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劉備,你會在關羽被殺之後東進伐吳嗎?

時間 2021-05-09 03:59:00

1樓:白色黑夜

開上帝視角不止要伐吳,還要視情況滅其族,不過不會那麼莽,看情況慢慢來,管好張飛,頭幾年帶著丞相幾個好好搞搞養生之類的,不開上帝視角直接把我丟劉備那位置上,我能比他還瘋。

2樓:

關羽、張飛、劉備自黃巾起義,就一起共事了,期間顛沛流離,是生死袍澤,說生前的關羽、張飛是蜀漢的

二、三號人物估計也沒人會反對,關羽被孫權殺了,張飛首級被送到孫權手上,無論從情感上,還是道理上,劉備不可能不報仇,莫說諸葛亮了,法正復生也絕對勸不住。

我要是諸葛亮,夷陵之戰後,就死磕孫吳,孫權,你不是作嗎,看看誰先死。

3樓:風雨雲台

會,必須會。荊州的戰略地位之類的思考都是屁,就光是二弟被殺這件事,老劉我絕對嚥不下這口氣。我他媽的在這件事上連屁都不敢放乙個,我還配稱為豪傑嗎?

媽的,該死的碧眼兒,我要將你碎屍萬段。還有,你們誰都別勸我,勸我不要東進伐吳的人都是他娘的叛徒,誰勸斬誰。諸葛亮看著看盛怒的主公沉默了。

4樓:劉備

朕就是劉備。 朕還記得當年我兄弟三人結義之時的誓言,「我劉備、關羽、張飛,雖為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沒了雲長,也丟了翼德,朕本就不愛美人,失去手足至親,江山還有何留戀?朕記得那年涿郡的桃花,朕更記得吳狗殺我兄弟,砍我手足,朕留著這條命,留著這副殘軀就是要復仇,朕的兄弟還在黃泉路上等著我呢!

5樓:手寫的從前

劉備只借了乙個南郡,孫權要整個荊州還不說,後來給了3個郡東吳,東吳已經算血賺了,乘關羽北伐時還偷襲了他,關鍵是還把他殺了,你能忍嗎?拿了荊州後,孫權甚至還想拿益州的舉動,如果我是劉備,我會覺得孫權比曹操更可恨,必須伐之

6樓:楚德來

打,必須打!!

老子骨肉一般的兄弟被殺了你和我談當苟且苟且當天子?

要是他麼老子會苟且苟且,我能打到今天當天子?

我可以輸,可以和,可以妥協

但是不先打的他姓孫的骨斷皮裂,老子就把蜀中王倒過來寫!

自古以來,報復,都是最神聖正義的!!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7樓:

如果我是劉備,我絕對會在關羽被殺之後,東進伐吳。哪怕知道這次進軍凶多吉少,有去無回。我也會堅定的打下去。

我可以告訴你,劉備從來就不是乙個純粹的政客,他身上的江湖氣更足,劉備更像乙個遊俠。劉備比你我這群鍵盤俠都明白,伐吳是乙個絕對錯誤的選擇。但不伐吳這口惡氣嚥不下去。

關羽的仇,任何人都可以說算了,唯有劉備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不然他就不是劉備了。曹操是政客,他可以忍下曹昂之死。可劉備是遊俠,他誓要為關羽報仇。

8樓:

會。大概在東吳方面乃至現代社會很多人看來,政治人物都是考量利益和大局的,哪怕我背刺了你,你為了大局(既得利益)著想也該忍氣吞聲繼續跟我合作。

但世上還是有種人,不只是考慮利益,而是會為了某些價值和情義豁出性命的,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英雄。

無論怎麼計算,生存都是有理性的生物的至高利益。在遭到利維坦壓迫時,絕大多數人會為了這個至高的利益而默默忍受,只有個別英雄才會仗劍而起,而這些英雄以不屈的反抗、強大的道義感召,始終威脅和警醒著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人是有血性的,不只是默默計算利益。

尊嚴、情義、愛情、家庭、自由、理想等等,都可能是某個人豁出性命也要守護的因素。正是這樣諸多不甘苟活的人的存在,才有波瀾壯闊的人類歷史和英雄傳說。

雖不能至,但心嚮往之。

9樓:阿西吧

劉備:關羽不重要,老子在意的是荊州,是一統天下。至於孫權送荊州求和,老子當然不能同意了,一旦同意,我這個偽君子就人盡皆知了,一定要打。

10樓:正藍旗旗主

當時曹操剛掛,魏政權交接;益州派不全是自己的人,荊州派剛丟了家;四川那山區想發展肯定比北方中原和江南地區困難多了,放在現在蜀國地區拿得出手的城市也就成都和重慶。劉備不打的話,等孫權在荊州站住了腳,曹丕穩定了後方,劉備面對的就是益州派的不穩,荊州派的思鄉和魏吳的夾擊了。所以那個時候打荊州可能是他這輩子最好的時機也是唯一翻盤的機會了

11樓:聖人惠

打,必須打,或許時機不對,但是行為必定正確。

為什麼打?因為荊州要地是不能丟的,一是位置:西可進蜀川,東可徵吳越,南可安交州,北可定中原,實乃兵家必爭之地。

二是荊州派系人員眾多啊,你必須要分配一下,但是乙個益州容不下益州本土和荊州派了,必須要用荊州來安定荊州人士,不然後宮就是荊州人士轉投孫權。

12樓:求知無限

伐吳肯定是要伐的,此時北方曹操剛死,政局未穩。荊州剛失,心底想歸附蜀漢的人也還有一批。況且荊州乃關鍵區位,欲爭奪天下,則荊州必爭。

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孫吳背盟,偷襲之舉天下恥之,關羽也因此丟命。此種情況若是不伐吳才會被天下人恥笑。怪只能怪皇叔伐吳過程中有疏忽,戰術不當,以致被陸遜火燒連營。

如果皇叔謀略謹慎,戰術得當,即便不能大勝全取荊州,那麼進入相持階段後迫於曹魏壓力使得東吳讓度部分荊州郡縣也是極有可能的。也就是說只要不敗,皇叔就能取得至少一部分戰略目標,伐吳就沒有白付出。只是可惜啊,皇叔敗了。

哎,不得不感嘆皇叔命苦啊!伐吳戰略上沒有問題,只是由於戰術上的失敗而沒有成功。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來看,伐吳並不一定就會失敗,勝利的可能甚至還大於失敗的可能。

畢竟所率之兵是漢中之戰下來的精銳,伐吳為關羽報仇奪回失地使得士氣高漲,而荊州還不穩,皇叔新勝曹魏又很有威望,彼時看來,即便不勝也不至於大敗,所以東征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只不過歷史不容假設啊,偏偏皇叔就敗了所以我們現在感嘆要是不東征多好啊。歷史充滿了許多偶然性,不要用現在的觀點和很多已成歷史事實去推斷當時的人的想法,因為這樣很不嚴謹,也沒法真正理解當時人的舉動。

包括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淝水之戰以及金兵南下滅北宋,這裡面包含了很多偶然因素,勝或敗並不都是必然的。用現在的觀點和想法去隨意評判前人其實是很不客觀的。

13樓:Virtus Yang

平心而論,自己那麼多年一起的二把手,拜把子兄弟,出生入死。

他死了,自己要有怎樣的理由不報仇。

不報仇,人生沒意思了。

報仇,無非冷靜與否,怎麼報的問題。

14樓:

關羽不死也要伐吳。荊州是天下水陸交通樞紐,兵家必爭之地。佔據荊州,北上可進襄樊,攻洛陽,直逼曹魏的都城,朝東可以順江而下進攻東吳,朝西可以直入川蜀。

而且地處江漢平原,糧食產量極高,政治經濟都十分發達。所以佔據荊州,即可聯合東吳打曹魏,也可聯合曹魏打東吳。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會在隆中對中特別強調佔據荊州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麼孫劉兩家為荊州不惜翻臉成仇。

關羽死後,劉備如果不趁東吳立足未穩奪回荊州,從此便只能偏安一隅,北伐曹操的先決條件已經失去,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之後六出祁山都沒能取得勝利。相對於鑽山溝北伐,打東吳要容易得多。一方面東吳的實力弱於曹魏,另一方面蜀地到東吳,只需沿江而下。

至於之後劉備沒有攻打荊州而是在江東長驅直入,應該是因為一方面荊州地勢優越,易守難攻,而江東更易攻取,另一方面打江東打著為關羽報仇的大旗,佔據大義,哀兵必勝。再有劉備當時已經稱帝,他究竟是想滅掉東吳畫江而治,還是想接著挑戰曹魏這個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巨無霸,恐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所以,伐吳在戰略上並沒有問題,打不打得贏則是另一回事。

畢竟當時大多數人還是相信伐吳能夠取勝的。

15樓:一根勞白沙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首先,孫劉之間我們可不可以找到這個故事的翻版嗎?答案是有的,抗日戰爭過後,國共兩黨簽訂停戰協議。

隨後國民黨撕毀協議,發動戰爭。雖然三國時期和解放時期的情況不同。但是兩者都有個共同點。

這個戰爭的主動權看似在劉備或者共產黨的手上,實際在於東吳和國名黨的手上。不是劉備說打不打的問題,而是孫權要不要打的問題。當然,戰術上的失誤導致了蜀國的一潰千里。

可是如果蜀國勝利了,是不是就是現在的共產黨也猶未可知也。

16樓:CHROM

看到那麼多講劉備個人意志的,我覺得還是從國家的角度答好。吳打荊州,即使是背刺也好,其實是為了國家考慮。吳居長江下游,而蜀漢佔據益、半個荊州,在上游。

長江中下游平原易攻難守,也就是說照這麼下去,蜀漢其實佔據了巨大的戰略優勢,順流而下則很輕易就能拿下孫權的核心領土。相比之下,魏不論打蜀漢還是吳都要度過山/水。也就是說,雖然劉備的戰略為先聯吳北伐取中原,但是之後呢?

即使滅了魏,吳又能活多久?劉備要復興大漢,肯定得伐吳,此時,不說之後占領的中原之地,至少吳的根基——長江中下游平原是很容易被擊破的(其實中原也是平原,易攻難守)(看看楚漢)。如果北伐失敗或者不北伐,那很明顯,吳國更是續不長,錯過了「大意失荊州」的機會後也沒什麼機會伐蜀了,反而是蜀漢很容易能伐吳然後和魏分庭抗禮。

因此,吳也沒辦法啊,堅守約束,和蜀漢一起北伐也沒法存活,不如先把南方統一了,那樣起碼能偏安上很久。

所以說,吳佔了荊州後很可能下一步就是益州了,劉備不選擇伐吳,難道還繼續聯吳抗曹,然後繼續被背叛?說是為了關羽只是體現自己的人格魅力而已。而且,此時伐吳不完全是沒有勝算,蜀漢佔了很大的地理優勢而且師出有名,反倒是吳國是背刺的那一方。

蜀漢要是贏了,蜀漢也就不叫蜀漢了,說不定能真的成為季漢。

17樓:

伐吳當然是必要的,關羽的忠義需要報答,不然你讓手下人怎麼看,讓張飛自己乙個人去報仇嗎?人心一散,隊伍就散夥了。

真要打贏了就是絕地逢生,怒而興兵是不得不為,但怒而掌兵就糟了,劉備敗在太急,被陸遜抓住了空子。

18樓:北方與南方

簡單點講,都是權謀。不管劉備是不是真性情人,手足之情在皇帝這個級別的層次來說都不是特別的重要,或者說對比天下大業來說不是很重要,他想要跟曹魏抗衡只能先滅掉孫權,因為孫權這個"盟友"對他來說實際上不是很重要,尤其是這種"同床異夢"的盟友。如果剿滅了孫權拿到了江東之地,只剩下曹劉兩家不管是血拼也好還是打太極也好總能盡快結束這亂世。

但是留著孫權保持三足鼎立的話,甲方主動出擊乙方導致兩敗俱傷,丙方都會漁翁得利,反被掣肘,進退兩難。所以關羽主動出擊曹魏,孫權主動攻襲荊州,都是為了早日結束這個局面。關羽兵敗被殺,劉備出擊東吳也只是掛羊頭賣狗肉,藉此契機鼓動士氣來一口氣吞併東吳,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失敗了

關羽被殺後劉備如果真的很生氣,為什麼不就近斬了諸葛亮?

夢月花園 這什麼鬼問題 一開始,是諸葛亮與關羽守荊州,劉備帶兵進川。取西川後,劉備將諸葛亮從荊州調回 應該是為了調和荊益雙方矛盾 導致關羽身旁無謀士,最後失荊州 敗走麥城。所以說,劉備為什麼要誅殺諸葛亮 劉備當時的心理狀態不該是悔不當初嗎 如果諸葛亮還在關羽身邊,還不致有此大敗。因為自己悔恨交加所以...

如果關羽死後劉備並沒有討伐吳,之後的形式會不會被改變?

艾歐里亞 伐吳並不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別被演義誤導了,劉備畢竟是政治家,是並不會為了所謂兄弟義氣而興師問罪的,夷陵之戰主要是為了奪回荊州,以實現當時隆中對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再加上劉備當時已經六十了,沒有時間給他休養生息,只能孤注一擲賭一把 已登出 要是關羽不死,估計形式會有變。關羽再多活十年,往荊州...

如果你是孫權在關羽威震華夏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三國志 關羽傳 貉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孫劉聯盟破裂之前,是關羽先放狠話拿下樊城後要滅東吳的啊。不能一邊吹關羽威震華夏,一邊說我這就是說說你別當真吧。難道配角就只能犧牲自己成全主角才算道德? 三十級奇點 如果是玩遊戲,像綠帽風雲那樣子操縱孫權家族這種,那我就先收拾掉關羽,再趁著曹操新死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