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後,七世秦君皆不為昏君,是不是和商鞅建立的法制有關?

時間 2021-05-06 08:05:55

1樓:LUFFY健

商鞅的變法是建立了一套體系。只要是戰國時期,秦國能夠不斷對外擴張,這個體系就不會崩潰。

這套體系最重要的就是整合力量辦大事。戰國時能夠做的大事很簡單,就是耕種和戰鬥。

1)耕。古時能從內部獲得收益的方式很單一,就是靠天收。通過耕種帶來的收益去支援軍事戰爭。提高耕種的產出是商鞅的根本。

2)戰。通過提高軍事能力,不僅能防止被其他國家掠奪走耕種帶來的收益。同時可以發動向外戰爭,掠奪其他國家的土地和人口,本國的生產能力。

還可以將額外的收益用來分配給軍功階層,進一步鞏固對外擴張的勢力。

3)分配。改變舊的分配制度。廢除了舊的分配方式,建立新的分配方式。將耕戰產生的額外收益向軍功階層分配。

通過不斷的提高生產力,不間歇得對外戰爭,秦國迅速能夠產生龐大的利益群體-軍功階層。穩固了變法的成果,平衡了舊的勢力。這在戰國時代是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打法。

只要秦國的擴張不停止,這套體系就能不斷迴圈的下去。

大致的思路有了,商鞅變法通過哪些落地的政策呢。

1)耕。在提高生產力方面,主要從減少勞動了浪費,整合勞動力上去提高生產。

(1)減少勞動力的浪費。「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對於懶惰的人,舉家收為奴隸。這極大的減少了勞動力的浪費,必須去從事勞動生產。讓所有人都必須去從事生產。

(2)整合勞動力,提高生產能力。「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對於耕種產出大戶免除其徭役。

秦國時,徭役是很重的,通過免除徭役的政策可以極大刺激農戶擴大生產。同時讓這些農戶不受徭役的干擾,提高了產出。

2)戰。在提高戰鬥力方面,主要是通過減少內耗,整合暴力資源上去提高戰鬥力。

(1)減少內耗。「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人的精力都有限的,如果都用在了內耗上,那對外戰爭就缺少支援。

通過嚴厲懲罰內鬥的行為,極大的降低了內耗,同時減少了國家在處理內耗上投入的管理資源。更加專注與對外。

(2)整合暴力資源,提高戰鬥力。」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告姦者與斬敵首同賞,不告姦者與降敵同罰」。將人民進行軍事化的管理,按照戰鬥小組的方式將人民編為五家一伍、十家一什,進行連坐。

極大提高了民眾的整體性,控制能力大大加強,能夠迅速貫徹統帥的最高意志,提高了對外戰鬥的能力。

3)分配。分配主要就是改變以往的分配方式,廢除了舊的利益階層,建立新的利益階層。

(1)廢除了舊的利益階層。「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王室宗親想要保證以前的分配份額,必須有軍功。

延續了王室宗親分配利益佔大頭的慣例,但同時提高了標準,必須有軍功,廢除了一部分沒有軍功的宗親利益,將他們的利益拿出來分配給別人。

(2)建立新的利益階層。「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通過軍功的大小,可以有爵位,有爵位了就可以參與利益分配了。

(3)改變了分配方式。「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通過爵位的高低分配各種利益,而軍功是獲得爵位的捷徑。這樣迅速扶持了軍功階層,激發了秦軍將士建功立業的決心。

商鞅通過變法,將秦國現有的資源進行了整合,激發了人民生產力和戰鬥力,後續的秦國貴族都會受益於這套體系不斷玩下去。。

2樓:波美拉尼亞公爵

是不是昏君和改革沒有關係,其實我認為在戰國時期,真正的昏君很少,很大程度上是後世寫出來昏或明。舉個例子,普魯士的腓特烈·威廉三世,也就是腓特烈大帝的侄孫算是昏君嗎?他軍人出身,每天作息規律,克己勤儉,勤於政事,但是接連打了耶拿和提爾西特兩大敗仗,幾乎亡國。

所以昏君與否其實和大勢有很大關係。

秦國的國勢在商鞅變法以後急劇上公升,這時候一大堆將軍宰相乃至普通士兵都會要求對外擴張好建功封侯,你作為秦國國王如果不順應這種呼聲那恐怕就是死啊~而順應了這種潮流,那就是乙個勝利接著乙個勝利,滾滾財源和土地向你湧來,你都不知道為何會贏,那這種時候為何不繼續順應呼聲呢?直到統一天下秦國再無敵手然後自爆。

秦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普魯士非常接近,都是軍事化改革統一,但是秦國比普魯士在境界上差了一大截,差在哪呢?就在開頭說的那位腓特烈·威廉三世,他在提爾西特戰敗以後任用哈登堡和施泰因開展經濟、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改革,軍事上任用沙恩霍斯特改革軍制,很快扭轉了局面。而哈登堡和施泰因的改革則是源自法國啟蒙時代和拿破崙第一帝國的很多理念~所以說乙個國家沒有了競爭才是最可怕的。

3樓:李超利

和法制建設有重要的關係。

出乙個昏君和滿朝的昏臣才會是國運最差的情況。

只是將制度設計持久化了,不會因為人的因素而變更,這樣法外制裁者就會少,對於國家治理會有一套經驗機制運作流傳下來。這樣,相對對於國家統治和治理會更加簡化優化。

4樓:關毛

的確跑題了,但題主的題目修改過了

老趙家出了趙孝成王、趙悼襄王、趙幽繆王這些優秀的子孫,的確人品好,給秦國的統一大業增磚添瓦,對同祖遠親的秦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秦國祖宗從贏姓趙氏分流出來的時候,尚處於姓氏形成的階段,當時的姓氏僅僅是區別血統和貴賤的工具,並沒有普及到做每個人的名字的字首,而且氏是隨著封地和出生地、官職等其他因素隨時變化的。

趙氏的淵源是受封趙地,以地名為氏。而秦國雖然跟趙氏同族,但受封於秦,理論上就已經是秦氏了。

而且戰國之前的國君及王族公族,皆不稱氏。現在我們把人家叫姬發、姬旦、姜子牙、姜小白那是想當然的亂來,當然也是為了現代人理解方便。當時的古人要稱呼,只能是王發、周公旦、師尚父(官職+名字+尊稱輩分)或者齊太公、公子小白或齊侯小白。

假如他們身份沒這麼尊貴,都是普通的士,那大抵他們也會是叫週發或者王發、周旦或者王旦、呂尚或者齊尚、呂小白或者齊小白。

同樣像秦國的國君和公族,都是叫名字而不舉姓氏,如任好(秦穆公)、渠梁(秦孝公)、樗裡疾或者嚴君疾(秦國公族)。秦國的公族從來沒有乙個叫「趙某某」的。

而趙國國君都可以叫趙某某是因為趙國在成為國君之前的身份是卿大夫,卿大夫階層是使用氏+名字組合形成現在漢人名字規範的先行者。所以現在我們能看到春秋時期有許多名字更我們差不多的傢伙,這些人就是無法用其他更高貴的字首來裝點自己,只能用氏作字首了。而一旦有其他的更好的字首,人家肯定改氏,譬如田氏有人當了齊國的司馬,立馬就叫司馬穰苴,其子孫以官職而改氏了。

改氏之後又被人用舊氏稱呼的也有,但只限於舊氏影響極大的。譬如晉國的智、中行都是荀氏改來的,但他們一會被稱為智某某一會又被稱為荀某某,中行某某也會被稱為荀某某。這是因為荀氏在晉國子孫繁多,影響較大。

而秦國卻是公族,是諸侯,根本不可能用趙氏這個卿大夫身份的舊氏的。

不過有個例外,就是始皇帝,當時姓氏已經合流,但沒有形成嚴格的規範,既可以從姓叫嬴政、也可以從氏叫秦政、也可以按出生地叫趙政。而趙政是按出生地規則叫的,不代表丫真是老趙家的人。

怎麼看待商鞅變法後的秦國?

大huge大Giant儒 可以看看渤海小吏寫的商鞅變法始末。渤海小吏 第三戰 商鞅變法 2 土改,自封建到郡縣 如何評價商鞅其人其事?當然了,他的觀點是被王靖海各種的無情的嘲諷了。比如渤海小吏說 王靖海就不服了,馬上嘲諷渤海小吏是 大秦帝國 史觀,居然不懂得商鞅變法代表的是72望族 地主階級 的利益...

為什麼羅曼努斯篡了女婿君士坦丁七世的位後,要死的時候又把皇位還給了君士坦丁七世

羅曼努斯算不上 篡位 他登上皇位是基於國丈 Basileopator 的地位,而且在成為主皇帝的時候也得到了君士坦丁七世的認可 君士坦丁七世和羅曼努斯 君七也沒有退位,他只是名列羅曼努斯和共治皇帝Christopher Lekapenos之下的第三位皇帝。羅曼努斯早在944年就被兩個兒子Consta...

求教商鞅變法的過程中,秦孝公起到的作用和使用的手段?

探路狗 年幼時我覺得衛鞅簡直太偉大了,2000多年前都可以堅持依法治國摒棄人情的法治社會。現在覺得秦孝公太偉大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作為一國之君,能從數百上千套方案中挑選乙個作為基本國策並頂著巨大阻力強行實施,實在是太了不起了。小時候覺得商鞅變法成功,衛鞅90分,秦孝公10分,現在覺得衛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