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歷史上常常用和親的手段來達到與周邊民族國家和平的漢朝唐朝,為什麼會被公認為強大的王朝?

時間 2021-05-10 23:59:47

1樓:陳老師的忠實粉絲

這麼說吧

按照漢朝的標準來說

送到匈奴去的基本上都是宮女

然後這個宮女還要冒充成皇帝的女兒,作為公主嫁過去相當於匈奴單于,娶了乙個在漢朝皇宮裡面做雜活的女工人還要當成菩薩一樣供著,佔據匈奴單于乙個閼氏的位置並且因為是皇帝的女兒

所以漢朝皇帝就是他岳父了……

你以為匈奴人願意啊?

但沒有辦法

為了生存他們只能這麼做

這是因為草原上資源匱乏

尤其是鹽還有茶葉

匈奴人自己又沒有

那怎麼辦呢?

只能夠南下到中原去搶

但是就算是匈奴有騎兵,搶也是要死人的

漢朝有萬里長城拱衛

雖然戰略上處於劣勢,但是卻無損根基

匈奴人死乙個就少乙個

所以雙方只能夠達成和約

匈奴娶宮女公主為妻,然後漢朝每年提供一定的物資給他們這才是真正的和

匈奴根本沒有可能南下消滅漢朝

如果匈奴可以消滅漢朝,早就來了

匈奴人憋著這口氣

所以只要投降過來的漢朝將領

就必須要遵守一條規矩

就是娶匈奴貴族的女兒

比如說李陵過去了,就被迫要娶匈奴單于的女兒這對當時的漢朝將領其實是個很大的侮辱

因為人家是漢朝那邊的貴族

你匈奴是蠻夷之輩

打個比方

就好比現在的白人超級富二代

被強逼著娶非洲酋長的黑人女兒

然後生下乙個孩子

全身黑的嚇死人……

血統都給玷汙了

乙個貴族娶乙個蠻女為妻,像什麼樣子呀?

但是既然都已經投靠,也只能夠寄人籬下

真以為匈奴人那麼稀罕宮女啊……

另外還有一點

很多人以為和親是劉邦開始的嗎

其實,跟外族和親,確實是劉邦先搞出來

但是戰國時代,七國之間互相送女人,是非常尋常的一件事情比如說著名的宣太后,就是楚國進貢給秦國的女人同時秦國也要把自己國家的女人,送給楚國

就比如說昌平君

他的父親是當時在秦國做人質的楚考烈王

母親則是秦昭襄王的女兒

當時楚考烈王在秦國做人質

秦昭襄王就把自己女兒送他床上去

至於楚考烈王自己是不是喜歡秦昭襄王的女兒……這可就難說了

不過,睡不睡由不得你乙個楚中國人質

換句話說,秦昭襄王送來的女兒,睡你也得睡,不睡也得睡……很多人以為和親是屈辱?

和親其實是這樣

匈奴大臣

大單于,我們不能接受和親,漢朝的花姑娘多的很,錢多的很,給我們這麼點就打發了,太坑了

匈奴單于

那你說應該怎麼辦?難道和漢朝開戰嗎?你打得過他們嗎?

匈奴大臣

匈奴單于嘆了口氣

還是和親吧,沒辦法消滅漢朝,還是接受他們的援助吧……說白了,和親還真是和國力有必然的關係

你強大了,人家才願意和你和……

要是不強大,那人家就直接把你滅了,還和什麼?

2樓:曜陽

送女人好過送質子。弱國對強國都是搶著求嫁公主過來,然後還要交出兒子當質子。比如北周和北齊爭霸的時候都在求柔然的公主下嫁。難道柔然也是菜?

3樓:

能夠和外國建立邦交本身就是國家實力的體現。你注意一點,和親和獻美女是兩回事

和親過去的漢子女子到了外邦也是非富即貴,不是當使喚丫頭去的。娘家人家底不硬氣,嫁過去的姑娘怎麼會受人待見呢。

漢唐國家的強大是相對而言的。古代的交通不發達,一旦發生戰爭,動輒幾萬乃至十幾萬甚至上百萬的軍隊調動,後勤補給,軍需調撥,都需要龐大的開銷。古書說

養兵千人,日散斗金,就可以見開支巨大。

本來是小成本可以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必要大動干戈。

明朝如果深諳這個道理,和滿清稍微妥協一點,這邊集中力量把農民軍滅了,崇禎皇帝也不用吊死在煤山上了。

4樓:

在樓主心裡可能對和親的認識是:一群山大王明火執仗的跑到地主家殺他莊客,搶他糧食。最後,地主老財跑出來跪在山大王面前雙手獻上女兒。

吃飽喝足的強盜騎著馬兒帶著女人高高興興的回去睡覺並盤算著下回什麼時候再來。

和親,一定是弱勢的表現嗎?不和親就一定強勢嗎?在我看來能夠達成和親恰恰是一種並不弱的表現。

讓我們來看看歷史上的幾次著名和親。

第一次漢匈之戰後,劉邦同學回到長安擇公室女遠嫁匈奴,開啟了漢匈和親之端。在某些奇怪的人看來,可能是這樣的。劉邦這個二五仔被人收拾了一頓,靠枕邊風和送女人逃過一劫。

擱現在來看就是個lgd內戰猛如虎,外戰慫如狗。但事實顯然有所不同,第一次漢匈之戰後就像兩個巨人的首次碰面,短暫接觸後發現對方的並不是曾經面對的弱者而是乙個可以與自己相媲美的對手。一次戰略上的失利並不能讓對方屈服,他們需要的是百年的消耗和不斷的放血。

至少在那一刻,他們都堅信時間會站在各自的一邊。。

手上書不在,有空繼續補上。

最重要的乙個,現在的孩子阿,總有人想像和親是靠女人換和平犧牲女人什麼的。坦率的說和親換不來和平。至少不是和平的主因。

如果說什麼能讓我們贏得戰爭,無非是國家強盛、上下協力、將不惜命、民不畏死如此而已。

5樓:伯光君

樓主的問題思路很奇怪。。。簡單來說,乙個朝代的時期很長,而樓主這樣混起來說,其實很不科學。

我來簡單指正下樓主的幾個大的失誤。

第一。和親和對周邊的強勢往往不是同乙個時期。

比如,在漢朝,開始不和親,但是劉邦打敗之後。劉邦呂后,漢文帝都相繼和親。到漢武帝時候又不和親,這個時候,正好是漢朝對外最強盛的事情。漢武之後,又有和親。

第二。和親和強勢與否往往沒有關係。

宋朝每年輸送歲幣給遼,金。但是會在稱呼上強求,兄弟,叔侄這樣的文字遊戲。為了證明自己不曾屈服,所以不和親。

第三,和親是乙個長期制度。

6樓:小奇

開玩笑,你真的以為就送乙個女人就完事兒了?

乙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抗還得浪費糧食的女人→_→能比得上一百擔粟公尺麼?能比得上二十個工匠麼?

送乙個女人就想讓人家放棄搶劫一千個女人一千金加一千勞力,你送的是純金的女人還是送的九尾狐這種妖孽?

ps:漢朝白登是先裝孫子再做爺爺過了四代人,李二直接是渭水交錢反手沒兩年就虐了頡利。

明朝是和親過了還是給過歲幣?宋朝是從頭到尾在給錢…→_→幽雲都想著買回來…

7樓:公尺汐

談點個人淺見:第一,無論史書寫得如何天花亂墜、為尊者諱,把自己家的女人(即使不是親女兒)送出去,都是國力軟弱的表現。

第二,如果送女人的同時,還送點技術和土地當嫁妝,就是既軟弱又糊塗了。參見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去吐蕃和親,割讓九曲之地給吐蕃,導致吐蕃勢力增加,不斷威脅隴右。一直到天寶初年,通過死傷無數的石堡之戰才收回;參見文成公主入藏,帶去大量的技術和工匠。

第三,真正的和親,應該是有嫁有娶,這樣雙方至少是平等的。參見唐肅宗與回紇的和親,雙方都將親女兒嫁到了對方國家。這更像政治婚姻結盟,比單純送女人要好。

第四,實力不如對方的時候,通過和親,獲得喘息,可以理解,但不能表示尊重。

第五,和親之後,貪享犧牲一女子所帶來的苟安,則是可恥。

第六,以和親為緩衝,臥薪嘗膽,反擊滅國。此乃梟雄之舉,可嘆可贊。

第七,以為和親能夠帶來永久和平者,絕對是腦子進水。強盜依靠武力強娶了你家女人,就會罷手嗎?顯然不可能。翻遍史書,成功的和親不是沒有,但實在太少。

第八,永不和親、不割土、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雖然有點傻,但可歌可敬。對,我說的就是大明朝!

第九,黃沙漫漫、風俗不通,遠離故土,丈夫死了還往往得嫁給下一任可汗或酋長,和親公主之悲戚,詩文中屢屢可見。又有幾位女子心甘情願主動去和親??說和親好的,可以考慮一下,在交通不便的條件下,把自家閨女遠嫁到萬里之外的感受。

8樓:老湯的茶水間

送錢和女人給少數民族是花最少的代價做最優收益的事兒。

強盜打劫你,你沒帶傢伙,你是給錢呢,還是期待空手奪白刃和人家幹一架最後被捅死?

明朝這種不和親不納糧,天子守國門,死都不遷都的想法簡直是弱智。

國家興亡,肉食者謀,肉食者能分析到通過和親納貢來減少戰爭,難道作為屁民的你真的認為,虛無縹緲的「國家尊嚴」比生命更重要?

歷史上有哪些長久活在其他名人光環之下的名人?

王賁,老爹太強有時候不是什麼好事。每次王賁出場,都是他爹的贈品。有幾個知道老王家滅五國,其中王賁滅了兩個。王賁作戰最為靈動,欲攻魏,先攻楚。現代講求圍點打援,他連點都不圍,直接把援乾掉,再回軍進行滅國大戰,此種戰法必須要求突然迅捷才有效,攻燕代齊時,先燕 遠 再代後齊形成乙個迴旋閉合攻勢,二戰時德軍...

歷史上的今天

victurbo 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和他的團隊勝利抵達南極點,此次也是人類第一次到達南極點。在南極很多時候都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小小的冰山在Sunny下慢慢融化,鯨魚在浮冰間穿梭。好像南極之旅是時候提上日程了,趁年輕,一起去南極跳水划船爬山觀鯨看企鵝吧 劉嘎子 歷史上的今天 套裝共4冊 ...

歷史上那些名妓都是賣藝不賣身的?歷史上真有這種純賣藝的青樓工作者嗎?

曹彥士 初,充前妻李氏淑美有才行,生二女褒 裕,褒一名荃,裕一名濬。父豐誅,李氏坐流徙。後娶城陽太守郭配女,即廣城君也。武帝踐阼,李以大赦得還,帝特詔充置左右夫人,充母亦敕充迎李氏。郭槐怒,攘袂數充曰 刊定律令,為佐命之功,我有其分。李那得與我並 充乃答詔,托以謙沖,不敢當兩夫人盛禮,實畏槐也。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