事方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然事在人為,舜天和奧體的關係肯定比球迷好,所以導致事件得不到處理,球迷會方面也是心口不一,人心不齊,諸多原因導致現在狀況 得知這個訊息之後我也去江蘇公安廳的舉報平台舉報了,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我也不是舜天的球迷,...

劉禪,聽這個名字就是個亡國之君要被迫禪位給別人的意思,劉備怎麼能給孩子起這麼個名字?

賴寧 劉備早年在外征戰無子,收養的第乙個孩子就是寇封,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劉封。在荊州生下了劉禪 在益州生下了劉永 劉理 看出蹊蹺了嗎?封禪永理 封禪是古代很多君王都會舉辦的乙個儀式,封為 祭天 禪為 祭地 古代帝王多會在太平盛世之時到泰山上舉行的乙個典禮,你可以理解成帝王自認為統一天下功德無量,要去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