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啥沒西域?

時間 2021-05-05 22:21:02

1樓:月迷風影

因為明朝軍事能力弱啊

大明終其一生都沒有解決蒙古問題,你讓他去解決比蒙古還遠的西域,太難為他了。

不管是漢,唐,甚至是清,都是解決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以後,才把手伸到西域的,漢朝解決了匈奴,唐朝解決了突厥,清和蒙古會盟。大明呢,大明一直都沒有解決蒙古,當然到不了西域

2樓:最後的河川

你總得給他乙個動兵的理由罷。

——他大清玩命往西面打,起因有相當一部分是為了通過保滿蒙同盟來保跑路生命線,不然那個年代的後勤情況下,誰會有心思打高原和西北?

3樓:布蘭登堡選帝候

土木堡之變

王朝崛起期的急剎車

大明就成了帶萌了

要是當年康熙第一次西征就讓人殺成了光桿皇帝,估計戴清也大概率沒西域叫門戰神永遠滴神!!!(笑)

4樓:大漢萬年

明初期,北方人口基數太少了,關中的人口規模不足以支撐明軍奔赴西域攻略。而後來人口增加到了一定規模的時候,明軍已然沒有洪武永樂時期的兵鋒了

相比之下:清初那會北方人口比明初的北方人口基數大的多,能夠支撐清軍進攻西域,且清軍那會還保持著較強的武力水平,畢竟戰爭不斷,也沒經歷過土木堡哪樣的情況,軍隊戰鬥沒有掉線

5樓:乙個痴心人十個潑膽漢

西域大漠風沙,一座大城市,人口僅僅相當於中原的兩三個村莊,沒經濟吸引力。

看馬文生的哈密復國記

我在弘治八年請了聖旨,安排甘州的守臣精選了三千漢軍,交給分守肅州的副總兵彭清統領,由南山走之前說的快捷小路,奔襲至罕東,緊急的調集番兵備足六千兵力,連夜行軍一舉斬殺牙蘭。

牙蘭早就得知了明軍要來的訊息,於是率著大部人馬逃跑了。明軍到了哈密,得到了城市對敵人進行追捕,只斬首六十多,雖然斬首不多可是軍威大振於西域,巡按御史於是按功造冊申請嘉獎。

我認為軍隊遠征哈密,雖然沒抓住牙蘭,但是勝利也不小,而且軍士都很辛苦,都予以了犒賞。。

哈密因為戰爭離散的各族人一共二千多人,明朝送給他們耕牛和牲畜、種子、布匹、衣服和口糧等生活物資,派遣撫夷千戶幾個人,在弘治十一年二月的時候護送他們到了哈密。

6樓:

話說我很好奇,為啥那麼多人問明朝為啥沒西域,沒人問明朝為啥沒漢四郡,大唐失去西域也就比失去北韓晚幾十年吧,咋就光盯著西邊沒人問問東邊呢

7樓:二大爺

很簡單,因為明朝統治者是漢人,而且建都先在南京後在北京,都離西域太遠,西域不威脅京都安全。所以統治西域的中國王朝兩點必居其一:要麼定都關中,離西域近,這是漢魏晉唐的情況;要麼是北方游牧漁獵民族建立的政權,需要控制蒙古高原族群,而西域統治者又影響蒙古高原安全,這也就是清朝的情況。

8樓:嫩冰猶薄霜刃

一沒有那個雄心,二沒有那個實力。歷朝歷代朝廷大多數的文官的眼光是很狹窄的,對於開疆拓土的積極性極低,認為開戰就是空耗錢糧,皇帝要開疆他們還要極力勸阻,不勸就是佞臣、幸進。所以只有像洪武、永樂那種堅定決心的皇帝可以北伐拓地。

9樓:sizer2016

從進化史觀視角看,因為西域地區已經形成了統一的封建制政權,在經濟制度上與明朝不再存在像漢唐時期那麼大的差距。所以當西域進步的時候,中原政權在原地踏步,所以無法征服西域。

在我看來,中原文明的鼎盛時期就是隋唐時期。那時封建化剛在全世界興起,而中原政權已經建立了千餘年的封建社會,那時的中原政權可謂相當開放包容自信強大。而在安史之亂之後,隨著周邊部族先後完成封建化,中原政權卻變得愈發保守和狹隘,宋朝大搞強幹弱枝,明朝大搞錦衣衛東廠,這些舉動不是為了應對外敵而是為了對付自己人。

當乙個國家陷入內鬥之時,他離滅亡就不遠了。

10樓:認真的活著

大明號稱「不割地,不和親,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剛烈無比。

但現實是先棄三衛,再棄安南,最後連河套都放棄了。

確實是「不割地」,改成「棄地」。

剛烈看不出來,禍禍祖宗遺產倒是一等一的「果斷」。

所以你都可以問問「南宋為啥不要西域?」,畢竟南宋一直在對西夏用兵,也打的有來有往。

大明自土木堡之後就被打斷了「脊梁」,畏敵如虎,根本沒有任何進取心。

取西域?大明上上下下做夢都沒想過,能守住長城一線就謝天謝地了 。

11樓:唐小海

因為1、太偏了,沒有價值

2、當地人對中原王朝沒有好感或歷史歸屬感

3、征服不了或征服的成本太高或管理成本太高4、沒有意識去征服,在唐朝以後的幾百年都沒有管理過西域角度:自己願不願意,能不能,有沒有利;敵人及當地人原因

12樓:馬歐里斯特

為啥要有西域?因為左宗棠所說的「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西北臂指相聯,形勢完整,自無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統籌新疆全域性疏)可是明朝有蒙部嗎?

當然漢唐都有在沒有蒙部的情況下經略西域的歷史

漢朝是沒有

唐是有過

但漢唐時長安即使不是首都也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明朝的西安恐是沒有漢唐時的地位。李自成的順要是能一統天下可能會在乎這個,可惜闖王遇到了清

明朝還能有什麼原因經略西域?漢唐故地?聽說明朝確實有不少有這種情懷的,但看實際情況單憑這個情懷恐怕是不夠的。而且會令北韓、越南友邦驚詫(笑)

北韓可以說是幾個世紀以來中華帝國面對統一的北韓半島政權北擴時的無奈

漢武帝滅衛氏北韓後設四郡,李氏北韓的半壁江山都是漢朝故土

越南只能說嘆惜「好聖孫」放棄交趾

越南歷史書上漫長的北屬時期

據說明朝初期大體上是按著元朝自古以來的,所以這個得怨忽必烈、鐵穆耳祖孫

13樓:教子有方朱元璋

答主 @金蝶綴滿萬梨花 秀翻全場,認為唐隴右道人口多於明甘肅,且我的資料恰好證明了他的觀點。

第一,唐貞觀十三年隴右道大致相當於明初陝西布政使司的鞏昌府臨洮府加陝西行都司加肅州衛以西的伊瓜沙三州,貞觀十三年時共198222口。據中中國人口史明代卷第四章表4-5,明洪武二十四年鞏昌府23.4萬臨洮府10.

1萬,僅僅鞏昌府就比整個隴右道人口多5000口,這還不計陝西行都司。這就是該答主所說的唐初隴右道人口比明初甘肅多,眾所周知19.8大於33.

5。第二,洪武二十四年的陝西布政使司231萬口的資料可不包含陝西行都司和部分陝西都司轄地(按中中國人口史的估計總和是300萬),就這還比唐關內道加隴右道多37萬,哪個多哪個少是小學數學問題我教不來。至於環境承載力,明初陝西人口遠超唐初,所以唐初的陝西甘肅等地的人口承載力遠超明初。如此腦體倒掛的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

唐在貞觀年間就開始開拓西域,拿人口來替明洗最起碼也要拿唐初比吧。

第三,哪怕是人口最高的天寶年間,隴右道京畿道關內道加起來估計是兩個明陝西布政使司大人口合計518萬,而明代陝西人口最高是萬曆六年的450萬,去掉三道多出來的部分和未計入統計的衛所人口很明顯是明代更高,更何況天寶時長安人口92萬大部分是靠行政手段堆起來的。這叫唐代陝甘人口承載力比明代高。

看了答主 @金蝶綴滿萬梨花 的回答https://www.

我摸出來三張表

由上表可知

唐貞觀十三年,關內道174萬隴右道19.8萬,加一起也比明洪武十四年的215萬少20萬口,更別說洪武二十四年的249/231萬了。

要知道,關內道人口是包括長安的。

如果說明沒甘肅,那唐豈不是沒長安?

14樓:xy8569

首先第一點最重要的就是沒有進取心唄;其次就是明朝老朱家是典型的小農思維,人家覺得守著自己家一畝三分地種地就好了,不像漢唐對絲綢之路就那麼強的經濟需求,也就沒有打通西域的動力。

15樓:金蝶綴滿萬梨花

因為大明沒有甘肅

你或許會問,大明甘肅可是位列九邊之一,怎麼會沒有甘肅呢?那是因為大明只有甘肅的地,沒有甘肅的人。

明初陝西+甘肅+寧夏(明朝的陝西包括甘肅寧夏)只有231萬人,要知道這可是洪武年間的統計,隱瞞漏報的人口極少(同期山東500多萬人,山西400多萬人)。也就是說明初甘肅+陝西+寧夏也不過就是兩三百萬人,而且其中陝西人(現代陝西省)肯定佔了80%到90%,甘肅寧夏也就十幾萬二十萬人。而且就連這點人都包含了很大一部分少數民族。

另外的佐證還有當年傅友德西征隴右,打了一圈空手而回,沒有派一兵一卒戍守。

到了大清雍正年間,甘肅的人口才只有30萬。

大漢中後期,涼州三明力挽狂瀾,再興大漢;大唐天寶年間,資治通鑑載「時天下富庶莫稱隴右」;宋朝時,甘肅寧夏以一州之地抗衡九州。但是自元兵之後,甘隴的輝煌就宣告終結了。

大明連甘肅都沒有,更遑論新疆呢?

16樓:夏天的夜有點涼

漢武帝打通西域的初衷,是為了斷匈奴右臂,隋唐都差不多,以關中為本位,欲固關中,必取河西,欲固河西,必取西域。到了明朝以後,隋唐大運河早已執行了近前年,關中早已沒落,而是以北京作為核心了,外部勢力也是以東北那邊為主。戰略重心轉移

17樓:wiski

就是因為沒能力,其他什麼沒必要、不符合戰略利益什麼的解釋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黃河的河套平原自古漢地富饒肥沃明朝也棄了,難道也是戰略利益?

不過,別說明朝沒西域,中國王朝也就漢唐清這三個柏楊稱之為強國的帝國擁有過西域,元朝都沒能征服新疆察合台。

其他回答也說得很好,新疆這個地方產出一般,因為民族和宗教問題還屢屢起義,派大軍駐紮(其實就清朝而言大兵應該在科布多,不過天山也有大批清軍)補給都要很大消耗。所以要擁有並統治西域不僅需要強大的軍力,還需要有錢,有長途遠征的能力。所以明朝做不到這些沒西域也不丟人。

18樓:量墨

因為明朝最大的敵人是北元,北元不滅掉之前,暫時不會考慮別的。

北元不滅,就算打下西域,也控制不住,北元可以很輕鬆截斷中原與西域的通道

19樓:犀首

國家戰略安全的需求

漢唐時期國家的政治、文華中心在關中,而關中的正面有強大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突厥。除了直接在軍事上積極防禦之外,還需要斬斷他們的臂膀(漢朝打通河西走廊,設定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四郡;唐朝擊敗突厥後設定西域都護府)以防圈土重來。而明朝的戰略安全在長城以北的蒙古(永樂皇帝五次出征蒙古、宣德皇帝北伐、正統皇帝土木堡),還有遼東的女真(設定了奴兒幹都司)。

20樓:你為什麼不順從他

因為沒本事,怕被察合台大爹吊打,所以朱元璋經常把馬皇后送到亦力把裡來改善關係。朱元璋從小就是個沒本事的人,長大了也老被罵沒本事,軍頭們覺得好玩也跟著罵。朱元璋每天睡覺都怕別人罵自己沒本事。

覺醒了,就送馬皇后到西域去了。

明朝不是沒有西域嗎,為啥這個地圖西域也是明朝的

風吹小豬 這都是在現在的基礎上推古人,就看怎麼解讀了,地圖誰不會畫,問題是影響力,地圖開疆的毛病不要當真。再說這是個疆域和現在領土也不是乙個概念。就像乙個哈密衛新疆就圈住了,蒙古也給畫進去了,真這樣大明不就多元王朝了。 車右花盾 這問題下簡直群魔亂舞 1.這張圖沒有寫是 明朝版圖 明朝疆域圖 而只是...

為啥明朝會被清朝滅亡

厲建強 明朝後期國庫空虛,光修長城就花掉了盡十年的國庫收入,萬曆皇帝怠政,崇禎皇帝破壞了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的平衡關係,東林黨人遇事只顧自己,不能任人為賢,致使官場腐敗,軍隊無戰鬥力! 九圓方 主要有2大原因 1.內憂 15世紀,世界進入了小冰河時期,全世界的氣候都在變冷,寒冷的氣候引發了嚴重的旱災,中...

袁崇煥死後明朝為啥還能堅持?

王羊 袁崇煥死了不僅沒啥壞處,其實是明朝剪除了乙個大患。光頭最帥3 理由如下 己巳之變從崇禎二年十一月破關一直持續到翌年五月。此戰明朝受創極深,遠超當年的庚戌之變,但是因禍得福崇禎也收穫了兩個人才,梁廷棟和張鳳翼。崇禎在這兩個人的策劃下局勢開始明顯好轉。後金一直到崇禎九年才策劃了第二次入關劫掠,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