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不是基因決定的?

時間 2021-05-05 16:00:54

1樓:唐家豪

我們從進化角度說說這個問題。

我是這麼理解的。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因為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所以進化出了生存策略。

捕獵技術高,採集能力強的人,不大可能會出現餓死的情況。相反太多的脂肪反而會導致行動能力下降,面臨更大的生存危機,所以他們的身體保留少量的脂肪,對他們來說更有優勢,這是這群人的生存策略。

而捕獵技術差,採集能力弱的人,因為獲取食物困難,所以他們採用了另一種生存策略,就是囤積脂肪。好不容易吃一頓,必須要把食物的能量吸收利用到極致,不放過一切能夠變成脂肪的東西。

這兩種策略,都能幫助人們更有效的存活下來。在原始社會中,沒有哪個策略更好,只有最適合的。

但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不再缺乏食物,那以儲存脂肪為生存策略的人,就顯得比較痛苦了,因為身體並不知道你已經豐衣足食,它仍然在努力的幫你儲存脂肪。

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了嗎?肥胖基因注定一生都是肥胖基因?

我覺得並不是,因為如果乙個人胖瘦的基因是一生下來就決定的。那我明明是少脂基因,但是我的狩獵技術太差,打不到獵,又挨不了餓,怎麼辦,只能等死嗎?進化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所以我們的身體肯定是會判斷的,什麼情況下,說明你是狩獵小能手,什麼情況下,說明你是囤肉達人。你覺得身體判斷的一句是什麼?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我判斷應該是根據肌肉量。

如果我是狩獵很厲害,運動量肯定很多,肌肉量肯定會很高,然後身體就知道我是捕獵小能手,接著會就按照捕獵能手的模式調整身體代謝,多油多脂儘管來,反正我不怕。

所以,被肥胖困擾的人,或許你可以通過提高肌肉量來告訴身體,我目前是捕獵小能手,你得幫我調整成捕獵模式,也就是狂吃不胖模式。

2樓:Gushoushou

肥胖基因,是指基因所編碼蛋白質是一種食慾與能量平衡調節途徑的組成部分,而這種途徑的失衡直接或者間接導致體脂肪的積累和體重增加。

3樓:

表現型=基因+環境

也就是說,胖瘦=基因+環境

環境=飲食+鍛鍊+生活習慣+氣候+生活環境+……另外,你身邊的人,也算是一種環境,因為他們也會影響你的胖瘦。

4樓:元和健路基因科技

肥胖和基因有關,並且已經揪出來一大堆容易導致肥胖的基因(罪魁禍首),以下內容偏專業,但老申會盡量讓你看得明白。比如下面這個基因:FTO基因——吃吃吃明顯,FTO基因在食慾的控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果FTO基因過多時,人在進食時,明明身體其實已經飽了,但是這貨卻會阻止訊號傳輸到大腦食慾中樞,大腦沒能及時知道你已經飽了,就不會對身體發出停止進食的指令,所以FTO基因過多的人一般都能吃,這麼能吃,不肥才怪。

5樓:依小白

肥胖肯定有基因的關係,但不是決定因素。只能說,你容易長胖,但是如果飲食合理,加上運動和保持每天8小時的睡眠等,也是可以預防肥胖的。

6樓:基信源科 Genokon

1、FTO基因讓你「管不住嘴」

FTO 基因是乙個與脂肪代謝和肥胖相關的基因,廣泛分布於動物的各組織中,在腦組織,尤其是在控制食慾的下丘腦中高表達 。FTO基因能夠影響 ghrelin 的表達水平,ghrelin 是胃內產生的一種多肽,能夠增強食慾、促進攝食和調節能量平衡[1]。研究表明,FTO基因SNP位點rs17817499 C等位基因與血液中的ghrelin的表達水平呈正相關[2],減弱了人的餐後飽腹感,增加了攝食量,進而導致了肥胖。

2、SLC35D3基因讓你「邁不開腿」

懶惰或由基因所決定的,而非人的主觀意志來控制,某種基因的突變會導致人出現不愛活動的傾向。研究發現,位於人類6號染色體長臂D6S1009位點旁側的SLC35D3基因與體重指數BMI密切相關[3],該基因所編碼的蛋白缺陷,可導致基底神經節紋狀體中的多巴胺I型受體的膜運輸受阻, 使其訊號通路受損,導致運動量減少和能量消耗減少[4],從而引發肥胖症的發生。

3、「管住嘴,邁開腿」讓你瘦下來

當然,有乙個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就是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運動能恢復對新陳代謝的調節,刺激機體機能,消耗掉多餘的脂肪,進而促進脂肪的代謝;另一方面,多餘的糖被消耗而不能轉化為脂肪,減少了脂肪的形成;運動還調整了大腦皮層活動狀態,使精神飽滿,增加了戰勝肥胖的信心。

縱使肥胖與遺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總會找到對症下藥的辦法,也與自身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總之,「管住嘴,邁開腿」才是控制肥胖產生的健康真理。或許遺傳給了你乙個T4炸藥包,但最終的導火索只會是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KARRA E, O』 DALY O G, CHOUDHURY A I, et al. A link between FTO, ghrelin, and impaired brain food-cue responsivity[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3,123(8) :3539-3551.

[2]袁登越,劉炬,鄧文清等脂肪和肥胖相關基因與肥胖關係的研究進展[J]動物營養學報 2017,29(3) :755-761

[3]Zhang Z, Hao C, Li C, et al. Mutation of SLC35D3 causes metabolic syndrome by impairing dopamine signaling in striatal D1 neurons.PLoS Genet.

2014, 10(2): p. e1004124.

[4]Zong-Bo Wei, Ye-Feng Yuan, Florence Jaouen ,et al.SLC35D3 increases autophagic activity in midbrain dopaminergic neurons by enhancing BECN1-ATG14-PIK3C3 complex formation[J].AUTOPHAGY,2016, VOL. 12, NO.

7, 1168-1179

7樓:劉歡

毫無疑問,這種胖,是基因決定的:

你和小明每天都吃仨漢堡,吃完就睡,半年後你一百五十斤,小明一百斤。

這種胖,也是基因決定的:

你和小明每天都吃仨漢堡,小明吃完就睡,你吃完了還想吃,於是又吃了仨,半年後你一百八十斤,小明一百斤。

這種胖,還是基因決定的:

你和小明都是大吃貨,一看見美食,那眼珠子和哈喇子就一起往外跑,你們每天都是吃吃吃,半年後你一百九十斤,小明一百斤。

8樓:麥兜兜

與其說是基因,不如說是飲食習慣,比如一家人都喜歡吃重油重鹽的食物,平時做飯也是重油重鹽,一家人都很胖,外人就會覺得是遺傳的。我覺得還是飲食習慣影響更大。

9樓:吳美因

肥胖體質型別由基因決定,但是表不表現出來受後天生活習慣影響。

比如說我做過乙份肥胖基因檢測,檢測結果為澱粉型肥胖體質,主要表現為「碳水化合物」代謝異常。這種型別的肥胖容易在腰部、腹部堆積脂肪,對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力不足,吃主食發胖的情況明顯。

而我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實是飯後小腹突起,稍微多吃一點,久坐不動就大腹便便。但我平常食量小,正餐有意識的多吃菜少吃飯,加上適當做些腹部瑜伽,體重身形都控制得蠻好的,還有若影若現的腹肌。

10樓:小神夢巴蒂

1.從事活動,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已經不像是以前一樣土裡刨食了,大多數人從事的都是輕體力勞動,不要和我說農民,他們現在的很多農業活動也都是機器代勞的好吧,所以活動量減少了很多,然後呢,然後你懂得消耗能量少了,胖子就多了

2,生活習慣,首先就是飲食,各種高熱量食物都敢往嘴裡塞,你不肥誰肥,塞完以後還窩乙個地一動不動裝殭屍的,對你們已經無力吐槽了,動一動會死啊,你至少飯後站半個小時吧

3,情緒狀態與應激(恩,沒錯,這是我們心理詞彙)在應激狀態下個體容易飲食過量,當然也有少數個體吃不下的(不過看這個問題的,一定不屬於這種,惆悵吧,胖子們!)接著說,個體處於緊張焦慮狀態下,一般會通過大量飲食,尤其是甜!食!

來緩解這種不良的情緒狀態

4,人格差異,研究者認為有肥胖人格的存在,肥胖個體一般依賴性較強,容易出現負性情緒,較長時間處於抑鬱壓抑狀態。所以,多樂樂,不費電

5,認知偏差,個體之所以吃的多,其實和他的認知也有關係,吃同樣多的東西,胖子比正常體重的要覺得吃的少,這種認知偏差,判斷上的不準確就。。。悲劇了。。來抱抱,不怪你啊,下次少吃點啊,胖了對身體真的不好,高血壓心臟病,你懂得

還有啊,這個是之前在別的問題裡答的

肥胖遺傳嗎?

11樓:劉哲

肥胖有遺傳因素,在醫學研究中,確實也找到了一些家族遺傳性的肥胖基因。但是這是乙個很複雜的系統,不像中學生物裡有耳垂沒有耳垂那樣簡單。

具體來說首先肥胖是數量性狀,其次,不是純粹的基因突變或者失活而是DNA序列的微小改變引起基因功能的複雜變化(成為SNP)

12樓:趙劍

肥胖和基因有一定的關係,但並不是單是基因就能決定是否肥胖。肥胖的原因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內在因素包括:

1.遺傳因素。就是你提到的基因問題,遺傳因素是肥胖的易發因素,但並不是決定因素。

2.瘦素。又叫脂肪抑制素,顧名思義,它就是能夠抑制脂肪生成蓄積的一種東西,它一方面能產生飽食感讓你停止吃東西,另一方面它還能增加能量消耗。

而95%以上的肥胖者都缺乏瘦素,或存在瘦素抵抗。

3.胰島素抵抗。表現為高胰島素血症,使食慾旺盛,進食量大,促進脂肪的合成和蓄積。

4.脂肪組織的變化。我們人體內有兩種脂肪組織,一種是白色脂肪組織,它是儲存能量的,並可以無限儲存;一種是褐色脂肪組織,主要是燃燒脂肪供能的。

而肥胖人群的褐色脂肪組織功能低下。

外在因素包括:

1.吃的過多

2.愛吃高油和高糖食物、不良的進食行為、進餐頻繁。

3.媽媽在妊娠期的營養因素,對嬰兒人工餵養以及輔食新增不當。

所以,導致肥胖的原因很多,不能只怪遺傳基因。

乙個人的基因是不是決定了一切?

struggle 如果是先天性疾病,那麼主要就是又基因導致了,現在科技還沒辦法改變基因,這指的是生理上,人的本身是群居性的物種,那麼情感就可能會受到各種群體的不同而改變。所有我理解,基因只是決定你生理上的成長,而環境決定你情感上的成長。個人的一點粗略觀點,僅供參考。 並不是。很多東西並不決定於基因。...

基因檢測是不是騙人 ?

圓方基因 應用級別基因檢測分為面向患者的臨床基因檢測和面向普通大眾的基因檢測,前者如面向腫瘤患者做腫瘤靶向用藥以達到良好用藥方案,病原微生物識別如鑑定感染源具體類別 面向大眾基因檢測多以提示個體先天遺傳的風險和特質,基於目前研究水平,具備一定的指導意義,幫助個體做到早知道,早預防 後者多以關聯性研究...

基因的表達與基因改變是不是有必然聯絡?

李雷 有意思的問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了。最簡單的例子,你忽然給你室友一巴掌,那麼他的基因表達會瞬間發生改變,比如會分泌更多的腎上腺激素來增加勇氣,而這一系列,至少n個基因表達發生了改變,但是他的遺傳物質可沒發生改變啊。總不能一巴掌打出個變異人來吧?當然如果你打順手了,天天打,倒是可能讓你室友的表觀遺...