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當陽撤退,攜帶百姓,導致進軍緩慢,導致曹軍來攻,死傷慘重,可信度高麼?

時間 2021-05-06 12:25:49

1樓:太一生水

可可信度相當高,在三國時期徒步遷徙難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在曹操追擊的情況下,軍民混雜既不能保證遷移速度,又不能保持軍隊戰鬥力。

2樓:

為什麼要質疑,真正史料上出入很大的問題不去考證,反倒是公信度如此大的部分,硬要咀嚼出一些異味才能有一種自豪感嗎?

當陽的情景還原只有幾個疑點:

1.這些民眾是不是自發的

很明顯是的,至少十幾萬民眾中大部分是的。

劉備一度收復過南陽,而且屯墾新野,部眾迅速擴大,所以這十幾萬民眾中應該有不少是軍屬,對於他們而言,劉備更值得信任,跟隨之心不需要揣測。然後,應該還有一部分是劉備招募安置的流民,以及對曹操充滿恐懼的一部分人,他們沒有理由不跟著劉備走。

2.當陽的戰況如何

很明顯,這麼大的隊伍沒辦法有效行軍,也沒辦法有效作戰,何況曹操派出的追擊前鋒很可能是虎豹騎,後續可能還有大量馬隊,騎兵對於沒有結陣的步兵的打擊的相當可怕的。

那麼,劉備到底逃出來了沒有?且聽下回分解。

分割線√

不好意思,沒有下文了,因為,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炒冷飯很好玩嗎,真香

3樓:jamesme

劉備為何攜帶百姓?因為戰爭年代,百姓就像賭博的籌碼……曹軍來攻:士兵和百姓夾雜在一起,完全分不清,曹軍見人就殺,在戰爭年代很正常……

百姓死傷慘重:真正被殺的是少數吧,大多是餓死的吧……劉備最後還是丟下百姓跑了:人都沒了,再多籌碼也是浮雲……

4樓:碩鼠

可信度高。但不是仁義之舉,而是有明確的利益動機。

游牧民族靠搶劫維持軍需,但是供給非常不穩定。漢族軍隊缺乏供給時也搶劫,但是任何將軍都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把老百姓「帶」走,不是幫助老百姓躲避戰亂,而是劫持了一批勞動力。

種地,做衣服,都需要人啊!

易中天有一點錯了,就是提到曹操也帶百姓走,來證明曹操做過一件愛民的好事。我認為,是劉備做了一件跟曹操一樣的壞事。中國自古以來「物離鄉貴,人離鄉賤」,且把到處跑的游牧民族定義為沒有王化的野蠻人。

說到底,給哪個軍閥打工不是打工呢?從阿里跳去華為,給一些人定義的民族英雄打工,不用加班啊?

5樓:衛君謀

很多人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哪怕你心裡那樣想,也別振振有詞的說出來呀!你只是通過你自己猜測先主的動機。

說先主是小人很大程度上你處在相同位置就是你現在這麼想的!這不能說明先主的內心,反而暴露自己的內心!不感到羞愧,反而振振有詞,這是什麼道理?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6樓:伊利比亞步兵

劉備在救陶謙前僅僅上千軍隊,然後裹挾了數千平民。

裹挾平民可以壯聲勢。可以消耗敵軍箭矢,體力。

若是有了地盤,這些平民還能轉化成官方佃戶(因為失去了土地)。提供遠多於普通平民的財政收入。(屯田戶,吏戶)

7樓:klxmouse

1、人口在三國亂世裡是非常寶貴的。漢末到此時歷經鎮壓張角、董卓叛亂、曹袁大戰,戶口十不存三,這十幾萬人如果能帶回去,就是未來的兵源和稅源。諸葛亮出祁山,先割麥子,再遷戶口,勞心費神,嘔心瀝血,也就能把幾千戶人從敵佔區帶回蜀國。

現在你給劉備十幾萬人口,你想想劉備捨得拋棄嗎?他必然心存僥倖。

前兩天知乎還有乙個問題,問關羽水淹七軍肯定俘虜了好幾萬人(如果沒有孫權偷襲關羽速敗的話)怎麼處置降兵呢?有人竟然說殺光——不怕劉備罵你敗家子兒?只殺忠誠軍官和死硬分子,普通士兵自有一套轉化方法。

2、用百姓來當肉盾是不可能的。劉備這種打多了仗的,肯定知道這些人被曹軍追上必然崩潰、四處亂逃、遺棄物資,把自己主力部隊陣型衝亂、衝鋒道路堵死。所謂「兵敗如山倒」說的就是這個。

用炮灰肉盾不只是一項道德,更是一門學問,漢朝恐怕也就兵仙韓信可以試試。

3、但劉備也做了很好的應對。他肯定派了部隊指揮交通、規劃道路、安排船隻(書裡有寫)。不然這十幾萬帶著家眷輜重,放不下罈罈罐罐的烏合之眾走不了這麼快!

對,我覺得以這群人的水平,日行十幾里地實在是太快了!你想想難民有的車軸斷了癱在大路,有的老母走不動滯留中間,有的丟了兒子逆流而上去找人,裡面餓著的有氣無力,強壯的惹是生非,還有宗教分子在裡面傳教,能走這麼快真得不可思議。我有個懷疑:

只有排在前面的,道路通暢無遮無擋,才能日行十幾里渡過江去。其他人注定是逃不過去、望南而哭、哭聲震天。

4、同時,劉備在撤退進而先派關羽孫乾、後遣孔明劉封,各帶500人,搶去江夏匯合公子劉琦部隊了(按演義到了赤壁之戰,關羽手下已有萬人,劉琦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5、最後面對曹操追兵,劉備派出本部2000人抵擋,這就是賭了一把大的,好歹曹操先鋒追了三百里,萬一能贏,收伏十幾萬人口,即使輸了身邊也有張飛趙雲,想走就走。再說預計有兩萬兵進賬,本部2000兵雖然心疼,又不是賠不起!

6、至於三國誰好誰壞……白臉曹操幼年都立五色棒打擊不法豪紳,踐踏麥苗割髮抵罪。東吳克荊州,擅取民間財物者斬。能混成三巨頭,誰沒兩把刷子啊!我們只看技術,不看立場。

8樓:fire

劉某此舉可信度極高~大耳狂徒唯一的優點於『』仁『』字,很多人覺得虛,裝出來了,但不管出於裝還是不裝,對於本題剛好適用,關於仁義之舉他都會去做的。他不可能做乙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事:好不容易得到民心就這樣放掉,不攜民自己裝與不裝的矛盾之仁就會暴露[老百姓都是主動含淚跟隨],這積攢的一絲絲仁就會失去。

攜民不僅保住了這一絲仁,還將自己的『』仁『』舉傳播四方,對於劉氏『』大生意『』有很大的益處。

9樓:qlqhai

你這麼想這個問題。

劉備軍入川,手下有搶老百姓東西的,劉備把自己的錢財分發給手下,手下把搶來的錢財退還。

曹操軍光屠城記錄都不找於十起。

現在,劉備要走,曹操要來,換你,你怎麼辦???

所以說,哪怕咱們架空的來看,可信度就比較高。

10樓:成冠伊

一堆說劉備拿百姓當肉盾的都是智商堪憂,非傻即壞。

說白了,就是劉備英雄了一把,寧可與十數萬百姓同敗,也不願先行逃命。當然,劉備最終也逃掉了,但是沒有地盤存身,只能蝸居在劉倚的夏口。如果孫權不出手,劉備真的要不死翹翹,要不只能南逃交州。

這樣的死局,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當然,這也給劉備收穫了一大波政治名聲,周瑜打下江陵後,劉備只是屯兵油江口,就不斷有荊州人士來投(印象中有個帶了數萬人口來投奔的,名字不記得了)。可以說,劉備失了實,但得了人心。然後劉備冒險去見孫權,得到南郡,才挽回了一點勢。

坦白地說,這樣的壯舉真的非一般人可以做到。換做是非常現實的我們,絕對是要不攻打襄陽,要不南下佔據江陵,絕對不可能冒這麼大的風險日行十餘里等著曹操來攻打的。曹操用兵出了名的喜歡快速奔襲,劉備心裡早就有數了。

11樓:九重秋

以人為本人就是資本啊這就是劉的一次豪賭賭勝了如何輸了如何他都考慮過覺得這麼做是划算的

至於劉到底是裹挾還是百姓自願跟從這個還真不能用史書上的一句話來評判畢竟我誆騙百姓說曹軍一到雞犬不留百姓也會跟我走這到底算不算自願呢?

12樓:Cols

哈哈哈笑死我了劉備就扯淡吧

他分明是被曹操打的剩不下幾個人了,然後混在難民中間跑路,這樣曹操就抓不到他了。

史學家真特麼會美化,還不願意丟棄老百姓呢,笑死我了然而曹操的那句話是對的。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沒有孫權。

13樓:Sllery

先解釋乙個重要的先決條件,為什麼要帶百姓跑?

第一、從百姓方面來說,曹操曾屠徐州,百姓還怕殃及魚池,所以跟著跑,這是百姓的一面。

第二、人口是當時的唯一生產力,古代少數民族為什麼要掠奪漢人,主要就是為了掠奪生產力。所以這是劉備的一面。

第三、撤走百姓留下空城,曹軍是遠征,無法掠奪補給,從而縮短了戰爭時長,這是戰略的一面。而且極大可能是諸葛亮出的主意,畢竟他幹這事不止一次了。

第四、百姓雜亂,必要之時劉備一行可以隱遁在百姓中,增加自己的成活機率,這一點是劉備及其核心的一面。

所以綜合來說,帶著百姓跑有利無害,幹嘛不帶。

然而攜帶百姓跑路,百姓又不是人人都有馬匹車輛,拖家帶口又舉家遷徙的,速度肯定會慢,所以被曹軍的先鋒部隊追上很正常。曹軍本來就為搶糧搶錢搶地盤的,肯定會殺人搶劫啊。所以就算是猜,可信度也很高。

當然,其實我們不用猜……因為《三國志》裡有原文記載,這事是真的……

14樓:久保杏樹

我覺得要是不帶著跑,人設就崩了。。。

再說曹操什麼人。。。。不跑等死,反正至少當時老百姓都覺得曹操不是什麼好人。

劉備什麼人,品德高尚,為國為民,跟著他,有肉吃。

15樓:漢征西大將軍魏延

諸葛亮一家為啥從琅琊跑到南陽去的?

被曹操屠城屠怕了啊。

眼前就有乙個愛民如子的劉備,不跟著他一起跑,去給乙個有屠城劣跡的人當帶路黨麼?

16樓:琅邪楊文理

先明確幾個基本事實。

其一,十餘萬人是自發跟隨,並非劉備強制裹挾。

【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人】

因此,攜民南下一出與曹操徙白馬民之類有本質區別。

其二,劉備清楚攜民行軍的軍事風險。

【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很顯然,劉備作為資深統帥,非常明白【日行十餘里】,且軍民混雜,戰鬥人員有限帶來的軍事風險。

故而,習鑿齒認為劉備【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這一論斷實在很有道理。

其三,劉備做了風險預案。

【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

關羽率軍由水路南下,顯然是在防控風險,雞蛋擱在兩個籃子。因此,當陽之戰後劉備仍然保有萬人規模的軍隊。

劉備畢竟是政治家而非聖母,不可能帶著全副家當給老百姓殉葬。

道德角度的頌揚,《三國志先主傳》及歷代史家說得已然足夠,不贅述。從政治利益角度觀察,劉備在獲知曹操南下後一直在招攬人心。

先是放棄趁亂奪取襄陽的大好戰機,又拜祭劉表墓,一系列政治行為帶來的後果便是荊州士民歸之如水。

然而,興一利必生一弊,得人心的結果就是十餘萬的龐雜隊伍拖累行軍,使江陵成為咫尺天涯。

如果劉備放棄民眾,意味著此前所有的政治投資悉數打了水漂,這是典型的「為德不卒」,有始無終。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殺進襄陽,奪了鳥位,不說荊州可有,至少也能撈個盆滿缽滿。

由此可見,在繼續龜速行軍的同時盡量降低可能的損失,已經是劉備的最優解了。

話說回來,功利也好,道德也罷,亦或兼而有之,在殺人如割雞的年代能認識到「以人為本」,並屢屢落實到位,劉備已然難能可貴。

我們不能以聖母標準去要求有道德的人,好像劉備有政治利益考慮就是虛偽,沒有全軍覆沒身死當陽就是作秀。這真是幼稚得令人發笑。

對善的浪費,就是對惡的縱容。

劉備攜百姓撤退,隨行數千兩輜重,難道有大量士兵?此行目的是江陵還是吳巨?十幾萬人為何打不過五千魏騎?

klxmouse 1百性自己可以推小推車 帶自家財產走,過去窮,一口破鍋 乙個瓦罐 一床被子,窮人都絕不放棄。富人更是大車小車的。這不就是輜重嗎。至於正規部隊的大部分輜重?那是走了水路。2正因為老百姓這麼幹,所以秩序極度混亂,賭死機動道路,敵人沒來時候一天走不了十幾里,敵人來了更是人群倒捲 反而沖散...

劉備初期荊襄兵敗帶上百姓撤退,到底是對是錯?

黑暗浮士德 是對是錯?從結局來看當然是錯的。劉備計畫中的保江陵以拒曹操失敗,自身僅率親信數十人騎馬逃去江夏。而隨行士兵百姓也都被曹操奪走,包括劉備的兩個女兒。那麼劉備為什麼決定帶著百姓龜速前行,而不是帶部隊先走保江陵呢?首先,曹操為了追劉備,棄輜重輕軍至襄陽。然後又過襄陽而不入,親率騎兵一日一夜三百...

如何看待劉備和諸葛亮除了導致統一延期,百姓連年戰亂以外沒有任何歷史價值的觀點

平生不愛爭 因為這個觀點的依據並不是事實,觀點就不成立。也就是說諸葛亮並不只是軍閥割據,而是政治家 會搞建設的是政治家,陰謀鬥爭不叫政治家,所以我一直不認為司馬懿是優秀的政治家,他只能說合格 丞相發展蜀地並拓展穩固了許多原本不是漢民族傳統意義上的領地,鞏固都江堰,保證李冰心血沒有白費。歷史大勢就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