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帝視角來看,大清是否應該擇機效仿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

時間 2021-05-09 02:51:57

1樓:

個人觀點,北魏漢化當然有孝文帝仰慕中原文化的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北魏自身發展的需求,也就是說,北魏和南朝的競爭需要他進行漢化。

而滿清在很短的時間裡就佔據了整個中國,所以他們自己面臨的競爭壓力很小,相比於北魏,滿清顯然更為自信,所以主動漢化的內在需求也很低。

就比如說,晚清朝廷賦予漢族大臣更多的許可權,這也不是他們主動願意的,而是形勢所迫,沒有辦法。

2樓:斯布雷斯

論處理漢族的手段,清朝的路線其實比北魏要高明多了。

政治上一早就開始漢化。它從部落制轉向漢式君主政體極為迅速。內閣制、六部制、科舉制也學得像模像樣,論漢化,清朝是少數民族政權中難得的果斷。

軍事上則堅定不移走八旗為主、漢軍為輔的路線。一方面積極保留八旗擅騎射的傳統優勢,一方面又難以抑制八旗內部的腐化不得不越來越依靠漢人為主的綠營、湘軍等軍隊。

經濟、文化等方面則全力聯蒙抑漢。尤其是剃髮易服,實際上就是對漢、蒙各族的滿化,開漢人少數民族化的先例。

既借助漢族和漢文化的力量,又全力壓制漢族勢力,讓人不得不嘆服。

我雖然痛恨清朝,但若光從維護己族統治的角度來說,尤其是在滿漢問題的處置上,清的手腕絕對是在北魏之上的,完全看不出有向北魏學習的必要。

北魏更值得學習的,我倒覺得是在律法等各方面制度上取得的長足進步,甚至是以少數民族之姿走在了漢人的前面,後來的北周、北齊乃至隋唐都繼承了北魏的很多制度。即便跳出少數民族政權這個小框架,北魏的成績在古代政權中也是殊為難得的。

3樓:不幸會不久仰

當年的北魏是不得不漢化,不漢化必然會死路一條。

而失敗的原因是孝文帝後繼無人,南北漢化程度不一,沒人能制約北邊貴族。

但是北魏的完全漢化也帶來了自己整個族群消失的後果,所以後來的少數民族政權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先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畢竟在玩文化融合這方面還沒有人能玩的過漢族。

所以如果清朝選擇了完全漢化,那估計後面幾代的皇帝名字全都要改姓金。55個成功減掉乙個。

如果迴避型依戀的人從上帝視角看待自身的行為會不會抓狂?

嘿嘿嘿 本人是迴避型依戀,我個人來說 會。人在什麼時候會開啟上帝視角?當他開始審視自己的時候。因為當人生信條和自己的行為不匹配的時候,難免懷疑人生。比如 我不能是個雙標的人 和 對方可以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而自己不願意接納對方的負面情緒 這兩種觀念進行碰撞的時候,必然是有疑問的,人又是需要給自己的行...

以上帝視角來看,德日如何才能打贏二戰?

浮士德 首先整體上肯定不能打美國,否則贏不了,也盡量不要打蘇聯,蘇聯前期進攻能力不足,連芬蘭都打不垮,只要不總動員不用特別擔心,守還是能守住。因此應該與英國相持並且進攻希臘,吃下整個歐洲大陸 中東 北非的一部分,同時大量造海軍和空軍,消耗英國的海空軍,不打蘇聯的話我認為德國和一大堆僕從國還是能夠完成...

以上帝視角來看,明朝要怎麼做才能擊退甚至擊敗努爾哈赤?

鶴沖天 大明亡於天命,只要別自爆,一切都好說。不會以為滿清是擊敗了大明才建立的吧?不會吧不會吧?滿清撿了大明國內李自成起義的漏。 伍石閒在深夜 大明真不用開上帝視角,幾億人被幾十萬人滅國。你稍微讀讀晚明和義軍和清軍的那些事,就知道如果不是崇禎和那幾個小皇帝的各種神操作以至完美地走錯每一步,想走出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