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鄉公曹髦如果不主動去討伐司馬昭,他最好的下場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01:28:07

1樓:江小安

一當皇帝的時候沒有任何「心腹」,被稱為「假皇帝」,然後司馬昭自稱「攝皇帝」,禪讓後被稱為魏平帝。

二搞不死司馬昭但是司馬昭也沒有反殺,不得不尊稱「丞相」,然後丞相死了之後丞相兒子迫不及待,被稱為魏獻帝,被司馬炎封為山陽公。

2樓:奉義

曹髦討伐司馬昭就是讓天下士人看清司馬家的真面目,讓大魏的忠心勢力做最後的反抗。但是當時忠於曹家的人都被清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無能為力了。陳泰在這之後也憋屈死了。

歷史沒有如果,沒有最好的下場,因為最好的下場就是熬死司馬昭,在司馬炎能力不足,掌控力不足的時候慢慢削弱司馬家的勢力。但是司馬昭在死之前一定會為司馬炎鋪路的。

3樓:挖挖土鬆鬆骨

這已經是這19歲孩子最好的結局了!

執行手段,政治覺悟已經滿分了,你還想怎樣?

戳破司馬家真實面目,給後世留下誰拳頭大誰就能隨便弄死皇帝還不夠屌的嗎?

一人身死,帶來司馬家塌天大禍,夠了夠了!

4樓:流光若返

曹髦沒有衝動,在他動手前,司馬昭已經三辭九錫,可以說曹魏滅亡已經倒計時,然後曹髦讓自己死在大街上,司馬昭因此在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篡位了,為曹魏爭取到喘息時間,可惜繼位者太菜。。。

5樓:ite fin

司馬師死時,曹髦阻止司馬昭回都的時候,就已經走上這條不歸路了。

曹奐可以善終,但是曹髦不敢相信自己能善終。

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吃瓜吃餅了。

6樓:千年老冰

對於曹髦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他不知道自己會死麼?知道。豁出去一切,既然搞不死,那就搞臭,求仁得仁,曹髦用生命給司馬昭一生做了蓋棺定論,流傳千古的蓋棺定論: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死人給活人蓋棺定論,曹髦是成功的,已極盡所能,死而無憾了。或許曹髦還有乙個願望吧,給司馬昭增加弒君罪名,奈何,憑帝王身份,也未能走到司馬昭身前。沒有被司馬昭親手殺死,估計曹髦臨死前,還是小有遺憾的

生命是寶貴的,但在生命之前,還有東西,祂叫義,祂叫節,守護節義,沒什麼可犧牲的情況下,生命亦可做最後奉獻

7樓:Justin Bryant

他雖然死了。但是讓司馬家留下了當街弒君的惡名,讓天下人都看清了司馬家的真面目。在他當時那個情況下,不願意苟活,我感覺這個下場可以了

8樓:好晴天

高貴鄉公曹髦年輕氣盛易衝動,但他也知識淵博。

他很想有所作為扭轉乾坤重振曹氏雄風,奈何司馬氏局勢已成,他一人之力怎能抗衡?

他若不主動討伐司馬昭,最起碼應該可以平安地老死,待遇還能維持不錯。

9樓:逃亦煌煌

最好的下場?曹髦只怕覺得他討逆司馬昭,讓天下盡知其野心便是最好的下場。

曹髦也許衝動,但不是無謀,他繼位後一直在分化司馬家,試圖奪回權力,甚至差點成功——司馬師死後,曹髦趁司馬氏權力尚未交接,下令司馬昭留守許昌,而讓付嘏率大軍回京,試圖讓司馬昭與槍桿子分離,可惜為司馬昭和付嘏識破而功虧一簣。

這樣乙個人,他出宮前是做好拼死一搏準備的,他很清楚,再不拼就沒機會拼了,就會像劉協面對他曹家時一樣無力。只是很遺憾,這場賭博贏家不是他曹髦,因為他還沒出宮,就有人去告密了。

帝乃出懷中版令投地,曰:「行之決矣。正使死,何所懼?況不必死邪!」於是入白太后,沈、業奔走告文王,文王為之備。

想活命,曹髦可以山陽公為表率,無非是司馬炎來一句:「天下之珍,吾與高貴共之。」曹髦要的並非如此,他希望他可以是名副其實的皇帝,所以死亡於他而言,未必不好,至少他努力了,他沒有後悔。

事實上,他的行動給司馬昭造成了巨大的麻煩,政治上司馬氏一度十分被動的,司馬昭不得不立下滅國之功來抹平這個影響,而司馬氏大肆封賞群臣和特別強調以「孝」治理天下,也是對上述影響的無奈妥協。甚至他強硬的做法引起了北魏孝莊帝元子攸的共鳴:「寧為高貴鄉公死,不為常道鄉公生!

」所以曹髦不去討伐司馬昭,被逼退位後,大概會鬱鬱而終吧。

10樓:王銳

曹髦可能人這個是宿命,是可以接受的好結局。

曹髦聰明,能預見到不招惹司馬昭的結局。那就是窩囊,然後禪讓做亡國之君。

曹髦性子激烈,驕傲。山陽公能接受這樣的命運,曹髦不能接受,那就抗爭,去死。死亡是他自己選擇的結局,至少有尊嚴的去了,比第二個山陽公,亡國之君的恥辱讓他更舒服。

11樓:

有答主說曹髦最好的結局就是曹奐那樣,大概是沒錯的。

不過曹髦沒做成曹奐,並非是因為曹髦衝動地選擇討伐了司馬昭,而是因為曹奐面對的是司馬炎。

傀儡的命運主要取決於權臣而非自己,少帝沒招惹董卓也還是被殺了,獻帝衣帶詔事發依然能壽終正寢。

12樓:濁以靜之

只要還活著,就有無限的可能。

比如在家裡坐著,忽然天上掉下來100個對他忠心耿耿的諸葛亮,或者有人送給他一挺無限子彈的加特林,要不然就是乙個團的現代部隊穿越回去對他無限忠誠,又或者,老天爺給他100萬只貓,照樣搞死司馬氏如同探囊取物,當然如果他運氣足夠好,隨便穿兩個知乎網友回去幫他,那別說司馬家,打到塞納河邊也是易如反掌。

怎麼就不知道等等呢,外援馬上就到了啊,唉,還是太年輕。

13樓:歷史鑑往

他最好的下場當然是討伐司馬炎了。

在司馬昭出殯那天討伐司馬炎。曹髦披堅執銳一馬當先,中護軍司馬伷不敢和皇帝動手,落荒而逃。

賈充帶人趕到,依舊不敢抵擋。成濟問他怎麼辦?

司馬公養你們不就是為了今天?

說完成濟一刀捅死曹髦。在一旁埋伏了n久的司馬孚跑了出來,抱著曹髦的屍體放聲大哭:陛下被弒,臣之罪!

曹髦知道,司馬氏有替補起了賊心,早晚內訌,自己拿命和他們同歸於盡,於是含笑九泉。

這就是他最好的結局。

你說讓他老婆孩子熱炕頭,一路苟活傀儡到老?

曹髦能詐屍起來抽你一巴掌。

funny mud pee!老子文皇帝之孫,大魏皇帝,才同陳思,武類太祖。你把老子當曹奐那癟三?要死也要死在衝鋒的路上!

14樓:謬師娛笑巔

這其實已經是曹髦最好的乙個做法了,在一定程度上膈應了司馬朝從建立到滅亡。

對上不忠,對下不義,從此司馬一朝只敢稱孝,不便言忠。

而且對這件事大家別光看弒主呀,也看看幫司馬家幹這個髒活的成濟什麼下場,被滅族了,凌遲處死。

換句話說,對上司不夠意思,對下屬也不夠意思。

開國就有亡國氣象,終晉一朝,肉食者以利相交,禮崩樂壞,群魔亂舞,率獸食人,眾人行事只為門戶私計,蠅營狗苟之徒橫行不法,忠於職守欲報效國家的志士反而成了異類,人心離散一盤散沙,俊才如王猛寧願投靠胡人君主也不願南下,中原陸沉三百年。

五胡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壓抑的一段時代。

不過對司馬家這些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人,好像也沒什麼要緊的。

15樓:魚龍舞

估計最好也就是曹奐那樣子了,禪位算是最大程度的保持雙方的臉面,尤其是接受禪位方的臉面的一種政權交接。可惜司馬家已經出了當街弒君的事情了,他司馬家子孫聽了都掩面而哭,還有什麼臉面。

但是也正是因為曹髦,曹奐才能安穩的老死,曹家才能安穩的在陳留王這個位置上呆上200多年,而不是像其他那些被迫禪位的一樣,早早弄死,畢竟司馬家不能再次弒君了。

曹髦展現了曹氏後人最後的勇烈,也為曹家後代安穩做了最後的努力。

這樣也不錯。

16樓:范范

首先,不是曹髦年輕氣盛,主動討伐司馬昭。而是曹髦原本預期對司馬昭的暗殺計畫並沒有成功推動,而朝中三位老臣又不支援曹髦武力奪權,才出現了曹髦親自出門以死相搏。

曹髦在司馬師死的時候也曾打算架空司馬昭兵權,但因為鍾會等人,沒有成功。在甘露之變之前,曹髦實際上已經和司馬昭互相心照不宣了。

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甘露之變全過程。

高貴鄉公曹髦為什麼不在上朝的時候跟司馬昭來個魚死網破,非要飛蛾撲火般帶人殺到司馬昭的府上?

其實很多答主也提到了,曹髦完全可以跟曹奐一樣當個傀儡皇帝,演完稱公稱王禪讓的大戲。只是曹髦這個皇帝太聰明了,聰明的已經知道等待自己的結局是什麼。

對於曹髦來說,這就是他最好的下場。讓他聽任司馬家的使喚他是做不到的。所以他選擇以一種壯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不愧為魏武帝曹操的後人。

至於把司馬家釘在歷史恥辱柱上,我不太認同。晉要是搞的國運昌盛,那司馬家的風評還會這麼差?曹髦不是第乙個死於社稷的,也不是最後乙個。

17樓:我部悍將劉三刀

他最好的結局就是和平的看著司馬家一點一點的篡國成功然後仿曹家先例,給個公,終老百年。

但那樣司馬家的詛咒就不夠完蛋了。

老天爺估計不允許。

18樓:郭向東

「高貴鄉公」曹髦的此次「謀反」,顯然是不那麼識相的。如果識相一點,配合出演司馬昭加九錫、封晉公封晉王最後禪讓皇位的鬧劇,大概率會被封個公爵。

但曹髦的謀反,以自己的生命,捍衛了帝王的尊嚴,並把司馬家族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值得尊敬!

高貴鄉公曹髦為什麼不在上朝的時候跟司馬昭來個魚死網破,非要飛蛾撲火般帶人殺到司馬昭的府上?

孫小二 簡單來說曹髦比較笨 沒有能力 沒有採取聰明的辦法。歷史上年幼皇帝成年後 或者還沒完全成年就 奪回權利的很多。從戰國一直到清朝,例子比比皆是。只要有計謀,曹髦完全可能成功 宇文邕奪權的難度比他難上百倍 但是他採取了最愚蠢的辦法,最後導致身死。曹髦的辦法幾乎沒有可能成功 即使沒有人告密 相反他的...

如果高貴鄉公在奈何橋見到了曹操,曹丕,他們會說什麼

歸妹趨無妄 話說曹髦的魂魄晃晃悠悠,來到了奈何橋。見到一紅袍長鬚者,心中大驚道 武皇帝,曾孫不孝,斷送我大魏之基業。一旁的劉協笑道 天道好輪迴,丞相,魏王,昔日你弒殺皇后,囚禁朕時,可曾想過這般下場。曹操心中大怒,謂高貴鄉公道 究竟何事。曹髦道 曹芳為帝之時,曾被司馬懿詐病奪權,宗親曹爽一族,盡被誅...

如果漢獻帝像曹髦那樣衝出去找曹操單挑,曹操會怎麼做?

毛家玉樹倚蒹葭 且說漢獻帝劉協自都許以來,守位而已,宮中侍衛,莫非曹氏姻親故舊。帝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欲因際會,出討曹公。無人敢應,帝遂仗劍獨行。丞相聞之,命左右無得攔駕。角巾常服,席地待罪。帝至,將殺公。公曰 我固當死。袁氏降卒七萬,我無罪而盡坑之,是死之晚矣。遂引頸就戮。帝愴然,曰 當斯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