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足智多謀,帶兵多多益善,為什麼預料不到自己的結局?

時間 2021-05-11 21:58:19

1樓:宋小灰

韓信怎麼會預料不到呢,沒辦法而已。

乙個人再厲害,可以改變歷史,但是想要逆勢而為,難得不要不要的。

什麼叫順勢呢,國家的人都相信當時中國是姓劉的當皇帝了,你乙個姓韓的,想謀反就謀反?

謀反是需要條件的,韓信在當時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當時韓信要挾當王,已經是在為今後打基礎了。只不過玩不過劉邦(要說劉邦這人,情商確實高)。

不過看韓信的志向也就是想當個王。

那些以為大手一揮就能一呼百應的,你們真的是想多了。

韓信就是相當皇帝,可他缺少的條件太多了。

即使預料到了他的結局,有時候也只是無能為力。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2樓:唯留刺骨寒

有種古樸主義的小富即安的思想。

你比如說他只是想假齊王,而不是直接反了劉邦同學。再比如後來被劉邦奪了軍權,做個淮陰侯,晃晃悠悠,但是也沒有想著逃出長安來個絕地大逃亡什麼的。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秦末絕大多數的諸侯眼裡,劉邦比項王厚道、仁義的多。走到韓信那個位置上,命絕大多數的時候已經不是自己的了。

3樓:陳聖

國士無雙的韓信,只是堅守了「國士遇我,國士報之」的信念,最終的悲劇,並不是他的錯。天下自有公議,劉邦兔死狗烹,這就是兩千多年的定論。現在一些人,自以為是,這個人幼稚,那個人不成熟。

屈原投江,幼稚。文天祥寧死不屈,幼稚。其實他們,只是擁有一些美好的品質而已。

韓信求封假齊王的事,放現在就是要求公升職加薪,合著有些人覺得,自己向老闆提公升職加薪就是罪大惡極了。功臣就該功成身退,你自己工作是只奉獻不索取的嗎。

4樓:燈火闌珊

劉邦也不是一開始就要殺韓信。是事態的發展,劉邦與韓信的角色轉變,雙方的應對等等,最終導致韓信的死亡。這裡有韓信自己的因素,也有劉邦的原因,及漢初的政治環境。

在巴蜀之地,劉邦封韓信為領軍大將,統領麾下的所有兵馬,這對韓信來說是天大的恩,韓信對於劉邦應該是充滿了感激。到後來,劉邦項羽決戰,韓信在齊地,手握重兵,手下蒯通勸韓信與那二人三分天下,但是韓信並未聽從,劉邦建國後,將韓信從齊王換位楚王,削弱其勢力,韓信並未有異議,再到劉邦到楚地捉拿韓信,韓信也是不相信劉邦要抓他,而是以為劉邦不想讓自己收留鍾離眜。可見,韓信是那種人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

對於劉邦,韓信始終不改其效忠之心。就劉邦而言,殺韓信也很矛盾,想殺也不捨得殺。抓了之後,又將其封為淮陰侯,呂后殺了韓信後,也只是可惜,可見劉邦是惜其才,也恐其才。

就就漢初形式而言,天下初定,民生凋敝,民心思定,一心求穩,而對於劉邦而言,異性王的存在是王朝不穩定的因素,剷除異性王成為其穩定王朝的政策,畢竟這些人手握重兵,善於打仗,自己在還好說,勉強可以壓陣,死了後,就自己兒子根本鎮不住。

5樓:「已登出」

他有預料的。

高祖且至楚,信欲發兵反,自度無罪,欲謁上,恐見禽。人或說信曰:「斬眛謁上,上必喜,無患。

」信見未計事。眛曰:「漢所以不擊取楚,以眛在公所。

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漢,吾今日死,公亦隨手亡矣。」乃罵信曰:「公非長者!

」卒自剄。信持其首,謁高祖於陳。上令武士縛信,載後車。

不過韓信的志向就是做王,不是當皇帝。所以人的志氣決定了行動。

注意這個時候的韓信是楚王,他有自己的一套班子。這個時候劉邦沒有信心能靠武力拿下韓信。

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韓信反。高帝問諸將,諸將曰:「亟發兵坑豎子耳。」高帝默然。

大體上就是人的目標決定了他的行動。人的生活環境和過往經歷決定了他現在的生活目標。

國王呀!如果不想做皇帝,實在沒理由先攻擊劉邦的。他和英布很相似,如果是劉邦先乾掉了韓王和梁王,那楚王韓信就會因為恐懼主動造反了。可惜,先收拾的他。

劉邦已經很老,還要拼了命的當皇帝,這是個另類。韓信那麼年輕做到國王,本來也應該知足了。

6樓:趙哲

大概韓信的天賦點只點在軍事上了。大家都說項羽不用韓信埋沒人才,項羽未嘗不是討厭這個完全不會處理上下級關係的傢伙,雖然項羽肯定是個非常不好相處的上級。

除此之外韓信似乎很不擅長搞同僚關係和當個好領導。劉邦兩次奪韓信的兵權,容易的完全不可思議。

7樓:諸葛看山

為人處世,眼界謀略就不提了,妥妥被劉邦吊打。

對下屬及其軍隊的掌控能力也是堪憂的程度。

劉邦兩次奪韓信的軍隊,韓信一點反應都沒有,他部下的軍隊二話沒說跟劉邦走。

蒯通勸他自立,韓信說我會考慮的,然後韓信就被下屬告了。

被貶淮陰侯後,謀劃襲擊呂后和太子,又被下屬告了。

讀完史記對韓信的感受是除了軍事,其他都渣。

並且他的軍事才能對劉邦根本發揮不了作用,手下的軍隊和將領都是效命劉邦的。

韓信說,韓信帶兵多多益善!打仗不就是要軍隊多麼,怎麼理解?為什麼說他是軍事奇才

清風一縷浮萍遠 其實韓信的傳說不嚇人,有道是狗掀門簾子全憑一張嘴,只要願意吹,能夠差給韓信的將軍真不多,言而總之韓信的奇就奇時間上 楚漢爭霸在歷史上一直是很多人研究的物件,因為那時身處千年之大變的年代,英雄輩出,豪傑並起,有許許多多的經典案例,然而最重要的是這麼奢侈的一場大戰竟然在八年之內完結了。韓...

現代人如何像三國謀士般足智多謀立足職場?

恰好最近一直在聽吳荻說的評書 三國演義 老師出身的吳荻批講的認真細緻,且難得的是考據翔實,從不順應主流的胡說一氣或直接COPY前人的錯誤說法,雖然剛聽到劉備得的盧,但吳老師在這部書上下了多大功夫還是聽的出的。小時候聽三國只覺得趙雲英俊瀟灑,是個大英雄,真正進入社會,見識過同事與同事 領導與領導 公司...

三國時期中還有沒有比諸葛亮更加足智多謀的軍師?

楊靜桐 如果以軍師而論,曹操的前五大謀士,後五大謀士,都不下於諸葛,有的智計更過之。諸葛長於內政,人格感人,但真的論起智謀,只能算三國前十吧。 已登出 文武第一,武無第二。諸葛亮能力出眾不假,但要說他是三國最聰明的人,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比如曹魏就有荀攸,曹操稱之為謀主,荀攸前後有奇策十二,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