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襄公從者為什麼說大豕是彭生?

時間 2021-05-11 08:23:10

1樓:成湯鹹

這的確是乙個好問題。

先敘述一下故事背景。

先是,魯桓公帶著他夫人文姜去齊國作客,這文薑是齊國國君齊襄公的妹妹。不過她們不僅僅是兄妹啦,更是...「德國骨科」警告,於是他兄妹倆趁著見面就搞起來了。

魯桓公很生氣,罵了文姜一頓,文姜轉頭就去找哥哥告狀。齊襄公一聽:「欺負我妹妹可以,欺負我妹子可還行!」好傢伙,直接讓公子彭生把魯桓公暗殺了。

「骨科」一下子公升級成了國際事件,但兩邊都覺得這事挺沒臉。最後齊襄公把公子彭生殺了謝罪,兩國達成和解——彭生就這麼當了替罪羊。

十八年春,公將有行,遂與姜氏如齊……公會齊侯於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之,以告。

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於車。魯人告於齊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寧居,來修舊好,禮成而不反,無所歸咎,惡於諸侯,請以彭生除之。」

齊人殺彭生。《左傳·桓18》

這故事告訴我們狗腿子當不得,九百年後的成濟要是讀了這故事,一定反手先戳死賈充,賈充這糟老頭子實在壞得很。

八年後,齊襄公出去打獵,路上碰到乙隻大豕,旁邊人說:「這是公子彭生。」齊襄公大怒:

「彭生敢出來嚇我?」拿起箭要射它,誰知大豕突然站起來大叫,嚇得齊襄公掉落車來,回去不久就被自己部下弄死了。

冬,十二月,齊侯游於姑棼,遂田於貝丘,見大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見?」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懼,隊於車,傷足,喪屨。《左傳·莊8》

這齊襄公確實是費拉不堪,但問題來了:

為什麼看到「大豕」,齊襄公和旁邊人都會認為是「公子彭生」?

一直以來,學界都沒有給出好的解釋。

先從「公子彭生」的名字分析起。

「公子」指他是「齊國公子」,自不必說。「彭生」這名字則頗講究。

兩周金文中,以「某(國族氏名)+生」這種格式作名字的人不少,張亞初先生觀察到:以「某(國族氏名)+生」為名的人,這個「某國族氏」往往卻和他的真實國族並不相合。於是提出:

「生」當讀為「甥」,「某生」的「某」實為他母親的國族名,「某生」即「某國族的外甥」之意[1]

《左傳》中晉國元帥荀偃就稱他的兒子荀吳為「鄭甥」,荀吳的母親是鄭國女,「鄭甥」就相當於「鄭國的外甥」。

荀偃癉疽,生瘍於頭,濟河,及著雍,病,目出。大夫先歸者皆反,士丐請見,弗內,請後,曰:「鄭甥可。」《左傳·襄19》

當然從源頭來講,「甥」這個詞就是從「生」而來的,「鄭國的外甥」和「鄭國女所生」本來同義。兩周金文皆作「某生」,「甥」自是由「生」再加上「男」而來的後起字。故《釋名》雲:

甥亦生也。出配他男而生,故其制字男傍作生也。

所以「彭生」這個名字,表示他的母親國族為「彭」。

本節整理文獻中「豕韋」的記述,並解決乙個文獻問題。

關於「豕韋」國,《左傳》和《國語》共有三條比較重要的記載。

1.其一是《國語》中周太史對先代的追述:

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佐制物於前代者,昆吾為夏伯矣,大彭、豕韋為商伯矣。當周未有。

己姓昆吾、蘇、顧、溫、董,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矣。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國語·鄭語》

語出周太史,材料應該是可信的。說祝融其後有八姓,彭姓一支有「大彭」、「豕韋」二國,曾經相繼為商時的霸主,後來被商滅掉。韋昭注云「大彭」源於彭祖,「豕韋」是「大彭」其後分出去的國家。

提煉其中資訊有三:

商代,彭姓的「大彭」、「豕韋」二國曾相繼為霸主;「大彭」、「豕韋」二國終被商所滅;「豕韋」為「大彭」別封之國。

2.其二是《左傳》中晉國執政範宣子敘述他祖先的世代:

宣子曰:「昔丐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週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左傳·襄24》

範宣子說他的祖先,在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代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週為「唐杜氏」。杜預、韋昭並雲商代末年,「豕韋」遷於唐,其後周成王滅唐,又遷之於「杜」,故名「唐杜氏」。後來杜伯得罪於周,其子逃於晉國,其後人士會有功於晉,受封於「範」,故在晉為「范氏」。

這段來自範宣子的自述,應該是準確的,也同時告訴我們范氏祖上的「豕韋」一國的遷徙經歷:

范氏一族在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代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商末,「豕韋」遷於唐;周初,遷其族於「杜」。

3.其三是《左傳》中晉太史曾提到范氏的祖先「御龍氏」劉累:

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左傳·昭29》

「陶唐氏」之後有劉累會養龍,因此得幸於夏後孔甲,封之為「御龍氏」,又讓他「更豕韋之後」。但不久劉累把龍養死了,怕獲罪於是溜之大吉,范氏是他的後人。

劉累為「陶唐氏」後人;劉累為夏代的「御龍氏」;劉累「更豕韋之後」;劉累遷於魯縣;劉累是晉國范氏的祖先。

這一段乍一看沒什麼問題,【3.1】【3.2】【3.3】【3.5】都和剛剛範宣子的自述吻合。但有兩個矛盾在其中:

由【2.1】,范氏祖上在商代為「豕韋氏」,而根據【3.3】,范氏祖上為「豕韋氏」則在夏末;

由【1.1】,商代的豕韋是彭姓,而范氏一族是祁姓。

所以杜預根據【3.4】劉累曾遷魯縣的記載,說先是夏王使劉累代彭姓之豕韋,隨後劉累逃於魯縣,豕韋復國。之後豕韋滅於商,劉累之後又復承其國為「豕韋氏」。

這樣商代就既有彭姓豕韋,又有范氏豕韋,於是在這種曲折的解釋下,以上的矛盾最終確乎得到解決。

但這種解釋實在過於曲折,且若把「更豕韋之後」解為「代彭姓之豕韋」,直言「更豕韋」即可,不必言「之後」。所以我頗疑此處的「更」當訓為「續」。兩周金文亦多有「更」:

令女乃祖考司卜事。《曶鼎》

乃考兼司甸師氏。《呂簋》

命汝乃祖考友司東鄙五邑。《殷簋》

命汝乃祖考嫡官司。《師虎簋》

悉言「更乃祖考的某官職」,「乃祖考」是「你祖、你父」,故「更」皆當訓為「續」:繼承你祖、你父的官職。所以所謂「更豕韋之後」,亦是「續豕韋之後」,如《史記》:

「續蕭文終之後於酇」,這樣「更豕韋之後」的「之後」才講得通。

當是此時豕韋已亡國,劉累於豕韋有血親,故夏後命之存續豕韋國。正如周武王滅商後,封舜之後於陳,禹之後於杞,漢立國封周之後為周子南君,皆取「存亡續絕」之義。

其次,所謂「祝融八姓」,其名為「姓」,實為「氏」。韋昭雲「大彭」自彭祖,虞翻曰「封於大彭」,其必非周之「姓」。蓋商周、蠻夏姓氏制度有別,所以混淆。故此處之祁姓與彭氏並無矛盾。

那麼所謂范氏「在商為豕韋氏」就沒有衝突了,所以這個故事應該是:

初,豕韋從大彭分家出來【1.3】,但之後亡國。夏末年,夏後命「陶唐氏」之後【3.

1】「御龍氏」【3.2】劉累存續豕韋國【3.3】,劉累雖違於魯縣【3.

4】,但並不影響其子孫繼續在豕韋居國。

及夏亡,豕韋依然存活,並於商時與「大彭」相繼為盟主【1.1】。商末為商所滅【1.

2】,故遷於唐【2.2】,其後周滅商,又遷於杜【2.3】。

最後跑到晉國,因功封為范氏【2.1】【3.5】。

畫成表大概長這樣:

這個事情就通順了,文獻中所有資訊都能串起來,不再有什麼彭姓豕韋和劉累豕韋的分分合合。

接下來回到原問題。

由【1.3】,「豕韋」本為「大彭」別封之國,「豕韋」應是封於「韋」地,其字首之「豕」,或是其族之象徵。而公子彭生其母是彭女,故可平行作如下兩個猜測:

彭生之母本為豕韋國之後,故從者見「大豕」而聯想到彭生;因「大彭」、「豕韋」常連綴並稱,故從者因「大豕」聯想到「大彭」,因而附會於彭生。

第乙個猜測,缺點在於需要乙個附加的假設條件,即彭生母為豕韋之後。但加上這個假設後,從者因其家族特徵做聯想,則非常合理。

第二個猜測不需要附加假設,但「大彭」、「豕韋」並稱而來的聯想,總不似前者緊密。

所以我傾向答案為前者,即:

彭生之母為「豕韋」之後,「豕韋」以「大豕」為其象徵,故從者見「大豕」而想到彭生。

最後再做乙個十分冒進的猜測。

金文中有兩個家族的「族徽」:

丙丙'

圖一字為「丙」[2],畫的是一種俎器,文獻中稱之為「房」,《詩》雲:「籩豆大房」,看下圖實物非常像了:

第二個族徽顯然是「丙」加上一種識別符號,兩者似有神必的關聯,但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丙」與「丙『」是一族的。我暫且把它記作「丙『」。

「丙『」族的青銅器出土凡162件,其大抵分布,於商代則為河南安陽,於商末則在山西靈石縣,於周初則出土在陝西長安縣,其時與地不相混淆。從銘文看,其族於周代亦服事於周[3]。

我故猜測:「丙『」族即「豕韋」

1.「丙」古音與「彭」極近:皆為唇音聲母,韻在「陽部」。

2.「丙『」族遷徙於「豕韋」亦極密合:「豕韋」封國當在「韋」,「韋」即滑州,即今安陽下轄縣。

其後商滅之,於商末遷於唐【2.2】,今雲唐都平陽,即今山西臨汾,去山西靈石無慮100公里。周初復遷於杜【2.

3】,杜即在今陝西長安縣。如下圖:

而「豕韋」是由「大彭」別封而來【1.3】,故可進一步猜測:

「丙」族即「大彭」,「丙『」族即「豕韋」。

如是,則晉封士會於範亦有說:「韋」、「範」本一字之分化,範地在今濮陽,於韋地(安陽)去亦不遠。故晉封士會於范,似有意追述厥祖在「韋」之義。

我以為先秦文獻中隱義的研究,目前還是不夠的,亦惟恐求之過深。

《詩》雲:「豈不爾思,畏子不敢。」

2樓:範紐文

背主之事我是萬萬不能做的。

但有些事卻無由人意。

那晚,那人說明來意,雖然我不甘不願,但最終卻不得不從了。

那晚,公孫無知的人到家裡,送來金玉若干,我推辭,無功不受祿,這錢我不敢要,不能要。

那人冷笑,無功便是過。

若你不能為公孫所用,又知道了他的圖謀,只好殺死我。

我不怕死,能成為公侯死士的人怎麼會害怕死亡?

那人用死亡威脅我,豈不可笑。

那人說,門外還有三人,他與其中二人便足夠殺我,然後再殺我妻兒,以及家中五十老母。

還有一人,不用負責屋內誰活誰死,他只管直接去北方軍中,要連稱殺死我的叔叔和弟弟。

罪名麼…那人冷笑:臨陣投敵,當場格殺!

笑聲低啞,猙獰瘮人。

我不怕死,卻不能累及老母妻兒,更何況還有戍守邊疆的叔叔和弟弟。

見我猶疑,那人又笑,指著滿盤金玉說,你且收下,公孫用得著你,你便是有功之臣,用不著你,至少事到臨頭,你能活命。

收了這些東西,便是賣了這條命。

只是我的命已經賣給國君,怎麼能再賣一次?

那人似是知我心中所想,抓一塊玉便轉身向外走,臨出門時道:

沒了這塊玉,盤中的錢不夠買你的命,但我剛剛把你老母妻兒的命賣給了你,總要折掉些。

我去關門時,那人聲音又傳來,你叔叔弟弟的命,算我饒你的。

黑暗中傳來大笑,我聽著卻格外刺耳。

第三天,國君獵於郊野,我是國君近侍,自然駕車隨行。

晚上,那人又來,只說了一句,明日去狩獵,路上會有乙隻野豬衝出來……

那人話沒說完,有意停頓,盯著我看。

我心中害怕,公孫無知終於要動手了。

我說,國君待我恩重如山,要我行刺,下不去手。

那人又笑,笑容在我看來,分外可惡。

你不需動手,你只要大喊「是彭生,公子彭生」就行。

我只要喊這兩句?我問。

那人點頭:需喊得驚惶些。

我大約明白那人的意思,國君與妹妹文姜私通,被文姜的男人、魯國國君發現後,公子彭生受命殺死魯國國君,魯國來交涉,國君委過於彭生,竟然把彭生殺了。

這件事國君做得不地道,常常為此噩夢。

我默然良久,回道:

諾!臨走時,那人長嘆一聲,為人莫做虧心事吶!

「有時候,比死更難受的,是心中負疚,是因負疚而生的心中暗鬼。」

春秋戰國齊襄公這麼荒淫為什麼還能稱之為襄公?

唐昌遊仙 他,荒淫?我記得他只有一子一女啊,兒子齊季在公孫無知,連稱,管至父他們搞宮變的時候逃走了 據說去楚國了 女兒嫁給魯國國君也就是齊襄公的外甥,文姜的兒子了。他乙個諸侯國君,一輩子四十多年,只有兩個孩子,怎麼也不是個荒淫的吧。順治才活了二十四年,兒子就有八個。再者齊襄公他弟弟齊桓公姜小白也是出...

為什麼說養公的金毛犬很可怕?

乖乖聽話0904 我養狗基本都是養公的 會教就可以,不會就別養狗,公母都一樣難教,公狗發情的時候得看緊一點,母狗發情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反正一樣麻煩,一樣可怕,別養狗子,養自己。 歌樂山訓犬 不請自來。感覺這個問題就有問題。我從事犬只行為糾正,以前問做過寄養。任何犬種 金毛,拉布拉多,泰迪,二哈,邊牧...

為什麼說「寒從腳下起」?

絕色寡婦蛛 贊同樓上所說的足下脈絡多,按大耳文的進化理論,動物還是從植物進化來的,我們只是會動的植物而已,那植物最重要最接地氣最離不開的是哪呢?雖然不是絕對,但大部分都是根。這雙腳踏在大地上,疲勞也恢復得更快些。保護住腳的溫度,人就不容易受凍。根本根本,根才是本,人的根本還是在於腳。 披荊斬棘 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